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表示縣令熬了一碗治胃疼的粥給慈禧喝,縣令父親知道後自殺了,有何歷史依據?為什麼縣令父親要自殺?

林峰儀


清朝統治的晚期,朝廷沒落吏治腐敗,列強入侵民不聊生,國家風雨飄搖。在這不太平的世道里,事態發展,生殺予奪大權還是集中在皇宮的貴族們手中。

在民間一位縣令的父親,只因為兒子說了謊話而只能選擇上吊自殺。這件事的中間發生了什麼?就從此事件發生前慈禧太后西逃(所謂的西狩)說起。

在清朝末期,列強欺凌,激起我國百姓憤恨,學習神打的拳民組織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號召興起。

當時,清政府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信任愚昧守舊的大臣,相信義和團能“神靈附體”“刀槍不入”,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五日對八國宣戰。在部分朝廷親貴支持下,義和團便大舉進京勤王,在處理“教案事件”時還大肆殺害外國人及教徒,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並攻進天津租界。

為撲滅義和團的反帝鬥爭,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英、美、法、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的侵略聯軍,於同年6月,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天津出發,向北京進犯。

光緒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和親貴大臣倉皇離京,先逃至懷來縣,後輾轉至大同、太原。最後到達西安。剛開始落逃的慈禧,倉惶狼狽,顛沛流離,沿途沒有人接應,吃一頓飽飯都成問題,落魄到嚼食秸稈解渴,為保命隱藏自己,也換上農家老婦的衣衫。

但從太原到西安的途中,跟從北京向太原的境況大有不同,各省貢獻的銀兩陸續送達,浩浩蕩蕩的人馬官兵隨行,地方縣令官員也接到了聖旨。慈禧為籠絡人心,大賞隨行宮監、隨從人員等。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慈禧西逃落魄至此,但在等級意識根深蒂固的時代下,溜鬚拍馬的官員還是接踵而至。本是逃難的慈禧,在眾人的阿諛奉承又回到了當初的奢靡本性。

到了西安後的慈禧沒有想著要怎麼解決八國聯軍的問題,卻辦起了一個給她的籌錢機構,叫供支局,以提供她的後勤保障。

當地一個叫孫多祺的官員聽說了這事,就希望自己能進去做事情,以討好慈禧加官鬻爵從此一步高升。獻殷勤的他目的就是為自己謀了個負責後勤伙食的官職。

孫多祺的官職就是當時花錢捐來的,本性不改,為了更接近慈禧,之後他又賄賂了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花了不少銀子走後門,讓自己在慈禧行宮後花園做澆花差事。慈溪賞花時看到他,隨口便問了問他的家庭情況。

或許是為了顯示自己比較可憐吧,就謊稱家裡只有一位老母親。從慈禧的個人經歷來看,二十六歲守寡,三十九歲喪子,可以說是少年離家,青年喪夫,中年喪子的命運,可能對他亦有一份同情。

由於“西狩”,習慣了錦衣玉食的慈禧的生活質量就下降了很多,水土不服,腸胃不適,便生病了。孫多祺知道了這是個好機會,便連連幾天給慈禧送粥,這粥也正好合太后的胃口。

就問他,這粥怎麼做的?他回答說是自己母親起來熬的。慈禧聽後十分感動,就給他家送去了刻有“福”和“壽”兩字的金鐲子。孫多祺得到賞賜很高興,但他的父親卻不明白怎麼回事。待問清來龍去脈後,孫父便說:“吾尚在,而汝但云有母,吾其死矣!”其父一怒之下便懸樑自盡了。


他父親這樣做其實是捨身救子。在觀念中,如果父親在世的話,孫多祺這樣做就是欺君大罪。兒子的一句話,斷送了他父親的性命。可見當時的官員的腐朽無能,造成不能挽回的悲劇。晚清社會,貴族統治集團已經走向沒落,卻還是貪圖享樂,不思進取。而百姓迷信權威,生活困頓,已經可以看出晚清的沒落之勢。


