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哨小兵大骂张作霖,没被责罚反而被赏升官奖老婆是什么原因?

用户63975057316


这实际上就是张作霖,为什么能起于草莽而成就一番霸业的秘密所在。

李德彪那个给他在大帅府上站岗的小兵,之所以大骂张作霖,是因为职责所在忠于职守,这本身就是正确的,如果张作霖罚他那属于典型的赏罚不明。

赏罚不明如何能治军?即便张作霖的东北军是一个军阀部队,但是只要想一想,他的底子当年可是属于半打家劫社半团练性质的保险队,到了,后来能在军阀混战中独霸一方,对比起来北洋军那种经过多少年的训练的正规军,丝毫不差,他治军当然必须严格,否则早就被打散了。

其次一点,李德彪是他的卫队里的兵,卫队忠于职守这明显是有利于张作霖的安全,如果为了这件事情张作霖责罚他,将来卫队的士兵考虑到上一次有李作为榜样,还敢那么严格吗?此事传出去之后,会不会有人真的就冒充进来刺杀张作霖?这对于精明过人的张作霖来说,当然是想得清楚的。

再次一点,这是一个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树立自己赏罚分明的形象,鼓励忠于职守的卫队士兵,对于外人来说,显得自己通情达理,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对于内部的人来说,则是一种职场上的强烈鼓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人都会觉得在张作霖这里,只要忠于职守,必有出头之日。这一点明显会增强了,东北军团体内部的凝聚力。

最后一点,其实大人物跟一个自己地位相差很远的小人物,从来没有太使劲的必要,作为一个团体的首领,如果小人物真的是严重的违反了团体的规则,那么就直接利用团体的规则去对待,由他的上级直接处理。如果事无巨细,到了自己亲自去跟一个小人物使劲儿,那会耽误多少做大事的精力?

想当大人物,对待比自己大的人物才应该使劲,没有实力的时候应当去让比自己大的人物相信自己,接受自己,有了实力的时候,真的想另立山头,而前面的那个大人物又已经成为绊脚石的时候,想的是如何巧妙地将其搬开。对于不如自己的手下,就应该把上面的思路逆过来考虑一下,谁有野心打算另立一山头,可能威胁自己?应该如何对待?

张作霖在这两方面做的都很成功,他实力不足的时候,依附冯德麟,实力足够的时候架空了冯德麟,把冯德林带到了沟里去,但是他也不把事情做绝,让外人不觉得刻薄。


千里岩


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帅也要缩着走!

张作霖是土匪出身,除了军人气息还有土匪习性。平时三句话离不开妈了个巴子,脾气是相当的火爆。但是治军很严格,经常下基层去视察。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巡查的晚上。


张作霖巡查从来不提前打招呼,都是穿着军大衣独自一人四处转转。一天晚上巡查回来的有点晚,后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喝:前面是谁,站住不要动!

张作霖哪曾多想,谁知道是叫自己,继续往前走。后面又传来一声喝:他妈的,前面穿军大衣的,说的就是你。你再他娘的往前走,我就要开枪了。

张作霖这才反应过来,转身回头:妈了个巴子的,你可知道我是谁?我他妈可是张作霖。哨兵这倒是急了:我他娘的还是张作霖他爹哪。赶紧滚,别在这瞎溜达!


看来这可能是个新兵蛋子,张作霖也怕了,英雄一世别死在新兵蛋子手上。就走远找个地方打了电话,让人送自己回府。回去之后,感觉今天的事越想越有意思,就让人把那个哨兵找了过来。

哨兵这才知道自己捅了大娄子,到张作霖面前战战兢兢。张作霖倒是没有为难他,得知他叫李德标,才来没几天。但是能在这么晚还如此认真负责,感觉这个新兵很可靠。赏了他几千块大洋,生了他的官,还给他讨了一房老婆。


虽然说张作霖与日本人有所勾结,但是在民族大义上没有站错队。他所治理的东北,在当时国内都是数一数二。奈何虎父出了犬子,张学良完全把张作霖的脸丢尽。

对于张学良,只想说:真是妈了个巴子的!


