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33岁,博士毕业,一事无成,学术做的一般,怎么办?要不要让他考公务员?

盛夏光年的我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反问几个问题:是题主主动给朋友提出建议,还是朋友主动向题主进行咨询?题主是什么身份?是否博士毕业功成名就,还是有丰富的职业规划经验?如果题主也就一个普通人,本科毕业,一般工作,根本没有体会过博士的艰辛,是什么勇气让题主来给一个博士出谋划策呢?

虽然不知道题主的朋友是什么高校毕业,但能够博士毕业,他其实已经跨出了前半生最难的槛,做成了最难的一件事。很多博士一口气从本科硕士读下来,眼看着其他同学成家立业买车买房,自己却还要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买不起房、不敢轻易结婚生子,他们的内心还是很煎熬的,要熬过来,需要一定的定力和韧性。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小论文、大论文、导师交代的各种项目的以及就业市场对成果的各种要求。尽管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学术天赋和能力,但博士能够毕业,也证明一个人的学术能力是合格的。翟天临那样混毕业的毕竟还是少数。

现在,他们博士毕业了,即将开启新的生活。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职业生涯确实是一事无成,但他们有更高的起点。相比起本科生和硕士生,他们有更多的选择。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去高校,这才是对博士几年寒窗的最好回馈。如果学术能力强,那博士可以去实力更强的985、211、双一流高校,或者去省属的一本高校,在这些地方,他们可以把自己博士所学转化为经济效益。理工科博士自不用说了,如果能拿到项目,金额都是很可观的。人文社科类博士现在也有非常多的门道。真经所在高校有几个教思政和党史的老师,近年来频频被地方各单位邀请去讲学,讲一节课2小时,可以收入5000元。有一位老师从国庆后已经排到了10月底,这个收入就是凭自己本事挣的,合法合理,花起来也更安心。

即便学术能力不够,不能去好一些的高校,去二本高校、高职专科院校做专门上课的老师,日子也是比较舒服的。除了去高校,还可以去企业工作,企业的收入相对更高一些,而且,如果觉得企业不稳定,想找个稳定的养老地,还可以作为“双师型”教师,到高职院校去任教,现在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缺口是比较大的。

相对而言,公务员并不是博士毕业生的最好选择,也不是主流选择。当公务员,意味着放弃博士几年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能力训练,用自己本科时就拥有的能力来工作。虽然博士做公务员,起点更高一些,但这一起点,本科生靠一定的时间也能熬出来。而且,以题主朋友33岁的年龄,做公务员年龄偏大,除非能作为引进人才以副处级起步,否则并没有多少优势。

所以,关于博士朋友职业发展的问题,题主就不要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如果题主有资金,有创业想法,拉着朋友一起干倒是不错,但如果非要怂恿朋友考公务员,搞不好会把朋友带到坑里去。


高校人才真经


我高中同届的四个北大,基本上都是学医的,本博连读,八年,目前毕业也十年了,也很难说前景多么光明,而其他普通毕业的,该出头的也很明朗了。按年龄算我们应该是同届的,确实处在关键期,这个年龄上公务员也是枉然,考上了也还是小兵一个。我建议创业,做一些业务性的生意。


成说陈事


题主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扎心。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都读书读到博士毕业了,怎么能说是一事无成呢?是不是有点矫情了?其实还真未必是矫情。

我认识一个也是30多岁的学长,本科毕业于一所很普通的二本院校,硕博就读于一所实力较弱的照顾性211大学,因为学的是农业类专业,博士毕业时,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读书耗时太长,加上博士有延期,毕业时年龄已经超过30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30多岁的人了,除了有个很普通的博士学位,一无所成”;

另一方面,因为专业的限制和本硕博背景都很普通,他既没能接受良好的学术训练,也没有什么太拿得出手的成果,较好的科研单位和大学进不去,很普通的科研所和大学倒是有机会进去,但可选择面其实也很窄,加上因为本身对科研也没太多的兴趣和能力,进这样的单位,用他自己的话说,“进去也是混吃等死”。这其实是比较尴尬的。

当前就业难,其实哪个学历层次的都难。本科的,即便985的也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读研深造者多,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读研读博后,以为可以改善,其实也是很看毕业背景的。985名校的硕士博士,就业虽然也愁,但并没有那么尴尬,总有一两条还不错的路子可以走;那些普通院校的硕博,特别是专业还比较冷门的,毕业时,真的会比较尴尬。

