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阿斌的生活VLOG


不是诸葛亮非要杀魏延,而是局势所迫。因为同一代的将军,或者能压得住魏延的同一代文臣,已经凋零无几。在这种情势下,以魏延的性格和威望,新一代的文臣武将根本无法镇得住魏延。因此,在这种情势下,诸葛亮为了蜀国能安稳的发展下去,魏延只能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而诸葛亮要魏延的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两者的主张不同。诸葛亮一生行军打仗或为人处事,讲究的是稳,是谨慎。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以诸葛亮的性格,他是不会轻易的去冒险的。

而魏延不同,魏延行军打仗,讲究的是奇,是冒险。所以,在魏延的打仗风格中,可以发现,魏延这个人带兵最讲究的是剑走偏锋,只要是有一丝的可能性,他都会大胆用兵。

因此,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魏延就提出了走子午谷道,然后会师潼关的军事策略。但是,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当场反驳,以至于让魏延下不了台。故而,心高气盛的魏延心中开始对诸葛亮产生了一丝的怨恨情绪。

但很不巧,魏延的这些情绪变化,都被谨慎的诸葛亮看在了眼里。但是,因为当时正是用人之际,诸葛亮只能按捺住杀魏延的心思,把他的利用价值用到最大。

其二,魏延与同僚的关系较差。蜀国地小人少,加上常年的征伐,使得蜀国的人口急剧下降。而在成都中,又有着各大世家,他们在刘备入川时,就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所以,随着蜀汉政权的建立后,这些益州的当地世家也挤进了蜀汉的政权中心。

这样一来,袁本一枝独大的荆州世家就会与益州的世家,因为利益的争夺而开始了竞争。魏延,严格来说算是荆州派的,自然也会被卷入到争斗的漩涡中。

后期的蜀汉,益州的世家在很大程度上是占据优势的。而魏延,因为心高气傲的原因,使得他不但和益州派的那些官员关系很差,还经常和荆州派系的官员产生摩擦。这种两面不讨好的人,在蜀汉集团里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有理由去打压他。

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变成如下情况:

其一,内部矛盾激烈。这时的诸葛亮已经逝世于五丈原了,而魏延还没有死。如果按照这种情形发展下去,魏延会继续回到他的大本营——汉中。

魏延会据守汉中,然后以清剿逆臣的口号,提兵入川,逼迫刘禅下旨杀杨仪。因为魏延就是这么一个心高气傲,而且政治领悟比较差的人。在这种受委屈的暴脾气影响下,魏延绝对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举动。

而这样一来,支持杨仪那一派的人,为了保护杨仪,也会以理相据。当两者把暗地里的竞争放到台面上来时,就会发生更大的冲突。冲突的发生,会让本就不稳定的蜀汉产生更大的动乱。

其二,魏国的压境。魏国本来就窥探蜀汉的土地,如果魏延率汉中之兵入川,汉中的兵力就会空缺。再加上诸葛亮逝世对蜀汉的剧烈影响,魏国是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的。

汉中之地毗邻魏国的边境,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魏国就会压境。而在这种局势下,魏延又会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魏延对蜀汉是忠诚的,他不可能会投降曹魏;但另一方面,魏延一心想杀杨仪,而杨仪不死,魏延又不会罢兵。但是,就算魏延罢兵,蜀汉方面也不会放过他。

因此,不管怎么样,魏延到最后,似乎都免不了一死。


韶华倾梦


刘备于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更是表现出了他的心机,在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后,立即招来重要文武大臣,托付遗志,看似交代后事,其实是专门说给诸葛亮听的,『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因为当时只有诸葛亮有能力扶持阿斗,但“能力”又是把双刃剑,他即能扶持阿斗,也有能力废除阿斗。所以刘备为防止死后,诸葛亮造反,他就对诸葛亮说了这三句话。这三句话可把诸葛亮吓坏了『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刘备这么做,其实是从道义上阻止诸葛亮将来废刘禅而自立的可能。看得出来,刘备对诸葛亮是非常不放心的。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人,深受刘备器重。 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川,其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刘备军中的嫡系,而绝非降将。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似乎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非张飞莫属了。而且“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先主乃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刘备置张飞情绪和全军议论于不顾,而破格任用魏延,这不仅反映了魏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魏延深得刘备的信任。如果魏延“脑后有反骨”,焉能受此重任? 效仿刘邦当年登坛拜韩信为大将的故事,刘备在封魏延为汉中督时大会群臣,并且故意在宴会上当面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威壮其言。”刘备用人一贯唯亲是用,这次却将地位远不如关羽张飞的魏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实权跟关羽相当(虽然官职低一点),高过张飞。——说明魏延军事才能要高过关羽、张飞。魏延对刘备父子也绝对忠诚。


那么魏延镇守汉中的实际功绩究竟如何呢?《三国志·姜维传》说:『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到了姜维守汉中,他认为魏延的军事部署,“虽合《周易》‘重门’之义”,但只能保证不丢土地,却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于是他改变魏延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放弃汉中外围据点,将驻军撤守汉、乐二城,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到盆地内部的做法,并认为此乃“殄敌之术也”。 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固若金汤! 到了姜维手中,不到一个月就失守了!孰强孰弱一目了然。——魏延用兵比姜维,更有谋略又稳重。


南郑城上(姜维:“魏延勇猛,更兼马岱相助,虽然军少,何计退之?”)。魏延究竟勇猛到什么程度?说起魏延,或许有的人并不认同他的武艺,认为他被马岱所斩杀是一种耻辱。但实际上,马岱是从背后下手偷袭的,魏延完全没有防备,此时就算是换成吕布也难逃被杀的厄运。魏延的武艺实际上是极其高强的,十个回合击败马岱,三个回合生擒泠苞的战绩超越了黄忠十几个回合战平泠苞(黄忠可是具备跟关羽大战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的实力,看得出魏延个人武力也远在关羽之上)。


