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李振亚love


如果关羽的性格缺点是傲,那么诸葛亮的性格缺点就导致蜀国灭亡 !


《三国演义》凡看到关羽败走麦城时,与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都不禁扼腕叹息,为二个人感到可惜,关羽死的时候50多不到60的样子,诸葛亮死的时候也是五十多点,真是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在《三国演义》里面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释曹,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活着时无疑是英雄,就是死以后还显圣向吕蒙索命,吓病曹操与孙权,托梦给刘备,帮助儿子兴,在民间尊称为“关公”但是关羽有一个性格上的缺点,目中无从,为人太傲,最后也因为轻敌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关羽性格上的缺陷不仅断送了自己,也使兄长刘备的大业受到重创,让人婉息! 诸葛亮在在《三国演义》里面,初出茅庐三分天下,火烧博望,新野,东吴舌战群儒用奇谋草船借箭,空城计,六出祁山,星落五丈原不得不说,《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能掐会算、呼风唤雨之异能,让诸葛亮超凡入圣,出神入化。


经过千百年的口手相传渲染附会,今天的诸葛亮成了智慧之化身,成了世人意念中完美到极致的完人,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有什么缺点那? 其一“诸葛一生唯谨慎,可以说谨慎是诸葛亮一生最主要的性格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体现为诸葛亮考虑事情的详致周到、细心缜密。就连出山助刘备,刘备去东吴和亲,草船借箭等等都是,谨小慎微,思精虑远,全面周到。

这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譬如甚至在他星陨五丈原的最后时刻,他还谨慎细致地做好了死后让蜀军安全撤退的全程筹划,几乎每一步他都考虑周全,蜀军只需按部就班,便可以回去. 而且他连死后魏延必反也考虑到了.就是因为他考虑的太周到长远,而没有下决心冒一次险派一个与曹操无关的人去拦截曹操,致使曹操就此逃过了一劫也绝对不会冒险出奇兵. 因此,鲁迅就曾无情地给出评价,说罗贯中“状诸葛之智而近妖”。

对于汉室,诸葛亮更是尽忠尽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昭彰后世。在白帝城托孤的章节中,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自己的儿子不是国主之才,就让他取而代之。这也充分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与厚望。但诸葛亮自始至终都谨遵先主遗命,忠心耿耿,辅佐刘禅,从未有过僭位思想。

其二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魏氏春秋》记载:“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简单时候就是诸葛亮事必躬亲。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尽管事必躬亲这样的坚持确实难能可贵。但是偌大的国家会有多少事需要处理?就算日理万机,也未必能够尽数做完。更何况一个人的效率始终太慢。优秀的领导应该是用人多过做事,而不是以一当十的办尽所有事。

孔明累死了自己也生疏了他人,其结果乃是双输。凭借一己之力根本改变不了国家灭亡的大局。过犹不及、月满盈亏的道理,被称为智慧化身的孔明不会不懂。他的一生可歌可泣值得尊重,他的功绩雄伟值得大书特书,但是他并非完人。在客观环境、个人追求、性格缺陷的综合影响之下,最终他还是先走了一步,而蜀国也是紧随其后。


晋运达人


诸葛亮做事“事必躬亲”,看起来是好事。却正好说明,他信任的人很少,或者说他不相信别人,什么事都事无巨细,亲临现场。别人就没有发挥成长的空间,所以,他这点不如刘备,刘备什么人才都能用,善于发现人才,就其所用。



诸葛亮清高自傲,一生只发现了姜维是个人才,为其所用。他的工作方法,使人才埋没,人不能尽其才,他也没有为蜀汉储备培养后继人才,使蜀汉出现早衰。

诸葛亮用人不善,留关羽守荆州。关羽刚愎自用丢了荆州,直接导致诸葛亮《隆中对》战略的失败。后来,又用马谡,失街亭,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

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拒绝了魏延子午谷突袭的策略,却在马谡那里翻了船。这还是刘备临死遗嘱交代提醒过的,马谡不可重用。司马懿在给弟弟司马孚的信里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坠我画中,破之必也”。




诸葛亮身居高位,并不善于处理内部矛盾,用人方法僵化,导致蜀汉内部矛盾不断。比如,诸葛亮是从荆州到的四川,所以他用的干部都是荆州的,杨仪,马谡等。不如刘备时,用了不少益州干部,使内部矛盾平衡。

杨仪是诸葛亮提拔的参谋长,与魏延早有矛盾,诸葛亮不能很好的调解处理,导致蜀汉内部大乱。

诸葛亮善于施政,管理具体事务,给蜀汉带来了生产,经济的发展。但是,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说,诸葛亮也是普通的人。



路遥lgy


说诸葛丞相有何缺点,真心不好回答。

不用看后人评价,但看丞相的两篇《出师表》,就知此人堪称完人。

要情怀有情怀,要智慧有智慧。

既然是人,便总有不足,所以只能强言择其一二吧。

1.陈寿褒贬,纯属书生之见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陈寿的点评,指出了诸葛亮的两个缺点:

一个是连年动众,不好听的说就是穷兵黩武而不爱惜民力。

陈寿的立足点是诸葛亮的连年北伐,但《后出师表》全部回答了北伐的目的。

蜀汉不能坐等长策取胜,只能以战止战、以战争的偶然性博取生存的机会。

另一个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不好听的说就是诸葛亮不会打仗,打了那么多年却毫无战绩。

立足点就是诸葛亮北伐,不仅没占到多少土地,也没打过几场大胜仗。

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蜀汉总共也就能派出去二十万兵,而雄踞六州之地的曹魏能组织多少兵?

