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以前步枪都是缺口照门,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觇孔的?

墨西哥唢呐


觇孔瞄具的出生很难考证,只能说在19世纪后期,一些讲究精度步枪开始选装这种孔径很小的觇孔式瞄具。

比如当时精度不错的夏普斯步枪就可以安装一个第三方公司可调觇孔照门

不过由于孔径非常小,按照现代说法,它更像是“目标孔”照门↓

然后我们把视线转到20世纪初,咱们知道当年军用步枪几乎都是栓动。但觇孔这种照门是需要离眼睛近才能用的,而栓动离眼睛近的那块位置要留出来给的拉机柄活动用,没法上觇孔照门,只能在枪管和机匣连接的节套处装缺口照门。

然而到了20年代,枪支文化盛行美国人越来越多的在自家步枪上装觇孔,然后各个枪厂也索性推出了各种自带觇孔的步枪。

这种觇孔照门的流行同样也影响了军方,30年代设计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非常有远见的使用了觇孔,这可以算作觇孔流行起来的开始

到40年代,美军为了提高爷爷辈M1903的精度,在它机匣上边搭了个桥,上了个觇孔照门(M1903A3)。然后丢给马润去太平洋岛上干脏活


疯狗的轻武


不过要知道的一点是——这些不同形状的机械瞄准具仅仅是大分类,每个分类里面还有若干个变种。所以呢,仅仅将步枪的照门分为两种本身就是不准确的。


咱们今天主要说说觇孔照门吧。先说样子:

觇孔式照门往往是在机械瞄准具的后部有一个圆环形的开孔,可以通过圆环形开孔向前望去,结合准星去达成三点一线的瞄准目标。


其实呢,本质上的觇孔式照门的出现可比缺口式照门的出现还早!!!

在早期的火枪上面是没有任何瞄准具的,枪手在瞄准的时候就依靠着枪管的指向进行射击——当然了这也有专业术语叫做“身管式瞄准”。

但是由于身管瞄准的时候不同的人会产生视差,因此再发展了一段时间后,枪管上出现了一个小钉。

这个东西叫做准星。这时,枪手就可以用准星对准目标进行“两点一线”的射击了。

但是依旧还是打不太准,当时有的枪手就在火枪枪管的根部用刀子自己刻了一个痕迹——这就是最早期的照门。

这种方式后来就渐渐的发展成了V形缺口照门。当然了发展的还没那么快。


而在这段时期里,土耳其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1700年-1800年之间,土耳其人习惯于用穿了孔的珠子黏在枪管后部,通过珠子的孔去瞄准。

这是典型的觇孔式照门!


当然,这是一个无心之举,当年的土耳其步枪是什么样子呢?


上面缀满了装饰品,多加了一个珠子其实当时是审美需要。


但是如果按照题主的思路来说,觇孔式照门也就是1700年-1800年在土耳其开始流行起来的。


但是——珠子这种东西有大有小的,很快,就被土耳其替换成了木片。

同时土耳其人也发现,通过不同高度的孔可以在不同距离上更精确的命中目标。

于是就有了——

我就问大家意不意外?


所以按理论上说,整个机械瞄准器的发明都是人家土耳其人做出的贡献。

而在这段时期,其他瞄准器也都还没有出现呢。


至于现代枪械,各种瞄准具也就都有了,V形的刻痕,最终发展成U形的照门,U形的照门也渐渐的为了容易加工而设计成“凹”形的照门。

而环形的孔洞瞄准器也渐渐的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变种,例如为了保证射击精度,加兰德步枪也用了圆孔式的瞄准照门。

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觇孔照门。

如果非得说的典型的觇孔照门那么应该说是HK416了


觇孔照门这东西一直都在,只不过大部分时候大家没有注意罢了。


军武数据库


缺口难练,觇孔好打,苏式系列用缺口,美式用觇孔,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用觇孔,因为射击精度高,以前美苏两大阵营都是用觇孔和缺口的,只是你一直以为所有的步枪都是缺口的罢了


Bazooka肥猪


有俩钱的搞了,后面就有跟着搞的。比如阿三哥,你有我也要有。门事实证明没啥用,干花钱。试合自己就好,别老跟着人家后里追。啥时候都看人家后脑勺,得超过他才行。这样才能把后脑勺给别人看


春哥160673151


孔的利于快速瞄准开枪,训练也方便。玩过射击游戏的深有体会。另外,实战中,命中重要,不一定非得打到要害处。


俺是第一产业的人


流行,谈不上,各有优缺点。缺口瞄准速度高,精度差,针孔反之。还有就是加工工艺要求不一样。


575度


单发用缺口 准确率高 眼睛不累 全自动和半自动用孔 瞄准快 击发抖动起来好控制 不会丢失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