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崇禎十七年(1644年),這是個甲申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絕對的多事之春。

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誓師,揮軍東進,目標直指大明京師。

三月,大順軍兵臨北京城下,三月十五,開始攻城,一天後,崇禎自縊於煤山。

攻下了北京,並不代表大順已取代了大明,權力的交接,並沒有那麼順利。彼時天下還有蠢蠢欲動的清朝,和以南都南京為中心的明朝力量,他們仍然佔據大半江山,試圖重組政權,收復河山。

看上去,這又是一出三國演義,在這個甲申年的春天,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政局的急劇動盪,誰也無法獨善其身。每個人、每座城都必須做出選擇,在這亂世中,是否堅守自己的立場,抑或是如何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1644年的濟寧城,就是這樣一座城市。

濟寧城位於南北交通要道,又是漕運重鎮,決定了它位於多方勢力反覆爭奪的要地,從這一年濟寧城控制權的反覆更替,我們可以一窺各方政策的得失。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四月二十五日

從年初得到李自成北伐的消息開始,濟寧城裡就已出現了騷動。

騷動的人群分為兩派。

一派主張據城固守,一派主張開門迎降。

主張固守的,是城內的士紳階層;主張迎降的,是城裡的官吏和百姓。這正代表著兩個利益集團。

對百姓來說,李自成一直以來的形象是個革命者。

民間有句口號“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明末的底層百姓,自己尚且吃不飽飯,哪來的牛羊酒肉迎闖王呢?那當然是牽來的士紳的牛羊,搬來的士紳的酒肉。對於李自成的到來,窮苦百姓當然是舉手歡迎。

對官吏來說,李自成的形象是個新王朝的建立者。

這時明朝已經垮掉,南京局勢不明,民心向順,眼看大順朝就要取代大明朝。明朝的飯,他們多半吃不上了,於是和北京許多官員一樣,想要迎接大順軍到來,給新朝一個好印象,以謀求一官半職。

對士紳來說,李自成是個破壞者。

除了宗室和不肯投降的官員,士紳經常成為大順軍的打擊對象,因為他們的富有,能夠提供所需的軍餉錢糧,在大順政權統治下,士紳利益必然受到損失。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這時候,城內最高官員的態度很重要,很大程度上起到決定性作用。

當時濟寧城裡的最高官員是工部侍郎黃希憲。

黃希憲既不打算抵抗,也不打算投降,他在得到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消息後,很快拋下了濟寧,南逃南京。

黃希憲一跑,城裡最高官員就成了署道僉事王世英,王世英主張迎降。

如此一來,歸順大順朝再無疑義,城裡士紳縱然不情願,在官員和百姓層面都已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無力反抗,只能隱忍求全。

於是,王世英“乘總河南奔,大張偽示,勸民從賊,及賊至,以城降”。

1644年4月25日,大順朝派來接收濟寧城的大將郭升帶著其他官員抵達,官紳百姓開門迎降,濟寧城被大順政權接收。

在這一時期,投降大順可以說是大勢所趨,明朝南都南京這時一片混亂,各方勢力還在為擁立哪個藩王而明爭暗鬥,無暇顧及北方地區。

大順軍接管山東,幾乎用不上軍隊,只需要傳檄而定,山東西南部的濟寧也在其中。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五月十一日

大順接收濟寧後,城裡的原明朝官員、士紳、平民,三個階層的命運又各有不同。

李自成的口號是“三年不納糧”,這是個聽上去很美好的口號。

但世界畢竟還是現實的。

三年不納糧,大順政權那麼多軍隊怎麼養,拿什麼給官員發工資。

李自成的辦法是“追贓助餉”,也就是通過暴力手段來逼取錢財。

暴力的對象,是原來明朝的官員和士紳們。

在北京,“追贓助餉”之下,許多明朝的高官、士紳、富商們被嚴刑拷打,前首輔魏藻德、陳演都受刑而死。

“追贓助餉”同樣推行到了濟寧。

原來打算投效大順,繼續官場生涯的官員們發現,自己非但不被任用,還和士紳一起,被列入了追贓的範圍。

比如原知州朱光,被嚴刑拷打,勒令拿出錢財,最後朱光和弟弟、侄兒一起自盡身亡。

《流寇志》:收朱知州酷刑拷訊,同弟侄皆自盡。

通過這種方式,大順官員在濟寧得到了四十八萬兩白銀。

收大小文武官僚、鄉紳、舉監生員、富民,勒賠銀四十八萬兩。

除了貧民,幾乎都在打擊範圍內。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士紳們本來就牴觸大順,開門迎降已經是違心的舉動,官員們的立場也完全轉變,反抗之火,已經開始燃燒。