魏延最辉煌的战绩并不是击败马岱、生擒泠苞,也不是逼迫庞德与曹营众将群殴他,也不是一刀秒杀了王双,他的巅峰之战是在襄阳大战。襄阳之战时,魏延手下仅几百人,却能跟文聘数万兵从早上激战到下午,部卒全都战死,魏延仍然毫发无损地逃出重围。就算文聘手下的士兵是十对一去对战魏延的手下,那么也至少有一万名以上的士兵能够腾出手来和文聘一起包围、攻击魏延,可见魏延之勇猛绝伦。文聘是曹操手下的猛将,而魏延能够以一己之力硬扛文聘外加一万名士兵。——可以说魏延是真正意义上的万人敌。


因为诸葛亮非常擅长搞形式主义,六出祁山并无战果,却虽败犹荣(诸葛亮北伐如果没有魏延相助,一定会输的更惨);杀害托孤大臣刘琰,废李严,把二人的小过错故意夸大,让人觉得理所当然;杀魏延更离谱,事先以魏延“脑后有反骨”为由,将其妖魔化,然后诸葛亮以“我死之后,魏延必反”为由,遗计魏延的死对头杨仪、姜维、马岱等人将魏延陷害并杀害。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魏延是刘备的嫡系大将,有勇有谋,对刘备有知遇之恩,对刘备父子的忠诚毋庸置疑。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害魏延?第一,诸葛亮因长期打压魏延,担心死后遭到魏延地清算;第二,《三国志》陈寿最后总结性评论: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却无战果,诸葛亮见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担心魏延真的成功了,毁了诸葛亮自己一世英名;第三,担心魏延掌控军权后,把自己的一些罪刑,以及见不得人的险恶用心给揭穿;第四,顺诸葛亮者昌,逆者死。为姜维扫清障碍,以便让姜维顺自己的军事路线走下去。


蜀汉后期,姜维带剑入宫,杀黄皓不成,率蜀汉八万精锐屯田沓中,远离成都,也远离汉中前线。很明显,后主刘禅对军队没有指挥权。姜维的行为就是“拥兵自重!”姜维的克星邓艾仅率两千兵偷渡阴平,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成都,刘禅打开城门投降。众所周知,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在魏延之后,吴懿、王平这两位蜀汉名将先后镇守汉中。吴懿和王平,继续采用魏延“错守诸围之法”来防御汉中。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姜维改变了魏延之前的汉中防御策略,导致曹魏大军突破了汉中防线,从而引起了蜀汉的灭亡。可以说蜀汉的灭亡跟姜维没有坐镇汉中有很大关系。


如果诸葛亮不杀魏延,蜀汉军权接下来就会由魏延掌控。诸葛亮死后,魏延会率蜀军跟司马懿率领的魏军继续一段时期的战争。魏延虽然智勇兼备,但司马懿也是军事天才,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战机稍纵即逝,没有有利战机,魏延获胜的几率只有50%,但也不会大败。魏延感到很难取胜后,会知难而退,撤军回国,然后固守,发展经济,发展人口,虽然疆土不再扩大,但经济、军事会越来越强大。魏延掌控兵权,也不会发生姜维的九次伐魏。魏延会把镇守汉中的方法扩大化,镇守两川,魏延的继承人也会按魏延的军事路线走下去,蜀汉国防就会固若金汤。


仰望明月754


题主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正确,诸葛亮没有想杀死魏延,事实上是他一直在保护魏延,魏延之死还是他自己太会作了。

确实,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临死前预料到魏延会造反,所以给马岱留下了密令,让他杀死魏延。不过这仅仅是演义里的情节而已,根据《三国志》记载,因为魏延作战勇猛,所以诸葛亮不仅多次命他为先锋加以重用,还一直对他很偏袒。

魏延为人高傲看不起人,经常和同僚冲突,特别是和杨仪的关系势如水火。魏延甚至会在讨论军务时公开拔剑威胁要砍死杨仪,这种行为可以说非常恶劣,换成其他人是魏延上司,估计魏延不死也早就被免职了。

不过诸葛亮对此都予以了容忍,甚至在诸葛亮临死前预计到了魏延可能会抗命,拒绝撤退,也只是交代让魏延断后,如果他不服从命令,那么就不用管他。应该说诸葛亮这个方案是在尽可能减少蜀军损失和保全魏延之间选了一个折中点,可见他对魏延的包容。

然而魏延的举动还是超出了诸葛亮的预计,在得知诸葛亮的死讯以后,魏延要求前来通知他的费祎和他一起联名夺取军权。在夺取军权失败以后,魏延更是起兵攻打杨仪。虽然魏延本意并非是造反,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形同造反。

所以在刘禅接到杨仪和魏延互相揭发对方造反的奏折以后,董允、蒋琬等人都支持杨仪,而魏延手下的士兵也不愿意支持他,纷纷散去,魏延因此兵败身死。

不过魏延即使不起兵,那么他的结果也不会太好,更不会对蜀汉局势起什么影响。

魏延的坏脾气不是一两天了,大家都心里有数。诸葛亮一死,其他人都没把握驾驭魏延。这种情况下即使他老老实实按照诸葛亮的安排退兵,事后不管谁掌权,都不可能像诸葛亮一样重用他,更不可能让他掌握兵权,安排一个闲职让他靠边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而以魏延的暴躁脾气,他多半不会安于现状,还会和原来一样口出怨言,和人冲突。不过没了诸葛亮的保护,他的这种行为就只能是取死之道,所以早晚还是一个死字。

因此即使魏延不起兵,他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坐冷板凳养老,更大的可能还是死,无论那种结果都不会对蜀汉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不沉的经远