从读书求学的角度来看,拿到了博士学位,怎么也是社会精英。这当然没错,但仅仅是泛泛而论。其实博士同样是分层级的,不同的求学背景,不同的科研成果,不同的专业,其实差异也会很大。一流986名校的博士,发表过有分量的论文,专业比较f热门,固然可在规划未来之路时踌躇满志;相反,求学背景普通,成果很少,甚至专业还比较冷门的博士,数量并不少,毕业时的尴尬,是外人很难体会的。

当前,每年毕业的博士数量大约有5、6万人,看起来数量也不是很多,其实在对应于博士的就业市场上,已经有些供过于求了。每年的大学教职,其实只能容纳几千人而已,其中一部分还被从国外一流名校博士毕业回来的海归占据。僧多粥少,就是当前博士毕业生在谋求大学教职时的现实。那些处于本土博士的上游水平的,自然机会较大,而类似上文中提到的那位博士那样的下游水平的,其实机会比较渺茫。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博士生们,处境并没有很多不明内情的外人想象的那么好。题主这位朋友的情况,似乎亦可作如是观。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怎么说,拿到了博士学位,总会比非博士多一些路可走。比如:

1、去不了公办大学,可以去民办大学,或者再“降格”一下,去职业大专院校总不会很难;

2、去公办大学,不能一步到位当教师,也可以“曲线救国”,先去当辅导员或者做行政工作等;

3、进入体制内,当公务员;

4、去企业里面,做普通的研究或者开发工作。

要旨就一点:把期望值适度降低。不要觉得自己拿了博士学位,就应该有、必须有较高的期望才能匹配这个学历。

如果题主这位朋友确实对学术没啥兴趣,或者感觉自己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机会不大,也不太合适的话,走公务员的路子,当然不失为一条出路。不过,通常来说,对于博士毕业生,并不需要去报考普通的公务员,而是可以走“快捷通道”,这主要包括两条:

1、走选调生。虽然也需要考试,但竞争其实不大,博士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2、走人才引进流程。现在全国很多地级市都有人才引进的优惠措施和绿色通道。尤其是某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对人才十分渴求,有类似于“硕士博士引进计划”之类的人才引进工程,比如西部的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等省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计划。通过这种计划被引进,不但待遇不错,而且往往很受当地重视,是那些普通博士们较好的选择。

总之,对于很多普通博士生而言,毕业时确实会面临尴尬处境,但也不必气馁。认清现实而不悲观,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预期,合理选择就业路径,终究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不错的路子的。

我是博雅燕园,敬请关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博雅燕园


朋友33岁,博士毕业,一事无成,要不要让他考公务员?

请原谅我看到这个问题时没憋住笑了……笑了一会,小七来回答这个问题。

小七的观点:

既然只是朋友,你有什么权利管别人是做学术还是考公务员?


什么叫做一事无成?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即什么叫做一事无成?

如果一个人从小不学好,长大不努力工作,33岁还不能自立,不曾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这样的人就叫一事无成。

33岁,博士毕业,在做学术,怎么能叫一事无成呢?题主的意思是他还没有轰动全国甚至世界的研究成果,或者还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吗?

做学术,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如果你去做生意,路子对、有头脑,第一天就能有利润。做学问,可能需要三五年或者三五十年才有成就。

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是无法理解做学术的乐趣的。


3、考公务员就比做学术成功吗?

公务员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好处是看得见的。做学术呢,确实没有那么旱涝保收,甚至有一辈子做不出大名堂的风险。

但是,你要是说考公务员就比做学问成功,那我是绝对不认同的。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仅以挣钱多少和短期成绩为标准。

一个人,只要他在努力做有价值的事情,并且能够坚持不懈,他的努力就是有价值的。

33岁,博士毕业,在做学术研究,虽然短期没有大成就,但是他肯定有收入,能够自立,不至于不能养家糊口。题主的意思应该是他没能挣到大钱。

这个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人价值观不同,谁也没有权利和资格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

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都看到这里了,就顺手给我一个关注呗。

墨公子说教育


33岁,博士,学术水平一般。首先,年龄不算太大;其次,学历比较高;最后,学术水平一般,但这个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的。所以,不要太担忧,选择一条路坚定走下去就好。

1.这个年龄、这个学历、这个水平,意味着什么?

题主之所以会担忧,就在于有些博士年纪轻轻就有所成,比如:

刘明侦24岁牛津大学博士毕业,25岁回国,受聘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28岁成为该校材料学院副院长。

91年出生的28岁女博士李琳,日前受聘为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博导。

杨振宁35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确实,如果和这些人比较起来,就算是一事无成了,但有必要和他们比较吗?

