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行業與個股的機會

疫情之後,行業與個股的機會

在北京時間 1 月 31 日上午,WHO 宣佈新冠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WHO認為中國在隔離病原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WHO 認為中國能應對此次疫情,同時不建議對中國採取旅行和交易限制。

昨日,本中心從2003年SARS疫情回顧了當時市場情況,(見2020年1月30日《疫情發生後A股的機會在哪裡?》),分析了當時疫情後A股表現及發展脈絡,從中梳理出疫情之後存在的投資機會。

今日承接昨日的分析,看看各行業,具體個股還有沒有機會。

一、旅遊、出行、餐飲、影院等受影響較大;

二、進出口,交通,港口,機場會被波及;

以上兩條因為影響較大,這裡就不分析了,​大家短線注意不要參與就可。

疫情之後,行業與個股的機會


三、疫苗、醫藥生物,防疫存在機會;

在 SARS 的早期擴散期,醫藥板塊表現很平淡,甚至可以說是在個行業中排在後部的(主要是 03 年 1-2 月份);醫藥板塊表現較為突出的是 SARS 爆發期,主要是 03 年 3-5 月份,尤其是 4 月份(4 月 20 日記者會報道北京病例大幅增加後,公眾對非典病情嚴重性的認知明顯提升,投資者反應強烈,其後大盤單週指數下跌超過 7%,而醫藥股則表現強勢);在疫情穩定後,醫藥板塊走勢則又迴歸平淡。

我們認為此次疫情期間醫藥板塊的表現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覆制當年 SARS 的過程。

需要關注標的:

(1)藥店類公司:近期可以觀測到藥店客流的增加和客單價的提升(雖然增量部

分以口罩等低毛利品種居多),關注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一心堂。

(2)IVD 企業:這部分標的分為兩方面,一是基於 PCR 的核算檢測試劑盒;其中

華大基因、達安基因、科華生物產品已獲批,其他公司如碩世生物、凱普生物、透景生命、熱景生物等很多公司均有這樣的能力。另一部分是基於發熱門診的檢測項目、POCT 快速檢測和 ICU 監護設備,包括邁瑞醫療、安圖生物、邁克生物、萬孚生物

(3)低值耗材與家用醫療器械:典型的標的如魚躍醫療、藍帆醫療、英科醫療等。

(4)與此次抗病毒治療相關的藥品:如東陽光藥(奧司他韋),大輸液(科倫藥業、華潤雙鶴、石四藥)、血液製品(天壇生物、華蘭生物、博雅生物)

(5)OTC 及部分中藥產品:華潤三九、以嶺藥業、同仁堂

疫情之後,行業與個股的機會

四、宅經濟、遊戲、視頻是契機;

春節期間線下娛樂受限,為了讓用戶更好地宅家裡,遊戲公司大都在這個春節加大福利力度,尤其是在調休至 2.9 日後,春節的相關活動也同步延長。從多方面草根調研情況來看,今年 1 月流水錶現優異,整個 2 月上旬將有望複製春節期間流水錶現,一季度遊戲公司業績同比有望大幅增長。具體遊戲類型而言:

(1)大 DAU、具社交屬性的老遊戲表現出彩。由於事發突然,玩新遊用戶學習成本高,因此老遊戲玩家迴流明顯。龍頭公司產品表現非常長線。騰訊、網易霸榜前 20 榜單,尤其旗下的《王者榮耀》《陰陽師》等多款老遊戲的老玩家迴流明顯,流水再創新高。

(2)社交性高的遊戲,如狼人殺等交友型遊戲、《麻將》等棋牌類都表現不俗。具體投資標的建議上,因整個遊戲大盤翻倍的增長驅動,以及 2 月份上旬假期,同比而言,一季度遊戲公司業績有望大幅增長。整體遊戲板塊重點推薦。

