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中師、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碼課館


網上經常提出這樣的問題。20年前的中師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其實這個問題不用回答,所有的人都明白,那時的中專、中師最多相當於高中學歷。

大家都知道,中師,中專招錄的都是初中畢業生。初中畢業考取中師或者中專,在中等技術學校學習兩年,畢業以後走向工作崗位,學歷只是中專。以大專相比低一等,與本科相比差的更多。

他只能和高中畢業相比,就他們擁有的知識來說,有的還不如高中畢業掌握的知識多。為什麼這樣說呢?

大家都知道,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國家為了解決基層人才短缺的問題,特別是學校,就設立了中等技術學校。能考上這類的學校,國家就包分配,成了國家的正式人員。所以初中生考上中專或者中師的,絕對是初中畢業生的姣姣者,全縣的前幾名,很不容易。這個學生考上中專或者中師以後,覺得功德圓滿,在學習上大多失去了勤奮。

中師或者中專的課程,基礎知識遠沒有高中的深厚,這些學生在學習這些課程的時候,遠沒有高中生下功夫。因為高中生他們的目標是考大學,必須得努力,必須得競爭。所以中師中專畢業的學生能比得上踏踏實實的高中生就不錯了。

90年代,我們學校分來了三個中師生,同時,我們學校有十多個高中畢業的年輕民辦教師。不是我一個人能看到中師生沒有高中生教的課好,也沒有高中生所擁有的知識豐富,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

中師,中專畢業的學生自認為比任何人都強,是因為他們在初中有一段光榮驕傲的歷史。但是那只是短短的一個階段,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考上高中的學生已經通過努力,趕上並超越了他們,更有不少人考上了理想的院校,這樣,超越他們更遠了。

但是我覺得這個些人很虧,假如他們初中畢業以後,去考高中,考大學,就他們擁有的基本功和聰明才智來說,肯定能考上重點大學。但是,他們為了早日參加工作,早日為國家服務,甘願放棄了理想和前途,這是值得稱讚的。


寒韓寒


20年前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專科水平吧,30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甚至比得上研究生。

20年前,1999年,那一年高考正好擴招,當時上中專已經不再包分配了,所以,中專畢業以後還是需要自己找工作。但是在學歷上又競爭不過專科、本科學歷的,所以,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

30年前的中專還是比較吃香的,畢業之後包分配,只要上了中專就不愁沒有工作。男的上了中專不愁找不到媳婦。但是當年的中專也很難考,我記得在上初中的時候,成績差的都沒有資格考中專,只能選擇考高中。能被選到考中專的衝刺班裡,都是一種榮耀。可惜,我水平不夠,只能考高中。


小馬老師說


那時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大專學歷。

其實現在好多的大專院校的前身都是中

等專業學校。

原來林業學校,環衛學校,物資學校,師

範學校,農業學校,商業學校等等中等專

業學校,現在通通改成了學院。農學院,

林學院,環保學院,師範學院……

這類學院只是把原來的三年制改成了五年。

招的大都是初中畢業生,都是一些沒考上

普通高中的學生。


廣法居士


這個問題,嚴格來說,可能算不上歷史領域的問題。回答這個問題有可能會影響我的垂直度。

但我還是想回答下這個問題,一個畢竟是20年前了,有點歷史意味了,二個是我本身正是最後一批“包分配”的公費中專生,特別想講一講自己的感受。

1996年,我正讀初三(暴露年齡了),因為自小挑食偏食,身體一般,聽說中專生讀出來後有工作分配,這對於想強烈想跳出農門的我來講,是個很好的機會,既可以自此後不再苦讀,又可以藉此跳出農門。

當然,身在農村的我,眼界的確不高,只想著替減輕家裡負擔(畢業後夜夜夢迴高考現場,不知是否存在心結),這是後話了。

當年中考,我考了705分(七科加體育分一共730分總分),全鎮第一,全縣前五。我們是教育大縣,考出這樣的成績確實算是不錯的(容阿姨我回顧下光榮歷史)。

就這樣,我考進了省屬中專,這所學校當時在我縣只招兩個公費生,有幸成為其中一個,進入該校的自動控制專業學習。

四年學習期滿,形勢已變,分配工作異常艱難,雖說是最後一批包分配的,但實際上已經很難實現了。這個一是大形勢變化了,二個是本地人才較多,安置較難(我的外縣市同學,不少都順利就業了)。