史之策


一代枭雄张作霖,统管东三省,时称东北王,也有被放哨小兵大骂却无可奈何的时候,而且张作霖被骂不但没被责罚反而被赏升官奖老婆,这倒底是什么原因?

有书君觉得这要看放哨小兵为何要骂张作霖,才能下定论,找原因。

那我们先来捋一捋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一天深夜,张作霖意兴阑珊,独自一人走出大帅府,来到大街上散步,散完步回府,却被门口小哨兵挡住了去路。

“站住,请出示你的证件”小哨兵手一伸。

张作霖一愣,老子回自己家还有人胆敢阻止,再转念一想,自己确实说过出入大帅府要出示证件,任何人不得违反。

他连忙摸了摸口袋,出门时换了衣服忘带了,赶紧做了个笑脸说:“我是张作霖,回自己家,不要证件吧!”

“那对不起了,请走开,没有证件谁也不许进。”放哨小兵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奶奶的,老子真是张作霖”张作霖生气地说。

“你是张作霖,我还是张作霖,他爹呢?没有证件,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许进!”放哨小兵说罢端起手中的枪,咔嚓一下,子弹上了堂。

张作霖确信这小子说得出做得到,只好心里念道:这二愣子,有种!

张作霖只好悻悻离开家门口,来到附近的营房,找了个电话,打给府中的郭松龄,赶紧来接自己回家。

回到家后,余怒未消,于是命令手下人把放哨的小兵叫过来。

张作霖坐在太师椅上,握着手枪,放哨小兵一进来,便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兵报告说叫李德标。

“好你个李德标,连大帅我也敢拦,胆子不小呀,不怕我秋后算账”张作霖故作生气地说。

“报告大帅,刚才我确实不知是大帅,况且我是遵照上峰的指令办事,没有做错什么,我当然不怕。”李德标不卑不亢地说。

“好,好,好,我就欣赏这种恪信职守的好兵”张作霖竖起了大拇指。

于是奖赏放哨小兵不少银子,立刻升为排长,还吩咐郭松龄替他物色对象,给他成家,后来还派他去讲武堂学习深造。人生从此开挂。

从事情的来龙去脉看,放哨小兵骂张作霖,是因为张作霖确实没有证件证明自己就是张作霖本人。而且张作霖的出言不逊在先,才招来放哨小兵大骂的,因而放哨小兵确实无过错,张作霖自然没理由惩罚他。

反而被赏升官奖老婆的原因,有书君觉得应从以下两方面去分析:

一、张作霖用兵驭人有术

从张作霖由一方小土匪成长为东北王,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心胸气度不凡,从一个小哨兵的忠于职守,严格执行军令,便论功行赏,因为军令如山,只有无数听从指挥和命令的士兵,才会成会不败之师,拥有了这样的士兵,才成打胜仗。

当然张作霖奖赏李德标一人,意在让全体官兵也像李德标那样严格执行上峰命令,恪尽职守,所有将士都这样了,这一支队伍才能成为常胜之军。

窥一豹可以健全身,从这件小事便可知张大帅不仅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而且用人驭人有术,才会有无数东北汉子愿意听从他调遣,与日本帝国主义抗争到底。