郭升只是第一波,緊隨而來的,還有大順戶政方元昌,他在五月初五抵達濟寧,隨著他的到來,濟寧又開始了第二波追贓助餉,用刑程度比第一次更加嚴酷。

還有第三波,防禦使張問行於五月初十抵達,準備繼續追贓,並且貼出告示,明碼標價:“限官侍郎者十萬,撫按五萬,翰林三萬,司道部屬一二萬,舉人、監生、生員、富民千百各有差。”這個官職,包括之前在職的和退休的。

這時,天下形勢再次發生了鉅變。

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在山海關被關寧和八旗聯軍擊敗,四月二十六日逃回北京,四天後就撤離北京。清軍尾隨追擊,五月十日,大順軍在真定再次被擊敗,退入山西。

與此同時,濟寧城內的官紳再次達成了一致:反順歸明。

他們以周邊的鄉兵為主力,在五月十一日發動了暴動。當晚,濟寧城就宣告脫離大順統治,大順官員張問行、傅龍等被殺。官紳選出原來的明朝官員潘士良、李允和、楊樸等擔任領導,城頭又插上了大明的旗幟。

濟寧城在名義上重新歸附了明朝,實際上,明朝南京政權並沒有在這裡進行實際統治。

在南京,終於選出了福王朱由崧接任帝位。五月初三,朱由崧出任監國,五月十五,正式即位為帝,是為弘光帝。

朱由崧出任監國,實際上已經就是皇帝,幾乎與此同時,隨著大順軍的潰敗,山東、北直隸等地到處打出反順復明的旗幟。

這時,對南京弘光朝廷來說,是最好的收復失地的機會。就如同大順一樣,他們只需派出官員接收,就能實現有效統治。

從1644年5月11日起,雖然濟寧城名義上歸屬明朝,但是弘光朝廷並沒有什麼動作,實際上這是濟寧一個自治的階段。

沒有明確的歸屬,城裡的士紳和鄉兵逐漸也出現了矛盾。在亂世裡,誰有兵誰就有話語權,這一時期,濟寧城的話事權逐漸從官紳轉移到鄉兵首領李允和、米繼宗等人身上。

“時濟城無官,鄉兵練長為政,不容一人南下。”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七月二十二日

濟寧不是個孤例,它代表的是大順軍退入山西后,從北直隸到山東附近州縣的情況。濟寧以外,山東各地情況都類似,基本都發生了反順起義,打著明朝的旗號在自治。

退入山西的大順這時以自保為主,沒有兵力來收復這些地區。競爭對手只剩下了兩個——弘光政權和順治政權。

弘光政權毫無反應,與之相比,清朝行動可稱迅速。

北京城內的多爾袞等清朝權貴迅速意識到了山東的重要性,決定利用出現的真空進行接管。

七月初五,清朝派出王鰲永、方大猷率領官員南下接管山東。

“王鰲永總督山東、河南,以方大猷為監軍,署巡撫事。”

接管山東,並沒有遭遇強烈抵抗,這和之後江南傳檄而定差不多。山東這時候實際上是個三不管地帶,沒有政權真正在統治。大順朝不得民心,大家本來想歸明,可是南京的弘光政權卻對自己不理不睬。大家摸不著頭腦,這時,清朝伸來了橄欖枝。

山東各地差不多,許多地方接受了清朝的招撫,濟寧的情況卻還有一些不同,根據《爝火錄》記載:

“大清侍郎王鰲永招撫山東,青州、東昌、臨清、兗州皆降,惟濟寧不下。”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王鰲永的第一次招撫沒有成功,這時候,濟寧還沒有決定到底歸屬何方,他們還想嚮明朝努力一下。

