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评选优秀员工,年年都是固定的几个人,你怎么看?

一语随行


我的看法是:

单位发展平稳,变化不大

你们单位总体发展比较平稳,工作没有大起大落,人事也没有大的变动,工作岗位几乎没有调整,因此,工作出色的依然出色,业绩好的还是好,优秀的继续优秀,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优秀的人的确一直优秀

也可能单位有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能力突出的,业绩显著的还是那几个人,其他人确实表现平平,评优没毛病。

单位评优不规范,讲人情,不看实绩

那几个人关系特殊,被照顾,其他人无论工作好坏都没有机会。这在一些单位确实是存在的。


红枫诗笺


我在国企工作,曾经也是几乎年年拿优秀员工,我来谈谈看法。

1.一方面是有的人确实一直很优秀,表现很好,领导也一直很赏识这些人,形成了良性循环,表现越好,越受赏识,也就会继续表现更好。

2.领导本身其实有思维惯性,第一印象对你好,就一直觉得你是好的,优秀的员工犯了错,也会直觉不是他,即使确定是,也会心里为他开脱,而其他员工就是背锅侠,不是你的错,也得倍。

3.评优也打消了许多人的积极性,总是少数几个人,渐渐的,大家就没有工作积极性了,反正好事也没有自己的,为什么那么努力。

4.对于优秀员工,不断评优其实也是为了稳住这些员工,他们是骨干,一旦离开单位会承受损失,需要通过评优多发奖金来留住他们,日后需要提拔,也有理由了。

5.这样其实也省事,领导不用操那么多心了,每年基本按上一年来就好。

这样其实有好有坏,树立了少数榜样,稳住了优秀员工。

坏处是凉了大多数人的心,导致别人越来越没有积极性,反正你再努力,年底各种评优也跟你没太大关系。

我们企业就是这样,少数人总是拿优秀,得到更多奖金,更多提拔机会。

多数人越来越没干劲,到了一定年龄就消极怠工。


体制内扫地僧


【1】仅仅就是荣誉

在一个单位,经过一年的拼搏和努力,为了鼓励肯定先进,鞭策后进,往往会在年底对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在工作中出现的努力的工作相对突出的人人进行评选,这种评选一般都相对比较公平,因为往往是一人一票。

【2】可能有点实惠

对年底评选的优秀员工,单位根据情况的程度,年年会有点儿小小的福利,但一般来说金额都不会太大,主要的作用就是安抚一下,在年度的工作中,要用心和努力的人,大家也知道,如果不安抚,那些努力肯干的人就容易泄气。

【3】无关提拔重用

单位评选优秀员工,年年基本上固定,就是那几个人,激励那几个人的作用暂且不说,对于其他人来说,它的编作作用实在是值得质疑,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这种评选优秀员工,是提拔成干部的必要的条件,或者说是对优秀员工的成长具有很关键的必要作用,那么没有得到优秀员工个人在下一个年度就会努力赶超,这种感受就会像奥运会冠军那样非常激烈,绝对不会让几个人长期占据在那个固定的位置上。

【蜗牛观点】

在单位年年被评选成优秀员工的那几个固定的人,他们的确是很优秀,也是大家公认的,但是年年都只被评选为优秀员工,不得不说也是他们几个的悲哀,也是其他员工的缩影。


非知名首席人际官


是不是企业规模很小的缘故呢?如果企业人数超百人以上,会分部门、分岗位评选先进的!

目前企业里常出现选举优秀员工最头疼的现象是:轮流先进!因为每个部门只有1-2个名额,为了讨好大家,通常采用轮流推荐先进!失去组织选先进工作者的初心。

我们单位选先进是2019年学员评价数据基础上选举的:学员眼里最认真的班主任,学员一致公认最有干货的老师,学员认为最智慧的数字导师,学员最满意的课件名称,学员最有收获的课程!



何澜与杭州新经济


此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这几个人确实很优秀,无论是别人怎么做都是无法超越,各方面素质都是杠杠的,都是一把好手,那么优秀员工肯定也就会在这些人当中选出,就像上学时年年拿第一名的学生一样,那肯定奖学金年年都有他的份。如果是此类现象,你需要更加努力,至少要比这几个人还要努力,争取超越,拿到优秀员工称号;

另一方面,因公司内部关系问题,导致领导评选时,有意的偏袒这几个人,并打压其他人,造成年年都是这几个人拿奖,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优秀,你就是评不到,气死人不偿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要么也进入这个大染缸,去讨好领导,加入其队列;要么辞职吧,这种情况下,长此以往,公司只会越来越差,有能力的人会越走越多,留下的都是溜须拍马,混吃混喝之辈,毫无发展。


爱销售的小朱记


其实哪些人优秀,领导心里明镜一样!他很清楚的,不管是投票还是内定的!方式无所谓,主要是目的达到就行!至于别人为何优秀,为什么是别人,这才是你要考虑的!


Z鹏504


我乍一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如同题主的疑问一样,凡事咱们都不能按照惯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毕竟自己得给自己找开心锁嘛,要是什么事情都看得太透彻,想得太明白反而徒增烦恼。

说得再直白一点,领导也是人也得有几个给他干活听他指挥的人,也得有几个为他服务让他省心的人,更得有几个不看他脸色能量却比他还大的人,自然而然优秀都是这些人的没什么争议。问题出在为什么我们不成为那样的人?