二、李德标恪尽职守,不卑不亢确实应该奖赏

从整个事件看,李德标严格遵守上级指示办事,才会有些误会,但军队中只有恪尽职守的人越多,才不会给敌人可乘之机。

当张作霖叫李德标前来问话,李德标并没有被权势所吓坏,表现出一个军人应有的气慨,不卑不亢,不谄媚,不讨好,不唯唯诺诺,也不是软骨头。

军队中正需要的人才,升他的官,奖励他物质和老婆,他将永远把恪尽职守铭记心中。

张作霖奖励小哨兵,不但让小哨兵感恩戴德,从此惟张作霖马首是瞻,也成就了张大帅自己的美名:一个宽容大度的张大帅,一个善于用兵驭人的东北王呼之欲出,因此更为后世之人的敬重!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放哨小兵不仅大骂张作霖,而且要枪毙张作霖的故事就不赘述了。因为前面很多大佬都答过了。🍁 在此谈谈张作霖为什么没有责罚,这个目无长官,出言不逊的小兵。🍂🌾 1.张作霖的眼界和学识💐🍁 张作霖虽然出身草莽,但是他为人精明。很好的践行了《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从社会这个大课堂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然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张作霖的学识和眼界,很多军阀拍马难追。🐴 🌈 张作霖不仅表扬了这名小兵,而且赏他一笔巨款,直接提干。这还不算,张作霖还给他找了一个媳妇,让他结婚生子繁衍后代。☀🌙 2.张作霖的大局观☀☀ 部队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张作霖不是小兵的直接上级,因此小兵有权利拒绝他,不择不扣的执行上级命令。张作霖不计个人得失,只要有利于部队建设,就表扬和奖励。张作霖的心胸宽广,很多人望尘莫及。🌺🌄 3.张作霖的识人能力🌷🌷 张作霖目光如炬,他吓唬小兵的时候,小兵没有害怕😨,而是据理力争。张作霖赞赏他的胆量和勇敢,认为他是可造之材,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给他提军衔,让他带军衔去讲武堂学习。学成之后,逐渐升为团长之职。🌴 张作霖的一生有很多戏剧性的故事。 🐚🐚🗻🗻 作者:润杨阆苑,欢迎关注!欢迎留言转发!


润杨阆苑


这个故事非常的迷幻,小兵在骂过张作霖之后不仅没有受到张作霖的军法处置,还受到了张作霖的强力赞赏,给他升了官,帮他娶了个老婆,不管大家对此故事有多么的不相信,我还是要跟大家说一句,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一天深夜,东北的街道上寒风澶冽,张作霖孤身一人披着厚厚的大衣行走在奉天省城的街道上,他的身上没有穿着军装,也没有带着护卫,此刻的他与许多普通的中年大汉一样,普通到了极点。



张作霖之所以敢一个人走在大街上没有带护卫,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对自己的地盘有着严重的自信,他自掌控东北以来就跟百姓们井水不犯河水,虽然自己手下的部队大多数是从土匪中转变而来的,但是在他的严格管控下,没有一个人敢去骚扰百姓们。

仅仅是这一点就让张作霖与当时民国各地的土匪军阀们区分了开来,在他的军队保护下,东北的很多城市绝对算得上当时中国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张作霖所热衷的微服私访

张作霖这人虽然文化不是太高,但是他通过各种评书也了解到了不少的历史,在一些评书中他了解到了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的事迹,所以他就决定要学一学乾隆皇帝。

他时常会不时的装扮成普通人游览在自己的东北城市里,像平常人一样在饭馆里面吃饭,像平常人一样在商店里面买东西,然后像平常人一样慢悠悠地在自己的军队附近晃悠,从自己的手下们旁边擦身而过,看他们有没有对百姓有什么不法的行为。


时间慢慢的沉淀,这似乎成为了张作霖一种特殊的癖好,一种扮猪吃老虎的癖好,如果被他发现自己的手下有什么不轨的地方,等他回到大帅府中的时候,绝对有手下的苦头吃。

就在这天的夜晚,张作霖就栽在了自己手下一名哨兵的手中,当他匆匆忙忙地哈着寒气,想回到自己的大帅府中烧炭取暖的时候,他被呵斥住了。


张作霖的微服私访遭遇了大尴尬

那是他大帅府中的一名哨兵,声音虽然年轻但中气十足,一声站住让张作霖不禁有些发呆了起来,因为好久没有人这样呵斥过他了,他自参加土匪到如今成为东北王,已经有多少年敢这样跟他说话了?

