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钱存银行是穷人逻辑, 会越存越穷,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滚开垃圾君


我觉得把钱存在银行跟投资其他方面并不能区分穷人跟富人逻辑的一个重要标准,富人也有大把的人在银行有很多存款,而穷人同样有一大把人背上巨额债务的。

首先我们不否认把钱存在银行,确实越存越穷。

衡量存款的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个是大家实际获得的利率,比如存款10万块钱一年3.85%的利率,那绝对利息就是3850块钱。

还有一个衡量方式是看相对收益,所谓相对收益就是存款所获取的利息跟物价水平相比,比如物价水平每年增幅达到5%,但是存款利率却只有3.85%,那么实际的存款收益就是- 1.15%,也就是说存款是亏损的。

现在大家所说的存款越存越穷,指的就是这种相对收益,因为过去十几年,我国的存款利率一直是不断下降的,相反物价水平却不断上涨,特别是过去十几年,我国的m2一直维持在百分之十几的增速,在扣除GDP增速之后,年均通货膨胀率至少达到6%以上。



所以大家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所获得的收益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家的钱是越来越不值钱,存款利率都跑不赢物价上涨的速度,所以存款的购买力越来越低。

其次、把钱存进银行跟穷人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跟大家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关系。

在很多人看来,把钱存进银行的都是穷人,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如果大家经常跟银行的人接触就会发现,实际上在银行有大额存款的有很多人。目前个别银行单个客户存款超过1000万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个别用户有上亿的存款也不要觉得大惊小怪。

所以把钱存进银行里面并不是穷人的专利,富人照样会把大把钱存进银行里面。而决定大家是否把钱存进银行里面,最关键的不是看大家有多少钱,而是看大家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穷人来说,大家的收入都比较少,好不容易积攒点钱下来,如果拿去做一些风险投资出现意外,那一年下来的活都白干了。而目前银行存款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基本上保本保息,50万之内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不会有任何风险,这对于那些收入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人来说是最好的一种投资方式,因为这个钱可以保本保息,可以让大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有保障。

所以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把钱存进银行里面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他们思维里面就一定要把钱存进银行里面,而是因为现实不允许他们去投资其他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我想有很多穷人其实也想去炒股,想去炒外汇,想去买信托,甚至搞私募基金,但是这些风险投资有可能会让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付诸东流。

更关键的是目前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有门槛,很多穷人根本都达不到这些门槛要求,比如信托最低要求100万起投,而且金融资产要达到300万以上,私募基金那要求更高,甚至是炒房也需要有几十万的本金才可以,所以即便穷人想投资这些风险性理财产品,但由于自身条件达不到要求,所以也没法完成这个心愿。

最后、在当前各种理财平台乱象不断冒出的情况下,把钱存在银行不失为一种大智若愚的投资方式。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任何时候风险和收益都是对等的,收益越高风险越高。目前理财平台其实是很乱的,有一些平台以高收益作为诱饵,骗取大家去投资一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但是这些理财产品只不过是庞氏骗局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投资项目。

目前理财平台都良莠不齐,具有正规的也有非正规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识别能力,很多人就容易被骗。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家老老实实的把钱存到银行里面,只要认准正规的银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风险,这看起来是很笨的一种投资方式,但也不失为一种最安全的最智慧的投资方式。

特别是对那些收入比较少,以及那些辨别能力比较低的中老年朋友来说,把钱存进银行里面是最安全的一种投资方式,虽然利息少了,但至少可以保证在获得收益的情况下保证本金的安全,这总比把钱投入到其他渠道里面有可能出现本金损失的风险更好。


贷款教授


从投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是对的,我赞同这个观点!因为钱存银行确实是越存越穷,也是导致很多穷人越来越穷的真正原因。

我身边就有一个典型例子,我小伯家两个儿子,当时家里由于被拆迁赔了80万元,我小伯两个儿子各30万,自己留了20万。但这两个儿子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现在10年之后资产却不同,生活质量更不同。

其中大堂哥就把30万存银行吃利息,然后出去上班打工!小堂哥是2009年在付首付买房了,10年时间他换了三四套房子,现在手中的房子市值最起码也有200万,而且自己还有存款,他们两兄弟的生活相差甚远。

通过实际例子也告诉大家,同样的30万资金,存银行的钱越存越穷,原先的30万变成15万的购买力。用来投资房产的,30万变成200万的资产,这就是投资的力量,充分说明钱存银行与投资都是有不同价值。

现实生活也是这样的现象,穷人走路去银行存款,然后把自己辛苦赚的钱都存银行吃利息。但富人是开车去银行,向银行贷款借钱,给银行赚钱的。

穷人把钱存银行之后,然后又出去上班赚钱,赚到钱又把钱存起来。穷人设不知道,自己存银行的钱已经到自己老板贷款出来了,然后通过发工资的方式又到了穷人手中。所以富人从银行贷款,然后富人请穷人过来做事,形成穷人为富人打工。