標的上,重點推薦 A 股的遊族網絡、完美世界

三七互娛,三家遊戲公司對應 20 年業績估值中樞在 20 倍出頭,因假期延長 20 年業績增長保守估計在 35%以上。

遊族網絡旗下卡牌遊戲《少年三國志 2》有前作口碑效應,表現不俗,多日擠進前 20 名。一季報表現應該最為突出。同時重點推薦中概股遊戲龍頭騰訊和網易,旗下多款其次,視頻板塊流量大幅增長,繼續重點推薦芒果超媒。

短期視頻板塊春節期間流量的爆發增長,但由於盈利模式受限,因此在盈利上不如遊戲那麼具有爆發性。但中長期娛樂消費能力仍具潛力,因此當前階段更應關注視頻板塊的格局。當前仍在搶佔競爭排位的階段,尤其是在西瓜視頻推出《囧媽》免費觀看的流量競爭壓力下,長視頻公司積極應對。本次春節期間芒果 TV 全站免費觀看,包括 VIP內容,且免廣告。而騰訊愛奇藝優酷也都推出了部分 VIP 內容限時觀看(有廣告)。

我們保持當前長視頻格局兩大兩小的格局判斷。芒果視頻仍然具備流量增長潛力,春節期間芒果 TV 獨播的電視劇《下一站幸福》1 月 28-29 日分別在雲合劇集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第 8 和第 7 位,我們保持對 2020 年芒果 TV 電視劇流量有望超預期的判斷,維持重點推薦。

再者,重點關注數據智能板塊的每日互動。在疫情中,多家互聯網公司通過大數據輔助政府決策。每日互動於 1 月 19 日成立“個醫”團隊,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通過大數據,幫助疫情防控部門找到工作重點區域、重點人群和重點場景。

本次個醫是一個公益科技項目,對公司直接財務促進有限,但我們認為公司在數據智能方面的能力在本次實踐中進一步提升,中長期受益。短期 2019Q4 因宏觀經濟和淘集集破產等事件的影響估值較高,但影響正逐步消退。我們中長期看好每日互動數據智能業務發展,2019 年數據智能服務中的公共服務和風控服務等業務預計全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1.14 億元和 7000 萬左右,分別同比增長 110%和150%以上。我們預計 2019-2021 年公司將實現歸母淨利潤 1.03/2.03/2.84 億元,對應 EPS 分別為 0.26/0.51/0.71 元,對應 1 月 23 日收盤價 PE 分別為 150/76/54.2 倍。

疫情之後,行業與個股的機會

5、芯片,國產替代,手機(華為、蘋果),新能源汽車(特斯拉、電池)回調是機會

芯片,國產替代

科技股短期調整帶來優質公司買入機會,看好增強現實、AR 和指紋識別等優質標的,​疫情之下短期調整帶來優質公司買入機會。

​芯片設計公司因為適合遠程辦公,相對影響更小,同時芯片代工封測因為潔淨室等防護水平較高,生產受影響也會更小。

另外我們認為遠程辦公、娛樂等需求會帶動對於增強現實、AR 等應用加速落地和推廣;另外口罩的大量適用,也凸顯出指紋識別對於面部識別的優勢。

如果板塊出現短期調整,我們認為是優質公司絕佳的買入機會,堅定看好匯頂科技、立訊精密、北方華創、中芯國際、生益科技、三環集團等優質個股

手機

,手機主要集中在蘋果,華為產業鏈上

蘋果於北京時間1月29日凌晨公佈FY1Q20(2019年10-12月)業績,重要指標均符合或高於此前市場一致預期。FY1Q20業績:當季營業收入918億美元,同比增長9%,比市場預期的885億美元高4%,其中iPhone銷售額為560億美元(Vs.市場預期514億),同比增長8%,這是繼2018年10-12月以來第一次正增長,體現了iPhone 11系列的銷售同比好於iPhone XS/XR。當季淨利潤222.4億美元,同比增長11%,並高於市場預期202.3億元;EPS為每股4.99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4.54美元。