简单的说,魏延的表现太过强势了,除非诸葛亮在世,否则蜀汉没人能够压制住他,包括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以及后主刘禅在内。

比如说,诸葛亮的遗命让魏延撤退,魏延始终坚持自己的战略意图,坚决不肯奉命。我想当时即便是刘禅从成都发布撤军令,魏延也必定不会买账。

所以无论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或者是刘禅以及诸葛亮接班人蒋琬的角度,魏延必死无疑。只有魏延死了,蒋琬才能真正意义的接替诸葛亮的位置。

魏延跟关羽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两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帅才,是蜀汉两个不同的时期最出类拔萃的大将。

关羽早年逃亡在涿郡一带,适逢刘备在涿郡招兵买马,关羽便加入了刘备集团。之后凭借自己的才能与汗水,一步一步坐到了蜀汉第一大将的位置。魏延本为义阳人,以部曲的身份跟随刘备,也是靠着自己的才能与汗水,逐渐成长为了后蜀时期的第一大将。

早年,两人都是底层弱势群体,所以他们对普通士兵非常好,善于养兵。但是在对待官员士大夫的时候,两人并不友好,甚至常常自负看不起士大夫,喜欢搞内部矛盾。关羽因此兵败麦城身首异处。

魏延的悲惨结局,多少也受其骄于士大夫的性格所影响。蜀汉大臣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点评了蜀汉的肱股之臣。其中有一句是评价魏延的。原文如下: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杨戏一语中的,究其根本,是魏延自己的性格在作怪。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他跟丞相长史杨仪的恩怨。两人彼此水火不容,常常闹得军营上下乌烟瘴气,矛盾重重。考虑到这两人都是自己的得力助手,诸葛亮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得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吴主孙权喝醉了酒,无意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可想而知!魏延、杨仪两人内斗多么激烈,连远在东吴的孙权都尚有耳闻。孙权都知道诸葛亮死后,没人能够压制魏延、杨仪的争斗,会搞到蜀国大乱。诸葛亮作为千古智者,岂能毫无考虑?

诸葛亮对魏延很好,他非常依赖魏延的军事才能,每每重用魏延,将他培养成了后蜀时期的第一大将。魏延所享受的待遇,蜀汉众臣望尘莫及,刘琰与魏延不和,诸葛亮立马指责了刘琰。魏延拿刀威胁杨仪,杨仪哭告诸葛亮,诸葛亮不闻不问。

站在诸葛亮的角度,魏延是蜀汉第一大将,是蜀汉后期的支柱,他并不希望魏延死。但是正如孙权所说,自己死后,有谁能够压制住这个桀骜不驯的魏延呢?诸葛亮不得不为蜀汉的大局考虑。

诸葛亮的遗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参考,《三国志·魏延传》

按理说,杨仪只是丞相府的一个属官,相当于诸葛亮的幕僚。在北伐军中,杨仪是没有资格暂领指挥大权的,最有资格接替前线指挥权的只有魏延。但是,诸葛亮并不放心,为了试探魏延,他决定先由杨仪代理。让魏延做断后将军。

难道在诸葛亮的心中,魏延之才,只适合做断后将军吗?显然不是的,他是在试探魏延,在自己死后,魏延能不能够遵从军令。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他当然是希望魏延遵从军令的,因为他不希望蜀汉损失掉这个第一大将。


可惜的是,魏延始终是不服气,在他脑子里浮现了一万个“凭什么”。凭什么诸葛亮选的是长史杨仪?凭什么选的是自己的仇人?凭什么让自己给仇人保驾护航?该是自己应得的东西凭什么失去了?……

带着这一万个不服气,魏延怒气冲冲的跑回了蜀中,并沿途阻击杨仪。他希望刘禅可以给自己做主。他上告了杨仪的罪行。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

但是刘禅、蒋琬等人怎么会支持他呢?接管北伐军的杨仪很容易就搞定了。如果让魏延击败了杨仪,接管了北伐军。蒋琬就该看魏延的脸色行事了。所以蒋琬、董允非常坚定的站在了杨仪一边,刘禅自然是听蒋琬的了。


最终魏延被钉上了反贼的名头,不但自己身首异处,还被杨仪泄私愤夷灭了三族。魏延谋反一事,肯定是被冤枉了。如果他想要谋反,绝不会自己往虎口里送。他可以联结曹军,为自己争得政权。他也可以返回汉中,整顿军马自立为王,没必要操之过急。

在《三国志·魏延传》中,我们可以得知,魏延的冤情,最终应该是沉冤得雪了。原文如下: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陈寿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整理,魏延没有反心的说法,在当世的史料中,已经是有记载的了。

如果魏延不死。对蜀汉未必是好事,首先是内斗问题。别以为只有一个杨仪跟魏延争斗。其他的蒋琬、董允等人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样不会坐视不管,而且他们都会站在杨仪一边。即便最终魏延取得了胜利,也只会给蜀汉留下一个烂摊子。

在不内斗的情况下,魏延接替诸葛亮,蜀国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速胜,要么速亡。因为魏延的野心很大,跟诸葛亮谨慎有余的性格截然不同。这种性格有两面性。玩的好就有可能助蜀国速胜,玩的不好则是加剧蜀汉的灭亡。


爱尚文史


魏延在历史上是很有争议的人物,他留给后世的悬念很多。也正因为没有足够的史料作为佐证,许多都是出于猜测。

就魏延的几个故事,豹眼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刘备器重。

01

魏延有反骨

魏延是刘表的部将,后以部曲的身份跟从刘备入蜀作战。

这里就有个问题,魏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如何跟随刘备的。

刘表带甲数十万、疆域数千里,但是刘表并没有经过多少大战,手下也没有多少出名的大将。如黄忠、魏延、文聘、甘宁等人都是刘表病逝后,才出人头地的。

甘宁投靠孙吴较早,在刘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离开。

黄忠是刘表的中郎将,跟从刘表侄子刘磐驻军长沙攸县。刘琮举荆州投降曹操以后,曹操任命黄忠为代理裨将军,仍驻守长沙,归属长沙太守韩玄统属。刘备占据荆州南四郡,黄忠跟随韩玄投降刘备。

