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已经不和升学挂钩了,为什么还有好多家长还要给孩子报班?

yunzhao8


学习奥数主要是练习逻辑思维。现在升学考试虽然不考了,但是到了高中,题目越来越难,孩子的学习成绩分化严重。学过奥数的孩子,逻辑思维比较强,高中时学习就相对轻松一些。而没学过奥数的孩子,就比较困难。我现在很后悔。小时没有给孩子报奥数班儿。


宝钢超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纠结了很久,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举办各种奥数比赛,可是孩子从一年级读到现在三年级,课本里很多拓展题都是奥数题,老师在课堂上下发的测试卷作业里应用题里奥数题占大多数,开学三个月来,如果只是按照统一课本学习,已经无法再学习下去了,课本里只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步骤,并没有数学的学习方法。就在昨晚,带孩子去了某培训机构试听了奥数,已有两个同班同学学习了一段时间了,而且有一个同学居然是一年级就开始学习了。我有点大呼学的太晚的感觉!必须学啊!不然小学高年级就跟不上在校数学老师的节奏了!什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都是浮云。家长不仅要支付培训的高额学费,由于是双职工,还要很多精力,作为学生家长,真的有苦难言!


清茶23387058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应该比较有另外一种代表性:

我所在的城市很多年之前就没有“择校”一说了,就算是私立学校也不准组织入学考试(但是有些私立和公立会搞分班考)。没错,我们是搞“就近入学”最为彻底的地方!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拼的

就是学区房!

那么在这种城市里的孩子是不是就没人学奥数了呢?

我家是一年级开始学的,现在五年级,所以对本地的奥数市场还是很了解的。

奥数学习人数逐年增加

我家一年级学奥数的时候,同年级只有200多人人在这家机构学。今年孩子五年级了,目前同年级人数1500人多,这还仅仅是一个年级的在读学生。我们刚去的时候这家机构只有一个教学点,目前一年一个点的开房,目前已经五个教学点了!

某最大的英语机构,几年前也在本地开展了奥数班,而且很受欢迎!

如果说很多城市是因为有小升初择校才导致很多孩子不得不去学奥数,那么请问我们这座城市的现象又如何做解释?

什么人在学奥数?

这几年通过陪孩子学习认识了很多家长以及他们的孩子。虽然不可能做得到认识太多人,但是我想就我接触到的情况来看,也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了。

1、跟风学、瞎学的

这类人并不多,但是真的有,孩子课内成绩都很一般甚至比较差,竟然有家长认为给孩子报个奥数班就能给他提高了!不过现在的机构也挺聪明的,针对这部分“需求”他们开设了“入门级”的奥数班,说是奥数,实际上就是以课内为主的提高而已!有些孩子貌似学的还可以,家长们又不懂的话,就会认为孩子是在学奥数,但是实际上他们所学的内容和真正的奥数差的太远太远了?

之所以会让他们继续学,很重要的原因是经过机构的“二次加工”,他们的孩子还真的或多或少的提高了!所以他们会认为有用!

当然了,也有跟都跟不上的,瞎混!

2、提优需求的

这类人是主力!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人说小学课内已经很难了,在我们很多人的体会中是认为小学课内完全是简单的一塌糊涂!课内考试,更多的时候考察的是一个学生的“细心”程度,而不是知识的掌握——因为太简单了!

这些年我接触到的孩子们大都是这种情况,这些孩子课内考试完全没压力。

3、长远目标规划的

虽然小升初的确没有择校,但是高中有自主招生,而且题目显而易见都是比较难的!那么等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再去提高——显然时间是个问题!所以很多人干脆就趁着小学阶段时间充足借这个机会把基础打好!

所以会选择让孩子学奥数。至于高考的自主招生,我相信,虽然很多人有这个想法,但是那还是很远的事儿了。

4、数学本身的乐趣

这个乐趣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会反对的主要原因!

这就好比有的人喜欢看言情小说,有的人喜欢看传统武侠,有的人喜欢看散文,而有的人则喜欢看网络文学等等,大家对这些爱好都可以接受,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有些人他就是喜欢数学呢?


