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大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明清两朝的闭关锁国,使得当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同时期,世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英国进行了诸多改革,确立了议会君主立宪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世界霸主。

日本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也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跻身世界军事强国之列。

法国爆发大革命,并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走上殖民掠夺之路。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德国崛起虽慢,但是在中国被迫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同时,德国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腾飞,甚至超越了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美国作为后起之秀,表现也异常优异,独立战争后,不断扩张领土,受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迅速跻身世界列强之列。

此时的中国在沉睡,固步自封。所以当列强的炮火打将过来的时候,我们毫无还手之力。但是震醒了国人。第一次鸦片战争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国人开始思考救亡图存之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的影响,主张改革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封建帝制的垂死挣扎,后半段是民主共和实现的艰辛历程。我把它分为三派之争:慈禧为首的清廷,团队成员有李鸿章,张之洞,奕劻,载沣,荣禄,袁世凯等。君主立宪派以康梁为首,还有光绪,谭嗣同,杨度,袁世凯等。民主共和派以孙中山为首,有黄兴,宋教仁等。前半段主要是君主立宪派与清廷相争,袁世凯是清廷一派;后半段是民主共和派与君主立宪派相争,袁世凯是君主立宪派。其实君主立宪派在其发展过程中,性质大大的转变,一开始是为了效法西方,变法改革,救亡图存,但是到后期发展成顽固的保皇派,以康有为为典例。毫无疑问,最终只有民主共和能够取得胜利。


01.清廷一派

夏朝之初,大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启。启的继位打破了禅让制,开启了王位世袭之制,公天下从此变成了家天下。四千年来,皇帝是天下之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如同皇家私产 。虽也不乏励精图治,爱民如子的皇帝,譬如汉文帝一生为民,简衣素食,为强国富民孜孜以求。但是视天下如私产的大有人在,不节民力,不惜民财,为一己私欲,耗尽天下财力,无一举与民修养生息。明朝嘉靖帝尤甚,清朝太后慈禧更是登峰造极。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慈禧虽为太后,却是晚清政治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穷奢极欲,使得晚晴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敝。

清光绪16年,日本蓄谋已久,制定"征讨清国策",意欲占领朝鲜,进攻大清。慈禧不以为意,认为蕞尔小邦,不足为惧。靡费国库数千万两银子,为她的60大寿修建庆典工程。由于挪用军费,李鸿章北洋水师军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破产。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旬庆典,慈禧支持避战求和方针,想要尽快结束战争,她以各种借口打击光绪为首的主战派,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是慈禧划在国人心中的第一刀。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甲午战败后,为保大清,慈禧决定放权,让光绪大展拳脚。但又担心光绪变法脱离她的控制,随后又把军政大权收回,戊戌变法失败。

慈禧素来对洋人不满,为镇压义和团,抚剿并用,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的想法。并且不顾国情,向列强宣战,结果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她最后把战争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最终签订了另一个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国人心上划下了第二刀。

国民意识到君主立宪要优于君主专制,要求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迫于压力,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慈禧实行新政,做出准备立宪姿态,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宣布预备立宪。可是预备立宪期竟长达十二年之久。可见其目的并非真正实现君主立宪,而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保证自身权力的稳固。


02.君主立宪派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政治制度。英国是最早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君主立宪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大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影响的世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新制度的建立。日本受其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变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国力日渐强盛,迅速跻身于世界列强。

在西方新思潮的影响下,康有为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先进,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他广收弟子,与梁启超等人在万木草堂讲学,宣扬维新变法。在签订《马关条约》后,组织了"公车上书",改良派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因得光绪皇帝赏识,在光绪掌权期间,康有为主持一系列变法事宜。但因伤害到朝臣的利益,招致了朝臣的集体反对,光绪深感国事无力。随着慈禧收权,戊戌变法宣告失败,谭嗣同等人被斩首,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此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就以失败而告终,史称"百日维新"。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在日本,康有为谎称受光绪帝"衣带诏",继续活动。此时,康有为就不再是晚清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了。他只是一个顽固的保皇派,为报光绪皇帝知遇之恩。后来无论是他主张君主立宪还是游说讲学,都抱持着严重的忠君报恩的思想,与他年少时立志救国的初衷已然相去甚远。在国家危难之际,这样的知恩图报实在不配为人称道,三教九流,世间万物都会。实在是可惜了他年少时的志向。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但是君主立宪已经深入人心,也得益于康梁等人的努力。特别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国人意识到只有君主立宪能够救亡图存,要求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可是真正想实行君主立宪的光绪皇帝无权,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实行君主立宪在慈禧活着的时候一直是一句空话。


03.民主共和派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不同的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总统是国家政府首脑,集外交,内政大权于一身。总统要向议会报告工作,并且无权解散议会,但总统有权否决议会通过的议案。

孙中山为民主共和制注入了新的东西,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三民主义为孙中山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国人复兴中华的伟大力量。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早在康有为公车上书的前一年,孙中山就成立了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目的。但是在救国这条路上,谁都不好走。孙中山数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不得不逃往海外,暂全性命。为筹措革命经费,孙中山可谓用尽了一切办法,亿辛万苦。

为推翻帝制,孙中山带领革命党人发动了十数次起义,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是迫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以及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试图通过让出大总统之位,让袁世凯实行民主共和制。

《走向共和》:前半段是和封建王朝争,后半段是和封建个人争

但是袁世凯首鼠两端,倒行逆施,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实现自己的私欲,公然暗杀革命领袖。孙中山无奈发动二次革命,打击袁世凯,但是敌强我弱,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被迫再次流亡海外。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溘然长逝。段祺瑞夺权,国家四分五裂,孙中山再一次回国却被判成为国叛逆,张勋复辟。为共和奋斗了数十载的孙中山,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为推翻帝制耗费了半生精力,最后胜利果实却被小人窃取,一切又像是回到原点,但是救亡图存之心依然坚定。在为祖国寻找出路的历程中,先人们每一个奋斗都无比波澜壮阔。如果我以管窥天地悟出些许浅薄启示,那就是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应该学习先辈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百炼成钢。而且有先辈们的精神在前,我也应该百折不挠,傲雪凌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