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暴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奇特感觉?

瓜太郎


《范进中举》是课本中的一篇,摘于《儒林外史》,通篇充满了作者对科举的深恶痛绝和讽刺,但是通篇又都没有一句直接的嘲讽,都是通过人物、环境、细节的刻画完成了作者内心的表达,吴敬梓令人敬佩,是一位极其优秀的作家。

醉心功名不顾家庭的男人

范进是一个酸腐的书生,大半辈子奉献给了科举,他每天除了读书,还要忍受老丈人胡屠户对他的百般咒骂,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胡屠户,一个几十年就知道读书,不能为家出力的女婿也确实让人难以接受,虽然粗鄙,却更接近生活。而范进一门心思的科举梦,让他的人生都迷失在科举里,无数次的失败换不来他的清醒,这叫执着,也叫固执。

多年的穷读书给家里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范进的日常生活也是煎熬,但是他不忘记那所谓的“梦想”,这里的他是没有责任心的,没有男人对家的担当。

成为秀才走上科举之路

范进遇到了他的恩师周学道,被周取了第一名秀才,正式开启了范进的科举之路,范进非常感激,直送了三十里才折返,回到家中迎来的依旧是岳父胡屠户的不满,毕竟一个穷秀才和之前也没什么改变。胡屠户语气生硬的教训,范进都应了下来,“唯唯连声”“岳父见教的是”。由此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痴迷科举,为此忍受人生百态,忍受岳父的百般苛责。他不觉得他没有责任心,也不觉得他该为家里承担什么,他觉得这是老天对他的锤炼,是他科举路上的风雨。

梦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科考是需要钱的,囊中羞涩的范进要去参加乡试,他需要钱,于是为了科举他再一次放下了尊严,硬着头皮去求他的岳父胡屠户,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说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撒抛尿自己照照”“趁早收了这个心”等等。范进辞了老丈人,和同案借了盘缠,去参加乡试,回来的时候,家中已经三天没东西吃了,老母饿的眼睛都看不到东西了。范进虽然可怜,但是却有可恨之处,痴迷科举,却忘了孝道。

意外中举后的疯癫

范进为了解决家中口粮问题,抱着家中可以下蛋的母鸡去街上卖,“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短短几句,作者就把范进落魄的样子刻画的淋漓尽致,那是一种落败有自卑的状态,这一切都是科举梦给他带来的恶果,即使要被饿死,他仍深陷其中。当范进被邻居赶来通知他中举的时候,他还不信,他不信这心心念念的愿望竟然真的实现了,一定是邻居在以此拿他取乐。直到他回到家中,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这才相信,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这六个字汇聚了他多年的压抑与此刻的喜悦,强大的情绪对冲让他一下子疯了。后来被他岳父胡屠户一巴掌搧醒,才结束了丑态。

举人可不是秀才,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中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范进这位破落穷秀才发达了,从此平步青云,再没人敢啐他一脸,岳父也不行。

平步青云导致的转变

几十年的愿望一朝实现,我想范进之后如何行事他已经在心中演练了无数次了吧,他得偿所愿,“洗了脸”,平时给他白眼的邻居此刻都可爱了起来,他们谄媚的样子范进很受用。这么多年他最惧怕的岳父胡屠户,他也不不害怕了,还改了称呼,不叫岳父了,改叫老爹,当然了,胡屠户对此也是没有意见的。


田产、金钱、奴仆,应有尽有,一个几十年醉心功名的腐儒一朝登天,这种内心的宣泄和人生的得意,让他一下子疯了过去,清醒之后,他的内心真心世界和品性表露无遗,那种内心的狂喜恐怕非常人可以领会!


