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簡單概括一下中原大戰?

日下秋也


蔣中正北伐時,部分軍閥自願投靠國民政府,以直接改編方式加入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後,中國國民黨大多在各地留下政治分會。地方軍閥掌控軍事、人事、行政、財政大權,中央無從置喙。由於地方軍閥擴大勢力與中央衝突,形同唐朝藩鎮割據。蔣對各省份影響不彰,不但無法介入,只能以談判調停糾紛;甚至必須支付預算給不受號令、獨立自主的各地軍隊。全國軍費支出超過財政收入一半以上,財政部統計實際軍費甚至是國家預算2倍以上,加上軍閥以拉伕等方式,徵用民眾人力、物力進行戰爭,深深威脅蔣的統治地位與國民政府經濟。

試想當時的中國百姓,經歷了那麼多場的軍閥混戰,而且最後一次的中原大戰之慘更讓人心驚。許多被迫流離失所的華北難民,不是逃到關外就是逃入華中的長江中下游一帶,連不是戰區的人都從這些難民的口中聽聞了中原大戰主戰場的慘況。其中兵匪不分,部隊武裝搶劫,姦淫擄掠的情事,更是傳聞的令各地百姓人心惶惶。面對只會打內戰,軍紀蕩然無存的軍閥部隊,人民是幾乎是沒有向心力的。在這樣的情況,百姓視兵如匪,避之唯恐不及。

東北一個月內無抵抗而丟失,與後來的華北特殊化,其實都是這樣情況下的必然結果。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本來就是靠日本扶植而起的軍閥,長期在東北的經營與日方的關係密切,加上日本在清朝時,就因為各種條約取得在東北的種種特殊權利,當時的東北日商遍地,與當時日本殖民下的北朝鮮重工業區連成一個經濟體,許多人的生活與日本商業活動密不可分。而蘇俄從還是沙皇的時代,就極欲染指東北,這也是路人皆知之事,日俄甚至在東北這塊土地上直接開戰以爭奪更大的勢力範圍。當時的東北人明知關內的軍閥混戰,不可依靠,而蘇俄圖謀亦急,張作霖被炸死後繼位的張學良年紀尚輕,平日吸毒玩女人的花名在外,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東北人對其並無任何信心。在當時東北的百姓必需在幾個最壞的情況下選擇一條出路時。投向當時相對比較文明的日本,就是一個在最壞情況下的最好選擇。

1926年中華民國南京政府發動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張作霖把持的中華民國北京政府,1928年6月,奉系領袖張作霖不理會日軍要求,欲撤兵回滿洲,被日本關東軍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趕回奉天繼位。12月,東北易幟,張學良除去北洋政府五色旗,改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歸順國民政府。北伐宣佈成功,中華民國政府完成中國統一。

國軍編遣委員會大會閉幕

1928年6月,蔣呈請設裁兵善後委員會,並屢次發電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李濟深徵求意見,以期協調一致,實施裁兵。

7月,蔣發表整軍意見及裁兵方案,並決定由第一集團軍率先裁編,以為之倡。1929年1月1日,“國軍編遣委員會成立”,商討國軍編遣,減低軍費支出。蔣決定推動“軍隊中央化”,計劃將當時中國近220萬人以上部隊,大幅減並至80萬人,軍費預算縮減至全國稅收40%。由於將大幅削弱軍閥實力,引起派系疑慮。

使得各軍事派系關係開始緊張,地方實力派如閻錫山、馮玉祥、陳濟棠與桂系李宗仁等不滿軍隊被削,過去賴以為生的軍權,等同被蔣變相併吞,故開始進行反南京國民政府之舉動。

1929年3月,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先和蔣中正決裂,爆發蔣桂戰爭。蔣一方面拉攏桂系部隊,另一方面以武力進攻,最終桂系潰敗,李、白、黃於6月出走海外。5月,馮玉祥與蔣介石發生衝突,馮自任西北路權黨救國軍總司令,馮部下韓復榘、石友三支持中央,馮玉祥於6月出走太原,被閻錫山軟禁。11月,李宗仁等桂系連同汪精衛通電反蔣,12月,唐生智、張發奎通電擁護汪精衛及閻錫山,另立中央於北平。

1930年2月,閻錫山致電蔣中正,要求共同下野,由汪精衛領導改組擴大會議,以示公平,蔣拒絕。閻、蔣雙方電報往復,持續將近一月,時稱“電報戰”。3月,南京國民政府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全體會議,開除汪精衛黨籍。閻錫山通電要蔣下野,各地反蔣軍閥起而響應。

