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在互聯網首映,這種模式在以後會被順利推廣嗎?

浮雲財經觀


我只能說如果這種模式被推廣,那麼以後電影市場可太可悲了。電影只有在影院大屏看才是真正的體驗,如果手機電腦上隨意觀看,那麼電影和電視劇網劇沒有任何區別。一部電影的價值是票房來決定,幾億到四五十億不等,沒了票房作為根本,那麼電影就不值錢,雖然這次囧媽有字節跳動花6e買下版權,是因為他有了院線的宣傳,是有20多億票房的可能。那麼如果沒了票房,誰來買,花多少錢買,你想著每部電影別人都花幾e給你買下來了嗎?當影院這個體系沒落了,電影就會慢慢不值錢,最終電影不再是個賺錢的行業,也不會有人花大價錢去製作一部電影,以後所有的電影質量慢慢都和網絡電影一個水準。


俠義凜然


《囧媽》宣佈,網絡平臺,免費獨播,出事了!萬達、金逸、大地在內的全國各地院線,正在提請國家電影局,緊急叫停此舉,認為它破壞了電影窗口期!

何謂窗口期?根據國際慣例,電影發行,先要進傳統院線放映;然後,才轉入有線電視和網絡播放;所謂院線先吃肉,網絡再喝湯,大家一起發財。

這次,徐崢電影,零窗口期,動了院線的奶酪。如果將來,電影發行,全都繞過院線,直接賣給網絡,院線不僅吃不到肉,連湯都沒人喝,咋辦?院線當然急眼了!

目測,此次網絡發行影片,可能帶來兩個後果:1.徐崢勝出:未來有更多影片,將參照此模式,傳統院線,日漸慘淡;2.院線勝出:徐崢與其發行方,將遭到院線的集中懲罰或抵制,下場慘淡。3.有關部門,將此舉定義為孤例,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方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家打住。

根據我昨晚對《囧媽》的觀感,囧媽不囧,兒子徐伊萬更囧。不過,現在來看,徐伊萬的囧,不算囧;徐崢與發行方歡喜傳媒,才更加囧!

畢大費/文


畢大費


在影院看電影,你看的只是電影本身嗎?我敢說氛圍和效果佔很大一部分。所以在互聯網首映的電影……一定不是大片[靈光一閃]


EriQi


《囧媽》的這波操作,果然是“我要消滅你,與你無關”的生存法則的體現!資本方+互聯網+觀眾的組合拋棄了傳統影院大屏幕,顛覆了傳統影業運行模式。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來形容,這對於資本方來說有足夠的吸引力,而且是一錘子買賣,不用上映之後每天擔心口碑好不好,票房夠不夠收回成本;對於互聯網平臺來說,如果有爆款的電影,有的是途徑收回成本,比如某些視頻網站的VIP或者VVIP等。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的合作會大大的降低資金成本,最終會被市場接受,傳統的影院模式危險來了!



鐵馬遊俠


雖然很希望這是一次勇敢的試水,更希望徐崢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是用他創新的精神和讓利消費者的自我斷腕般的毅力為全國人民在2020年的新春佳節裡第一時間奉獻上了一道團圓大餐,也為了疫情防控做出了努力。如今廣大的電影愛好者和互聯網網民最反感最痛恨的無非就是無孔不入的商業營銷廣告。院線因此利益受損也是其長期唯利是圖的結果,凡是去觀影的影迷都知道每一場影片尤其是商業影片都要被強制收看廣告。更可恨的是一些爛俗的商業片毫無底線的在影片中肆意插入各種廣告,臺詞等。試問這些隱形的收入也為票房做過傑出貢獻,但是影迷和消費者的觀影體驗呢?說院線宣傳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那有人問過院線在宣傳中的各種廣告收益有按合同約定分給合作伙伴麼?想想當初戰狼2和藥神💊為何會深得廣大網民的喜歡?尤其是藥神,因為其關注的是一個長期存在在我們生活中但卻長期被我們所忽視的群體。該片就是深入生活的創作,在商業化影片氾濫成災的今天獲得如此口碑這是必然。該片甚至因此撬動了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相關政策。更是被國家傳媒和國家重要領導人點名表彰。這就是創新。話說回來當年5.12的時候,國家也有3天的公祭那個時候全國所有的娛樂性場所全部停業,那個時候誰說或損失?只是那個時候是國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再往前推一下當年的非典疫情全國爆發影響和損失遠比這個事件所帶來的損失慘重。那個時候全國的娛樂行業倍受打擊,尤其是電影行業,同樣是生死攸關,同樣是全民抗擊疫情擴散為何那個時候沒人會說破壞市場規則的話,所有的損失還不是自己承擔,怎麼到了如今就被攻擊成為得罪行業的罪人。而如今是舉國共抗肺炎疫情擴散的時候也是傳統新春佳節,本是該放開去玩的時候,和商家大賺的時候,卻因比損失慘重自然不會樂意,這是商業資本唯利是圖的體現這是錯誤和扭曲的價值觀本就不應提倡。但卻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出來放大抵制這是社會的悲哀。個人認為國家應該鼓勵此類創新,而不是把其當成破壞市場規則的惡霸,流氓去扼制扼殺創新。