而且诸葛亮是堵到你家门口去打的,说他不会打仗,司马懿真有本事,也兵临四川一番。

没占多少地,是因为蜀军出不了川,蜀汉没有生存空间和战略回旋,所以才得死命北伐,但凡出川决战,就知道能占多少地了。

没打过几场大胜仗,是因为司马懿根本不跟诸葛亮打,司马懿就是要耗死诸葛亮、耗死蜀汉,因为曹魏的国力够雄厚,能耗死你就没必要打死你。

2.诸葛亮的败笔,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一生的最大败笔,可能就是首次北伐的功败垂成。

马谡守住街亭,诸葛亮兵取陇右,那么天下三分就是另外一番形势。

蜀汉割据四川、汉中和陇右地区,而后则以四川为大后方、汉中为中转、陇右为前沿,时刻威胁曹魏的关中。

雄踞中原的曹魏只能向关中之地聚集大军,势必造成荆襄空虚,而孙吴就可以取得战略主动,时刻威胁成皋荥阳。

那么,曹魏就会陷入窘境,当真是腹背受敌了。

但是,马谡失街亭,就是诸葛亮的问题了。

首先,诸葛亮是北伐总司令,必须负总责。

其次,选人任将,是诸葛亮力主马谡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器重马谡,要培养马谡。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

所以,诸葛亮用人失察的问题、任人唯亲的问题,也就暴露了出来。

但是,诸葛丞相也有自己的难处,任命大将,首先考虑的是忠诚而不是才华。

诸葛亮要培养马谡是因为他信任马谡、了解马谡,但是马谡却不能独立任事。

而其原因就是夷陵之战后,蜀汉已经人才凋零,当真没啥可用之人了。

3.诸葛亮《隆中对》的过分乐观,战略设计上的不全面

说诸葛亮没有重用魏延、没有选好接班人、没有治理好四川,这些都是因为形势不得已,诸葛亮逼不得已,只能尽力做到最好。

魏延的子午奇兵之谋,根本没法用,首先能不能走出子午道是个问题,其次走出子午道能不能占定关中则更是一个问题。要考虑当时的形势是魏强而蜀弱。

没有选好接班人,但关键是得有接班人,蜀汉一州之地能选出什么不世出的人才。

蜀汉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就能说明一切了。

而刘备、诸葛亮、关羽、赵云、张飞,甚至包括黄忠在内,这些精英级人物没有一个出自益州。

没有治理好四川的问题,主客矛盾一直都存在,益州士族与荆州势力,当真是难以调和,出路只能是把蛋糕做大,但是蜀汉的蛋糕却越做越小,陇右和关中没占到却又丢了荆州。

所以,以上这些都不是诸葛亮的缺点,形势不允许、英雄也没办法。

而诸葛亮的一个非常大的战略问题就是《隆中对》,联荆州、益州而后东西两路出击曹魏。

首先是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

你刘备啥也没有、凭啥就能占据荆州、益州。

但是先住刘备当真是雄盖三国,一个卖草鞋的说把荆州、益州拿下就拿下了,所以刘备这个执行者很厉害,执行能力秒杀《隆中对》的战略设计。

第二是占了荆州益州也没用,因为中原已经不再混乱。

以二州之地而图六州曹魏,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力量上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

《隆中对》要能成行,必须得中原混乱才行,就是说得有机会,最好是诸侯伐董卓或黄巾起义的大机会。

但是,谁会给你机会呢?

所以,诸葛亮的战略设计有问题,过于乐观,陷入了一种确认偏误。

总结来说,诸葛亮的缺点有两个:一个是用人不当;一个是战略不当。

而至于性格方面的缺点,我算是个孔明粉,也就一样的确认偏误了,所以当真说不出什么了。希望评论留言,能听到真知灼见吧


减水书生


答: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在培养接班人上下功夫。以至在他死翘翘后,蜀国治国无干才,带兵无帅才。就一个姜维,还是半道捡回来的。而魏国在司马懿之后,有司马师,司马昭,邓艾,钟会,陈泰,郭淮,夏侯玄,夏侯霸等,吴国在周瑜鲁肃之后,有陆孙、丁奉,诸葛咯,步鸷等二代人才。