3月15日,原第二、第三及第四集團軍57名將領,派代表赴太原商討反蔣[1],列出蔣介石六宗罪行,推閻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李宗仁、馮玉祥及張學良為副總司令。

4月,蔣回南京赴津浦鐵路巡視;赴平漢鐵路檢閱[7]:20。4月1日,閻錫山、馮玉祥及李宗仁分別在太原、潼關、桂平宣佈就職,石友三再度倒戈加入反中央軍,惟張學良未表態。4月5日,南京國民政府下令通緝閻錫山。


努努書坊


所謂中原大戰,一言蔽之就是近代史上最大的軍閥混戰,其規模之大,足可稱為一次由軍閥發起的全面內戰。在這場持續6個月的戰爭中,反蔣同盟與蔣介石集團共計投入140餘萬人,傷亡將近30萬人,波及冀、魯、湘、桂等20餘省,消耗軍費5億元。正因為這場內戰,使得剛剛邁向現代化國家道路的中國再一次遭到重創。

戰爭的起因說來也簡單,不外乎兩個字:“裁軍”。

1928年6月,北伐接近尾聲。但是在歷經兩年的戰鬥後,當時的中國政府名義下擁有著超過220萬的軍隊。這一龐大的軍隊幾乎將政府所有預算佔用的同時,也使得大部分青年勞動力不能投身生產領域。可以說,這不單單成為了政府財政的負擔,也讓百姓不得安寧。就當時的情況來說,裁軍勢在必行。因此,在幾乎同一時段,蔣氏電告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人其著手準備裁軍的事宜。

▲馮玉祥(左)、蔣介石(中)、閻錫山(右)

不過,就當時國民政府的威望和軍閥自身的考量來說,裁軍一事如同天方夜譚一般。

首先,就北伐一事來說,如果沒有各路反北洋的勢力前來投靠,那麼國民政府北上的敵人可不單單隻有北洋軍閥。因而可以說,北伐之後各路軍閥只不過是換了一身軍裝,接著在所謂的“民國”的名義下繼續搞派系鬥爭;這點,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也能見到,不然常德保衛戰和衡陽保衛戰也不會打得如此悲壯。

其次,對於這些名義上接受政府領導的軍閥而言,他們手底下的軍隊就是他們向中央政府要挾經費的資本。基於這個實際的考慮,他們更不會輕易接受裁軍的命令。

面對這宛若藩鎮割據的局面,當時的中央政府還是於1929年年初決定:裁軍至80萬,同時軍費縮減至全國稅收的40%。消息一出,各路軍閥譁然。即便如此,軍閥們還是出席了裁軍的編遣會議。在會議上,蔣、桂、西北、晉系這主要的四大派系就裁軍事宜展開了激烈的談判,會中各方都想其它派系做出犧牲,而自身則保留更多的軍隊。在僵持之下,談判最終破裂。

會議結束後,首先發難的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新桂係為了控制湖南,先將程潛軟禁,隨後指派本方人員主政湖南。但是,負責政務的何鍵、魯滌平二人不合,且魯滌平暗中投向蔣氏,因而後者便讓蔣介石向其部下輸送軍火,以備不時之需。但是此事被駐守該地的其他桂軍將領發現,魯滌平部隨即便被繳械,同時他本人亦被免職。

▲左為李宗仁,右為白崇禧

東窗事發,蔣、桂兩系矛盾激化。當年3月,擁兵20萬的新桂系與中央政府之間爆發戰爭,即“蔣桂戰爭”。3個月之後,在蔣氏的政治與軍事攻勢之下,這場戰爭以新桂系的全面潰敗而告終。兵敗之後,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首領不得已出逃境外。

處理完新桂系一事後,餘下的西北、晉系與中央之間的關係非但沒有緩和,反而出現了矛盾加深的趨勢。而桂系的這場戰役,也成為了壓垮現狀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誰都不想步桂系的後塵。

同年5月,馮玉祥與蔣介石矛盾公開化;至11月,李宗仁等桂系將領與汪精衛一起通電反蔣。到了12月,又有唐生智、張發奎通電擁護汪精衛及閻錫山,另立中央政府。如此一來,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不過,此時派系領導人之間還沒完全撕破臉皮。閻、蔣二人在翌年2月份,往復發送電報長達1個月。在這期間,閻錫山要求蔣與其一同下野,交由汪精衛改組議會。這個提議對於謀求獨裁的蔣介石而言無異於對牛彈琴,其結果可想而知。

