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日記: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我們是南方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裡的十五個隊員,我們都是護士。

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我們來自十四個不同科室,有三支綠葉十二朵花。有人相識許久,有人似曾見過,有人從無交集。

你知道的,護理工作總是特別忙。除了五一二算是一起過的,其他聚一塊真不多。對了,護士節還搞各種評比呢,這節過的,好!

醫生日記: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醫生日記: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我們這有大姐姐,像惠僑科的李利護長、腎移植科的史麗莎姐姐。他們可都是不得了的人物,當年抗擊“非典”去過北京小湯山呢。

肖大夫說,十七年彈指一揮間,歲月流逝,靈魂不老,兩位姐姐今天又聚到了一起。凡事她們都帶頭,其他人可不能比輸了,我們要的就是這股勁。

我們這也有小妹妹、小弟弟,像口腔科的何麗娜是96年的、惠僑科的陳國豪是95年的。李利、莎莎姐戴口罩去小湯山上班時,他倆剛上小學二、三年級呢。

可你別看人家年紀小,幹起活來那是利索得很,推起氧氣罐,跑的可一點不比誰慢。報名來支援武漢,也不是二話不提說來就來。再說了,我們十二朵花,誰年紀大了?都是十八!

我們多數人都不是湖北本地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劉浩是,荊州的。大年三十,她在科裡已連續上班七天,正盼著初一休小假呢。聽到報名支援,她就說了一句“我來”。

劉浩護長朱順芳說了,心裡覺得挺對不住她的,等她回來要燉一鍋紅燒肉,都是她的。

其實,不管哪裡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中國人血液裡流淌的永恆基因。疫情爆發,醫護是一家,我們不來,誰來?

醫生日記: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急診科的汪琴、介入科的何景萍,估計壓力要有點大,因為他們作為合格的入黨積極分子,昨晚剛通過支委表決,同意擬定為“預備黨員”。火線入黨,以前我們都是在電視上看過,沒想到榜樣就在身邊。

除了兩位大姐姐是久經考驗的老黨員,心內科的龍玲也是一名黨員。曾經在心內科工作,現在老年病科的鄒豔平,是一名預備黨員,她們都特別珍惜這次的特殊任務。看她倆遇事不慌張,就知道平時鍛鍊多。

我們做群眾的,那可都沒拖組織後腿啊。護長說其他隊排班人手不夠,重症醫學科的彭嵐、血液透析室的張乾(綠葉之二)就主動過去了。我們九個群眾可都是第一時間交了入黨申請書的。

有兩個管腦袋的科室都派護士來了,洪婧是神經內科的,也是除何景萍、史麗莎外的另一位主管護師。張志博是神經外科的,隊裡最後一片綠葉。內外兼修,大腦是中樞,他倆見過的世面可不少了。

還有小兒科的葛靜,對,就是那個給肖大夫、胡教授理髮的那個Tony靜。看他倆的頭型,你就知道兒科的護士多有愛。耳鼻喉科的譚雅方,在南方醫院工作已14年了,早已是一名優秀護理人。

真是難為肖大夫了,花了那麼長時間才把我們編到了一起,說好等他寫完,看完再睡的,結果大家都沒等到。別糾結了,肖大夫。

醫生日記: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醫生日記: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在這裡,向所有關心南方醫院護理團隊的家人、朋友、同事、領導,問一聲好,說一句“想你們了”!

向所有默默祝福我們的熱心人,說一句感謝!

請大家放心,我們在武漢,一切都好!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加油,期待凱旋的那一天!

醫生日記:來武漢剛好一週了,其實我們也有點想家

記者:曹雉文

終審:鄭亞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