说实话,这些人物都是天才。但天才毕竟是少数,我们大部分人都还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普通博士也有普通博士的生存之道。

首先,33岁并不老,正处于青年期,高产、高效率、高创造力的时期,所以这个年龄段还尚未取得啥牛逼的学术成就也很正常。以7岁上一年级算,上到博士毕业总共就得23年(9年义务教育+3年高中+4年本科+3年硕士+4年博士),也就是博士毕业也得30岁了。你朋友这个年龄也就是博士毕业3年而已,学术是需要沉淀的,现在学术水平一般不代表能力问题。可能就是时间太短,还没到出成果的时候,所以不要着急,做学术最怕心急。

其次,博士学历,属于学历层次的金字塔顶尖了(博士后严格来讲不属于学历层次)。这个学历的人数,不管是中国,还是国外,都很少,博士能正常毕业,就说明能力不一般,也算是比较厉害的存在了。

最后,学术水平一般,这个我刚才讲了,一方面学术研究需要长时间钻研一个领域,长期的积淀,现在刚毕业几年,没啥大的成就也可以理解。再者说了,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当作天才啊,只是一个普通学术研究者,不一定要取得多么辉煌的研究成果。国内大多数博士学历的研究人员,终其一生,也不一定能取得什么颠覆性、重大的研究成果的,所以摆正心态为好。

2.实事求是出发,结合自身条件,选择一条路。

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自身的条件,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是什么大学?这个也比较重要,不管是走学术,还是去企业,都会看重出身,现在211以上的重点大学招聘老师,基本要3个211或985,就是本科、硕士、博士都要求是重点大学毕业。不要觉得这是歧视,那你在看看华为、阿里巴巴等名企,招聘的科研人员,大多都是名校的博士。因为能考上名校、且能顺利毕业,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当然,如果你确实属于天才,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那么可以特招。

另一方面,你博士学历,建议可走的几个职业方向:

(1)大学当老师

这个是最主流的就业方式,高校多,用人需求大,大学老师基本都是要求博士学历,你这个刚好。所以,第一选择可以考虑去大学,当然结合个人条件,看哪些大学能进的去。

(2)科研院所当研究员

各类科研机构去当研究人员也是不错的出路,这个要求可能相对来说,比大学当老师要低一些(中央政研室中科院社科院等特别牛逼的研究机构除外)。

(3)去企业搞科研

这个一般建议理工科的去,可以去华为、bat、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等大公司,去做研究。

当然,经管类的,也可以去企业,但是选择会少很多,毕竟务虚的专业,在企业用武之地不大。

(4)考公务员

博士考公务员,基本都是正科级的待遇,对应主任科员,但难度很大,逢进必考,考公务员确实很难。当然。如果是清华北大等名校,很多中西部地区引进人才,往往会给比较好的职位,比如挂职县长助理、副县长等等。

3.总之,做学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博士第一选择,或者更主流的选择,是走学术路线,慢慢熬吧。


全栈品牌人



小桥流水811小桥流水


33岁博士毕业怎么能说一事无成呢?难道取得博士学位不算成就?

我身边也有题主提到这种博士,年龄不小、学术一般,但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不算太难。

说说我身边的博士

博士和博士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毕业院校、科研能力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毕业院校来看可分为:名校(排名前20)博士、985博士、211博士、普通本科博士。

科研能力:5篇以上较高档次论文、2-4篇较高等次论文、1篇较高档次论文、没有高档次论文。

1、名校毕业+很强科研能力

在不考虑海归博士的情况下,这种组合应该是最牛的,进211高校没什么问题。

例子1 我同学2017年博士毕业,名校博士,发了10篇较高档次论文,就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例子2 我师兄2016年博士毕业,名校博士,发了7篇较高档次论文,就业:天津财经大学

2、名校毕业+科研能力2-4篇论文

例子3 我亲弟弟,名校博士,2篇论文(其中一篇国际顶尖),就业:国家某部级单位

3、名校毕业+科研能力一般

例子4 同门师姐,虽说是名校毕业,但科研能力真的一般,就业:山东省某高校(一本);

例子5 同学院同学(计算机专业),名校博士、科研能力一般,就业:上海 华为.