文聘在刘琮投降曹操后,也就跟随投降了曹操。曹操鉴于文聘的忠义,继续任命文聘驻守江夏。

唯独这个跟随刘备后出尽风头的魏延,这段时期没有史料记载。

据《三国演义》的说法,第四十一回,刘备败退襄阳,刘琮听信蔡瑁之言不让刘备入城。魏延挺身而出,打开城门招刘备军队入城。刘备怕惊扰百姓决定不进城,魏延与文聘交战后,力孤投靠了长沙太守韩玄。

后来,关羽进攻长沙,与黄忠大战。韩玄认为黄忠作战不力要把黄忠杀掉,魏延一方面因韩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积怨,另方面激于义愤,便率众杀了韩玄,投降了刘备。

由此,诸葛亮判断出魏延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要把他处决,幸得刘备求情方才作罢。刘备入蜀,魏延就跟从随行。

演义的说法不能作为史料,但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第一,魏延如果是刘琦的部属,刘琦归附刘备,魏延跟随,这是一个情形。

第二,类似于黄忠,被刘表任命驻守南四郡,刘琮投降,接受曹操分封。但职阶太低,没有进入曹操的法眼。

第三,如演义所说,魏延不想跟随刘琮投降,另寻出路。

第四,刘备善于挖墙脚,曾经因为在新野动静太大就引起了刘表的疑忌。刘备在刘琮投降曹操之前,就接触了魏延,暗通款曲,眉来眼去。

豹眼认为最后一种可能最大,刘备投靠公孙瓒发现了赵云,把赵云忽悠走了;投奔刘表发现了魏延,也就把魏延再忽悠走。

之所以刘备入蜀,不带关羽、张飞、赵云,只带魏延,而且得到汉中之后,委以汉中太守的重任。其中必有缘由,不是没有故事,只是不得而知罢了。

罗先生之所以安排魏延有反骨,诸葛亮要将其斩首一个桥段,是为了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时杀魏延做铺垫。

02

诸葛亮并没有直接安排杀魏延。

从相关史料来看,234年秋天,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由于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商议退军之事。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就随他的便。

杨仪派遣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能因为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从这里看出,魏延也不是忠义之人。

魏延只感恩刘备一人,对刘备应该没有异心。但对诸葛亮压根里就不服气,但慑于丞相的权威,不敢有过度的想法。其实诸葛亮也清楚得很。

第一次北伐,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谋”,尽管存有疑义,但至少说明魏延并没有真心服从诸葛亮。

诸葛亮对于蜀汉,居功至伟,他的病逝是整个蜀汉最悲痛的事情。但魏延居然说:“岂能因一人之死而废国家之事”,可见其人多么绝情。

《魏略》记载,魏延与杨仪一向有矛盾,二人势同水火,甚至有魏延数次拿刀要杀杨仪的事情;诸葛亮爱惜二人的才能,费祎也为二人时常调解,才得以勉强相处。诸葛亮一死,没有人能控制了二人。

这时候,诸葛亮安排杨仪主持撤军,明显就是要激起魏延的怨恨,杨仪忌恨魏延,也会利用这个机会除掉魏延。

尽管诸葛亮没有明确安排杀死魏延,但其意图很明确,就是要除掉二人。

杨仪杀掉魏延,带兵回到成都,不久被削职流放,最后因为诽谤朝廷被下狱处死。

这是典型的一石二鸟之计。

如果诸葛亮不想杀魏延、杨仪,他已经确定蒋琬、费祎、姜维等为接班人,直接安排费祎、姜维撤军就是,就不会安排杨仪故意激怒魏延。

诸葛亮的确是高人,没人玩的过他。

虽然诸葛亮没有明说,实际上魏延已经是非杀不可。诸葛亮一死,没有人能控制得了他。特别是在北伐战略上,魏延与诸葛亮存在根本的分歧。

魏延不死,按照他的战略,蜀汉很快就彻底玩完。

诸葛亮之所以把衣钵传授给姜维,就是因为姜维听话,坚定地遵循诸葛亮北伐的战略。不要期望能够消灭曹魏,那就是一个幌子,保持对曹魏的压力,尽力减缓蜀汉灭亡的进程,等待奇迹的出现。

而魏延却不服气,想要跟曹魏决战,岂不是找死,其结果,蜀汉灭亡的更快,没有之二。


豹眼看历史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大家都知道,当魏延第一次出现在诸葛亮面前的时候,诸葛亮就像杀死魏延,但是刘备却把魏延留了下来。后来的事情证明,魏延还是蛮有能力的,跟随刘备东征西讨,也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但是,在北伐魏国这件事上,魏延却与诸葛亮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虽然说,魏延的想法,遭到了诸葛亮的驳斥,但是很明显,那只是诸葛亮的一面之词。假如,诸葛亮同意魏延的意见,从另一条路出击,魏延会不会真的就失败呢?由于当时没有实际验证,现在已经无法再做判断。但是诸葛亮知道,一旦自己离世,魏延很有可能再次按照他的想法行事,这对诸葛亮来说,是决不能容忍的。

所以,诸葛亮在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计策,让马岱杀死魏延。这一点,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当中,有着详尽的描写,在这里,虫子天下就不再一一赘述了。诸葛亮之所以要杀魏延,就是不想让魏延破坏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所留下的伟岸形象。

那么反过来讲,假如魏延不死,蜀汉又会怎样呢?