野史日记


范进中举之后就疯了。

这事儿放在现代其实挺难理解的,看到其他朋友有说像中彩票一样,个人感觉有点不合适,因为咱现代人中了彩票不会疯,会直接死(开心死的),嘻嘻😃

范进放在现代,就像一个复读了二十几年高考生一样,之前都没有考上大学,54岁再次参加高考的时候不仅考上了大学,还是清华❗️❗️❗️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范进第一反映是不相信,觉得自己成绩查错了,用别人电脑又查了两次,确定是真的之后的那一刻肯定是兴奋的,甚至哦不肯定还有点飘飘然,想着回去怎么收拾欺负他多年的岳父。

结果想着想着就疯了🤪,这也不是个偶然,就像咱小时候爸妈给我们零花钱一样,今天给五块,五块花好了下次再给十块,不可能下次一下子给咱1000,这样就把孩子给养坏了。

那中举这事发生在范进身上就是这样的,本来平常只有一两块钱的零花钱,现在突然变成万元户了,心里本来想着怎么花钱,却越想越害怕,越想越不会花,就只能疯了。因为他还没有能力去驾驭这笔钱,也没有能力去驾驭未来的生活。本来生活的目标就是中举,现在一下子实现了就失去目标了,就慌了。

说这么多纯粹就是个人一点玩笑啦,范进中举是作者批判讽刺当时的科举制度摧残人性的,别太在意我说的话哦~





珂珂讲故事


今天是高考首日,不由地想起传说中的“考试大神”范进。为什么称范进为考试大神呢?因为他考“举人”坚持不懈了30年,考“进士”却一举及第!所以首先希望本届的高考考生们,如同当年范进考“进士”一样,在考试中发挥出色,一举成功,顺利考上心仪的大学!

其实我今年也算勉强体验了一把范进当年的感觉。因为我曾经也和范进一样,多次在重要考试中失败,然后屡败屡战,最后终于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最终实现了多年夙愿。本人一直认为,范进中举后那奇特的心路历程,并不像很多不了解他的人想像的那么简单,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对于范进老先生的认知和体会,谈谈“范进中举后暴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奇特感觉”?


1初闻喜讯,心中狂喜,但狂喜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发达”或“暴富”。“咦!中了,中了,我中了!”,除了这句话,我实在找不到其他任何更形象的语言来形容范进初闻中举喜讯时,那狂喜不已的情绪。但如果简单地认为他狂喜的原因是“中举”或者“暴富”,那就大错特错了。试想一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书生,就算发达有钱了,他对物欲的痴迷还能有多高?所以,其实真正导致范进狂喜的原因是:失败了那么多次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不靠任何人,证明了自己,一扫憋屈多年的郁闷之气!

我想,这可能才是范进当年狂喜疯癫的主要原因。没有经历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努力坚持的人,估计是很难真正体会到范进中举那一刻的狂喜心情吧!况且,中举真的不是一件小事,至少说明你在全省的秀才中,可以排在前一百名。试想一下,如今的高考,如果你能考到全省前一百名,意味着什么?

说的再形象一点,“范进中举”的这种心情就如同电影《英雄本色》中周润发的那句经典台词:“我倒霉了这么多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威风,就是想告诉人家,我不见了的东西我自己一定要拿回来!”因此,对于在科场失意了半辈子的范进老先生而言,“中举”这件事本身,要比中举所带来的名利,其实更加有意义!因为,通过“中举”这个目标的实现,范进证明了自己,拿回了早就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范进一直坚持科举而不放弃?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事实上,他的文章是“字字珠玑”(范进的乡试主考官周进读了三遍范进的考卷,才发现范进是字字珠玑,只是以前的考官不识货罢了)。

总之,对于范进中举后的狂喜疯癫,如果体会不到上述这一层意思,就不可谓真正理解“范进”这个人物。

2早已历经和看透世间百态,接下来是宠辱不惊,淡定应对。的确,范进刚开始是狂喜发疯了一下,但是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范进是一个何样的人物?无论是岳父胡屠夫的恭维,还是张乡绅的殷勤,范进都能从容应对,宠辱不惊。仿佛他中举之后,立即就能适应“举人”这个角色;甚至等到他高中进士后,也能立即适应“进士”这个角色。中举后,从家乡的乡党亲友,到京城的达官显贵,范进一路上都能宠辱不惊,淡定应对。为什么?因为他在前半生经历过太多失败和磨难,看透了世间百态,对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早已看淡。