到當年4月份,眼見無法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各方決定訴諸武力。在那一個月的時間裡,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首先是蔣介石在平漢鐵路檢閱部隊,隨後閻錫山、馮玉祥及李宗仁分別在太原、潼關、桂平宣佈就職,另組一個政府。更讓人意料之外的是,南京國民政府於4月5號對閻錫山下達了通緝令。如此一來,大戰便無法避免了。

1930年5月11日,中央軍率先發起進攻,揭開了中原大戰的序幕。

按照戰前的規劃,反蔣同盟共計80餘萬人,分四路:李宗仁指揮桂軍,由廣西出擊,北上武漢;馮玉祥則率部由鄭州沿隴海鐵路、平漢鐵路東進徐州,並防守許昌以北地區,與桂系匯師武漢;而閻錫山就指揮晉軍由河北沿津浦鐵路南下進攻濟南,隨後與馮玉祥的部下合攻徐州,直指南京;與此同時,石友三從河南發難,配合閻錫山攻打濟南。

加上西北軍擁有重火力優勢,因而當時的反蔣聯盟可謂佔盡優勢。不過,戰爭最後的結果卻是出乎意料的。

上文說到,整場戰爭最先發起進攻的是中央軍。而在一開始,來自德國的軍事顧問佛採爾中將也是建議優先集中優勢兵力攻擊較弱的晉軍,再轉而攻擊其他幾個方向的反蔣聯軍。但是到了實戰的時候,中央軍卻是從隴海線主動出擊,攻打最強的西北軍。而這波看似冒然激進的攻勢,居然把西北軍打得難以招架。

原本,西北軍戰力彪悍、善於修築攻勢,又有騎兵、裝甲車、重火炮支援,應該能給中央軍一擊迎頭重擊。但是在開戰之後,原先部署在該地的西北軍卻一路退至開封。強大的西北軍不進反退,這是為何?

原來,蔣介石為了取得勝利可謂不顧一切了。在這裡,蔣介石部署的熊式輝、陳誠、衛立煌、張治中等師都是其嫡系精銳,他本人更是直接來到距離開封三百多公里的徐州前線親自指揮。更重要的是,中央軍佔據著鐵路運輸和制空優勢,其中尤其是鐵路,使得中央軍能夠得到充分的後勤補給,而且免去了行軍之苦。

反觀另一邊,雖說這一片是西北軍的地盤,但是因為缺少運輸工具,西北軍的部隊只能依靠步行前往戰場。而且,他們只能自備乾糧,而補給方面那就是完全看運氣了。

本來應該往徐州方向打的部隊,被活生生的打得往後退,還是退到了離鄭州不遠的開封,這可把馮玉祥給急壞了。為此,他不得不立即做出調整,命令在鄭州一帶的機動預備隊孫良誠部立馬投入戰鬥。就這樣,隴海線一帶成為了中原大戰的主戰場,馮、蔣兩派在這裡拉鋸、鏖戰數月之久。

▲孫良誠

大戰進行到5月下旬的時候,隨著增援趕到,西北軍配合著重火力以及防禦工事給予中央軍迎頭一擊。在西北軍的猛攻之下,中央軍開始往來時的方向潰退。

而蔣麾下的陳誠一部,更是幾度被圍,要不是憑藉著機槍火力優勢,只怕會被西北軍全殲。

與此同時,中央軍與西北軍在平漢鐵路(京漢鐵路)也展開了激戰。平漢鐵路位於徐州的西部,穿鄭州而過,若迂迴至此的中央軍拿下了這一段,那麼鄭州、開封兩地的西北軍只能乖乖投降了。同隴海線的戰況類似,開戰初期,中央軍在此地打出了一波咄咄逼人的攻勢,逼近許昌的同時,還遲滯了西北軍主力與晉軍主力匯合。

為了避免先鋒部隊被圍,馮玉祥不得不在這一地區投放鐵甲車隊,同時調來主力精銳以打通與晉軍的配合,他本人更是親自趕到裡指揮作戰。

在重壓之下,負責該地戰事的中央軍何成濬部一路南退。到了6月13日的時候,何成濬已經從許昌等地一路退守到河南中南部地區的漯河,並在該地與西北軍展開了陣地戰。這時候,中央軍與西北軍戰力差距顯現出來。不單單是在平漢線,此時的中央軍可以說是全面潰退。

在津浦鐵路一線,是晉軍與中央軍的戰場。在這裡,反蔣同盟一改其他地方開戰時的弱勢。在傅作義的帶領下,晉軍一路南下,先後攻克濟南、泰安、曲阜等地,並且在6月末的時候強渡黃河。而此時,西邊中央軍主力正被西北軍壓得喘不過氣來,蔣介石本人更是差點在朱集車站被俘。此時,晉軍如果能配合西邊的攻勢、給予馮玉祥部下更多的補給,那結果就是中央軍落敗。