於是,我幾經漂泊輾轉,四年後在機構改革中考試回到鎮政府工作,自學會計,考會計師,然後憑著自考大專文憑。畢業七八年後終於考進了縣城一家事業單位做財務。

而我的同學們,分幾類融入社會,一類是轉頭回高中,直接參加當年或次年高考(不得不服這些人),上大學考研究生,再奔北上廣就業創業,一類繼續參加技能培訓,進入外企或出國。一類順利服從分配進入家鄉縣市行政事業單位。還有一類直接奔沿海,在一個行業深耕,有的成為程度員,有的成為註冊會計師。

總的來說,我們那一批中專生,沒有成為廢材,這與他們良好的學習基礎和悟性幹勁是分不開的。彼時的我們,坐上了計劃經濟的末班車,下車卻發現這是一條十字路口,甚至發現已經被社會拋遠,幸而大家都肯努力上進,才有今天的安身立命。

此後的中專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如20年前的中師、中專生的,以我的母校為例,在我這一屆及以前,招生時都是很傲驕的,很難考進去,等我畢業的時候,學校招生辦已經在火車站擺攤招攬人了。

最後回答20年前的中專、中師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結合個人體驗,我認為,他們與現在的985、211的畢業生差不多。首先,就學習潛力而言,旗鼓相當;其次,從就業狀況來看,我身邊的年輕同事,不少就從985、211畢業,甚至還有海歸回縣城應聘的。

當然,時移世易,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如果老中專、中師生們總沉浸在過去的那點成績上,那是遠遠不能夠跟上時代的,現在的大學畢業生也一樣。


錢多多讀文史


如果僅是就學歷而言,20年前的中師和中專生學歷,到今天也就是中專學歷。學歷這東西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出現升值或貶值,但是從綜合素質來講,卻有天壤之別。

20年前的中師和中專生,那可是初中生學業成績最優秀的一批,那時考中師和中專,堪比現在高考考重點本科院校。而現在呢?成績優秀的學生幾乎沒有人去考中師或中專,因為高校護招後,成績優秀的學生,輕鬆都能考上本科院校。

有人說20年前的中師或中專生,也成了今天在學歷上最吃虧的一批人,這樣說倒也不為過。但是要放在當時來看,卻是很多農村學生跳農門最佳的選擇,只要能考上中師或中專,命運會徹底得到改變,至少能成為吃皇糧之人。而現在如果一個孩子考中師或中專,恐怕就再沒有那般境遇了。

好在,20年前的中師或中專生,後來隨著時代發展,看著文憑越來越重要,很多人都會想著法子進修,以期拿到大專或本科文憑。但也有些人,仍然對進修不感興趣,中專文憑就中專文憑吧,反正有了穩定的工作,又不想求個一官半職,就那麼幹到退休為止。

不過,也有些中專生後來因為單位改制而下崗,不得不二次就業,其結局不能不說很悲催。儘管當年他們曾經先飛一步,但到底還是受制於機遇的影響。


寒石冷月


20年前的中師、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肯定的說,就是中專學歷。

20年前,中專分為大中專和小中專,大中專指高中畢業生參加高招後,達不到高考錄取分數線,被中專學校錄取的,即高中畢業上中專的,叫大中專。

小中專,指初中畢業生,畢業後不上高中,直接考中專,被中專學校錄取,即初中畢業考上中專的,稱為小中專。

大中專和小中專,只是一種說法,畢業後的中專文憑效力一樣,都是中專畢業文憑,享受中專生待遇。

20年前的中師,全稱為中等師範學校,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都是按中專要求而定的。

有些20年前畢業的部分中師生認為,當時的中師生,相當於現在的一本,更有甚者認為相當於現在的985和211畢業生,是十分可笑的。

20年前也有本科生、大專生,分別學習的是大學本科、大專的課程,如果中師生相當於現在的一本,或985、211畢業生,那當時畢業的本科生、大專生情何以堪? 他們又相當於什麼?