他怒极反笑,大声说自己是张作霖,他还想继续的往前走,但这个时候传来了一声更大的呵斥声,那名哨兵给自己手中的步枪上了膛,清脆的钢铁碰撞声在这深夜里被张作霖听得清清楚楚。


虽然张作霖一再的声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哨兵不相信,他说在这个时候,即便张作霖是他自己的爹,也不可能会放他进大帅府的,若张作霖胆敢再往前一步,那他就送张作霖去见阎王。

张作霖一点都不怀疑这名哨兵的决心,他只能慢慢的退去,他有些恼怒的来到了大帅府附近的一座机枪营中,机枪营里面的军官认得张作霖,所以张作霖通过机枪营的电话跟大帅府里面的守夜军官取得了联系。

大帅府里面的人不知道张作霖遭遇了什么,当得知张作霖要人出去接他的时候,很多人的神经都绷紧了起来,这件事情最后传达到了大帅府里地位最高的军官郭松龄那里,在郭松龄的带领下,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将张作霖接回了大帅府中。



明事理、不拘小节的张作霖

张作霖一肚子的气慢慢的消掉,他升起了炭火,将身上的棉衣脱掉丢在了一旁,然后让人将那名呵斥自己的士兵叫到了自己的大厅,因为当时天黑,所以哨兵不知道眼前这名威势滔天的大帅正是之前被自己骂的狗血淋头的“擅闯者”,他有些不解的看着张作霖,想知道张作霖为什么专门召见自己。


张作霖在对待小事小节上,一向有着别人所无法理解的玩心,他很欣赏萝卜加大棒那一套,很喜欢唬人但却不像其他军阀那样滥杀。

他故作严肃了起来,先是斥责了哨兵一番,表明了自己刚才的身份,他原本以为这名哨兵会在这个时候吓的不行,但是哨兵的表现让他失望了,哨兵不肯向张作霖认错,因为他觉得自己是遵守了长官向自己下达的命令,自己也遵守的很好,所以没有过错。



张作霖对哨兵的表现虽然有些许的失望,但同时也非常的欣赏他的耿直与守纪,所以在后来张作霖大大的封赏了这名哨兵。

张作霖直接将他从普通士兵提拔为了排长,给了他几百块大洋的巨款,又让人给他安排了一个老婆,最后让他直接带着军衔就读了东北讲武堂,在数年后这名哨兵成为了东北军中的中流砥柱,获得了他原本一生都想象不到的崇高军衔。

这名士兵就是后来东北军中的将领李德标,他因为自己的恪忠职守获得了别人所无法想象的荣华富贵。


所以说李德标之所以没受到张作霖的惩罚,反而被张作霖的青睐有加的原因就是张作霖足够的大度以及不拘小节,如果换成了是别的军阀,李德标很可能会在第一时间掉脑袋,但在张作霖这里他获得了张作霖的欣赏,获得了天上掉馅饼一样的横富,虽说不得迎娶白富美,但也走到了人生的巅峰,有时虽然品行、能力很重要,但如果没有一个有眼光、有胸怀的领导,再会发光的金子也仍然会继续地埋在土里,而不会闪耀自己的光芒。


孤客生


放哨的小兵大骂张作霖,不仅没有被处罚,而且还升职加薪,奖赏了一个老婆。乍一看还以为张作霖疯了,其实是有原因的。



1918年,张作霖在升任东三省巡阅使后,可以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所以对自己辛苦经营的产业也是格外看中,经常微服私访,对自己的军队突击检查。

有一次晚上,张作霖从大帅府的南门出来,巡视了一下奉天城内的军队的防卫情况。一直到了后半夜,张作霖才觉得有些困倦,准备从大帅府的东门回家。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一个人厉声呵斥道;“站住,别再往前走了。”因为当时是晚上,天色特别黑,张作霖很纳闷,以为不是说自己,就继续朝着家门走去。

刚走没几步,门口的卫兵拿起了枪,对准了张作霖说;“王八蛋,你找死呀,在不站住我就开枪了。”张作霖这次看清了,真是说自己呢,还拿着枪准备射击,于是大怒骂道;“妈了个巴子的,我是张作霖。”结果这个守卫也回了一句;“你就算是张作霖他爹,也得给我滚蛋!”



