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最後的遺留菜---汆鍋底

深秋的季節,人們需要食補,尤其東北地區比較寒冷,進補的需求更為強烈,東北人也多以牛羊肉為主,又喜食酸菜,汆鍋底正彌補了兩者的缺陷,有機的結合起來。汆鍋底極具東北地方特色,由東北涮火鍋的吃法演變而成,彙集了羊肉、螃蟹、幹小海鮮、東北酸菜、凍豆腐、紫菜等食材,吃這個猶如吃火鍋一樣地道美味。


滿族最後的遺留菜---汆鍋底

氽鍋底還是有來歷的,有著特殊的淵源。東北地區有一個少數民族,叫滿族!先普及一下滿族據說是皇親國戚的民族血脈,老北京講的廂黃旗,跟滿族有著一定的關聯。滿族人口總數為1068.2萬人(2000年),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居第二位。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逐步統一全國,從此開始了滿族貴族對全國的統治,辛亥革命之後,清廷覆亡。

滿族人口分佈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多,其他散居於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汆鍋底始於滿族傳統火鍋在東北民間的延續,是滿族火鍋的簡化版,因為它做而成食、獨自成菜,不必像吃東北火鍋那樣準備繁瑣,卻又具備了東北冬日火鍋的獨特味道,因而流行於東北三省及北京地區一帶。

汆鍋底,字面意思比較直白的表達這道菜,汆是一種烹飪方法,入水為汆,常見的美食如汆丸子,酸菜汆白肉等。水開鍋後放入食材汆燙片刻至食材成熟的一種烹飪技法,大多汆至的食材比較容易成熟,汆燙後變色即可食用。鍋底二字即是火鍋裡的食材都可以在這裡呈現出來,除了以上的食材,肉類、海鮮、丸類、青菜、菌類都可以湊在這裡一展風采。可見汆鍋底是一種包容的飲食文化,不挑剔食材,兼容性極強,葷素皆可入鍋,有海鮮的鮮味,有羊肉的香濃,有酸菜的酸爽,有白肉的肥美,這道菜做好後酸爽可口,湯鮮味美,肉片香嫩,營養豐富,老少咸宜。

各種食材交織在一起,互相借鑑又互相融合,相互之間味道交融,呈現出來的就是一道經典的美食。勞作之後,來一鍋汆鍋底,一家人圍坐在炕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羊肉鮮美不膩,酸菜可口軟爛入味,其樂融融的氛圍瞬間就出來了,所有的勞累辛苦,都在酒足飯飽之後化解得一乾二淨!

滿族最後的遺留菜---汆鍋底

汆鍋底

需要食材:梭子蟹一隻(或切蟹兩塊)、幹海虹10克、幹海米10克、幹海蜆子10克、海白蝦4只、酸菜500克、紫菜2克、羊肉片300克、熟白肉片100克、凍豆腐150克、龍口粉絲100克、蒜泥20克、蔥段10克、薑片10克、枸杞子2克、香菜段2克、高湯2000克。

需要調料:鹽15克、味精5克、雞精10克、白糖10克、胡椒粉3克、料油5克、料酒5克、醬油5克、蝦油2克、香油5克、麻醬汁100克、腐乳4塊、韭菜花50克、辣椒油20克。

製作過程:將麻醬加適量清水懈開,加入醬油、腐乳、韭菜花順時針攪拌均勻,加入適量鹽、味精、雞精、白糖、蝦油、香油調味,調整到自己需要的鹹度。

將龍口粉絲冷水泡半小時左右備用,酸菜洗淨切細絲。海白蝦去掉蝦槍,背部挑去蝦線洗淨備用。幹海貨全部清水清洗乾淨,凍豆腐用清水沖洗一下備用。

鍋燒熱倒入高湯,放入蔥段薑片煮開,倒入料酒,將螃蟹、幹海虹、幹海米幹、海蜆子、海白蝦、酸菜下入煮開後,下入凍豆腐、白肉、煮五分鐘左右,撇去浮沫,調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

紫菜撕成小塊,放入火鍋鍋底,將泡好的粉絲碼在底部。將酸菜白肉螃蟹等用漏勺撈出碼在粉絲上,將螃蟹放在一邊。鍋上火把湯燒熱,放入羊肉片汆燙至變色後撈出,碼在酸菜白肉鍋上面,將螃蟹放在最上面,將原湯燒開撇去浮沫,緩慢地倒入鍋中,撒上香菜段即可。

一鍋地道的東北美味就做好了,喜歡羊肉的朋友可以多放一些,也可以邊吃邊涮,多加點高湯,這道菜就變成涮鍋子了。上桌時,配帶麻醬汁、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上桌。

滿族最後的遺留菜---汆鍋底


深秋的季節吃羊肉溫補,酸菜是東北人的最愛,汆鍋底也特別應景,什麼節氣改吃什麼,老祖宗早就給我們規劃得清清楚楚,你只要按照節氣時令,對應的食用適合節氣的食物,那一準兒錯不了!東北地區乃至於北京地區都能見到汆鍋底的身影,千百年來飲食文化的傳承帶著濃厚的地域特徵,繁衍生息,代代相傳,正應著那句話:民以食為天!

感謝閱讀,我是今天菜不鹹,超級喜愛美食的博主,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飲行業知識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議或做法也可以評論區留言探討,互相學習,再次感謝閱讀!【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