我分析过,因为这些人往往自己讨厌学数学,所以他们认为别人也应该是讨厌的。

那些认为靠逼就能让孩子学出来奥数的人,这些人他们一定是从来没有学过奥数的人!!!

奥数何罪之有?

我认为奥数从来就没有错过,错误的本身并不是来自于奥数!而是很多学校在选拔学生的时候,非要以奥数作为选择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些学校不以奥数为标准,他们下一步改成以英语为标准、以语文为标准的话,那么是不是我们又要开始全面的去抨击英语和语文呢?

在你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的时候,别人已经在路上走的很远了……而你能做的仿佛只有“诅咒”、“自我安慰”而已……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奥数对有兴趣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好东西,也是区分智力高低的最可靠手段。这一点,请好面子喜欢拿孩子来比拼的家长一定要接受这一点。就拿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来说,裸分是越来越少,它们录取的是在数学,物理,化学(为主)等学科有创建的苗子。我办公室同事孩子去年考入清华大学,他物理竞赛进入过陕西省前三十,奥数成绩(初中时)在宝鸡一直在第一第二位,最后去了西安高新一中。他们班最差的考入西安交大,其中清华北大的20多个。这些学生,数学好是一定的,尤其在奥数方面更是高人集结。他们曾经参加北大清华夏令营,数学是特别重要的,也是决定能否被录取的第一指标,数学能力(几乎以奥数题型为主)确实决定孩子以后能否走的更远。这个毋庸置疑,看看科学家,以及考入哈佛等名校的,数学绝对顶呱呱!但一定记得,孩子适应就学,不适应就不要勉强,不然会两败俱伤!


大胖二胖和小胖


奥数不和升学挂钩了,为什么还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作为老师,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导致家长报班的原因有很多,接下来仔细分析:



一、奥数真的已经和升学不挂钩了吗?

首先来回顾一下“奥数禁止和升学挂钩”的事是怎么来的:

2012年9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实施情况发布会,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针对奥数屡禁不止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国务院前几天刚刚出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均衡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在这个文件的第五条中提到:
五、在这些工作的同时,教育部还要强调规范办学行为,要落实好免费就近入学政策,严格禁止以奥数成绩等特长和收取费用等办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升学与入学的依据。从根本上取消以奥数或者别的竞赛作为入学条件,禁止升学与收费挂钩。

这事提出至今到现在已七八年的时间,但基层学校真的严格执行了吗?

答案大家都知道:当然是否定的。



拿我们小学阶段的来说,我上一届六年级的学生上半年才刚毕业,因此对这事比较熟悉。我们市里小学毕业考时间是7月份,但从4月份开始,市里的各个初中就开始疯狂的抢生源:首先是最好的民办初中和公立初中的招考(这两所学校的数学试卷,有一半左右的是跟奥数相关的),然后是其他一般的各个初中的,这样依次轮流……考试以后还要提交个人小学成绩单,学生提交的申请表上的内容中有一项就是是否参加过数学竞赛和学过奥数的(这点有些学校通过面试时直接提问),最后综合选择。

据我了解,竞赛过的和学过奥数的学生在被挑选时更有优势。虽说明面上政策不允许这样做,初中阶段也还是靠学区房来区分,但很多学校为了招到好的生源,会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措施。比如我班上就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家里房子不在市里最好的初中片区,按正常情况是去不了那所初中的,但因为孩子成绩的原因,4月份就被直接定了几个,7月份毕业考之前又被直接要了几个。他们被提前要走都是由于成绩很不错的原因,学校也完全不考虑学生家里是不是属于他们学校的片区。我知道这么清楚,是因为那所初中教导处的直接跟我联系,问我(确认)那几个孩子小学阶段的数学情况:他们的数学思维、小学时数学竞赛的情况等这一类问题。

像这样的情形,每年的春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城市每一所学校里都在发生。因此,虽然国家政策规定奥数不允许和升学挂钩,但其实学过奥数的学生在升学时确实比普通学生更有一点优势。这是导致现如今很多家长仍给孩子报奥数班的原因之一。


