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为香火,让丫鬟嫁姑爷,一生无名分,养育6名栋梁,惨死草棚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只有寒冬来临时,才能知道,在平时最没特点,最被人忽视的松柏是最后一个凋零的。

提起王桂奎,人们知道的不多,可提起一个人,那人们一定知道,这个人就是发起公车上书,领导戊戌变法,一生为了中国求亡图存运动奔波着的梁启超,而王桂奎则是梁启超的侧室,听到这人们一定会震惊。

众所周知,梁启超和夫人李蕙仙的感情一直很好,并且两个人的长子梁思成也是近代有名的建筑家,更何况,倡导一夫一妻制的梁启超竟然会纳妾?今天的故事,就来说一下有关于梁启超的侧室王桂奎的故事。

小姐为香火,让丫鬟嫁姑爷,一生无名分,养育6名栋梁,惨死草棚

家境贫寒,李府做仆人

王桂奎,本名王进喜,是梁启超原配李蕙仙的佣人丫鬟,三岁那一年,刚刚记事的王桂奎便父母双亡,而亲戚们不愿意抚养他,便将他卖到了当时的李家做佣人,那个时候的李家,是当地有名的官宦之家,并且做了很多的慈善。

想来王桂奎也不会受太多的委屈,抱着这样的想法,王桂奎就被亲人送到了李家,果然,李家的家主心疼王桂奎的遭遇,于是便让她成为了自己小女儿李蕙仙的贴身丫鬟,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从小在一起的女孩感情十分深厚,后来,李蕙仙嫁到梁启超家,她作为丫鬟也一并地跟了过去,就这样和梁启超相识了。

小姐为香火,让丫鬟嫁姑爷,一生无名分,养育6名栋梁,惨死草棚

延续香火,成为侧室

李蕙仙和梁启超的感情一直很好,两个人家境相当,门当户对,又十分的有共同语言,幸福,又美满,然而在那个社会,无论是怎样的家庭,延续香火都是第一等的大事,李蕙仙弱多病,还流了两次产,好不容易才生下了长子梁思成,可由于先天不足的原因,梁思成的身体也不是很好,经常是三天一小病,五年一大病,李蕙仙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于是,她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梁启超纳王桂奎为妾,自己的年龄已经不小了,身体素质也不好,怀孕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当她第一次对梁启超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梁启超当即便拒绝,怎么都不肯同意,一来,他深受西方潮流思想的影响,对于爱情忠贞不渝,只爱妻子李蕙仙。

小姐为香火,让丫鬟嫁姑爷,一生无名分,养育6名栋梁,惨死草棚

二来,自己向来主张一夫一妻制,如果自己纳妾,那岂不是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无论妻子怎么说,他就是不同意,然而李蕙仙却毫不放弃,并且联合公公婆婆,一起做丈夫梁启超的工作,无奈,梁启超只得同意。

可提出要求,那就是在家中,王桂奎是妾,可在外他依然是丫鬟,不得让外人知道他纳妾的事,毕竟,他的心里一直装着一件大事,那就是上书光绪帝变法,李蕙仙犯了难,虽然王桂奎是丫鬟,可两人的感情早已情同姐妹,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没办法,她也值得将丈夫的要求转告给王桂奎,可没想到的是,王桂奎竟然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于是就这样,王桂奎成为了梁启超的侧室,肩负起了为梁启超延续香火的重任,其实王桂奎之所以这样,也是有原因的,一来,她知道自己虽然和小姐的关系情同姐妹,可毕竟身份有别,自己是个丫鬟,更是李家养大的,没什么资格不愿意。

另一方面,她从小就没接触过男人,可以说梁启超是她真正意义上接触的第一个男人,而梁启超的学识地位,也令她深深地沦陷,只要能跟梁启超在一起,她就知足了,哪里还敢奢求什么名分呢?

就这样,在之后的人生中,王桂奎为梁启先后生下了6个孩子,公婆十分高兴,李蕙仙也是,可梁启超对她却总是不冷不热的,毕竟两个人没有感情,身份地位悬殊,更因为她的存在,险些破坏了自己所倡导的一夫一妻。

可王桂奎不在乎,就这样默默地照顾着六个孩子,以及一家人的起居,往往梁启超的一句关心,她就能开心上一整天。无怨无悔,毫无怨言。

小姐为香火,让丫鬟嫁姑爷,一生无名分,养育6名栋梁,惨死草棚

扛起重担,晚年凄惨

就这样,王桂奎一直陪在梁启超的身边,那个时候,因为变法失败,梁启超出逃,可他与康有为不同,康有为名为君子,实为小人,而梁启超则不是,从那以后,梁启超的身体就开始走了下坡路,那个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度崩盘,是王桂奎挑起了重担,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做些粗活维持家用。

小姐为香火,让丫鬟嫁姑爷,一生无名分,养育6名栋梁,惨死草棚

1924年,李蕙仙去世,梁启超伤心不已,险些倒下,王桂奎一边安慰,一边照顾孩子大人,默默地陪着梁启超,五年之后,梁启超病危,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着王桂奎说道:这么多年来,苦了你了,是我对不住你啊,如今,我走了,这么多的孩子,都要你一个人抚养,我后悔啊!

听了这句话的王桂奎顿时哭得泣不成声,她一直以为梁启超嫌弃她,现在才知道,原来梁启超也是注意过她的,梁启超死后,王桂奎独自一人抚养六个孩子,一个女人愣是将六个孩子全部抚养长大,并且学有所成。

小姐为香火,让丫鬟嫁姑爷,一生无名分,养育6名栋梁,惨死草棚

她一直教育孩子们,以父亲为榜样,为国家作贡献,六个孩子长大后,都成为了更各行各业的精英,为祖国的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然而,王桂奎的晚年却因为出身原因,惨被囚禁,关在牛棚里,而孩子们被她命令,不准回来,她怕耽误孩子们的前程。

最终,王桂奎在贫困交加中在牛棚惨死,而孩子们都不敢回来,怕一回来,母亲的心血都付诸一空,风声过去后,他的几个孩子们都跪倒在王桂奎的坟前长跪不起,号啕大哭,自己的母亲,虽然是妾,虽然没文化,然而,在他们的心中。

母亲的心胸却比天还宽广,是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可敬的女性,真正的贤妻良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