穷人存钱是为了存款安全而且吃利息,富人贷款是为了投资做事业,两种不同的做法会让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富这就是最现实的社会。

最后可以得出结论,钱存银行是穷人逻辑, 会越存越穷,我认为是对的,现实社会事实也是这样的。


老金财经


我老婆单位有位老工人,孤身一人,七几年开始按年按月的存钱,到九几年二十多年时间,存折上有个三四千块的存款了,七几年月工资三十几块钱,九几年增涨到两百多一点,先前十多年存了近两千,后来几年存了近两千。二十年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现在一口就能呑下。


凤毛麟角35


我一同学的哥哥,92年左右己经存了30万人民币。前两个月遇到了聊起来了,说他当时花了三万多买了栋楼,当时我们这地皮才三千左右一块。剩下的就一直存着没动。哈哈!我笑死了,现在我们这同样的一块地皮就二三十万,我们这还是全国最小的市。你说他存那30万有屁用!!??


用户73527981


我擦!这是什么逻辑?谁说存钱到银行是穷人的逻辑?谁告诉你越存越穷?这种谬论肯定是哪些讲成功学的忽悠大师们糊弄出来的荒谬观点!

我告诉你,大部分富豪的钱都在银行里存着,马云、王建林、雷军、马化腾,你去查查他们的境外银行存款?那一个都不是在存银行?他们用于企业经营的钱,反而都是借银行的钱!真正属于自己的利润部分,全部存入了银行了!你能说,他们都是穷人吗?

一个人,有钱存入银行,说明他觉得没有这些钱,也不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干脆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何况,现在的中国家庭,有哪个银行里没有一点存款的?要真没有,这种日子是多么的悬啊?

记住: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某些站在台上讲成功学的江湖骗子的话,他们的话,就是让你们不要存钱,把钱用来听他们的课,这样,你才能成为富人!

我是沈坤,财经领域创作者。我的观点尖锐直接,不喜欢讲大道理!欢迎喜欢我作品的朋友关注我的头条号,我努力贡献更多佳作!


沈坤


我认为,把钱存银行,穷人会越来越穷。这句话是对的。

你只要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没有人是通过把几个小钱存人银行就成为富人的例子。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存款利率无法抵御通货膨胀。以现在银行存款的利率来看,三年以上存款的利率在百分之四左右。我们国家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大概在百分之六左右。钱存银行,只是给银行打工而已。为什么中国最赚钱的不是企业,全是银行呢?因为银行靠吃利差收入就可以超过实体经济的收入。

第二,把钱存人银行,靠那么一点点利息收入是不能致富的。致富的人都是通过在银行大量贷款,用银行的钱来运转而再生钱的。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了资本,就可以加杠杆,就可以滚雪球,使得资本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多。

第三,穷人存钱,富人贷款,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格局和思维。穷人善于节衣缩食,把钱存起来,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富人。这种思维限制了他的格局和发展,只能小打小闹,永远难以实现梦想。富人贷款投资,具有资本优势,用银行的钱给自己赚钱。所以人们都知道,穷人存钱,富人贷款。穷人存钱难以致富;富人贷款越来越富。


邹周全


钱存银行是穷人逻辑,这是非常错误的说法,要知道即便是净资产超过600万元的高净值人群也会选择银行储蓄。当然相当一部分的高净值人士会选择私人银行,享受更好的服务,获得更高的理财收益。


钱存在银行会越存越穷,这要分开看待。从通货膨胀的角度分析,即便是私人银行获得6%以上的年收益率,依然难以稳定跑赢通胀。如今房子已经成为最大的家庭消费支出项目,我们只要把房价单独拿出来分析,看看二十年上涨五至十余倍就知道货币购买力下降有多快了。


钱存到银行跑不赢通胀,但是只要不断存,保持增量,只能越来越富,除非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工业品平均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而衣食住行这种刚性消费往往会呈现上涨趋势。从这个层面看,存款是否贬值,还要看针对哪方面的消费。


到了2019年,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也许会经历一段黑铁时代就会直接进入冰河世纪。合理的房价是当地人均收入能够买一平米房产,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当前房价基础上腰斩之后再降一截。房价下降,会挤掉大量水分,也能让货币购买力更加坚挺一些,对于消费型社会的形成同样至关重要。


实际上,钱存到银行依然是当下最安全的理财选择之一,在银行存款变保险不算。只要努力提升收入,不断增加银行存款,自然会越来越富裕。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获得高收益,跑赢通胀,实现存款保值增值,实际是很难做到的。在今天但凡超过6%年收益率的理财方式,本金安全几乎都得不到保障。钱存到银行哪怕购买力会有所损失,但是毕竟有利息,损失相对有限,如果投入不保险的领域,本金都有可能损失殆尽,哪种做法会更穷一目了然。