首先,诸葛亮去世之后,在军队的管辖权上,暂时出现了真空。虽然有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平生所学,但是在军中,姜维的地位,远不如魏延。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军队当中,绝大对数人,还是服从魏延的指挥的,姜维根本插不上手。

虽然杨仪等文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魏延,但文臣必定是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在军队已经服从魏延的指挥的情况下,杨仪、费祎等人,也只能束手无策。继而,皇帝刘禅,也会被诸葛亮控制那样,再次被魏延控制。这样一来,很难保证,魏延不会成为下一个董卓。

其次,按照诸葛亮的说法,自己的北伐魏国,属于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不论打到哪里,都给一旦失败留下了足够的退却路线。但是魏延的打法,属于冒险性质的,胜利了,一切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一旦失败,连退回来的可能性都没有。

也就是说,就算魏延不死,就算魏延是忠心为国,但是他的那种冒险的打法,很有可能将蜀汉提前葬送。不能说,魏延的打法就一定会失败,但是也不能说,魏延的打法就一定会胜利。

最后,假如魏延不死,他会全盘推翻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所设定的一切,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会让诸葛亮生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不仅如此,假如魏延真的成功了,就能证明,之前诸葛亮的各种决策,是多么的愚蠢,可以想象,一向自视清高的诸葛亮,肯定不会允许这件事的出现。

所以,不论于公还是于私,诸葛亮都不允许魏延在自己死后,再活着掌控蜀汉的直接权力。所以,诸葛亮一定要杀死魏延。而魏延假如不死,不仅会将蜀汉带入一个不可预知的境地,也会让诸葛亮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首先,在正史里,诸葛亮并没有要杀魏延,虽然诸葛亮和魏延在有些事情上会起冲突,但是,诸葛亮对魏延其实是很好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组织北伐,秋天的时候,诸葛亮的病情不断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了一些对自己死后事情的布置 :“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说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话的话,那就随他的便,并没有要杀魏延的意思。



魏延的死,要怪他自己性格傲慢,谁都瞧不起,导致自己在蜀国人缘很差。诸葛亮死后,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导致魏延最后人心失散,被杨仪派马岱杀死。并夷灭三族。

只有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要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因为魏延是斩杀其主韩玄而投靠刘备的,古代人背君弑主是罪大恶极之事,因此诸葛亮认定魏延日后必反,并多次提醒刘备,不要重用魏延魏延。然后在北伐中,魏延还踢倒了诸葛亮续命的“七星灯”,再加上魏延魏延,魏=魏国,延=延续,你一个蜀国大将叫这个名字,以上几点原因加起来,导致诸葛亮必须要杀他。



历史上真正的魏延,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将。公元212年,刘备军大破刘璋军,后来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深受刘备信任。公元214年,魏延随刘备又攻克重镇雒城,并于雁桥之战中击败生擒刘璋麾下名将张任,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公元219年,刘备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公元227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公元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还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综上,魏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将。如果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没有被杨仪杀害,蜀国靠着姜维和魏延,说不定可以多支撑一段时间,不会灭亡的太快。


庭州行者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诸葛亮临死之前并没有留下计谋要杀魏延,但是魏延确实是诸葛亮死了之后不久便被马岱砍了脑袋,这里面有没有诸葛亮的用意呢,我想是有的。


简述魏延被杀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病逝在五丈原前,临终之前召集杨仪、费祎、姜维议事,要求在他死后全军撤退,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断后,就随他去。

诸葛亮病逝后,杨仪等人按令撤军回蜀地,魏延大怒,说道:“北伐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因为诸葛亮一个人死了而中断呢?不是还有我魏延吗?”众人不听继续撤军,魏延没脾气了,同时对诸葛亮安排他断后非常不满,在他看来,他是跟随刘备打过天下而且颇受刘备重用的,资历比杨仪、姜维等人高太多,凭什么给他们断后。于是魏延率领所部先于杨仪撤军。于是就出现了杨仪、魏延两路大军往成都进发的情况,两者都给成都报信,说对方谋反。

在成都的刘禅慌神了,两路大军谁谋反他都吃不消,而且还不知道是谁真正谋反,于是他问董允、蒋琬等人,两人异口同声地说杨仪肯定不会谋反,那么结果不就显而易见了。

魏延大军先一步赶到了南谷口,列阵“迎接”杨仪大军,杨仪先锋王平大声质问魏延,“为什么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就要叛乱?”并且好言相劝魏延大军,

凭借诸葛亮在军队的影响力,魏延所属大军纷纷倒戈,魏延只得带着数人落荒而逃,随后被马岱追上斩杀。

这就是魏延被杀的全过程,细细一品味,魏延被杀其实是必然,也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蜀国已经没有魏延的位置了

诸葛亮任丞相期间,军政大权一把抓,无论是朝政还是军政,他都做了充分的安排,保证即使他死了,蜀汉还能按照他设计的蓝图走下去,那么在这份蓝图里有魏延的位置吗?抱歉,真没有!

这一点从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可以明显看出: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出师表》

朝政方面,诸葛亮举荐的接班人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军事方面举荐的是向宠,如果说姜维是因为还没有投诚没有出现在《出师表》中,那么作为刘备重视的将领,从荆州就跟随刘备,而且能力也突出,正值壮年的魏延为什么没有出现在诸葛亮的蓝图里?原因后面分析,反正就是蜀国已经没有魏延的位置了。

2、不容于诸葛亮的政治集团

反观杨仪、费祎、蒋琬、姜维等人,都是诸葛亮的心腹,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政治团体,这也是刘禅询问谁造反的时候,蒋琬等人那样回复的原因了。

政治上党同伐异是天性,面对一个资格比自己都老,掌握军权的将军,而且还一直对诸葛亮,对自己这个团体不服气的魏延,除掉他是杨仪、费祎等人最好的选择,而且从诸葛亮最后的布置来看,也是默许了。他没有召集魏延来议事,而且让魏延断后,这明显将魏延排除在外,此外最后一句“随他去吧,虽然没有明言,意思就是如果他不听话,你们自己看着办,想杀就杀吧!