4、省内重点院校+科研能力一般

例子6 一个同事的老婆工作后脱产读的博士,现在在省内的一所普通院校就职,本来这所学校都给安家费的,但是由于她毕业的院校一般,因为虽然招入进去但没有安家费。

就业建议

从题主的提问可以发现,你的这位朋友除了博士学位,在科研甚至在社交等方面都做的不是特别好,这种情况我认为进高校比较好。

不知道你的这位朋友是什么档次的学校博士毕业?

我的建议:二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

1、进二本院校

目前很多学校都大规模招聘博士,因此这两年博士的就业形势比3-5年以前要好很多,因此进一个省内的普通本科院校还是有可能的。

2、进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院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相入职门槛相对较低,科研压力也不大,平时上完课不用坐班,收入和本科也什么差异。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尤其如果你的朋友是搞专业的(非数学、英语、政治等基础课),找到一个对口的高职高专院校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关于考公务员

我个人没有参加过公务员的考试,所以对这方面了解的较少,但考公务员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即使你有博士学位。而且即使考上公务员,以后工作难免会有很多业务应酬,不如在高校生活的简单、轻松。

总结

对于学术一般的博士,我认为进入高职高专院校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高职高专发展前景不错而且科研压力小;另一方面,高职高专老师也是高校教师,工作轻松、待遇也不错。当然如果进一所二本院校也不错,但是科研压力会比较大,而且本科院校评职称难度比高职高专要大很多。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我是@数学漫谈——专注数学教育,传播数学文化。期待您的关注、评论和点赞!

数学漫谈


这个问题很有趣啊,我们来分析一下。

1、你这位朋友,博士毕业了,但是可能在硕博期间学术成绩,比较普通,科研的基础能力还是在的。

2、公务员这个职业,基本上属于服务类和管理类。也有一些科研单位,有公务员的编制。这类还是比较适合你的朋友吧。如果单纯是服务行业的公务员,比如说像是公检法,其实这就不太适合他,更偏向于的社会活动,人际沟通等等。虽然说学术成绩一般。但是他可能人生前面的33年主要的社会经历,还是做学术研究和学习,如果一下子进入大量的社会交往活动当中,他可能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能不能做出成绩,其实也不好说。

而且公务员升迁就一条路。也就是职务升迁,从副科,科长,然后到处长等等向上升迁。这个不光是工作能力要强,也需要大量的人际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不是说公务员想升迁要会逢迎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而是公务员要升迁是要有群众投票的,要是一个公务员群众关系很差,那也是不可能升迁的。看你的朋友是不是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吧,如果这方面的能力还不如一般的学术成绩的话。

实在还是想考公务员的话,还是应该考科研部门的公务员。最起码还可以把科研这一部分继续做做,然后相辅相成,可能成绩会提升的比较快。

公务员工作量高,而工资,现在也不高,如果博士毕业呢,进入一些企业工作,我个人觉得薪待遇也比较好,其实还是比考公务员要强的。

最关键的是一点,你的朋友,你就不要建议他。你觉得他学术成绩一般,人家也许觉得自己做的已经可以了。人家也许不想考公务员,能完成博士学业,就不是混日子的一个人,也许有自己的目标。


美术老师晓晓


学历水分太多!上次看《非你莫属》,有一自称是大学老师的女硕士,应聘培训之类的岗位,穷戴的不伦不类(貌似很时尚但却不伦不类,与其身份、场合更不相称)、演讲、应答自相矛盾更令人捧腹,在场的全部灭灯,任何一位企业家用同样的薪水能请三位没学历的干活,大概也不想请这样一位连起码的母亲责任也不想尽更别说员工的义务了!专业水平、人文修养、责任担当可能不如一送外卖的,名不符实啊!另一方面,很多单位招聘的起点是“研士”而实际有扎实的初中毕业的水平稍加培训就可以了,高中很多知识都用不到,学历严重浪费,假大空,也是教育、招聘的利益链吧!


用户8533110931554


既然能够博士毕业,也就证明了你这个无中生友的朋友的能力。中国有多少博士?每年有多少博士毕业?所以你已经站在比多数中国人的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了。不要气馁,总会有所成就。

虽然俞敏洪说,如果你赚的钱比你的同学少一半,你的生命已经浪费了一半。虽然这句话说的很刺耳也很忠言,但是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被铭记 ,并不是靠金钱来衡量的。梵高生前穷困潦倒,没有卖出一幅画,《平凡的世界》在路遥活着的时候也只给了路遥一个穷困的生活,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被世界铭记。

坚持你所坚持的,总有一天会在时间里铭刻你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