二、学习奥数对孩子的数学思维之类的有好处



奥数类的题型和内容的编排,跟平时教材上的内容的编排之间差别是很大的。学校里统一发的教材,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所以都比较基础。而奥数则不一样,它针对的对象本身就不是大众学生,而只是好的那一部分学生。因此,它的内容难度比平时的教材内容要难不少,另外,通常奥数题的解题方式也比较活,不像解教材那些题那么死板、按部就班的


这一类题做多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解题思路就会比一般的学生要好一些。所以,这也是导致很多家长继续给孩子报奥数班的原因。


三、家长们的从众心理在作怪

还有一类家长给孩子报奥数班,是受周围其他给孩子报奥数班的家长的影响

这一类家长比较没主见,看别人报了,就紧张、心理焦虑不安,不顾自己孩子的基础,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适合学,就给孩子报班。这种情况在所有报奥数班的总数中,占的量还不少。这一类,如果孩子本身基础不错,数学上平时属于中偏上的还好,基本能跟上。要是孩子本身平时基础类的都有问题的,报班的结果很容易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我上一届学生中就有两个这样的例子。大概四年级的时候,有两个成绩一直都是中等的女生,在我的数学上出现了厌学的情况。她俩虽然一直以来成绩不算好,但我说什么都会认真听认真做,一直在努力学。后面我单独跟她们沟通以后才知道,家长给她们在外面报了奥数班。她俩平时数学是就有些吃力,奥数那些几乎什么都不懂了,老师讲的不懂,留的题就更不用说了。久之久之一看到数学题,打心底就害怕、畏惧、不敢做,怕一做就错……后面那学期期中以后,我跟她们家长谈,把事情仔细给她们分析听,然后把她俩的奥数课停了。


结语

奥数这东西,像一把利剑,用好了对孩子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然而用不好,这把剑会伤害到孩子自身。而且孩子学不学奥数的决定权几乎全在家长手中,我给家长们的建议是:



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如果孩子数学基础好又愿意学,那给孩子报,不仅对孩子的数学学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升学时也会有不小的帮助;但如果孩子平时数学就一般,对这个兴趣也不大的话,就没必要给孩子报了。对孩子的学习没多少好处不说,对家长来说也能节省一笔不少的费用,把这笔钱用到其他能实实在在帮助孩子的点上去更好。



您好!我是一只蟀老师,一名在职小学数学教师。专注解答小学阶段孩子的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一只蟀老师


现在的升学考试,主要还是以成绩作为指标。小学奥数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拓展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对择校比较有帮助。但是现在奥数与升学脱钩了,那为什么还是那么多家长报班呢?

一句话概括:我们很容易低估竞争对手对领先的渴望!


说实话,奥数只适合少数人学,这是必须要认清的一点。但是,一些相对课内来说稍难的思维题,确实经常出现在平时的试题中。

这类题型,困扰着孩子,也困扰了家长。

学习奥数是很辛苦的,特别对于数学基础一般的孩子。大家盲目地报班学习奥数其实风险不小。因为如果题目对于孩子太难了,那么可能会严重地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造成成绩下滑的后果。

当然,课外辅导机构现在有着相应的对策。比如开设各种班型,有些班实际上是非常基础的,根本不是“奥数”班。只要你想学“奥数”,总有一款适合你。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建议不要直接报班。这个时期最好是培养兴趣为主,同时给予孩子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奥数班的题目虽然难,孩子做出来了家长很开心。但是实际上,很多题目的解决,并不能锻炼到孩子的解题智慧,更多的只是记下了一种题型的解法而已。


可以推荐的方式是:买一本参考书来练习一下,或者是收集一些比较有趣的题来练习。这个内容网络上不难找到,同时父母想辅导孩子,也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找到答案。

奥数有没有用?当然是非常有用的,它能够扩展一个数学爱好者的思维,带来更大的挑战乐趣。当然,如果基于考试和升学上面的思考,它同样存在着很高的价值。

综合来说:

