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高價不愁賣,去年多數遭遇市場低迷,要走下坡路嗎?

​2019年總算要過去了,明年就是大年30了。此時要回家過年的人應該陸續都到家了。作為一個農民,對於即將過去一年的總結,那就是多數農產品都遭遇了低迷。2019年對於農業來說,算得上是慘敗的一年,上半年少數水果走上高價,荔枝、龍眼賣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價,進入下半年之後,首當其衝的是南方最大規模種植的柚子。許多柚農在看到荔枝和龍眼的好市場,一開始還預測今年柚子也能走上高價,結束多年來的低迷。

結果下半年柚子這水果第一炮就打啞了,接著就出現了一連串的市場低迷。蘋果、冬棗、南瓜、核桃、冬桃等一系列的農產品一個接著一個遭遇低價,不少還遇到了滯銷。

往年高價不愁賣,去年多數遭遇市場低迷,要走下坡路嗎?


就最近還新聞不斷的湖南椪柑,無一不是產地豐產無人問津的畫面。每次看到相關新聞報道,不免讓人覺得心酸啊。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往年高價不愁賣,去年多數遭遇市場低迷,要走下坡路嗎?

縱觀全局,2019年的農產品市場整體是出現了低迷,僅有寥寥無幾的幾個產品賣了好價錢。那麼有人表示,這農產品,特別是水果要走下坡路了嗎?就以冬棗為代表吧,冬棗在今年之前,往年的價格均能賣到10元以上的價錢,可在2019年多數冬棗產地都出現了無人上門收購的局面,最後收購價直接跌到了1元一斤,這樣的巨大差距讓果農實在無法接受。

往年高價不愁賣,去年多數遭遇市場低迷,要走下坡路嗎?

另外是往年超級暢銷的紅富士據說今年的山東市場也出現了低迷,走量慢,價格低,整體行情比往年差了很多。雖然在去年初蘋果一度漲價到10元以上,但進入下半年之後,各地蘋果大量上市之後,市場就萎靡不振了,直到今天筆者瞭解到,山東地區的紅富士批發價也僅是7毛錢/斤上下,最高的是水晶紅富士蘋果,其批發價達到了1.3元/斤。要是往年,哪裡會有這麼賤的價格。

往年高價不愁賣,去年多數遭遇市場低迷,要走下坡路嗎?

是不是走下坡路,其實要從整體這幾年的產量和市場來分析,首先冬棗去年的產量比往年增幅了不少。這主要是往年冬棗行情不錯,一點是跟風種植的很多,還有一點是原有種植戶加大擴種,這兩方面增加的種植投產之後加之原有規模,冬棗整體產能超出了去年不少。其次國內紅富士佔據了蘋果市場的7成份額,產區從原有的山東、陝西、山西、甘肅等地不斷延伸到河南、安徽等地,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產量也歲種植規模變大不斷上漲。那麼從這兩種水果來看,國內很多水果滯銷或者市場低迷完全是產能過剩導致的。

往年高價不愁賣,去年多數遭遇市場低迷,要走下坡路嗎?

那麼這種產能過剩,供應過於需求的市場現象,註定水果大眾化,沒有競爭力的地區就難免遭遇賣不掉的局面。筆者認為,像冬棗、紅富士這種大規模產量的水果,各產區缺乏獨自的品牌和特色,整體競爭力不強,進入市場沒有優勢。如果這種情況一直延續發展下去,必定會年年產量氾濫,市場低迷,單一品種必定走下坡路。

往年高價不愁賣,去年多數遭遇市場低迷,要走下坡路嗎?

接下去如果想打破這種局面就要從品種、自身優勢去出發,尋找自己本身的優勢在大品類當中作為一匹黑馬殺出一條創新的路。比如冬棗屬於大眾的一個品種,如果能選擇更受市場歡迎的冬棗品種,那或許就能甩掉市場低迷的包袱,賣上高價。那麼紅富士在各大產區當下氾濫種植,果農或許可以尋找更新型的蘋果品種,搶佔先機搶奪市場。這樣才是最好的出路,埋頭苦幹追求產量已經脫離時代了。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去年2019年多數水果市場低迷的現象呢?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