北極雪2014


應該!打破圈錢利益鏈!以後影片院線和網絡平臺同步!價位不同!人民自由選擇!合理!電影市場該整頓了!高品質影片分幾個平臺!願意看那個人民自己選擇!不是你來決定的!我覺得這不影響電影工業!只有利益集團!才害怕!健康的電影工業是不會因為這樣的改革而蕭條的!反而會更合理健康的發展!這才是電影工業今後的路!


家樂福26


6元一部,最後總票房不一定低於影院票房,如果推廣對網民是好事,對院方將是致命打擊。


午晚飯飯


我想說,不太可能。電商商品可以做到線上線下同質同價。電影不可能。誰家的家庭影院,手機能有電影院的播放效果?如果真是一部好電影,拿手機就看了,真的叫做暴殄天物。以後哪個電影人還追求新技術?手機能看出imax?能看出3d?能看出50幀?能聽到7.1環繞?


互聯網媒體人李飛


我們平時都在問,到底下一個十年風口會在那,又有什麼新的經濟模式可以借鑑。這不,賀歲電影互聯網免費公映這個模式就出來了。到底這個模式好不好?

1、賀歲電影免費看是新鮮事物

受突發消息影響,全國賀歲電影統一撤檔,官方的意見是儘管避免大量人流密集而且通風環境不好的的地方出現,所以作出緊急撤擋處理。就算不撤檔,按目前的社會環境,外出觀影人流亦會減少,片方單方面硬排檔一樣導致電影票房不理想,直接導致投資人出現重大虧損的情況。兩害取其輕的情況下,撤檔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囧媽》這個電影有點特殊,因為主線就是賀歲,如果放在別的時間上演,票房收一定會大打折扣。而且有一個數據值得玩味:在1月22日時的預售票房榜上,《囧媽》首日票房預售僅有3702萬元,按照這個數據推算《囧媽》整個檔期內的票房難超5億。頭條以6.8億買下版權對《囧媽》來說不虧,而對頭條來說卻是新鮮事物。

2、收費變免費模式中國人最會玩

我們用戶從免費變收費出現過抑制,比如音像版權。這個很好理解,借什麼我們以前免費使用的東西,現在反而要收錢了?但在中國,把免費變成收費的模式,現在不是活得很滋潤嗎:VIP,VVIP,VVVIP,照樣玩得溜。

但從收費變免費的模式,真的行得通嗎?其實收費變免費模式,早在20年前的網絡遊戲時代就發生了。2000年開始,中國網遊就是從月卡、點卡的收費模式開始了收費遊戲之旅。最經典的遊戲如征途、石器、金庸等,無一不是充值才能玩的,當時遊戲公司只要有在線人數就是躺著就能賺錢的黃金時代。2006年左右,國內出現了免費模式的網遊,比如現在還熱的骨灰級遊戲傳奇,就是渣渣渾代言的那個、還有奇蹟等等,打開了中國網遊的潘多拉魔盒,以後十多年,免費遊戲已經佔據市場主導,遊戲公司強於騰訊,活得非常滋潤,比收費公司還狠。但在轉換初期,遊戲從收費變成免費,不單受到大量遊戲公司的抵制,而且還受到遊戲用戶的遣責,與現在的收費電影變免費同出一轍。

免費模式下,運營企業會塊錢嗎?這一點你想多了,中國遊戲行業中免費網遊佔大多數,但大部分公司業績都不錯,A股市場四大高價股之一吉比特就是以遊戲起家,總市值高達260億人民幣。

總結:

從收費變免費,會觸及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但並不等於免費後商家會虧錢。就像網絡遊戲從收費變免費後賺得更多活得更滋潤一樣,我認為這個模式在2020年啟動後會有更多更好的發展。作為消費者來說,我們可以不花一分錢觀看最新的電影,也是一個消費的進步,是值得推廣的一個商業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