张作霖一看这种情况,身份无法证明,万一这小子真的开枪,那可就亏大了。于是张作霖对着守卫说;“好小子,我走,我走。”转过头来张作霖去了司令部。

到了部队里的张作霖叫来了郭松龄,吩咐人把这个门卫带到了自己面前。看到门卫的张作霖问到;“刚才为什么不让我进家门呀?”这时候门卫才清楚原来自己刚刚骂的人真的是大帅,不由的害怕了起来,不过还是壮着胆子说;“报告大帅,我们连长有命令,夜间值岗,没有上边的命令,任何人不能出去大帅府。”



张作霖也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了,不由的喜欢上了这个忠厚耿直的年轻人。当即问了问这个年轻人姓名、住址、家庭情况。原来这个小伙子叫李德标,21岁,不过因为家庭贫困,还没有娶媳妇。

这时候张作霖先是奖赏了李德标的连长500大洋,升任营长。然后给了李德标2000大洋,提拔他做了少尉,

第二天,张作霖找来了杨宇霆,让他给李德标物色一个漂亮媳妇,并且把他送进了东北讲武堂学习。从此李德标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成为了东北军的著名人物。



从这件事的处理方法上可以看出,张作霖用底层出身,长年的摸爬滚打,在用人上确实有着自己的一套实用的方式方法。


我是越关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张作霖有令,除非持有他的手令,任何人在夜间不得进入大帅府。可有一晚,张作霖独身一人便衣出行私访,回家时却被哨兵拦住了。因为他没有手令,而哨兵又是新兵,不认识张作霖,因此不但没让张作霖进门,还把张作霖一顿大骂。

当时,张作霖气得破口大骂。可是第二天,他却奖赏了这个哨兵。原因很简单,因为哨兵按令行事,是个好兵。

其实,张作霖奖赏的不是这个哨兵,而是奖赏的士兵的行为。他借此宣扬一种价值观:任何情况下,士兵都要按令行事。

此事宣扬开来后,大家一面称赞张作霖的博大胸怀,一面更加严格地执行军令,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张作霖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眼光非常长远。他可能没有读过商鞅立木的故事,但他的这个做法,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想,如果他不是奖赏了这个哨兵,而是惩罚了这个哨兵,那么以后谁还会严格执行军令呢?如此一来,奉军的军力必然大打折扣。

张作霖当然深知此中利害,因此做出了聪明的选择。

其实,发生在张作霖身上的类似故事不止一个。有一回,他的小舅子喝酒后无聊,用手枪连续打碎了好几盏路灯。当时,正是张作霖严令整理社会治安的时候。他的小舅子撞在了枪口上。当时,很多人都盯着这个事情,看张作霖会不会徇私。为了杀鸡儆猴,张作霖就把这个小舅子给枪毙了。

从此,再也没人敢放肆。

不管军令还是政令,要想畅行,除了一个“威”字,更重要的是一个“信”字。合起来就是威信二字。很多时候,“”容易,“”不易。张作霖立的,就是一个“信”字。

信,就是民心。


趣谈国史


此事是真实历史,至少表明以下两点:一是张作霖粗中有细,以身作则,军纪严明;二是懂得驾驭部下,善于收买人心。

张作霖一向对部队约束甚严,酷爱微服私访。话说有一天,张作霖一身商人装扮,不带侍从,又开始暗访。暗访后,他一人返回大帅府,想从东门回家。

其时已是午夜,夜色漆黑,灯火幽暗,大帅摸黑前进,很快到了东门岗哨处。

“什么人!站住!”一声断喝传来。

张作霖一愣,左右前后一看:没人啊!

他定了定神,继续往前。


哗啦!咔嚓!枪拉栓,弹上膛。一声厉喝再次传来:“王八蛋,你找死啊!再不站住,老子送你上西天!”

张作霖大喝道:“老子是张作霖!”

对方稍作沉默,又喝道:“胡说!你就是张作霖亲爹,也得听话给我滚开。否则,我这枪弹可不认人!”