题主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证明你对优秀员工还有所期待,无非是物质奖励或者精神荣誉、能力肯定。

成年人想得到某种东西,就必然会为之努力,所以,你想获得这个成就,就需要让自己成为我上述说的几种人之一,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笨方法,靠能力。

一个单位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效益,发挥效能。必然要有员工为这个单位的工作出力干活,当你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远远超过其他人,成为领导不可或缺的人,他想不给你这个优秀员工都不行。

第二,小聪明,靠关系。

我说的这个关系不是行贿受贿、送礼收礼,而是最普通的那种友情关系,在工作上能力不足、精力不够等等原因无法凸显自己,那么就在生活上补齐提升。多关注领导的所想所思所做所需,领导家里有大事小情多照应帮衬,日常琐事多动脑琢磨,凡事多动多思多维护就行。等你成了下班和领导称兄道弟的知近人,别说是优秀员工,很多事情都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纯实力,靠背景。

我见过很多二代、三代,工作能力、处事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均是平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几年时间依旧没耽误自己的发展。不是领导喜欢他,而是领导忌惮这人的家世。所以,这种人不是想当就当,得自己掂量掂量是否够格。

另,优秀员工这种东西有些单位是领导定,有些单位是全员公投,操作方法不同,含金量不同,各位结合实际参考使用。


办公室锦囊


单位前一阵子刚刚选完先进,作为参加评选先进过程的具体工作者,7号讲述一下评优过程中的小动作,虽然今年的先进还是没有我!

单位评优,是对一年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的一种鼓励,有着实打实的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对职场人来说是有着加分项的,有可能在竞聘某岗位时,就败在了那几分上,而那几分或许就是先进。

模范的先进带头作用

企业要发展,单位要评优,模范的先进带头作用少不了。在这里,一个正常的向上发展的企业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业务骨干,因为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是最明显的,也是承担了业务科室大部分职能的人。

经过一年的工作,将先进的名额给骨干、给模范,一是为了肯定工作能力,稳定人心,辛苦了一年却将本属于自己的先进给了新人,搞不好第二天就会给你撂挑子,甩脸子;二是表明态度,向大家表明靠着出色的业务能力可以得到的回报,将先进给到这些人是实至名归。

在这里,职场新人一定要放低姿态,虚心学习。新人之所以是新人,是因为你并没有接触到核心岗位。尽管你一年以来兢兢业业,但是如果大家都是这样,而你的岗位相对来说职责较为轻松,在领导的眼中,第一顺位很大概率上不会是你。

而骨干之所以是骨干,他所经历的必然不会比新人少,肯定也是从加班加点中熬过来的,也是从辅助岗位摸爬滚打到核心岗位的,这种经历有目共睹,论资历、论资质,新人都是没有竞争力的。

相对固定的评优方法

不可否认的是,单位里面为了省时省力,在制订了一版评优方法之后不再进行修订,这就导致了每年的先进相对较为固定。

7号单位里因为评优方法一成不变导致先进人员相对固定的就不止一两年。熟悉7号的都知道,7号单位是银行,而考核银行业绩最终的两大指标就是增量的利息收入和存款。

相对于已经被各大银行蚕食完毕的城区,乡镇的网点就具有十分强大的竞争力,因为没有太多的竞争单位,不管经济是否利好,存款都是自然增长的,而且增长的规模都是千万级别、亿万级别的。

其实这里就涉及一个评优方法的情况,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考察某一种对象,如果这个网点在一开始就属于增长型网点,最起码在三年内都会保持这个态势不易改变,而其他的网点就比较吃亏了。

这里既有一刀切的评优方法,罔顾事实结论,也有急于就成的浮躁心态作祟。

类似这种事情,像7号这种实际参与者,能够争取的必然会争取,但有时候却是真的爱莫能助,身不由己呀!

大领导的职场用人法则

大领导在评优上,才是最终的拍板人。

7号的单位在评优时,会分部门、分条线、分岗位的分配先进名额。在统计先进名单时,领导也会吩咐将去年乃至前几年的先进人员清单做下对比,尽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因为单位不是董事长一个人的家族企业,下面也有部门老总、分公司老总等等,这些人其实在金钱上面看的与普通职工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这些人是需要照顾的,他们是需要荣誉去打气、去真正拼事业、为总公司添砖加瓦的。

总不能“明明说好是三年,可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这不是领导艺术,这就变成压榨了。

但在员工看来,每年的评优就是都是领导们的自娱自乐了。

领导的授意变更,更多时候是为了稳定,是一项用人法则。不管是高层间、中层间、各个分公司竞争间还是员工之间,每一层领导都有自己的用人法则,官场叫做政治资源,商场叫做经营班子,都会根据当年的实际经营成果和自己的用人习惯对某些人作适当的倾斜,这是人之常情。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先进,只是你在通往先进的路上,有的人跟对了人,走对了路,步伐稳当;有的人跟对了人,走对了路,但步履蹒跚;但也有的人迷了路。


我是7号看理想,坚持原创,专注职场生活,先点赞再收藏,有似曾相识的你我他!谢谢关注!


7号看理想


我们单位,央企,每年评选优秀员工都是领导内定的,没有任何选举过程,都是领导身边的红人,和普通员工没关系。


一休哥frank


这是很多从小发展起来的企业经常出现的情况。因为老板有较强的补偿心态,这些人可能工资待遇不是最高的,但是是跟从老板时间最久的,老板会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按级别给予高工资,在这样的地方给予补偿,而且还会让这些人感觉有面子。

而且这类人一般从事的岗位不是创造价值最高的岗位,但是有可能是老板最在乎的岗位,比如财务,库管,采购。

所以,碰到这种情况,理解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