客觀講,20年前的中師生、中專生,在學校期間學習的是中專課程,從來沒有學過本科、大專的課程,所以說,當時的中師生、中專生,就是中專畢業生。

由於當時的中師、中專生,在學校期間只學習了中專課程,無論什麼時候,他們都是中專畢業生。


劍過留香2


別瞎想了,中專中師就是中專,無論是20年前,還是20年後。

1.當年能考上證明你初中足夠優秀,因為那時候社會背景不同。非農業戶口在當時有巨大的吸引力。能讓你瞬間擺脫田裡務農勞作之苦。

2.當年有些地方考中師的成績比最好的高中還高。說明你學習能力非常強。這個毋庸置疑。

3,當年中師生也算是免費師範生,有了鐵飯碗。比拼了三年高中能否考上大學的提前光宗耀祖了。

4至於學歷,學的啥階段的教材自己不知道嗎?高數沒學吧?大學英語沒學吧?大學裡全日制本科的書,那可是實打實的都沒學。

雖然後來有大專和大本進修,也可能學的不差,但是少了大學生活的遺憾。

術業有專攻,20年教學生涯下來,實踐才讓你成為真正的教書匠。怎麼教可是個大學問。


清秋香榭


別自作多情,二十年前的中專中師生,已經不值錢了,基本從95年時中專中師的吸引力就已經下降了,這時的初中生大部分想的都是上高中考大學,上中專中師的已經不是班上的學霸學生了。從98年開始,中專中師就不包分配了,所以中專中師對初中最優秀的學生已經沒有吸引力了,98年之後,上中專中師的學生質量呈現斷崖式下跌,98年已是中等水平學生,而03年以後,中師合併撤消,上中專的基本都是考不上高中的差生。

整體來說,最值錢的中專中師生不是二十年前的,而是三十年前的中師中專生,八十年代初中能考上中專中師的,智力想當於現在的考上211或以上水平,91年到95年考上中專中師的,智力相當於現在考上老一本或老二本智力水平,96年到97年考上中師中專的,智力相當現在考上老二本智力水平,98年到00年左右考上中師中專的,智力相當於現在三本水平學生,00年以後上中師中專的,就和現在高考200分以上就可以上個大專差不多。


千里走單騎1972


將如今的學歷與20年前的學歷進行對比,他們之間的差距肯定不小,而且很多時候並沒有什麼可比性,畢竟他們之間都存在著歷史的侷限性。因為時代發展的環境不同,所有求學經歷也是不同的。

對於20年前的中師生、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認識。

20年前就是1999年以前,如果按照1999年來表述中師、中專生實力的話,筆者認為那時他們已經沒有多麼搶手,雖然當年的中師生、中專生還可以算是學歷水平相對較高的,但在工作分配上的吸引力已經大幅降低,很多時候中師生、中專生憑藉自己的學歷水平還算是可以,但是含金量已經開始逐步下降了。

在1998年我國開始推行高校擴招政策,也就是說大專生、本科生的招生數量已經開始逐步擴大,到2000年以後,專科生、本科生的數量將會大幅提高,國內專科生、本科生的規模變大,也就是說中專生、中師生的需求量將會縮小,他們在求職市場上的含金量也會大幅降低。

其實,說到之前的中師生、中專生的學歷水平,如果放到現在與當前的初中生學歷水平差不多,他們的知識深度與廣度肯定無法與現在的初中生相匹敵;但是如果說到當年中師生、中專生的職業發展前途或者畢業後的就業質量,現在的本科生、甚至普通院校的研究生都無法與之相匹敵,那時候只要成為中師生、中專生就可以獲得吃“公家飯”的機會,但是現在即使你是研究生畢業,也必須參加國家公職考試,或者到求職市場上四處求職,如今的本科生、專科生就業壓力非常大。

從目前的教育實踐來看,當年的中師生、中專生與現在的學歷根本沒有可比性,並不是當年的那部分人無法相比,而是受到年代、知識維度、思想開放度等限制,知識體系的完整度不同,比較起來也並沒有什麼意義。


東愛雨小公


沒有什麼相當不相當的,不管多少年前,中師,中專就是中專學歷。也不會因為是民國時代的大學生學士就可以當碩士來說說話。

無論現在,還是以前,比如考律師(司法)資格都是要求國民教育系列本科學歷,不會因為你是50或60年代的中專生而照顧。

20年前,或者更長一點時間,是因為國家建設急需人才,才大面積設置了中等專業學校,設置的目的是充實基層人才,而且採取包分配工作的方法,這樣大批的優秀初中畢業生(少部分高中)進入了中專,畢業進入了基層農林水牧及當老師。不可否認,這批人當中有很多優秀分子,日後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更高的學歷到領導崗位上。

但是,更多的人,因為沒有上過大學,還是一輩子呆在鄉鎮基層,進供銷社的,大部分下崗了。

已經有很多文章為這批人鳴不平,因為中專學歷,沒什麼機會到中央部委,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去發展,而是一輩子在基層。

相對來說,他們很多人也是幸運的,跳出來了農門,城市待業的也有了穩定工作。

我們很多時候不能選擇自己的前途,在現實面前,只有選擇性忘記一些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