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家經濟實力的話,GDP和財政收入哪個更靠譜呢?

極漠寒光


經濟實力還是看GDP,財政收入只能說明政府收入情況,不能說明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我們平時說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指中國GDP總量全世界排名第2。

2018年世界GDP前10名單

2018年美國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成為第一個突破20萬億的國家。

2018年中國GDP總量為13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2。

2018年日本GDP總量為4.9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3。

2018年德國GDP總量為4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4,歐盟主要靠德國。

2018年英國GDP總量為2.82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5。

2018年法國GDP總量為2.77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6,相比於2017年的排名上升一位。

2018年印度GDP總量為2.7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相比於2017年排名下降一位。

2018年意大利GDP總量為2.07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8,相比於2017年的排名上升一位。

2018年巴西GDP總量為1.82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9。比於2017年排名下降一位。

2018年加拿大GDP總量為1.7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0。



互金圈


衡量經濟實力,自然還是看GDP。我們看2018年全球的GDP情況,美國20.51萬億美元,排全球第一,中國13.6萬億美元,排全球第二,日本4.96萬億美元,排全球第三。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分別是美國、中國、日本,這就是經濟實力的象徵。

有人說看人均GDP,確實看人均GDP的話更能衡量國民的經濟水平,但問題是,有些國家很小,人口很少,平均GDP很高,代這並不代表經濟實力就很強。比如在科技上、在軍事上,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人均GDP高的低人口國家,經濟總量有限,投入資金也有限,所以經濟實力很難得到快速提升,這些國家一般是依賴資源維持。

所以GDP總量才是衡量經濟實力的指標,當然,有人說GDP有水平,財政收入才是真金白銀,所以用財政收入才能衡量經濟能力。我並不認同這種看法,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

也就是說,財政收入是政府的收入,財政收入高,政府的財政政策可以給予更好的支撐,理論上來說,政府可以更好的發揮其職能。但財政收入的高低與稅收有明顯的關係,如果稅收很高,財政收入就高。而給予稅收優惠的地方,讓利於民,把經濟搞活,可能財政收入並不高,但並不代表經濟能力就不強。

再者,財政收入如果能用在合理的地方,可以反過來推動當地經濟,但是比如某國的財政收入很高,但被利益集團分走,被貪腐掉,反過來只會抑制經濟的繼續增長。所以我覺得除了看GDP外,主要看人均可支配收入,看看老百姓的收入上來沒有,最後就是看民間投資在總投資中的佔比,只有資源向民間傾斜,打破壟斷,經濟才會有活力。


財經宋建文


平時我們聽到某某國是世界第幾大經濟體,比如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衡量這些國家經濟總量排名的指標就是GDP(國內生產總值),所以如果看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主要還是以GDP為準。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全球前十大經濟體的GDP情況如下:

GD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最終結果。其實在GDP之前,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規模的主要指標是工業總產值,比如我們說美國在1894年開始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當時GDP的概念還沒有提出,美國當時超過英國就是它的工業總產值。

而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其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2017年世界主要國家財政總收入如下:



由上圖可知,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同時它也是世界上財政總收入最大的一個國家,達到了60280億美元,佔其GDP的比重為31%。而中國財政總收入排名第二,為33123億美元,佔GDP的比重為27%,相當於美國的55%。財政總收入超過一萬億美元的還有日本、德國和法國三個國家,這些國家政府的財力雄厚。


錦繡中源


GDP和財政收入其實是呈正相關性。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大致有一個範圍,發展中國家在百分之二三十,發達國家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在比例差不多的情況下,誰的GDP越大,那麼財政收入也會相應越多。美國、中國和日本是全球GDP最高的三個國家,同時也是財政收入最高的三個國家。


但是GDP和財政收入可以從同的側面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GDP是一個國家一年內創造的財富總和,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經濟產出的能力。GDP越高,說明這個國家創造財富的能力越強。

說印度和中國一個人口13億,一個人口14億,相差不大,中國的GDP卻相差懸殊。18年中國超過了13萬億美元,而印度還不及3萬億美元。在勞動力差不多的情況下,中國創造財富的能力遠遠強於印度。創造財富的能力更強,也意味著收入更高。

通過GDP的結構比例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所處階段。第一產業的比重過高,比如在20%以上,就意味著這個國家農業化的特點還非常明顯,工業化發展水平不高。

比如,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第一產業佔GDP比重在15%以上,今天已經下降到7%以下。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工業化的過程。今天印度第一產業比重明顯超過我國,也意味著它工業水平不如我國。

財政收入主要反映政府經濟實力。從財富分配看,GDP最終大概有三個方向:國家、企業和居民。在GDP相對不變的情況下,政府拿多了,就意味著企業和居民拿少了。在國際舞臺上,政府財政收入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基礎。

美國為什麼能夠當全球霸主?為什麼能夠在全球擁有軍事基地?從經濟上來講就是錢多。美國一年的軍事開支高達7000億美元,全球的比重達到40%以上。中國、俄羅斯、沙特、日本、韓國軍事開支較高的國家加起來還不及美國的一半。

綜上所述,GDP和財政收入兩個經濟指標,前者更能代表國家的經濟實力。但是GDP也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就是看不出經濟發展水平。韓國GDP1.5萬億美元,新加坡GDP4000億美元,誰的經濟發展水平更高呢?根本看不出來。但能夠大體判斷出韓國的經濟實力要強於新加坡。


財經知識局


當然是GDP更靠譜了,這點一點也別懷疑。

原因也很簡單,很多國財政收入這個統計指標的統計口徑不同,再則這個指標沒有各個國橫向比較的意義。

先舉個例子:有一個村子,裡面有地主和以及長工,到秋天糧食打下來之後,這些糧食的總和,就是這個村子的GDP。如果糧食都交給了財主,被財主一家佔有了,他還是村長,那財主的本年收入就是財政收入,也就是全部GDP。如果只交了一半給財主,那財主的財政收入就是GDP的一半,剩下農民分享了另一半GDP。