张作霖一听:小杂种,胆敢骂我!刚要发火,想了想又改变了主意:好小子,算你有种!


张作霖担心对方真开枪,当机立断,回身到了大南门的教导队机关枪中队部,然后再打电话叫来卫队旅参谋长郭松龄把自己接回去。

张作霖:去把东大门放哨的那个卫士叫来!

片刻,卫士来到,张作霖:“你叫啥名?”

卫士:“陈述长官,我叫李德标!”

张作霖怒骂:“妈拉巴子!刚才为啥不让我进东大门?还骂我是王八蛋,说是我爹也不成!难道我的话你也不听吗?”

李德标一听:完了,自个惹大祸了!

“陈述大帅,褚连长有指令!”李德标大声道。

张作霖:“啥指令?”

李德标:“夜间放哨,没有上边指令,不许任何人出入帅府。”

“好小子!算你有种!今年多大啦?娶媳妇没?”

“陈述大帅,现年21岁,从军2年,家境贫寒,屌丝一枚,未娶媳妇!”


张作霖点点头,叫来参谋长郭松龄,大声宣布:“升禇连长为营长,李德标为少尉排长。通知军需处,赏禇连长银元500,赏李德标银元2000!”

又升官又赏钱,李德标祖坟上冒青烟了。

次日,总参议杨宇霆前来,张作霖召开李德标:“邻葛(杨宇霆的字),这是你们县的小同乡。俺就喜欢硬骨头,李德标这小子严格执行军令,不管是谁,妈拉巴子,真有种!”

杨宇霆哈哈一笑:这可真是大帅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张作霖:邻葛,拜托你两件事,一是给德标挑个大姑娘作媳妇;二是把德标送到讲武堂上学,这小子有前途!

不久后,杨宇霆果真给李德标说了一个大姑娘当媳妇,后来李德标又以优异成绩从军事讲武堂结业,在军中屡立战功,很快升任为第27师上校团长。

就这样,李德标靠着一次偶然机遇,靠着严格执行军令和张作霖的知人善任,迎来了人生命运的大逆袭,成为东北军的知名人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小兵,应该说的是李德标。话说当年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夜里,已经成为了东北王的张作霖穿着便衣从自己的大帅府中走了出来,去外面巡视了一圈,正准备回府。黑暗中,张作霖只听到一声断喝:什么人?站住!再往前走我可就开枪了!

张作霖一听,有意思啊,自己在东北这么多年 ,什么风浪没见过啊,于是继续往前走。这时候,声音又传来了:再往前走老子开枪了,打死你个王八蛋!

张作霖一听怒了,大声喝道:老子是张作霖,马勒个八子!


张大帅本以为亮出身份,对方便会放他进去,没想到对方根本就不买账:你就是张作霖他老子,也得给我滚远点,不然,老子一枪崩了你!

张作霖有点懵,堂堂东北王,竟然被一个哨兵给刁难了,正准备发火。转念一想,张作霖觉得这小子还真有可能一枪朝自己开过来,所以只能悻悻的说了一句:好,我走,你小子,有种!

张作霖离开之后,立马去了最近的一个军营,打电话回大帅府,正在府中的郭松龄一接电话,不敢怠慢,立马带人把张作霖接回了帅府。回到府中,张作霖余怒未消,叫人把门口的那个哨兵叫过来。


哨兵被叫过来之后,张作霖问他什么名字,哨兵答到:我叫李德标!

张作霖大怒:你刚刚为什么不让我进大帅府,还要用枪崩了我?马勒个八子!

李德标这一听,心想自己这是闯了大祸了,按照大帅的暴脾气,自己怕是九死一生了!正在寻思之间,这时,张作霖的声音传来:

好小子,忠于职守,干的漂亮,我张作霖就喜欢你这样的人!有老婆没有,没有老婆我叫人给你寻一个大姑娘去!

李得标万万没有想到大帅会这么说,顿时心花怒放!只觉得幸福来的太突然!


