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疫”行難 科學理性對待比“雙黃連”更重要

知“疫”行難 科學理性對待比“雙黃連”更重要

2月1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提醒大眾,“抑制不等於預防和治療,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那麼是什麼引起了居家隔離的人們不顧外出可能被感染的危險,在網上扎堆搶斷貨之後,再去藥店排隊接著搶?

往前追溯,可見分曉。據報道,1月31日晚上,經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一時間,一股搶購風從網上蔓延到線下,一些人新聞都沒仔細看明白,就衝向藥店,重演了前幾日搶口罩、搶消毒液、搶酒精、搶板藍根等“搶搶搶”的鬧劇,彷彿不囤上一屋子雙黃連口服液,就寢食難安。

偏聽偏信,只能是自己嚇唬自己。無數更有權威、更負責任的專家都苦口婆心地說過,在家自我隔離、不亂跑走出門是預防感染的最佳選擇。簡單明瞭,方便實施,且零成本。偏偏這點常識,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卻聽風就是雨,聽音就盲信。不得不說,亂象迭出還折射出一些人身上存在“病急亂投醫”的不良心理。如不引起足夠重視,及時走出這種心理困境,若稍後再有消息傳出,還會出現新的“搶購風潮”和“蜂擁隱患”,給正常的疫情防控工作造成新的干擾。當下的形勢,比起出去買“神藥”,在家靜心反思是最大的自我“診療”。

知“疫”行难 科学理性对待比“双黄连”更重要

理性是大眾應對疫情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有關機構“初步發現”的消息一出,未經充分闡釋和深入報道,就有人開始“躁動”,一定程度上說明理性思維在一些群體中比較缺乏的事實。早在疫情發生之初,世界各國的專家就申明,無預防和診療的特效藥。有關藥品包括疫苗在內,正在緊急研發或臨床試驗中。儘管後來從專家到媒體,都一再強調“抑制”和“預防”的區別,換言之就是在沒有症狀前提下,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不僅不能預防,還或許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是對一些盲信不可自拔的人來說,哪怕是雙黃連口服液之外的其他什麼東西,只要帶著“雙黃連”的字眼也可迷信為“神藥”,可謂是可笑又可憐。

知“疫”行难 科学理性对待比“双黄连”更重要

想要凝聚信心、實現萬眾一心,是需要定力和耐心夯實基礎的。這是一種新型病毒引起的新疫情。當前,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國內集中起最頂尖的專家教授分秒必爭、奮力攻關,一些國際組織、國家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但是有效藥物的上市和應用,仍然需要一個嚴謹的過程,需要慎之又慎的反覆試驗,技術成熟、療效顯著之後才能應用普及。對站在研發“圈外”的民眾來說,有勁使不上的感覺再強烈,也比無事生非、添亂干擾要強。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科學理性”比任何一劑“雙黃連”更重要。(文/劉文曉)

知“疫”行难 科学理性对待比“双黄连”更重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網上投稿;請關注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