政治智商低得可怜的魏延哪有想那么多,凭着武人的直爽,竟然不听号令私自行军,还占据关隘不放大军入城,坐实了谋反的罪名,最后被杀。

所以综上来看,魏延不在诸葛亮的规划中,对于这样一个不利于掌控的将军,诸葛亮默许杨仪等人把他干掉。

为什么备受刘备看重,而且是蜀国后期难得的大将,魏延为什么不受诸葛亮看重呢?

1、魏延不服诸葛亮管理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我们都知道,刘备驾崩后,诸葛亮就掌握了蜀汉全部军政大权,蜀国上下无不信服,除了同为托孤大臣的李严以及魏延,没过多长时间李严就因为不配合诸葛亮北伐被流放。

魏延仗着自己打仗有一套,而且是先帝重臣,所以想和诸葛亮分庭抗礼,在北伐的过程中,多次提出和诸葛亮不同的意见,影响诸葛亮的权威,这些都不被诸葛亮所喜,自然就不受诸葛亮看重。

2、两人的军事理念相差甚远

诸葛亮行军打仗颇为保守,稳扎稳打,而魏延则更为激进,比如子午谷奇谋等,整体来看诸葛亮是用统帅高度的战略眼光来看北伐,魏延更多是从战役角度来思考问题。现在很多人贬低诸葛亮不会打仗,推崇魏延,如果用魏延的计谋,说不定早就拿下长安了,这些都是很片面的看法。

三国时期,蜀汉最弱,魏国最强,这代表什么?代表魏国输得起,蜀汉输不起!

魏延贡献的奇谋有当年韩信“暗度陈仓”的风韵,但是战争最大的特点就是“天有不测风云”,“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没能打下长安,那个地方可是曹魏腹地,魏延的大军想要退回来就很难了,最坏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那对蜀汉的打击就太大了。有人说诸葛亮北伐不也是都失败了吗?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还是把主力带回了蜀国,并没有伤及蜀国的根本。

再退一万步讲,魏延成功了拿下长安就意味着胜利了吗?曹魏都城在洛阳,长安距洛阳还有函谷关、弘农等地,长安防守薄弱,洛阳可是有曹魏大军的,所以以长安进攻洛阳并不现实。那么以长安作为前进据点长期经营呢?也不现实,因为长安守不住!

蜀军占据长安之后,将面临曹魏洛阳方向、上党方向、甘凉方向三路围攻,而长安与成都隔着千重山,后勤补给困难,没有办法得到成都平原的有效支持,所以在三路围攻下长安就会变成孤城,到时候想要撤退都不可能。

所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压根就是武夫的肤浅计谋,反观诸葛亮,通盘考虑,不仅要拿下长安,还要拿下甘凉地区,让长安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魏延没有死,那会有什么后果?这就要看两派斗争的情况了。

1、杨仪、费祎等完胜,魏延完败

其实这种情况等同于魏延被杀,杨仪等人掌握蜀军政大权,就按着历史来走。

2、双方平手,杨仪、费祎等人占优

这种结果就是魏延占优一部分兵权,但是无法主导北伐等大事,蜀国还是后诸葛亮集团来把控,整体上会按照诸葛亮生前的态势来走,但是将相不和,北伐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3、双方平手,魏延占优

此时魏延掌控了蜀国全部军事大权,主导北伐事情,那么蜀国的国运就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以魏延激进的军事风格,好走险招,也许会出奇制胜,取得一定战果,但是他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魏延比拼计谋能有几成胜算就不好说了。如果一次全军覆没,也许就能直接导致蜀国灭亡。

4、魏延完胜

这一点最可怕,因为魏延本身政治能力很低,并没有能力管理好蜀国,最终可能让蜀国四分五裂,甚至可能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如此事情参照何进、董卓等人。


总结一下,魏延就是一名一般优秀的武将,但是因为和诸葛亮不对付,所以没有进入诸葛亮的“白名单”,也是考虑自己死后万一魏延做大,对蜀国极为不利,所以诸葛亮也默许了杨仪等人杀掉魏延。


荣耀历史


魏延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个十足的大反派。演义小说里的魏延,武艺精湛,勇猛过人,且有韬略,但其人生性桀骜不驯,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被诸葛亮轻视且大材小用,于是心怀怨愤,常生不臣之心。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而且心细如发,且善相,早就看出魏延脑后长着一块所谓的“反骨”,知道自己在世时他尚不敢轻举妄动,自己死后他必反,肯定会背蜀而去。所以,诸葛丞相在临终前将军权托付给长史杨仪,并暗中授密计于马岱,嘱咐马岱待魏延谋反的证据坐实后,将其一举诛杀。

诸葛亮死后,魏延果然图谋不轨,预备起兵造反,投降曹魏,幸亏杨仪、马岱早有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位素有二心的逆臣斩杀。

可在正史《三国志》、《魏略》中却无魏延造反的记载,而且诸葛亮也从没有要取他性命的想法,他只是对不谙军事的书生杨仪却被丞相托付临代其统帅三军心怀不满而已。很显然,魏延并无反心,他也没有背叛蜀汉,他反的只是杨仪。如今,这种观点基本上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军事将领,也是蜀汉国防力量的中流砥柱。魏延不光悍勇无匹,而且长于奇谋,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时魏延献上了一条北出子午谷直捣长安全取关中的奇计,虽未被用兵过度谨慎的诸葛亮采纳,却赢得了后世无数军事大家的交口称赞。彼时的蜀汉将星闪耀,人才济济,关、张、赵、马、黄均是威震三国的虎将,但论谋勇兼具,不在“五虎上将”榜上的魏延似乎还胜他们一筹。