鄧海春


1900年,八國聯軍藉口保護外交使節團,踏上了中國大陸。面對列強的入侵,慈禧太后一改往昔的懦弱,終於強硬了一回,她直接向世界宣戰,結果是引得八國聯軍兵鋒直指北京。

關鍵時刻,慈禧太后沒有思考如何禦敵,而是表現出醜陋一幕,帶著傀儡皇帝和一部分貼身的宮女太監,捨棄京城,一路向西逃去。

因為走得匆忙,一路上狼狽得連慈禧太后都不敢相信。

儘管如此,一路上還有不少人來迎駕,表現出對慈禧的阿諛奉承。比如說懷來縣令吳永。他知道慈禧馬上就要來他們縣境了,馬上率領著眾官員穿得整整齊齊地來迎接慈禧。併為慈禧太后一行準備了豐厚的飯菜。

慈禧沿路吃得都是粗糧幹饃,連喝口水都是一種奢侈,因此對他的舉動很是滿意。

吃完了飯,吳永把自己夫人衣物又拿出來獻給衣著單薄的慈禧穿,以禦寒。穿貫了錦衣的慈禧也顧不得這麼多了,穿上後,覺得這粗布大衣很好。

但饒是如此,當他們到了昌平知州時,卻遇到了尷尬一幕,昌平知州執著地堅持要看軍機處開的單子或者證明他們身份的物件。

吃了閉門羹的慈禧太后一邊派人去京城取這些東西,一邊繞過這個昌平繼續向前。

後來,慈禧迴鑾以後,對於阿諛奉承、熱情接駕的官員進行了嘉令。比如說懷來縣令吳永因為“識時務、懂大體”,熱情迎駕而得到了就得到了火線提升,他從一個七品直接蹦到了四品,連升三級,其升官的速度令人歎為觀止,這在大清朝也是罕見的。

此外,對於“冷落”的官員給予嚴懲,比如說昌平知州因為沒有迎接聖駕被慈禧除名,永遠不得為官。

當然途中也有“弄巧成拙”的故事。比如說慈禧在西逃的過程中,到了峻縣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峻縣縣令為了好好表現自己,他不但及時接駕,並且給慈禧找了一間特別好的民房,想讓他們一行早早歇息。

然而,先行人員一看傻了眼,驚得雲裡霧裡,原來縣令百密一疏,他事先缺少勘察,竟然沒有發現這間民間房子裡面放了幾口大棺材!

眼看事情弄成這樣,縣令嚇得跟什麼似的,趕緊磕頭如搗蒜,先行人員趕緊叫他火速把棺材搬走,不要讓慈禧太后知道這件事了。

縣令頭腦轉得很快,他趕緊送了這些先行人員大量銀兩。結果這些人拿了錢財很是高興,跟慈禧太后彙報時,說這些棺材是縣令的一些善舉,專門給沒錢購買棺材的百姓用的。

慈禧一聽大為讚賞,非但沒有讓他們把這些棺材抬出去,而且嘉獎了縣令。

無獨有偶,到了這慈禧太后跋山涉來到了古城西安後,慈禧太后在這裡受到了西安文武官員的隆重接待。

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住上了行宮,又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負責太后的日常所需是西安的一個叫孫多祺的縣令,他特別善於阿諛奉承,他知道能接近太后就是一次升官的機會,為了能在慈禧面前表現自己,他想盡辦法接近太后,討好太后,於是孫多祺收買了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得到了出入慈禧行宮的機會。

有一天慈禧看到了孫多祺,問他多大年紀,家中還有什麼人, 孫多祺畢恭畢敬地跪倒在地,回答了這樣一句話:家中尚有老母,今年已經78歲 了。

一次,慈禧病了,孫多祺趁機通過李蓮英給慈禧獻了一碗素粥,慈禧賞了一口,覺得十分美味,她吃膩了山珍海味,喝了這碗素粥,頓覺神清氣爽、十分美味,就問孫多祺這粥是誰做的,孫多祺回答依然是一句話:“老母親得知太后生病,她親自下廚為太后熬的粥。”