不過就在這個萬分緊急的時刻,南方出現的一個變因,使得天枰出現了傾斜。

按原計劃,李宗仁應率領桂軍自廣西北上,讓中央軍腹背受敵。不過,在湖南一地駐防的何應欽令部下在湘西阻擊桂軍。同時蔣聯繫上粵軍蔣光鼐,命其率3個師攻取湖南南部的衡陽。如此一來,李宗仁不得不於7月初開始退回廣西,而在此時,滇軍更是直接響應了南京方面的請求。

面對多面來敵,李宗仁只好放棄北上的計劃,草草結束這次戰爭。而南方的戰事,也就此結束。也因為這個變因,使得蔣能夠抽出足夠的兵力揮師北上,改變戰況。接下來,一如佛採爾一開始的建議那般,中央軍開始通過晉軍的防線打開僵局。

▲喬治佛採爾

在獲得足夠兵力之後,中央軍於7月上旬開始在津浦線正面攻擊晉軍。除了在陸上作戰,一部分中央軍還乘船登陸在青島登陸。在重兵之下,晉軍開始節節敗退。

就在這個時候,閻錫山的商人本質開始顯露了出來。與其說閻錫山是一個軍閥,不如說是一個精明、小氣的商人,而這般格局自然也反映在了戰場上。本來,如果他能指揮部下扛住中央軍的反攻,那麼在隴海線的西北軍自然能消滅在“口袋”當中的中央軍主力。但是閻錫山沒有,在此之前他都沒有給予西北軍足夠的支持,更何況此時一心只想著保存實力的他再去支援西北軍了。

▲閻錫山

其實,此時馮玉祥已於7月6日指揮部下發起總攻。激戰七晝夜之後,隴海線的中央軍岌岌可危,幾乎要從隴海線正面和歸德以南地區撤退。但因大雨連綿,河水氾濫,給養又得不到補充,晉軍亦沒有提供配合,在泥濘中前進的西北軍不得不停止進攻。這也使中央軍得到喘息,穩定了陣線。

到了8月初的時候,閻錫山眼見著自己在津浦線一帶全面潰敗,不得已才拿出了武器彈藥和糧食補給請求西北軍再次攻擊徐州。但此時,西北軍早已失去最佳的機會。

而隨著8月份漸進中旬,戰事更是十分膠著,無論是哪一方都無力發起全面的進攻。更何況,西北軍已然成為強弩之末,在爭奪歸德等地的拉鋸戰中,他們與中央軍傷亡共達20萬之眾,可謂整場中原大戰中最為激烈的交鋒。若是閻錫山願意早點為西北軍提供補給,那麼戰爭可能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然而這一切都來的太晚了。

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唯有東北軍還未參戰。因而,誰獲得了少帥的支持,誰就能獲得東北軍的增援,進而真正左右整個戰場的局勢。

為此,一邊在中原激戰,蔣氏另一邊派人北上,直往關外的少帥那裡奔去。比起反蔣聯盟的扣扣點點,蔣氏直接拿出了500萬兵費,另籌公債1000萬元資助東北財政,同時許以高官和華北地區作為交換。

▲少帥張學良

在如此“誠意”之下,少帥最終決定擁蔣。而在此之前,中央軍已於8月中旬將晉軍擊潰,使其撤出山東。隨後,中央軍於9月份全力投入到對西北軍的戰鬥中。在蔣氏督戰下,中央軍更是在9月10號當天攻破了西北軍主力的正面陣地。隨後西北軍一路潰敗,逃出河南。

8天之後,少帥公開通電擁蔣,號召停止內戰。20號,張學良率數萬東北軍入關,直逼北京。至此,反蔣聯盟的落敗已成定數,閻錫山退回山西宣佈下野。而曾經叱詫風雲的西北軍更是直接宣告解散,交由張學良改編。至此,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軍閥混戰宣告結束。

▲29軍大刀隊,其前身即為西北軍

名義上說,中原大戰的結束也宣告了軍閥混戰的結束,形成了統一的局面,看似走上了近代化國家的發展軌道。但

實際上,這場大戰之後,帶給當時中國的更多是創傷。正如開頭所說的,這是一次重創。

大戰期間,軍費開支5億元,使得破產農民四起,而激烈的交戰更是使得中原一帶的農業生產停滯,僅就河南一省來說,因戰事死傷達13餘萬人,逃亡在外者有118.5餘萬口,被軍隊拉夫者更達129.77餘萬。財產損失包括破及焚房屋在內,總計為65146.9萬餘元。