建议基础不好的孩子,不要轻易学奥数。

建议基础好的同学,如果感兴趣,可以在三年级之后系统地学习奥数。前期可以自己先接触一些典型题,唤起学习兴趣。


我个人认为:天赋+兴趣是学习奥数比较重要的两点。否则学习的过程会比较痛苦,甚至会出现课内的知识和奥数知识弄混的情况。

奥数并不是升学的保证,对于高考来说,没有学过奥数一样是可以考140多分的。

当然,奥数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在高考中可以降分录取。但是这个非常非常难,只有顶尖选手才能有此福利!所以,选择奥数之路要三思。


奥数本身是一项很好的赛事,但是不适合所有人。选择之前,一定要考虑收获付出比!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呵呵呵,猴哥你听谁说的奥数不跟升学挂钩了?

网络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还被渔民正册蛊惑,提出如此天真烂漫的问题,让我相信你是大智若愚呢还是大愚弱智呢?

看着普天之下劳苦大众,勤勤恳恳的劳作,辛辛苦苦的生活,我就再为你普及一下当下的教育形式。

前不久有人问我怎么才能考上清华大学,我帮他梳理了一下,2018年清华大学全国平均录取分数线685左右。一共录取了3400人。录取率最高的三省市京津沪,北京录取率在1 %,上海0.4%,天津,0.27%。以北京为例,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倾斜下,每一百名考生中,只有一名幸运儿可以踏进美丽的二校门。

但是提请注意一点:上述考了685分的幸运儿只占3400人的20%,还有80%是通过自主招生招进去的,这些通过自主招生进去的人有的可以降分60分、有的只要考就能进,有的甚至可以免考保送。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又很羡慕?

下面才是重点,你还相信奥数不跟升学挂钩,就永远不可能成为那条锦鲤!

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有三个途径,最主要的领军计划,针对——五大学科竞赛牛娃+清华北大假期举办的学科营中的佼佼者。其中五大学科竞赛国家级集训队队员直接保送清北。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这五大学科竞赛,排在首位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称为奥数,目前分为三级,10月中旬的全国联赛,次年一月的冬令营以及次年三月份的国家队选拔。

下面的表格就是国内百所985、211自主招生所需要的奖项要求:

注:省一(省一等奖)

好了,看到这里说明你是个爱学习的人,同时也应该明白奥数对升大学的重要性了吧。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奥数对升高中的作用。


下面是上海四大名校,推荐生及自招生的招生要求。

从要求上看出,要想获得这些名校的青睐,无一不是在数学上要有所建树。

你还会觉得奥数无用吗?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在堪比高考的小升初。

由于杯赛被禁,同时也不能组织大规模的千人考,简历拒收, 所以各大初中名校为了获取生源也是煞费苦心。

据上岸群众透露,也就这么几个途径:

1.学校推优,禁赛后看出身,名小学的尖都掐不过来,菜小想出头更难了。

2.自荐,收简历的只有三所上外附中、上实、浦外,所以现在JL投出去多是石沉大海,

3.XWB 和 SMK 这是世界上最神秘的组织和活动,

XWB风险大,所以学校会更青睐于机构组织的SMK或高端班的推优来选拔生源,重点来了,这里所说的机构组织,就是目前市面上的知名奥数机构,这些机构会定期组织自己内部考试,美其名曰综合测评, 将生源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分到尖端的班级的学生往往成为名校竞相争抢的对象。最后就是大面,大面虽然只是走过场,概率低,但是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涉及奥数测试,虽然不能用纸笔,5道以内的口奥是妥妥的。如果你家宝宝,没有上过奥数班,傻傻分不清鸡和兔有几条腿的时候,估计只有站在边上听别家孩子发言的份了。

奥数有没有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我是wiki老师,我在牛蛙岛,这里有一群智力超群的孩子,这里有一帮爱学习的家长,这里有一堆较真的老师。

