高性能計算遇瓶頸,上雲迎來新轉機

近日,微軟公司非常渴望在Azure公共雲平臺上建立高性能計算(HPC)業務,從而讓用戶在外觀上和感覺上都像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中部署的集群一樣,從而消除體驗差異。

傳統高性能計算應用硬件以及基礎設施等的侷限性,成為高性能計算擁抱新技術、新平臺的障礙。數據量和業務類型的雙爆發使傳統的高性能計算集群,比如超級計算中心的模式,已經很難跟上業務增長的步伐。雲端高性能計算(Cloud HPC),顧名思義,就是在雲計算平臺上運行高性能計算的分析任務。

高性能計算遇瓶頸,上雲迎來新轉機

雲計算如何被定義?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對於雲計算的定義是: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軟件,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也就是說,雲計算是一種按需分配並進行付費的商業技術,當前主要用於Web2.0、社交網絡、企業IT建設和信息化等領域。

高性能計算如何被定義?

高性能計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縮寫HPC)通常是指以一種比通常的臺式計算機或工作站所能提供的性能要高得多的方式聚合計算能力的實踐,以解決科學,工程或商業領域的重大問題。高性能計算具有處理數據和高速執行復雜計算的能力,使用並行處理高效、可靠和快速地運行高級應用程序,適用於每秒運行超過萬億次浮點計算等的系統。

伴隨著雲計算的普及,高性能計算迎來上雲高潮。

雲上的高性能計算提供最具彈性和可擴展性的雲基礎設施來運行 HPC 應用程序。憑藉幾乎無限的容量,工程師、研究人員和 HPC 系統擁有者可以完成突破本地 HPC 基礎設施限制的創新,讓各種垂直行業能夠將其用於運行最為計算密集型的工作負載。這些工作負載包括傳統的 HPC 應用,如基因組學、計算化學、金融風險建模、計算機輔助工程、天氣預報和地震成像,也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自動駕駛等新興應用。

雲上的 HPC 消除了通常與本地 HPC 集群相關的漫長等待時間和生產力損失。靈活的配置和幾乎無限的可擴展性使用戶可以根據工作負載的需要增加和縮減基礎設施。此外,通過使用廣泛的基於雲的服務組合(如數據分析、人工智能 (AI) 和機器學習 (ML)),用戶可以重新定義傳統的 HPC 工作流,從而更快地進行創新。

在雲中加速執行高性能計算工作負載,並通過按需選擇滿足其使用率需求的低成本定價模式,達到大幅節省成本,幫助企業在雲上快速構建高性能計算應用,加速企業的產品研究速度,助力企業騰飛。小鳥雲將持續關注高性能計算發展,促進高性能計算與雲計算的結合創新,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雲計算體驗。

關注【小鳥雲】公眾號,獲取更多雲計算最新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