这个故事,简直就是小学课本上的《列宁与卫兵》的翻本,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张作霖粗中有细,御人有术。张作霖土匪出身,后成为奉系军阀首领,自然是有两把刷子,这个例子说是张作霖的御人之术,也不无道理。

不过,我倒是认为,这其实是张作霖的本性,率性而为,不失为一个可爱之处。为什么这么说,我也举个例子来说明:

张作霖闲来无事,带了几个卫兵微服私访,在奉天的街上晃悠,突然,耳边一声炸雷响起:卖豆腐咯!把张作霖吓了一跳。


张作霖一怒之下,对卫兵说,把那个卖豆腐的给我抓起来,绑到大帅府去。卫兵一听,不由分说,直接把小贩抓到了大帅府。可怜这小贩,压根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回到府中,张作霖命人把小贩的眼睛蒙起来,然后大声说,把他枪毙了。还没等小贩回神,嘭的就是一声枪响,可怜的小贩吓得都差点尿裤子,以为自己今天死定了。

没想到枪响之后,小贩一看,自己还活着啊!这时张作霖命人把小贩放开,哈哈大笑:你吓我一跳,我也吓你一跳,我们扯平了!


小镇月明


有道了羽评讲故事的时候了,话说43岁的张作霖成了东北王之后,就开始对部下严格看管了,也制定了不少规矩。还学康熙微服私访,他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查看部队情况的手段,这天晚上,张作霖一顿操作之后,完全变了个人,商人的模样,独自去查探。先是到了宪兵司令部、在到了27师师部,看到一切都按照他的吩咐做,于是就放心的回去了,夜深人静,在离大帅府还有几十米的地方,突然听到一声“站住”!他看了看四周,没在意就继续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以军人的素养,听到了拉枪栓、子弹上膛的声音,便立刻停了下来,听到远处有个声音:“王八蛋,你是不是找死,大帅府也敢随便进!再往前一步老子崩了你!”张作霖无奈亮出自己的身份,结果士兵说:“你就是大帅他爹,也得给我滚回去!”张作霖顿时火冒三丈,但是立刻压制了情绪,因为他知道如果再说很可能真的会被他一枪给干掉了,于是说:“小伙子,我走、我走、还不行吗!”

张作霖直奔机关枪中队,打电话让大帅府的的参谋长郭松龄来接他回去,吓得郭松龄还以为出什么事了,立刻集结手枪连赶过去把大帅接了回来,此时已经很晚了,张作霖让郭松龄把东大门的卫兵带过来。于是夜队褚连长把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领了进来,张作霖看见后就大骂:“麻勒个巴子的,刚才你为什么不让我进去,卫兵这才知道自己犯了错。”于是就说:“褚连长吩咐过,没有上边的命令,谁都不能出入大帅府。”大帅一听确实是,于是说道:“好小子,有种有魄力”,转过身又对褚连长说,你带的兵确实不错,接下来就和士兵聊起天来了,知道这个小兵叫李德标,是法库人,还没有老婆之后,第二天还特意让杨宇霆(也是法库人)帮他物色一个大姑娘,说你们法库人够冲、够狠、够有种,我喜欢!

最后赏了褚连长五百银元,李德标两千。其实这种题材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为了彰显领导人知人善任,不小肚鸡肠。其实张作霖的典故还真不少,下面送网友一个: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会,一位日本人知道张作霖文化不高,想让他出丑,于是就提出让张作霖题字,于是张作霖手舞足蹈写了个“虎”字,最后落款“张作霖手黑”,日本人看后哈哈大笑,随从连忙凑近大帅耳边提醒:“墨下面的土没有写。”哪知张作霖一瞪眼睛骂道:“麻勒个巴子的!俺还不知道‘墨’字怎样写?你们日本人心黑,我张作霖手黑,寸土不让!(寓意中国领土一分都不会从我手上让出去)。日本人知道后知道张作霖这个人不好惹,也合作不了,最后制造了有名的“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好了,想看更多的历史故事可以关注【羽评历史】,了解更多不一样的有趣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