​中國區iPhone業務重回增長:本季iPhone收入同比重回正增長8%,並好於市場預期9%,主要源於2019年10-12月的iPhone 11在全球的銷量好於前一年同期的iPhone XS/XR,根據Canalys的數據,iPhone在中國區的市場份額從4Q18的11.4%上升至4Q19的11.8%,排名中國區第四。

而手機線中的華為機型在5G換機潮的帶動之下,銷售也一路向好,因此,手機板回調仍然是​買入的機會。

重點參考的標的​:安潔科技、長亮科技、匯頂科技、毆菲光、長電科技、藍思科技、歌爾股份、立訊精密、 國軒高科、卓易信息、中青寶​。

疫情之後,行業與個股的機會

特斯拉依然是最強的結構性機會,後續會持續超預期。特斯拉也剛剛公告了 19Q4 的業績情況,在盈利以及 ModelY 的進展多方面超預期:1)19Q4 營收同比正增長,19Q4 再次實現正盈利。公司 19Q4 共交付 11.2 萬輛,同比/環比分別+26.1%/+15.6%,19Q4 營收 73.8 億美元,同比/環比分別+2.2%/+17.2%,實現淨利潤 1.05 億美元,同比/環比-24.5%/-26.6%。淨利潤同比下降主要由於低盈利 M3 佔比提升以及 19Q4 計提 7200 萬美元高管激勵費用。2019 年全年營收 245.8 億美元,同比+14.5%,實現淨利-8.62 億美元,同比減虧 1.14 億美元。2)19Q4 毛利率環比小幅下降,費用率持續下行,現金流改善。19Q4 公司整車銷售毛利率達到22.5%,同比/環比分別-1.8pct/-0.3pct。毛利率同比降低預計主要由於毛利率水平較高的 Model S/X 銷量佔比減少所致,環比小幅下降預計主要由於 19Q4 降價及Model 3 租賃佔比提升。3)全球各工廠進展超預期,MY 交付以及續航提升超預期。公司當前年化總產能 64 萬,其中美國工廠 Model S/X 產能 9 萬;Model 3/Y產能 40 萬(環比 19Q3 增加 5 萬),預計 2020 年中提升至 50 萬輛。上海工廠當前 Model 3 產能 15 萬輛,未來將進一步提升,Model Y 產能已開工建設,將來不低於 Model 3。美國 MY 在 20Q1 交付,且 4 驅版本續航由 280 英里提升到 315 英里。4)2020 目標:交付超 50 萬,現金流和盈利轉正。公司預計 2020 年交付超50 萬,預計持續實現正盈利與現金流,除個別大投入季度。

特斯拉之於汽車,類似蘋果之於手機,特斯拉將將進入為期 3-4 年的全球放量週期。以上海工廠的投產為起點,我們認為特斯拉將進入為期 3-4 年的全球放量週期,後續包括國產 M3/MY,美國工廠 MY,歐洲工廠 M3/MY,以及未來的特斯拉皮卡,將在後續 3-4 年助力特斯拉全球放量,其背後的行業背景是汽車從傳統燃油車到新一代電動智能車的革命。特斯拉之於汽車類似蘋果之於手機。當前中國工廠的供應商後續也有望成為全球供應商,相關零部件公司將伴隨國產特斯拉放量顯著受益。

看好特斯拉產業鏈,核心推薦拓普集團、三花智控,華域汽車,旭升股份、通富微電、當升科技、世運電路。


六、還有那些產業變化

​(1)加大 IT 基礎設施建設。醫療信息化(創業慧康、久遠銀海、衛寧健康、思創醫惠)、泛電子政務(超圖軟件、數字政通、南威軟件、華宇軟件,浪潮信息)、


泛應急行業(美亞柏科、中新賽克,銳明技術、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千方科技、蘇州科達,辰安科技,科大訊飛)的後續 IT 投資可能會加大。

(2)線下的活動轉線上。電子商務(國聯股份、上海鋼聯)、銀行 IT(宇信科技、神州信息、長亮科技)、證券 IT(恆生電子、東方財富、同花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