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中國畫有自己獨特的套路和程式,但著名的國畫大師關山月卻一直想在這種套路和程式中有所突破和創新。他既立足傳統,又強調寫生,更重視自己獨特的感受,還嘗試吸收了許多西方繪畫的有益元素和方法,他希望自己創作的每張畫,都能用筆墨,表現出不同的感受和獨特的價值。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關山月

他創作的國畫《綠色長城》正是這樣一個典範。《綠色長城》突破了傳統山水畫的平遠和高遠,在透視上吸收了西方繪畫的元素,有光影效果,但同時保留了中國畫的韻味,將西方和中國畫傳統完美融合。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國畫《綠色長城》

這幅畫遠處的海面上煙波浩渺、機帆點點,近處的木麻黃樹迎風而立、搖曳多姿,遠樹如層波疊浪,構成一道綠色的屏障,叢林中還隱現著一隊巡邏的民兵。展現中國畫南方海岸風情的《綠色長城》,也隱喻了那個時代,沿海人民眾志成城改造自然和保衛祖國海疆的精神和力量。

《綠色長城》在1973年“全國連環畫、中國畫展覽”中,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範本”,它在關山月的藝術生涯,及新中國的美術史中,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被認為是關山月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關山月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山月的作品,進一步發揚了中國畫在筆墨、意境等方面的傳統,他的用筆,更加潑辣奔放,對畫面構圖處理更加精妙,意境更幽深。關山月最愛畫梅花,尤其鍾愛火熱怒放的紅梅。

關山月畫的《梅花》別有韻味,不論是紅梅、白梅或墨梅,都枝繁花茂,錯落有致,色調飽滿,繁花灼灼似火焰,枝幹粗壯如錚錚鐵骨,一洗前人疏枝瘦萼、孤傲絕塵的冷豔之形。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關山月創作的梅花

關山月畫梅,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突破前人的蕭索風格,既體現了時代精神,更形成了他的個人風格。關山月認為,“畫梅須同梅性情,寫梅須具梅骨氣”。因此,關山月的梅花,將自己的情感徹底釋放在梅花之中,使人一見便知是他畫的梅花,也被譽為“關梅”。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關山月一生愛梅,他畫的梅花有思想,賦有他的喜怒哀樂。他不執意於“為畫梅而畫梅”,正所謂“梅花是我,我是梅花”。關山月曾說,“藝壇百花齊放,我只算一朵花”,他也正是憑著“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精神,熱烈地綻放。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關山月

作為20世紀中國傑出的美術家、教育家,嶺南畫派的代表畫家之一,關山月以其半個多世紀的從藝生涯,矢志不渝地在中國畫的傳統與創新、時代與風格等方面,進行大膽地嘗試和探索,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關山月畫作

關山月的經歷了抗日戰爭、民族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等不同時期,他的藝術作品,始終緊扣時代的脈搏,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踏遍青山人未老,關山月帶著他的畫筆,出走半生,只為許那風景這邊獨好!

國畫大師關山月的這幅作品,為何能被譽為新中國山水畫的樣本?

更多精彩故事,繼續關注明天的“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