此外,在戰爭期間,陝西省更是遭遇了旱災,忙於交戰的馮玉祥當時無心救災,導致餓莩遍野,毫無生氣。這也使得西北軍將士大戰之後無人願意再回故地,使得馮玉祥眾叛親離。

▲馮玉祥

大戰之後,有人估計全部損失估計需10年方可恢復,但是虎視眈眈的日本人卻沒有給中國這個機會。一年之後,炮響東北,長達14年的抗戰就此拉開序幕。可以說,若是沒有中原大戰,沒有那死傷30餘萬的各路將士,沒有這一場消耗掉各方精銳的混戰,那麼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將有更多的精銳抵抗外族入侵。

如果沒有中原大戰強徵壯丁、破壞生產,那麼抗戰期間中國政府也不至於捉襟見肘,無法給予部隊充足的補給。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因這一場不到一年的混戰,當時的中國政府、軍隊和百姓被榨乾了精力。尤其是那些無辜的、渴望和平的普通國人們,他們對於一個獨立國家的希冀更是在將近三十年之後才得以實現。


WarOH協虎


中原大戰一方是馮玉祥西北軍,閻錫山晉軍和李宗仁桂軍,號稱擁有100萬大軍,實際人數為80萬。一方是蔣,蔣控制的部隊有50-60萬人,在人數上處於劣勢。

當時,蔣的嫡系部隊數量還不多,主力是收編的各個軍閥部隊,主要是孫傳芳舊部居多。中原大戰的直接導火索是1929年的軍隊編遣會議。大家反對蔣的裁軍計劃,進而爆發了6個月大戰。

從實力上來說,閻錫山擁有關內最強的炮兵部隊,馮玉祥的西北軍則戰鬥力最強,最富於戰鬥經驗,還有大批北伐時期蘇聯援助的武器裝備。同時,馮玉祥還擁有當時國內最強大的騎兵部隊,李宗仁桂軍也具備很強的實力,特別是桂系第7軍,被稱為鋼軍。

蔣的部隊,在中原大戰,主力是8個軍,第1,2,5,13,14,17,18和第37軍。另外還有第30軍孫連仲,第40軍龐炳勳,第43軍郭汝棟等等收編的雜牌軍。但是真正的嫡系部隊,其實當時,就只有6個師,就是第1,第2,第3,第9,第10,第11師。

戰爭結束以後,這幾個師分別擴充為,第1軍,第52軍,第10軍,第2軍,第18軍等精銳部隊。可以看出,其實,在中原大戰,蔣的部隊實際上不如馮閻李聯軍,但是勝在指揮,後勤和控制統一。

蔣的德國軍事顧問魏採爾中將就說,反蔣聯盟聲勢雖大,卻只是一個草草建立的不穩固的聯盟。所以,蔣最後獲勝,更多是依靠金錢攻勢,分化瓦解對手內部。包括收買李萬林、王殿閣、李萬如、範龍章、趙冠英、張治公、王振,最後大的手筆還是1500萬收買張學良入關參戰。


深度軍事


誠邀,如題。清朝之後,中華大地進入了民國時代,然而統治中國的北洋政府並沒有足夠的實力控制全國,袁世凱死後,中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為了解救中原百姓,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國民政府,不久出兵北伐,當然北伐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原有的北方軍閥不會放任北伐軍革他們的命去,其實中原大戰就是一次發生在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同盟之間的戰爭

戰爭的起因

國民革命軍北伐以後,孫傳芳,吳佩孚等北洋軍閥全部大部分被消滅,中國大地上出現了新的國民黨四支武裝集團(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因為不滿利益分配而發作的戰役。國民大革命時期,蔣介石、李宗仁集團由兩廣區域北伐,閻錫山、馮玉祥等投機革命,參加北伐。蔣介石定都南京後,首先與李宗仁集團在湖南湖北一帶因為利益關係爆發戰役,李宗仁戰勝。然後國民政府全國軍事整編,引發閻錫山、馮玉祥等不滿,於是閻、馮、李聯合起來共同對立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中原大戰一觸即發