如果诸葛亮在百忙中稍微注意点教育问题,办个诸葛亮政治军事大学,自任校长,亲自授课,让赵云担任武术教练,魏延做课外辅导员,收罗二代子弟,悉心培养。凭这么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定会人才辈出,那蜀国说不了真能逮着机会统一天下,至少能多活个几十年吧。

再者,就是身边的同事,诸葛亮也没栽培好。出门办事,行军打仗,总爱给个纸疙瘩。到地方拆开,按指示办。这不是按图索骥吗?把年轻同事都惯成呆子了。你看司马懿就不一样,他出门打仗,总把孩子带上,从小就上战场历练。






文史品读


诸葛亮,这个在中国几乎被封神的人,在历史上有太多关于他的故事。三顾茅庐、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诸葛亮,每个时代都有关于他的评价。

唐朝时候,名将李靖特别推崇诸葛亮。他曾经和李世民交谈的时候说过,自己学过排兵布阵的本事,都是从诸葛亮的兵马、八阵图里演变过来。李靖自己本人就是能征惯战的大将,他帮助唐朝平定了南方的大半江山,后来又击败北方的突厥人。可以说,这样一个军事专家对诸葛亮兵法的评价,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不过,诸葛亮的本事可不是只有行军打仗。后世对诸葛亮一生的总结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这些评价可不是胡吹乱捧。军事家前面已经讲到过了,诸葛亮政治家的本事,主要体现在他治理国家方面。跟其他两个国家不同,蜀地虽然有蜀锦,但是依然比较贫瘠,没有什么其他致富的手段,而且诸葛亮还要收复天下,自然是要花钱。但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时候,蜀国被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要打仗,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挺好的。赏罚分明,不会因为跟诸葛亮关系好,犯罪的时候可以免受惩罚。也不会因为跟诸葛亮关系差,最后得不到重用。

诸葛亮在外交上,可不是只有在东吴舌辩群儒。诸葛亮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在隆中的时候,为刘备定下了联合东吴,跟蜀地西边和南边的少数民族打好关系的策略。这个策略,对于蜀汉来说,意义重大。当然了,他本人在外交手段上特别厉害,跟孙权、孟获之间,聊得特别开心。

文学家跟书法家,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写了那篇《出师表》,那真的是一片好文章。这篇奏折的内容,如果放在就是”30天,教你从一个普通人当皇帝“。可惜阿斗实在不争气,看了半天,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还把蜀汉这口锅砸在自己头上。木牛流马、连弩,就是诸葛亮作为一个发明家的底气。

从上面的这些来看,诸葛亮真的是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人,能力高,品德好,长得又帅,基本上是没有缺点了。不过,他一生的死对头司马懿,却给出了一个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评价。司马懿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不愧是诸葛亮一辈子的对手,司马懿的这个评价,确实反应出诸葛亮在后期的困境。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志向远大,但缺少机谋,能够谋划大事,却缺乏果断,想出兵北伐却不能亲自掌握大权。

诸葛亮是个谋划型的人才,做事情讲究谋划布局好一切再动手。作为谋士,这确实没有问题。但如果是自己执掌大权,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往往会因为过于谨慎,错失良机。而且诸葛亮虽然是军政、外交一把手,但真正的大权还是在刘禅手里,他并不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这意思是诸葛亮后来遇到的,最大的一个缺陷了。


淡淡的忧伤6688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就是,曲高寡和。没有更好的吸引和培养后继人才!蜀中要在几十年内,谋出几个诸葛亮,武出几十赵子龙?然后步步为营,渐出祁山。未尝不可以打败曹魏,一统中原。可惜就这么一个诸葛亮,就那么一个赵子龙,老去死了之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叹可悲!




国风1974


诸葛亮最大的缺点是没有认清楚蜀国的国力状况,连续发动战争不旦没有取得胜利,反而对后来蜀国灭亡埋下了隐患,这就是过度的自信所误。

三国形成对立,凭诸葛亮的才能发展国力,等待时机为时不晚,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诸葛亮平定西南,虽然没有了身后忧患,统一国家还是没有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撑。

诸葛亮的缺点是地理局限了才能的发挥,往魏国的方向攻城掠地始终风水不利。


白云3498


诸葛亮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



这一点跟司马懿比较一下就知道了,司马懿把下一代培养成了优秀的帝王之才,所以在司马懿去世之后,他的下一代能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最终统一中国。反观诸葛亮,他没有将他的下一代培养成优秀人才,导致诸葛亮病逝之后,蜀国无人可用,无人能与司马家对决,从而使蜀国在与魏国的对抗中一败涂地。

如果诸葛亮培养出了优秀的下一代,要说蜀国能统一中国可能有些夸张,但至少能使蜀国的灭亡推迟一些,能为蜀国的长期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伍洲音乐


他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他的缺点反而是他优点!


南方小周


又想成就霸业又想遵规守距,即使他没累死,也没办法替刘禅打下江山,因为刘禅就不是和他志同道合的领导,他做多少都是无用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