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却在蜀军六出祁山的班师途中,因为不服代诸葛亮掌军的文官杨仪,拒绝听其回撤的号令,蜀汉军队因之起了内讧, 魏延被自己人火并掉,最终身死族灭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魏延并非死于诸葛亮的临终秘计,他的死极有可能是长史杨仪策划的一起阴谋。

《魏略》、《汉晋春秋》对魏延事件则有与《三国志》截然不同的记载。

《魏略》记载,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病危,临死前,他告诉前将军魏延、长史杨仪等人说,我死后,蜀国应以防守为主,再也不能大举进攻、劳民伤财了。他还将军权交给魏延,嘱咐他在自己殁后代行统帅之职。

杨仪与魏延一向不和,两人龃龉不断,有时魏延还拔刀相向,恐吓杨仪,杨仪害怕魏延掌大权后加害自己,于是派亲信四处造谣,污蔑魏延要率大军投魏,并立刻率部进攻魏延。

由于魏延从无叛变投敌的企图,所以毫无防备,面对杨仪的突然袭击,他措手不及,只好逃跑,杨仪乘机派马岱率军追而歼之。

按《魏略》的说辞,魏延不但没有反叛蜀汉,也没有反对杨仪,而是杨仪害怕他掌军权后对自己不利才来了个先下手为强的。说白了就是杨仪造了魏延的反。

那么,被公认为研究三国史的权威文献《三国志》又是怎样评价这一突发事件的呢?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弥留之际,召集杨仪、费祎、姜维三人秘密商定了退兵计划。这已经是蜀军第六次兵出祁山了,魏延仍是先锋,诸葛亮却命他断后,令姜维次之。假若魏延拒不听令,大军就自行开拔回撤(没有提一定要诛杀魏延)。诸葛亮殁后,杨仪尊其遗言秘不发丧,并派费祎去打探前将军魏延的意思。魏延说:“丞相虽死,我自活着在这里。相府里的亲随和属吏,自可护送他的棺椁回去安葬,我自当带兵击贼。如何因一个人之死,废掉天下大事呢?况且我是什么人,要听杨仪的号令,替他做断后将”?他还和费祎制定了一个计划,拟定哪一部分兵马随杨仪后撤,哪一部分留下来归自己指挥继续北伐,让费祎把这份名单当命令传达给诸将领。

费祎忽悠他说:“杨仪是文官,哪里会部署军事?他绝不会外行指挥内行,更不会违背你的意见的,我先回去传达你的想法 ,再与他商量商量”。于是告辞飞马而回。费祎告退后,魏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后悔不该放他回去,再派兵去追,早跑的没影了。魏延派人去查看大军动向,见杨仪已经下令拔营后撤,整军待发了,明显打算把自己一支孤军留在后面。魏延大怒,趁大军还没正式启程,便率部先行往汉中方向出发。杨仪率主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日夜兼程,紧追其后。魏延先行一步,抢先占据了南谷口,随即挥军进攻杨仪。杨仪派部将何平前去抵敌。何平喝骂魏延军的先锋道:“丞相刚死没多久,你等何敢如此”?魏延的兵不愿自相残杀,也知道错在魏延,大都羞愧难当,于是拒听魏延将令,一哄而散。

魏延见部队散去,自己孤掌难鸣,只和他的儿子领几个亲信往汉中逃去。杨仪派马岱率军紧追不舍,将其一举诛杀。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魏略》还是《三国志》,都没有提及魏延要叛逃曹魏,即便他与杨仪有分歧,相互攻杀,也从没有往往北逃,而是始终往汉中方向也就是奔西蜀而去。假如他真的有反心,不往曹魏方向逃却反其道而行之,岂不怪哉?由此可见,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从无异志,他坚定地执行诸葛亮的北伐遗志,不愿意撤兵而回,这才与杨仪起了冲突,终被杨仪追杀。

还有一个疑点。诸葛亮临死前预定退兵计划,这样一项重大决策,必须要下达给全军知道的,这是常识,岂有和杨仪、费祎、姜维三人私下议定,置魏延的先锋部队于不顾?诸葛亮行事谨慎,料事周全,岂有抛弃前军自己率主力撤回的道理?这也不像他一贯细致入微的做事风格。

按《魏略》的说法,诸葛亮临死前将军权交给了身经百战、足智多谋的魏延,则蜀国北伐大军都要服从魏延的指挥,杨仪是长史,也就是管管案牍、文书的文官,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他怎么能派军队去攻击魏延?如果他说服诸将随他一起去反对魏延,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况且《三国志》也记载了魏延曾上奏称杨仪谋反,杨仪也表奏魏延反叛,显然诸葛亮死后,蜀军已分裂成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一个以魏延为代表,坚决主张继续北伐曹魏;一个以杨仪为首领,主张罢兵息战,撤回汉中。两个阵营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同室操戈,起了内讧,大打出手。

魏延统兵有方,是个名将,假如他真的有所准备,派军队去攻击杨仪,不可能被何平几句话就骂跑了的情理。所以两种说法都有疑点,或许都不是历史事实。

综合各类史料所记,斗胆推测下当时的真实情形,或许经过是这样的:诸葛亮病危时已经昏昏沉沉,还没来得及商定退兵计划就死去了。诸葛死后,杨仪、费祎、姜维等人秘密制定了一份退兵计划,因前将军魏延一向力主伐魏,是北伐的急先锋,所以就没有通知他。议定退兵计划后,怕魏延反对,就派费祎去探其口风。魏延果然反对撤兵,不仅否定了杨仪等人的部署,还要自己另定一份计划,把人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杨仪退回汉中,另选一部分精锐跟随自己继续北伐,完成诸葛丞相的未竟之志,并要费祎和他一起联名颁布下去。