戰爭的結果

戰爭開始,蔣介石獨自對戰閻錫山和馮玉祥,還是有點勢單力薄的,但是不知道蔣介石給東北軍開了什麼價碼,張學良突然宣佈改弦易轍,並且加入蔣介石的一方,數十萬東北軍瞬間扭轉了整個戰爭態勢,中原大戰以蔣介石的勝利告終,蔣介石及國民政府的勝利保護了國家的統一和政權的完好,為後來抗日戰爭奠定了必定的基礎。另外,由於軍閥戰爭,給南方的紅色革命根據地急劇擴展供給待機而動,新的力量逐漸壯大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三句話概括

第一句 蔣介石作為一個軍事領袖不是國民黨元老地位躍升太快,不爽的人有很多,不爽的人包括孫中山政治遺囑繼承人,汪精衛,西北軍大佬馮玉祥呃,也是著名的倒戈將軍。

山西土皇帝閻錫山,桂系老大李宗仁。這幾個哥們兒不服老蔣,要另立政府,於是爆發大戰。

第二句 大戰參戰兵力超過了一百萬,廣闊的中原大地都是戰場,蔣介石的中央軍擋住了馮、閻、李三家的攻勢,在戰場上打得難解難分,蔣介石一手攥著錢袋子一手握著槍桿子可是耐不住對方實在人多,決勝的關鍵卻在雙方之外的第三方,奉張集團。

第三句 張學良手握三十餘萬東北軍,幾次軍閥大戰打下來全中國有共識,東北軍能打!在戰場上難分勝負的雙方誰能得到東北方面的支持誰就憑空多了幾十萬大軍,必勝!於是焦灼的蔣系和反蔣集團都把爭取張學良支持作為首要任務。反蔣集團摳摳索索,蔣介石卻給出了把黃河以北全部交給張學良統治地加碼,並且封張學良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張學良沒說的!!!跟著老蔣幹!於是,東北軍入關,反蔣集團軍心動搖,迅速崩潰。

蔣介石大獲全勝,打敗了所有的競爭對手!

張學良撿了個最大的漏!


校場點兵


中原大戰是1930年,國民黨新軍閥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張學良等人之間爆發的一次大戰。該戰爭最後以蔣介石、張學良的全勝告終。

國民黨自1926年北伐,兩年之內,打垮北洋軍閥,佔領了大片領土。到1928年張作霖被炸死,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中華民國改朝換代完成,名義上實現統一。但實際上,全國依然存在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張學良、唐生智等大小軍閥。蔣介石實力最大,控制了中央政府和黨部,得到英美支持,但也不過佔有長江下游幾個省而已。

此後,這些新軍閥之間為了爭權奪利,展開了一系列混戰,如蔣桂戰爭、蔣馮戰爭、唐石反蔣等,蔣介石翻雲覆雨,將李宗仁、馮玉祥、唐生智等一一擊破。之前從中坐收漁利的閻錫山發現不妙,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於是,這些軍閥為了政治生命,聯合在一起,建立了反蔣大同盟,推舉汪精衛為黨主席,閻錫山為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為副總司令,組建了總兵力80萬的龐大聯軍。四月,西北軍率先進攻,五月兩家正式前面開戰。

戰爭之處,聯軍勢頭正猛,蔣軍節節敗退,被奪取大片領土,蔣介石也差點被西北軍俘虜。然而蔣介石畢竟有中央政府的名分,很快調集後援出征。而聯軍一方卻是各懷鬼胎,桂系兵力較弱,不敢過於緊逼。閻錫山又老奸巨猾,總想著保存實力,讓友軍犧牲。這樣,蔣軍到八月已經遏制住了不利態勢,雙方形成膠著。

九月十八日,張學良卻忽然宣佈東北軍援蔣,隨即入關。這樣一來,反蔣聯軍頓時腹背受敵。馮玉祥還想決一死戰,閻錫山卻已腳底抹油。於是,西北軍全線潰敗,部將紛紛被蔣介石收買。到十月底,馮玉祥、閻錫山通電下野,中原大戰以蔣介石的全勝而告終。

中原大戰,雙方總計投入100多萬軍隊,蔣軍傷亡10萬,反蔣軍傷亡20萬。蔣介石正式坐穩了民國老大的寶座,再也沒有人能挑戰他的權威。但他的地盤依然只限於江南與中原數省。馮玉祥的西北軍基本完全瓦解,馮玉祥從此淪為老憤青。李宗仁退守廣西,閻錫山只剩下山西一省地盤。得益最大的是張學良,損失微乎其微,卻被蔣介石酬勞,獲得華北地盤。但此舉也造成東北軍半數入關,東北兵力相對不足,一年後爆發九一八事變,丟了老巢。