而现在年过半百,即使全部拥有,恐怕也无福消受了。所以无欲则“刚”、无欲则“正”,无欲则“定”,对范进而言,实现几十年来的人生目标,然后按这个目标的轨迹走完自己人生,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够了。在历经三十年人生磨难和中举后短暂的狂喜发泄之后,他很快回归于平淡,达到了“寂然不动”,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也正因为如此,他中举后,就一路平步青云,最后轻松升任至类似于省教育厅厅长的高位。

3中举暴富后,极有定力,坚持学习,毫不放松。很多人以为“中举”就是范进的人生巅峰了,可实际上范进并没有这么没出息。他在中举狂喜,疯癫发泄之后,很快恢复了平静,并且表现出极好的定力。无论是接人待物,还是坚持学习,都平衡的很好。最终,在紧接着的京城会试中,范进一举中第,高中进士,彻底实现了自己在科举上的目标!

以上,就是我个人揣测的范进在中举后的心路历程:刚开始狂喜了一下,通过发疯发癫彻底宣泄出了郁积在心中三十年的憋闷之气,这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然后很快恢复平静和理智,从容淡定地应对社会对他的态度转变;最后回归本我,不受外界干扰,继续坚持学习,毫不放松,朝着目标前进,最终稳稳地、彻底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实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负平生之志哉!


董镜亮


肯定像买彩票中大奖一样,当然不是区区五百万,而是千万上亿的大奖。

为什么说范进中举暴富后的感受就像中大奖一样。

这得古今对比一下。

士农工商,在古代,商人是一个贱业,换句话说,在古代,就算你有钱了,若自身没有一定的特权作依靠,依然未必高人一等。

所以,范进中举暴富,重点是中举,而后才是暴富,功名利禄,先有功名,随之才会有利禄财富。

《儒林外史》中土财主严监生,家有十余万贯的家财,日子依然过得胆小细微。

严监生的亲哥严贡生,是个欺软怕硬,鱼肉善良乡里的无赖泼皮,因为邻居猪跑到了他家,他就把猪关了,拒绝归还,人家上门来要,道理好话说尽,他不但不讲道理,还把别人的腿给打断了。

别人一纸状书告到衙门,严贡生事先收到风声,怕吃官司,拿起包裹,拍拍屁股走人,躲避官司去了。

最后这官司落到了严监生的头上。

严监生胆小怕事,最后不得不破财消灾,为严贡生擦屁股。

严监生的遭遇,说明,在官本位的特权时代,纵然有万贯家财,若手中没有特权,依然是低人一等,公门的一个小吏,也能使之诚惶诚恐,俯首帖耳。何况是居于食物链顶端的官僚阶层。

所以,范进虽然还饿着肚子,一听见自己高中了,就高兴得疯了。

这种欣喜若狂的喜悦,堪比如今中了大奖,这可是,一朝跃龙门,就进入了特权阶层,做了人上人。

特权在手,就是大爷,自然会有人来巴结,来奉场,需要的一切,也都会有了。

再看当今社会,现实生活当中,什么人是大爷,有钱人才是大爷。

所以,辞去公职,下海捞金的人,如过江之鲤,一但腰缠万贯,便可呼风唤雨,纸醉金迷,便是万众瞩目,人上之人。

若是有些地方招商引资了,只要有大把的钞票可以砸出去,就算是地方政府,也得像财神爷一样的供着。

假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出生在现在,凭他的财富,何惧区区公门小吏。就是一方父母官,有些时候,也不得不给点面子,常常开开绿灯什么的。