再回到說GDP,表明一個國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和經濟實力的強弱。當然越高,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越高,所以這是綜合國力強弱的最直接比較指標。

看我國GDP統計的過程:從1985年開始計算,在具體的核算過程中,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對三種類型資料來源進行加工計算得出的。主要資料來源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統計部門的統計資料、其他有關部門的統計資料等;
第二部分是各行政部門額管理資料,包括財政決算資料、工商管理資料等;

第三部分是各行業會計決算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的會計決算資料等。

近年來,統計資料主要是採用抽樣調查方法,以及終極所得的超級彙總法來獲得的。

看下圖:全世界的GDP一圖涵蓋。

財政收入是GDP再分配的結果,比例高低不代表所在國的政府管理水平

那說到財政收入,這是在GDP一定的情況下,政府通過稅收和其他各類收入得到的政府所得,其實就是GDP的收入再分配,在政府和居民之間。財政收入是政府能拿到手裡的錢,可以用於公用事業,也可以去保衛國,也可以做政府直接投資。

財政收入佔GDP的比例,也不是說比例越高,就不好。這主要是看是什麼類型的性質。

例如美國這個比例大約佔18.1%,我國大約佔22%,比重都不太高。但是因為經濟總量GDP大 那麼絕對額也是最大的。

德國的財政收入比例為45%,日本為35%,法國為52%,英國為39%。那麼普遍比例非常高,這就和高稅收高福利有關。

看看我們的鄰國印度,財政收入比例只有11.4%,絕對額還不到我國的1/10,所以大家理解了,他的政府也是相當窮的。

總結一下,看國力總水平,是要看GDP的。看政府富裕程度,是要看財政收入的。當然,大河有水小河滿,所以現在我們大力拉昇GDP,就是希望整個國力昌盛,能夠讓大家安居樂業,繁榮富強。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如果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都很重要,GDP是衡量生產力的重要參考指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條件。而財政收入體現的是經濟價值反饋以及國家財力。

就以地區來說,有些省份GDP值排名和財政收入排名是有出入的,畢竟GDP的行業統計範圍是有限的,很多行業並不在GDP統籌範圍當中。比如浙江,批發零售業很發達,這些行業要繳稅,那就能給財政收入做貢獻,但卻不會被統計到GDP。

比如浙江,經濟總量遠低於山東,但是財政收入比山東還高,浙江人均GDP不如江蘇,但人均收入卻高於江蘇,而高收入就意味著繳稅更高,繳稅高就意味著財政收入高。

因此這不存在哪個靠譜,而是要綜合來看。兩者數據都高,那就意味著經濟更強。換做國家也是一樣的道理。


城市發展報告


對國家來說,GDP和財政實力就相當於,對企業來說的收入與淨利潤的關係。

一般來說我們給企業排名的話,看得是營業收入,世界五百強榜單如此,其他各種企業排名也是如此。為什麼不去按淨利潤排行呢? 是因為利潤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操作、改變。

國家經濟實力排名也是這樣,一般都是按GDP排名的。而不是按財政收入排的。GDP是一國境內所有單位經濟活動的貨幣度量。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

很明顯,即使兩個國家經濟實力接近,財政收入也可能差距很大。財政收入完全取決於一國政府的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比如一國的稅率較高,國有企業、國有資產較多,國有資產收益就較高,各種收費項目多,那麼該國的財政收入就高。很明顯,不能拿財政收入衡量一國的經濟實力。
而GDP本來就是用來衡量一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的。聯合國也有國際認可的核算標準,各國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參照聯合國標準進行統計。國與國之間的GDP可以拿來比較。


上林院


GDP與財政收入都不能準確地反映一國真正的經濟實力,但有三個中觀經濟指標大體能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

第一,國家科技創新投入與GDP的比值,目前發達工業化國家科技投入比值達到4~5%,我國2017年為2.1%,仍有不小差距。

第二,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品質產品佔全部工業產品比重高,從我國近年出口產品看,有較高技術和附加值的機電類產品己佔總出口的60%左右,但工業總體水平與主要工業化大國比仍有不小差距。

第三,行業利潤率特別是製造業平均稅前利潤率達到較高水平。比較好的水平若能達到15%左右,就有可持續投入的實力。目前國內大多數製造業仍有較大差距。

上述三指標,比較能反映: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家工業化整體處在什麼水平;企業在市場上的真實競爭能力,可以綜合反映一國的經濟實力。

而國家的GDP主要反映一國的經濟體量規模;財政收入反映國家的財力,與實力關係不大。


沈啟群337


財政收入和gdp是呈現正比的。


GDP越高,則財政收入越高,這是一般規律,從趨勢的角度來說,二者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如果財政收入GDP同比大幅度增加的話,一般財政收入都會大幅度增加。但是在同樣的GDP下,財政收入的來源恐怕會有諸多的差別。


一般來說,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因此,如果稅率不一樣,那麼財政收入變化會不一樣,如果政府是的國有資產較多,那麼收入來源也會存在著差別。


我們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得看一個國家創造財富的能力,而GDP表示的 是財富增加值,往往更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價值創造能力,而財政收入則和短期的政策有較大關係。比方說如果一個國家採取減稅措施,那麼短期內財政收入必然會縮小,但是GDP可能會增加。


以股易金


衡量經濟實力,自然還是看GDP。我們看2018年全球的GDP情況,20.51萬億美元,排全球第一,中國13.6萬億美元,排全球第二,日本4.96萬億美元,排全球第三。全球前三大經濟體分別是、中國、日本,這就是經濟實力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