巴山夜雨涮鍋


1930年4月到10月間,中原大戰爆發,這場內戰極大的改變了中華民國的權力劃分。中原大戰的根本原因就是新興軍閥對蔣介石一家獨大的排斥,當時北方出現了馮玉祥、閻錫山這樣的新興勢力,他們希望通過遏制蔣介石的勢力,來獲取自己的一點話語權,而當時他們已經是屬於南京政府了,只是不服從蔣介石的調遣而已。

1928年北伐二期完成,蔣介石代表的南京政府終於成為了正統,北伐擊潰了孫傳芳和吳佩孚。蔣介石控制了江浙兩省,還加上江西和安徽兩省,蔣介石擁有新軍達到五十萬,還有李宗仁對蔣介石的妥協。這導致了馮玉祥和閻錫山的極大不滿,作為北方出現的新興軍閥,馮玉祥和閻錫山認為必須讓蔣介石的權力分散下來。

而當時馮玉祥和閻錫山找到了汪精衛,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向蔣介石施壓,甚至已經做好了消滅蔣介石的準備,因為馮玉祥和閻錫山兵力多於蔣介石,而且還有其他軍閥的支持。其實馮玉祥的崛起是東北軍衰退的結果,自從郭松齡反奉之後,東北軍龜縮於平津一帶,主力更是放到了關外。中原大戰開打之後,雙方才意識到巨大的壓力,首先就是蔣介石手下的軍隊戰鬥力強悍,馮玉祥和閻錫山有點把持不住。而蔣介石則是擔心南方軍閥搶地盤,一直不敢把主力北上。在這種僵局之下,雙方最終還是準備談判。而這時張學良則是帶兵入關,宣佈支持蔣介石,後院起火的馮玉祥吃虧最大。蔣介石成為了最後的贏家,成為了國民黨的最高長官。


小司馬遷論史



簡單的說,中原大戰是一次軍閥之間的爭霸戰爭,搜狗百科上給出了這樣的定義:

中原大戰指1930年5月-11月在中華民國發生,中國國民黨北伐以後,左派領導人汪精衛聯合西山會議派,和地方軍人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聯合發起,挑戰蔣中正中央政府的內戰。中共方面亦稱為蔣馮閻戰爭,或蔣馮閻李戰爭。中原大戰歷時7個月,雙方動員兵力110萬人以上,支出軍費5億元,死傷30萬人,戰火波及20多省。

事情的起因,源於一些軍閥不滿蔣介石的獨裁統治,打著“護黨救國軍”的旗號先後發兵,但大都遭到了失敗。1930年的元旦,蔣介石在《中央日報》上發表《以氣節廉恥為立國之本》的文章,與閻錫山撕破臉皮。之後,閻錫山先後聯合了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等人,組成了聲勢浩大的反蔣聯軍。

然而,由於缺少嚴密的管理,聯軍在接連打了幾個敗仗之後,內部出現了分裂。

張學良投靠了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見戰事無望也先後放棄了自己的兵權。最終,中原大戰以蔣介石的大獲全勝而結束。


一點昊然氣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老蔣認為國家“統一”了,但在國際上仍然抬不起頭來。當時相去“庚子之變”“五九國恥”還不遠,列強根本看不起你,中國人的形象幾乎都是負面的,像“東亞病夫”“一盤散沙”,就算做了一點事,也只是“五分鐘熱度”。日本人說“中國不是一個有組織的國家”,英國外相西門,更公開譏笑“中國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可悲的是,就當時國民政府而言,這些侮辱,並不誇張。在國內,所謂“統一”的實質是十分脆弱的,老蔣雖然掌握了民氣和黃埔的槍桿子,但對各路軍閥依然低三下四,否則就要兵戎相見了。

話說北伐完成後,各路軍閥的兵力暴增為:中央軍50萬,馮玉祥40萬,閻錫山20萬,李宗仁20萬,奉軍40萬,加上其他各地方部隊,總數當為200萬以上。其所需之糧餉,已超過整個國家的總稅入,所以,便需要裁軍。國民黨與民國17年7月召開國軍編遣會議,軍隊編遣後,除中央軍保證60萬以外,各地部隊都必須控制在20萬以下,此一措施,引起了各地軍閥的極度不滿,昔日北伐的“戰友們”,一夕之間,翻臉不認人。於是,“倒蔣”的呼聲紛紛再起,老實說,軍閥一向擁兵自重,各個都是土皇帝,裁他們的軍就像刨他們的根一樣。就老蔣而言,認為國家必須“統一”,就各路軍閥來看,分明是你蔣介石要搞獨裁。於是,自家一場殺的天昏地暗的內鬥,終於爆發了。