在離濟寧不遠的東昌,同樣爆發了推翻大順官員的暴動,有所區別的是,暴動成功後,領導者張鳳翔並沒有留在東昌。他帶著其他一些原明官員南下投靠弘光朝廷。

張鳳翔等經過東昌時,濟寧的鄉兵首領李允和等出城十里熱烈迎接,目的是得到他們的支持。

但張鳳翔等人其實是和濟寧城裡的官員一樣的,他們並不是來接收濟寧,身上也沒有印信之類的證明文件,更沒有意願留在濟寧與清朝對抗。

(七月二十日),張鳳翔至濟,允和等迎接十里,求札行,亦無印札付也。

這時實際控制濟寧的鄉兵頭目們對明朝再也沒了盼頭。

兩天後,方大猷抵達濟寧,士紳和鄉兵代表們在城外款待,濟寧隨後被清朝接收。

可以看到,大順敗退後,民心又開始倒向明朝。入關伊始,各地對清朝並不認同,北京雖然丟失,南京還擁有廣大地盤和兵力,看上去實力仍然強大。李自成已經被趕走,清朝的體量無法跟南明相比,沒人會想到它最後能一統天下。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弘光朝的應對

從五月十一日到七月二十二日這近兩個半月的時間裡,弘光朝廷在幹什麼,為何對北方各州縣的主動反順復明無動於衷?

因為他們確立的政策,是“聯虜平寇”。也就是說,想要聯合清朝的力量,消滅李自成。

“聯虜平寇”對不對呢,也不能說不對。

在當時局勢下,“聯虜平寇”其實也可以理解。對弘光政府來說,李自成是來推翻明朝,逼死崇禎的死敵,這種仇恨難以化解。至少在當時來看,大順政權的存在,比清朝對南明威脅更大。

清軍入關,打的是為崇禎報仇的旗號,雖然這只是個幌子,但從行動來看,他們確實一路追著李自成猛打,做到了明朝沒能做到的事。

而且,這段時期他們和明軍並沒有什麼大的衝突。這也給了弘光政府幻想,認為“聯虜”似乎可行。

問題在於,“聯虜平寇”即使可行,與接收山東並不衝突。

弘光政府大可以派官兵進行接收,同時準備和清軍的談判方案,兩手同時進行。

或許有人認為,弘光朝的總兵跋扈,兵力難以調動。實際上,這並不需要調動江北四鎮的兵力就可以實現,只要從幾萬人的京營裡撥出一小部分人馬,就可以實現這個目標。

《甲申核真略》裡也說:設南都有千人之旅,渡河先至,呼吸可通,山東豈遂歸清耶?

也就是這個意思。

弘光朝早在七月初,就派出了左懋第為首的使團,從南京出發前往北京與清朝談判。

九月初,以左懋第、陳洪範為首的使團經過濟寧,這時清朝對山東的控制已經強化,方大猷貼出告示:“奉攝政王令旨,陳洪範經過地方,有司不必敬他,著自備盤費。”

明朝的使團,經過本應屬於自己的土地,受到如此冷遇,不知心裡作何感想。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三國的博弈

從四月二十五日到七月二十二日,不到三個月,濟寧城三易其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天下的動盪和各方的得失。

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雙重失敗,大順政權註定將被拋棄,這是三國裡最先出局的一方。

弘光朝其實機會很大,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從山東到北直隸,數十個州縣都舉起了“擒賊復明”的大旗,擒殺大順委任官員,組織反順義軍,無需弘光出兵,這些地方已經自動歸明。

正如上文所說,如果派出官員將領接收,至少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統治,因為這時清朝的大部分兵力都在和大順軍作戰,還有一部分在拱衛京畿重地,難以抽調。

至於南明軍隊的不堪一擊,那是之後的事情,也是多方原因導致的結果,當時誰也不會料到多鐸能兩個多月就滅亡弘光政權。

和談可以,但不能不做兩手準備,接收山東,實際也是增加自己談判的籌碼。

可是為了議和,弘光政權對山東置之不理,唯恐惹怒清朝,影響自己和談的誠意。

這片重地,相當於是拱手送出去的。

南明不要,清朝不可能不要。清朝統治者入關以後,表現出了對時局極為敏銳的嗅覺,自然伸手笑納。

相比之下,清朝表現出了一個新王朝銳意進取的活力,作為明朝延續的南明,則繼續因循守舊,不知變通,繼承了明朝的缺點並且變本加厲。


大明、大順、大清的三國演義——濟寧城為何不到三個月三度易手


所以,從上層體制就已經決定,不管是注重軍事的大順,還是起初在地盤、人口、兵力上都頗為龐大的南明,都完全無力與清朝抗衡。

這在1644年裡濟寧城三個月的得失中,已經表現得清清楚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