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再出發,即墨這些“白衣勇士”的“奔跑速度”更快

17年後再出發,即墨這些“白衣勇士”的“奔跑速度”更快

從“非典”到“新型冠狀病毒”,永遠都有這樣一個群體衝在最前面,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勇士”。17年前,他們或在抗擊“非典”一線,或還只是一名青澀的學生,但無論時間的指針如何走,面對疫情,他們永遠都是“最美逆行者”,他們是青島市即墨區醫務工作者的一個縮影。

從統籌調度到即墨防控專家

17年前,蘇丁緒是疾控疾病防治科負責人,面對“非典”,他的工作是統籌調度。那一年,在全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即墨戰勝“非典”。

17年間,他專心提升業務能力,不再擔任管理工作,作為副主任醫生,他是即墨區疾控中心疾病防治科的最高職稱。

17年後的今天,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他成為本土防控專家,擔當起即墨區各項防控的技術指導。“主要負責流行病調查,指導醫院等公共場所消毒,進行疫情發展研判,提出各種防控政策建議。”他說。

當與有發燒症狀的市民面對面接觸時,蘇丁緒在嚴謹之餘,還有一份戰勝疫情的信心:“現在,我們的防控體系更加科學、高效、規範,部門間的職責也更加明確,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

“穿了這身衣服就有責任衝鋒上陣”

五分鐘採訪中,她提了三次:“穿了這身衣服就有責任衝鋒上陣,哪裡需要就到哪裡。”

17年前,靈山衛生院主管護師胡風海主動請纓,到藍村火車站,為進出旅客進行體溫檢測。

17年間,原本是助產士的她,因工作崗位調整,成為收款室一員。她做過癌症手術,一個人帶著女兒,半個月前還扭傷了腳踝……人生的經歷讓她對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活著就挺好。”也因此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但是,17年後的今天,當疫情爆發後,她第一個到院長辦公室,主動要求到一線。“我希望自己到高速路口排查或者入戶調查。”醫院綜合考慮,還是將其留在原崗位上,“那我就向來看病的老百姓多宣傳防控知識。”

“當了醫生就得有這份使命感”

使命感讓董躍選擇當一名醫生。

17年前,“非典”時期,醫生的奉獻和敬業精神感染、影響了很多人,但也讓更多人明白了作為一名醫生可能面臨的風險。當年高考考生董躍也不例外,那一年,他毅然報考了醫學院。

17年間,他從一名醫學院學生成長為一名基層醫生,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成為華山衛生院副主任醫師、120主任。

17年後的今天,面對疫情,董躍從前輩們手中接過“接力棒”,像當初他心目中的“勇士”那樣奮戰在防控一線:發熱門診坐診、120急救接送、高速路口排查……身兼數職的他,連續上了4個夜班,沒人就診時,就隨便找個地方眯一會兒。“當了醫生就得有這份使命感。”他的目標很明確——守護老百姓的健康。通訊員 張雋雋

[編輯: 劉守龍] 本文地址:http://jimo.bandao.cn/news.asp?id=28921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