慈禧很是感動,於是破例親手寫了“福”“壽”兩個字和一對金手鐲賜給他母親。並給孫多琪也封了一個比較高的官職。

孫多祺得到封賞後喜不自勝,回家後手舞足蹈,他的父親得知情況後,卻痛哭流淚起來:“你兩次在太后面前都只提到母親,沒有提到我,我只有去死的份了。”當晚,他父親就上吊自殺了。

孫多祺的父親為什麼要自殺呢?這其實與孫多祺給慈禧獻粥無關,而是因為孫多祺在回答慈禧時,明明其父還豐,他卻說家中只有老母親,並沒有說家中還有父親,這已經犯了大錯——欺君之罪。要是日後被人知道,這可是滿門抄斬的重罪。

為了不連累家人,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背上欺君這等殺頭的重罪,孫多祺父親選擇了自殺,是明智之舉,也是不得已之舉。

孫多祺的一次獻媚換來的竟然是這樣的結果,想必他一定會後悔不已吧,畢竟他所得的封賞又怎及一家人平平安安、其樂融融更幸福快樂呢。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這是一位叫作孫多祺的縣令做出的荒唐事。

八國聯軍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光緒、皇后等人逃亡西安,途經山西,最終於10月26日抵達陝西西安。作為大清實際掌權的最高統治者,竟然因為外敵入侵,不組織抵抗,自顧自的逃跑,真是讓人感到可笑。我們也能想象到慈禧西逃時的狼狽相。這一路走來,估計慈禧也會看到自己的大清國真正是什麼樣的,民不聊生,荒無人煙,這哪是自己口中所說的大清國。當然慈禧眼中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只要自己吃好喝好玩好就可以了,她哪管民間老百姓的死活。

慈禧西逃

在逃到西安之後,慈禧這回可以安心了,西安離北京較遠,八國聯軍一般會達不到這,何況還有大臣主動去議和送銀子,回北京是早晚的事情。聽到老佛爺逃到西安,整個陝西的官場人人興奮,都想借此機會一睹老佛爺的真容,再溜鬚拍馬升個一官半職的,其中就有一個縣令孫多祺,他為了能見到慈禧,賄賂李蓮英,最終謀得了花園澆花的差事,因為老佛爺經常來花園賞花。

有一天,慈禧像往常一樣來到花園賞花,突然看到一個陌生的面孔在澆花,就問李蓮英是誰,孫多祺趁此上前介紹自己,慈禧問題家中還有誰?孫多祺說家中還有一個老母親與他相依為命,而實際上他家中還有父親。這樣的孝子讓慈禧對之高看一眼。

之後一次慈禧生病,孫多祺熬好藥放在粥裡給慈禧喝,喝完之後果然效果很好,在得知是孫多祺送來的,便問這粥是誰熬的,孫多祺說是自己母親親手熬的,慈禧非常感動,特賜給他可有福和壽兩個字的金鐲子。孫多祺磕頭謝恩如小雞啄米。

回家之後,父親問他這個鐲子的來歷,他如實告訴的父親,他父親聽完之後,對他說,我還沒有死,你卻和老佛爺說母親尚在,而不說我,這是欺君之罪,如果老佛爺知道此事,必將怪罪,這可是欺君之罪。於是,他的老父親懸樑自盡。

糊塗的孫多祺為了自己的私慾,對慈禧說謊,而慈父為了避免兒子因欺君被殺,自己上吊而死,可見當時基層官員的人性和品德,大清早已腐朽,滅亡已成必然之勢。



1900年五月十一日,慈禧接到親信榮祿的密報,西方各國要求她還政於光緒,結束她的垂簾聽政。慈禧一聽這消息,完全不顧一個女政治家的形象,咆哮著像一個鄉村潑婦般的吼道:“讓老孃放權,沒門”。她盛怒之下,決定向“十一國”列強宣戰。