综上所比,古时当官,今日发财,是最有对比性的,皆可使人成为人上之人,获得生存,乃至生活的特权。


月夜扁舟


想了解范进当时的感受,得先了解一下范进中举的两层意思

第一个,科考是古代寒门学子鲤鱼跃龙门唯一机会

自从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度以后,高官重职再也不由高门大户把持,魏晋以来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过去,寒门子弟有了晋升之梯。经过宋朝礼教渲染的东华门唱名者为英雄,文人地位提高的极致,而中举,则意味着从农到仕,鲤鱼跃龙门

第二个,科考很难,竞争激烈,寒窗苦读三十年,屡考不第的那种压力

科考是梯子,也仅仅是一把梯子而已。一个位置一个坑,三年一次的大考,国朝也不过能提供三百上下的位置,有时候不过一百多个。而在考的有多少人呢?少说也有数万吧,而待考的,则更多……

僧多粥少,数考不中,那是常有的事情,考场中爷爷和孙子同台,也是常有的事。对于高龄考生,富贵人家倒没什么,中不中无所谓,权当图个乐。但对于贫穷子弟,三十年不中,那是浪费了三十年时间,让家人受了三十年的苦,作为家中主要劳力,白吃白喝三十年而一事无成,那种滋味,可想而知……

了解了范进中举的两层含义,他中举后的奇怪举动,也就不足为怪了,对己来说,神清气爽,多年愤懑一扫而空,自此抬头;对家族来说,鲤鱼跃龙门,自此为士族一员,不交税,可挂田,除非子孙败家,否则改朝换代依然昌盛

范进54岁中举,57岁得中进士,一方大员!


灵石蕴珠宝


又惊又喜,,请见清末最后一个状元王寿彭的经历即可明晰。

光绪29年,北京再一次举二甲第行了会试和殿试。殿试结果出来了,录取了一等进士3名、二等进士138名、三等进士174名。一等进士分别是:状元王寿彭,山东潍县人;榜眼左霈,正黄旗汉军;探花杨兆麟,贵州遵义人。

本来状元不是王寿彭的,主考官为了博殿试后的公榜单得慈禧的欢心,在拟定名次时,把一个叫王寿彭的人放在首位,为的是让慈禧在核定时第一眼就能看见“王寿彭”三个字,使她感到十分吉祥,觉得自己的寿命也会像彭祖一样长。因为十月初十日就是慈禧的“万寿节”(生日),有此吉兆,慈禧的生日就会过得更加心情舒畅。慈禧自然是心领神会,不会忘记大臣们的这一片苦心。主考官因为把这件事办得十分得体,慈禧对他恩赏有加。

公榜之日,众举子在保和殿会齐。由鸿胪寺官员引导众人鱼贯而入,各自就位,跪听宣布殿试结果。根据清代礼制的规定,皇帝亲自宣布:哪年哪月哪日策试天下贡土,第一等会受封进士及第,第二等赐进士出身,第三等赐同进土出身;然后高声宣呼:一等第一名某某,令他出队伍,向前跪下,呼出第二、第三名也是同样。呼到二等、三等的人名时,他们均不出列,而是随同状元、榜眼和探花们一起对皇上行大礼。

无意侥幸成为状元的王寿彭还蒙在鼓里,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又惊又喜,急忙出列,跪倒在皇帝面前,行大礼,喜悦的心情几乎无法表白。后来到了北洋政府时代,王寿彭在山东省担任教育厅长。他因为名字起得好而走运得势的事故,大家均有所了解。因此有天他的同僚问他当年“出班前跪”时,当时他得心情如何,他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又惊又喜!”


ZHANGHANG201083772


就像你司法考试过了一样。。。。


饥饿的旅行家


中国有句俗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以前是这样,现在依然是这样。


顽不灵


用现在时髦的表述就叫“土豪”,当今中国最准确的身份就是“土豪”国!假如有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不像尊重美国霸权而尊重人格样尊重中国和中国人,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才算得上真正的“复兴”,除此利尽而情亡意隁!


得一芒种子


范进中举的感觉就跟打一夜背手牌临了要歇场前突然自摸三杠花一样的感觉,终于霉尽旺来啦!大扳本了,对范进就是人生大扳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