私信:“口奥”给我,就可获得上海神仙学校——上外附中的历年面试口奥题目哦。


牛蛙岛


作为数学老师我想谈谈我的观点。其实奥数作为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有很多益处的,这个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挺好,不要太功利。数学本来就是理科的基础,学好数学为以后学习理科都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所以说现在虽然奥数不加分了,但是促进开发智力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好处,这就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习奥数。私自的观点,作为老师我也认为学习过奥数的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真的是有很多优势,特别明显的就是学习排列组合那部分,真的很多方法简单又快捷,我都挺佩服这些学生。


恬淡君


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先学了再说。不少家长表示。为啥非逼着孩子学奥数呢?如果想让孩子将来上个好初中,就必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奥数。一位姓李的深圳家长一语道破天机。

据了解,深圳市小升初虽然是划片就近入学,但暗中考试已成为各学校招收好学生的潜规则。可小升初考试怎么设置障碍呢?奥数就在其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奥数的分值差不多占到考试总分的一半,要进名校,奥数就是敲门砖。家长陈女士表示。

【调查】家长建议直接让奥数回归本质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59年成为国际赛事,1986年我国开始派学生参赛。这项专为高中学生设的竞赛活动,到了我国,小学生、初中生却反客为主成了主力军。

那么奥数到底该何去何从呢?某网站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70.4%的人认为奥数应回归特长教育本身,满足对数学真正有兴趣的学生,78%的人赞同斩断奥数的利益关系,不要与择校、升学、高考挂钩。

这么多孩子学奥数,那么学奥数到底有多大作用?深圳中学某数学老师表示,作为一种学习竞赛,奥数对于引导学生自学和思维培养都有好处。

奥数是素质教育的拦路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数与素质教育是两条截然相反的路径。奥数是具有选拔性的考试,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最大拦路虎。

目前,奥数的培训主体是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家长和学生的择校需求,导致奥数培训愈演愈烈。

奥数虽然备受诟病,但对数学爱好者还是有用的。深圳精英数学团队建议,各地区可成立专家组,由专家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适合学奥数,并给予集中辅导,让真正的数学爱好者可以不受升学束缚。同时,奥数热是现行教育的必然产物。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家长要择校,学校就要从众多报名者中选拔佼佼者。取消了英语考试,奥数填补,取消了奥数,但还有其他类似的考试出现。只有家长们不再去为孩子抢名校入学资格时,无论是奥数还是其他考试才能抛去功利色彩。

使奥数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导致的择校热。其实,政府对奥数的治理一直没有停止。但每次宣称要对奥数进行最严厉治理的地方,几乎都是高调开场,草草收尾。

奥数的生命力如此顽强,还在于其背后另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停不掉的奥数,只缘清理措施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只要和升学挂钩,奥数就会屡禁不止。只要关系到某些人的钱途,奥数就不会轻易被停。

在强调经济利益的当代社会,无论公立还是私立教育资源,都不可能不考虑市场竞争和教学成绩,而另一方面,现行的应试教育更是真正让各方欲罢不能的根本原因。以上是深圳精英数学团队为你解答,

更多详情关注头条号:深圳精英数学团队



深圳精英数学团队


第一,奥数只是不作为高考的加分项了。但,如果奥数取得了国际级的奖项(具体哪些可自行查),意味着在高二或者高三的那个寒假,你会被邀请参加冬令营。那些北大清华各种交大,会告诉你他们的自主招生里希望你能考虑,只要你过了一本线。醒醒吧,世界上都在如火如荼的举办着各种理科竞赛,不是我们觉得有用还是没用可以判断的。

第二,从低一些的现实考虑。奥数里面也并不都是很离奇的题,很多题型还是很接近平时考试拔高题的。有能力和精力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孩子,在学习数学上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另外,即使一点关于考试功利心都没有。还是有一个前提,自己的课本都掌握了,那么学一学奥数,进一步开发下思维也是很有好处的。

题外话,不要把奥数妖魔化了,它本身没啥错。错就错在很多家长不切实际,自己的孩子加减乘除运算都还没合格就直奔奥数。最后只能是大量的人财力投入完,发现一点效果没有,反过来奥数猛于虎,说白了还是自己的问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