▲慈禧

慈禧其實是外強中乾的人,以當時清朝的實力,對抗日本尚且不能取勝,遑論“十一國聯軍”了。她也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大話說過了,該跑還得跑,還沒等“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惶惶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往了西安。

慈禧在西安“官邸”住了下來,當地的知府、縣令可慌了神,老佛爺親自駕臨,人人都想表現一番,實指望慈禧回京後提撥自己呢。當時西安華縣縣令孫多琪就是個善於拍馬屁之人,有這樣大好機會他怎麼能放過呢!可是自己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如何才能巴結上慈禧呢?

孫多琪雖然在管理政務上沒有水平,但彎彎繞的鬼心腸比誰都多。他於是用貪汙的銀子,賄賂慈禧身邊的太監李蓮英,讓他在慈禧面前美言和推薦自己。



▲慈禧西逃

李蓮英收了老孫的銀子,有道是“收人錢財,替人辦事”,李蓮英極力在慈禧耳邊吹風,說西安華縣有個大孝子,曾為母治病割肉做藥引子,其實這些話都是孫多琪教給李蓮英這樣說的,孫多琪是個怎樣的人,李蓮英怎會知道呢!

這樣的話聽多了,慈禧逐漸對孫多琪有了好感,於是就召見了孫多琪。老孫樂的屁顛屁顛的去了,慈禧讓他講講他的孝母的故事,孫多琪一陣“山吹鬍勒勒,”說什麼自己小的時候,父親早亡,和母親相依為命苦度時光,家中沒有錢,母親得病想吃點魚肉,大冬天的時候,他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竟效仿古人“臥冰求鯉”的辦法,在河中得到了一條鯉魚,最終為母親做了一頓紅燒鯉魚,母親吃後很快恢復了健康。

慈禧聽了孫多琪的故事,感動的熱淚盈眶。孫多琪一看自己有望升官了,於是更加努力的編排自己孝母的故事。

話說有一天,慈禧由於前幾日在路上逃亡,吃不好睡不好,一下子病倒了。主要是胃疼沒口味,啥也不想吃,李蓮英讓御廚做了許多山珍海味,慈禧看都不看,更不想吃了。

這事不知道怎麼讓老孫知道了,老孫心想,老佛爺這是著急上火,心火太大,她肯定對山珍海味沒食慾了,我何不為老佛爺熬點玉米粥,這東西她肯定沒吃過。想到此,老孫於是熬了一碗“添加治療胃病藥材的粥糊糊”,做好後,親自端給了慈禧。



▲孫多琪

還別說,慈禧吃過大魚大肉,還真沒吃過別有風味的粥糊糊,慈禧喝完後,感到肚裡很舒服,就問孫縣令,這粥是你熬的嗎?

老孫的腦子一動,說,這是我母親熬的,我母親聽說老佛爺病了,親自下廚熬了她拿手的“藥粥”。老孫覺得母親形象“高大上”了,自己也會水漲船高。清朝是皇權至上的朝代。講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

果然,慈禧對老孫的母親崇敬有加,說有“其母必有其子,為了表揚其母,當場提升孫多琪為西安知府,擇日上任。同時把自己手上的金鐲子拿下來,賞給了老孫的母親。

老孫名利雙收,喜氣洋洋的回了家,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父母一說,母親樂開了花,誇兒子是個聰明的孩子。而老父親當夜就上吊死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他父親聽他說自己已經死了,他就知道兒子闖禍了,晚清當時被漢族同化了,儒家思想已經深入人心,父親在沒有母親的發言權,兒子為了突出孝心,把老父親說死了,父親才是一家之主。欺騙慈禧,一但老佛爺知道後,這是被誅三族的欺君之罪,孫多琪為了拍馬屁,逼的父親上吊自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