费袆知不可劝,就找理由诓骗他策马逃了回来。杨仪知道没有办法说服魏延,于是干脆将他弃之不顾,打算率主力先行撤退。

魏延打探到杨仪准备开拔,自己成了“弃子”,勃然大怒,于是趁大军还没来得及回撤时,先行出发,奔汉中而去,抢先占据了南谷口险隘。待杨仪率大军开到后,双方就不得不撕破脸正式打起来了。魏延能征善战,骁勇过人,然而麾下只有他的直属部队,也就是做前军的先锋部队,而杨仪一向在诸葛亮的幕府里做参谋,所以蜀国北伐大军大都服从他的调度,魏延勇冠三军,但也寡不敌众,所以被打得大败亏输。至于说魏延想反叛,其军队军心不稳,被何平几句狠话就给骂散了,不曾发生过激烈的战斗,主要是因为蜀军内讧、自相残杀传出去不好听,所以只能遮掩、讳饰一番了。

魏延毕竟是蜀军名将,却被自己人杀掉了,总得有个说法,宣布几条罪状。而杨仪为欲盖弥彰,为自己诛戮北伐大将找个冠冕堂皇理由,只能诬他阴欲造反,叛降曹魏。

但这个说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根本经不起推敲。《三国志》载:“魏延不北降魏而南还,乃是要除杀杨仪等,本意如此,不便背叛”。这句话言简意赅,就是要替魏延洗脱冤屈,还他清白的。假如魏延真的有心反叛,杨仪平叛有功,大军班师后一定会得到重用,然而根据史料记载,杨仪并没有因之飞黄腾达,只被封了个中军师,并无实权,军政大权全被蒋琬掌握。由此可见,彼时蜀人从上至下都不相信魏延会造反,因此杨仪的平叛大功也就被有意忽略了。杨仪自然不服,经常口出怨言,以至于下狱被杀,也没落得个好下场。由此可见,魏延从没有造反,否则杨仪也不会被闲置乃至被杀, 因此魏延的死也算三国时期的一大冤案了。

假如魏延不死,姜维就没有机会去守汉中,汉中也不会迅速被曹军攻占,而汉中的战略地位对于西蜀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荆州,假如汉中不丢,钟会、邓艾就没有可乘之机,加上魏延善奇谋、能攻能守,综合军事素质远强于姜维(如他和姜维联手继续北伐,凭他的才能与经验,或许会协助姜维取得更大的战绩),有他在,蜀国的国防就会固若金汤,国运或许还能延续,不会那么不堪,只历短短42年就迅速灰飞烟灭了......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一家之言 欢迎探讨 不喜勿喷】


铁马冰河wu


诸葛亮并无心杀魏延,魏延是被杨仪所杀,若魏延不死,蜀汉不过继续内斗,最终被魏所灭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一、魏延之死不过是蜀汉内部势力的一场角逐

我们先说说魏延这个人,当年随刘备入川立下汗马功劳,地位仅次于关、张和诸葛。蜀汉政权建立之后,被封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是个难得的将才。但是他生性孤傲,目中无人,言辞多有偏激,刘备死后,除了诸葛亮能镇得住他,朝中没有几个人能跟他合得来。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时候,魏延曾建议自己单独领一路大军北上,仿照当年韩信,最后和北伐大军一起会师潼关。但是诸葛亮是个相对保守的人,北伐的决定我是为了打压西川本土势力,争夺权利。魏军的数量四倍于蜀汉军队,取胜的可能性非常小。但魏延是一介武夫,没太多政治上的心眼儿。诸葛亮没有答应,魏延非常不满意。


魏延和长史杨仪本身就存在诸多矛盾。别人见魏延都避其锋芒,偏偏杨仪跟他对着干。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还可以调停两人之间的矛盾,诸葛亮死后,单靠费祎等人根本压不住魏延。这些事情也早被诸葛亮料到,临死之前,聚集众将商议班师事宜,决定让魏延断后。但魏延明白,没有诸葛亮的平衡作用,他回去之后一定会被杨仪等人收拾。于是派兵拦住大军班师的路线,大有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杨仪、魏延二人纷纷上奏朝廷说对方谋反,朝廷之中替魏延说话的人几乎没有。这样的政治格局对魏延非常不利,魏延手下的将士知道魏延有错在先,为了自保,纷纷倒戈逃亡。最后魏延剩下了孤家寡人,杨仪派太马岱将其诛杀。


说到头,这是蜀汉政权内部的一场争斗。本身对蜀汉政权并没有伤筋动骨。

二、若魏延不死,要么继续争斗,要么魏延上位统领三军,但这都改变不了蜀汉最终灭亡的结局。

诸葛亮原本是蜀汉政权内的定海神针,他死后出现各方势力的互相角逐符合政治逻辑。如果魏延没有被杀,蜀汉政权的内讧还会持续下去。魏延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但在朝中他的人缘并不怎么好,如果魏延得不到重用,他的地位和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最终鱼死网破,发生兵变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就算是极端的方式,魏延接替了诸葛亮的统兵大权,恐怕还会加速蜀汉的灭亡。魏延是个将才,但不是帅才。他曾统兵镇守汉中十余年,尤若长城,拒魏军于关外不得南下。在刘备和诸葛亮的眼里,魏延是个难得的虎将,但领兵和用兵是两回事。魏延往往看事不看局,否则也不会那么轻易被杨仪干掉。如果他做了统帅,估计会倾其全国之力有第七次、第八次北伐。而蜀汉的国力根本支撑不了这样的战争。

三国时期,魏国的人口蜀汉四倍,经济至少五倍以上,综合国力对比,不是一个量级的。三国后期,魏国已变得一家独大,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蜀汉无论谁统兵都改变不了最终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