這場戰爭,雙方動員兵力多達140餘萬,1929年3月發生的局部摩擦,5月1日雙方正式開戰。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傷亡人數多達25萬餘人,戰場遍及南北十個省,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場戰爭,史稱“中原大戰”。這場傷筋動骨的戰爭,不僅國力為之受損,更嚴重的是,促使了東臨強國的進一步侵略。

中原大戰,最後因年僅30歲的張學良“改旗易幟”,接受了國民政府中央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任命。引十萬大軍入關而於1930年10月結束。









董春某


從1930年4月開始一直到這一年的10月,中國內部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軍閥混戰。這是一場由馮玉祥、閻錫山、汪精衛等人為領導的“倒蔣”戰爭,其結局是蔣介石在張學良的幫助下艱難獲勝。

一、 中原大戰的發端

1928年“二期北伐”完成以來,關內出現了新的軍閥分治局面。馮玉祥據有陝西、甘肅、河南、山東四省,擁兵40萬。閻錫山擁有河北、山西兩省和平津兩市,擁兵20多萬。李宗仁則佔據了廣西、湖南、湖北等地,同樣擁兵20多萬。而作為國府主席的蔣介石則只控制了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和上海市,有軍隊50萬,沒能確立絕對的統治優勢。在這種情況下,以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為一方,其它各派軍閥為一方,在底盤分配問題、部隊編遣問題、統一海關稅收等問題上,開始了明爭暗鬥,數次撕破臉皮。

(中原大戰前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的合影)

以此同時,國民黨內部的反蔣勢力,如改組派、西沙會議派等,也開始對蔣介石的統治地位發起衝擊,並同閻錫山等軍閥密切接觸。雙方一拍即合,一個反蔣大聯盟開始逐漸形成了。

(始終不甘寂寞的汪精衛)

二、中原大戰的結果

1930年3月,馮、閻、李旗下的50多名將領發出通電,公然要求蔣介石下野,“以黨政還之國人”,並公推閻錫山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為副總司令,開始和南京方面分庭抗禮。5月11日,戰爭全面爆發,雙方在隴海路、津浦路和平漢路交叉形成的地帶上展開了大規模的混戰。蔣軍先最敗後勝,張學良則於9月入關,最終在10月徹底擊敗了馮、閻、李的軍隊,蔣張聯手取得了大戰的勝利。

(戰局示意圖)

我們分析蔣介石能夠取勝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蔣介石在政治上打出了“統一”的旗號,佔領了道德制高點。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畢竟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合法政府,國內的知識分子和富人階級普遍支持,且受到各大國的承認,因此在政治上具有優勢。這一點在取得東北張學良的支持上也可見一斑。

第二,蔣介石能夠在軍事根據敵方情況,合理運用謀略。他首先集中兵力對付實力較弱而又最願意保存實力的閻錫山,使得閻錫山倉促退卻,打亂了反蔣軍的陣線,之後又不惜花大價錢收買、策反馮玉祥的許多西北軍部下,使得戰力較強的西北軍也陣腳大亂,稀裡糊塗的就丟了河南大片土地。

第三,是蔣介石作用全國最富庶的江南地區,有著江浙財團和外國勢力的支持,在物質上具有優勢。

由此可見,大戰以蔣介石的勝利作為最終的結果並不是偶然的,蔣介石確實是當時中國最具實力的政治人物。

三、中原大戰的影響

這場規模空前的內戰,帶給中國的影響是深遠的。首先,大戰確立了蔣介石政權的統治基礎,鞏固了他對東南的統治,並把南京政府的影響力波及到了華中、西北和華北。這對接下來的國內建設和之後的抗戰御辱是有積極意義的。

其次,是戰爭的巨大破壞造成了國力的損失。雙方動用的兵力在150萬左右,“死傷達三十萬之巨”。巨大的軍費消耗都要攤派在老百姓的頭上,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尤其是戰區波及到的地方,更是損失巨大。

最後,是戰爭造成了國民黨內部的分裂加大。汪精衛、鄒魯等人在北平搞得“擴大會議”,另立法統;閻錫山就任所謂“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另立元首,這些都是對國民黨統治權威的極大損害。國內的不團結更容易招致外辱,東北軍的大量入關使得關東軍主導的九一八事變順利完成,使國家的主權受到極大的破壞。

參考文獻:

[1]《國民政府公報》,第428-437號

[2]《反蔣運動史》,青年軍人出版社,1934年版

[3]劉驥,《蔣馮閻關係和中原大戰》,《文史資料選輯》第16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