归根结底,让收入跑赢物价涨幅才是变富的根本。


财智成功


在过去30-40年的时间里,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存钱变穷,投资造富,借钱投资那就富的更快。


根本原因在于过去30-4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飞快。赚钱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尽量借入固定成本的钱,赚取变动的收益


什么意思呢,假设你现在看中了一套房,房价2万元,每年的房租2000元,投资年回报10%。经济发展的好,平均收入提高,你预计明年房租可以涨到4000元、后年涨到8000元,投资年回报变为20%、40%。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找人借2万元,利息给到10%,15%都没关系,把房子买下来,不用多少次你就会成为千万、亿万富翁。那么谁的利益受到损害了呢?把钱用固定利率借出去的人,他们的资产根本就没有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收益。所以你就明白,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老奶奶30年前存了比3000块能买一套房的大钱,现在只够买半平方米的新闻了。


但是现在这个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变大。GDP增速也在不断放缓,从8%一路下滑到6%,未来也有可能跌至4%、5%,投资项目不再向过去有利可图。因此对外投资带来的回报率,不可能再向过去一样多。再考虑到风险因素,过于追求负债投资,最后可能就是破产,被动去杠杆。


毕竟前国民老公思聪,现在不也因为无法清偿债务,被列为失信人了,何况一般人呢。


在新时代,增加存款,谨慎投资。切忌负债投资!


财经多知道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钱存银行如果一直不动,肯定是越存越穷。

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因为无论是谁,只要钱一直存银行,肯定战胜不了通货膨胀。

举个例子:

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汤婆婆,1977年存进银行400元,近日查询得知,这笔钱经过42年,连本带息845.82元。其中本金400元,利息为448.18元,利息税金扣除为2.36元。伴随着菜价、米价“日新月异”式的上涨,汤婆婆的悲惨遭遇近期广为流传。

42年前的400元能在城郊买一所带宅基地的住房,现在的845元,想买巴掌大的地方都困难;

42年前的400元,能买茅台酒90瓶,现在买一瓶茅台都不够;

42年前的400元,能买“绿色”大米3300斤,现在“绿色”大米200斤都买不到;

42年前的400元,能买蔬菜几万斤,现在买几百斤蔬菜都困难;

想象一下42年前400元买一个带宅基地的院子,院子里种花、种菜、养鸡,大玻璃窗下晒着冬日暖洋洋的太阳,安享“农夫山泉有点田”的乡居岁月,那是何等惬意安然。而经过42年的银行生涯,这笔钱现在能置换的面积将只有0.09平方米,相当于一片无以立锥的磁砖的面积。

上述汤婆婆银行长期存款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结论和教训呢?

在汤婆婆的案例中,银行存款已经不是增加财富的手段,而是毁灭掠夺我们财富的工具!

据统计,如果按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5%计算的话,30年后100万资金会变成15万!缩水近85%!

所以,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把钱长期存银行肯定是不划算的!因为无数的事例证明,银行存款战胜不了通货膨胀。


独孤剑


一、过去三十年,高速通胀放大了存钱的风险

假设1980年代,一个万元户把他的资产都换成钱都存到银行里,那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这笔钱能做什么?要知道当初的一万元购买力可相当于今天的数百万。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通胀保持高水平的时代,越存钱越穷,这种说法是对的,而恰恰我们都全部或者部分经历了这个年代,所以体会更加深刻。

二、在银行业,历来有穷人补贴富人的说法

穷人喜欢存钱,虽然钱不多,但基数大,集腋成裘,钱放在手里,不安全,还有可能被冲动消费掉,存进银行,不仅有利息,还可以强制储蓄,不断增加个人财富,但富人不同,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投资渠道,华尔街说,金钱永不眠,用钱赚钱才是高级、高效、高雅的赚钱方式,所以富人才善于用杠杆,并勇于承担风险,一句话,富人虽然成本更高,但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生存不下去,穷人虽然好像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但一旦真失败了,却有可能生活都难以为继,这其实是一种宿命,一种穷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更加努力而且还要跳出自身局限性的框框的宿命,还是上面提到的存在决定意识,穷人和富人成长的环境不同,导致了格局的不同,因此富人成功的概率更大,而穷人想要成功不仅需要努力,野心,奋斗,也需要运气,尽管运气很少光顾,但是毕竟还是有的。

三,尽管存钱不可取,但却是穷人逆袭的必经阶段

投资A股的很多朋友都知道养家,帮主,瑞鹤仙,新一等高手,包括冯柳这样的大神,这些人为了能够和他人一起公平的参与游戏,之前无一不是努力工作,努力存钱,最后拥有了起步的本金。再看看那些500强企业的老板,一些起于草根的也是一样努力积累才有了事业的基础,所以这第一桶金任何人都是无法跳过的,尽管有的人第一桶金不算多,但却必不可少,而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存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