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攻擊艦的噸造價,為何比不上航母和神盾?

張浩天Tony


兔哥回答:航母是燒錢的貨這個好理解,做為海上移動的機場,除了具備起降作戰飛機的各種功能,還是海上彈藥、物資、各種油料的倉庫,核動力航母更是高技術的產品,沒有技術實力和經濟實力玩不起這個大傢伙。航母的建造牽涉到一個國家的整體制造領域,從材料、電子、航空、製造、工藝等等都需要一流的技術才能夠支撐航母的製造和運行。航母裡面也是滿滿的技術和設備,艙室眾多,就像迷宮一樣,設備眾多,動力,電力,海水淡化等等填滿了整個航母艦體,能不值錢嗎?



驅逐艦雖然個頭不大,但它可是要衝鋒陷陣的角色,無論從艦型,隱身材料,雷達探測,電子設備、防空、反艦、反潛對陸打擊等等都是高度密集的技術組合體。驅逐艦的艦體小於航母和兩棲攻擊艦很多,把這麼多的高技術設備整合進一個有限的空間裡這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動腦筋的事,驅逐艦的艦體裡面塞滿了動力,機械設備,武器彈藥,雷達、電子通訊等等高價值的設備,艙室眾多,結構複雜,這些是都需要用真金白銀來填充的,僅僅是武器裝備,彈藥,雷達制導就不是一個省錢的東西,哪個不是用錢買來的,所以別小看一艘驅逐艦,個頭沒有航母大,但噸造價比航母都高,滿肚子都是錢。


兩棲攻擊艦,別看它的名頭響亮,又能上天又能下海的,其實這都不是它的本事,上天靠直升飛機,垂直起降戰鬥力。下海靠登陸艇,氣墊船,兩棲作戰車輛。兩棲攻擊艦隻不過是搭載這些武器裝備的一個運輸工具,而且為了能夠裝下這些武器裝備還採用了空心大肚子的設計結構,這裡面的東西都不是固定的,不屬於兩棲攻擊艦,如此大的空間結構本身就不需要花錢,在加上機庫也是空腔的。所以兩棲攻擊艦的製造用料要比同體積的航母,驅逐艦省的多,而且結構設計也要容易些。


兩棲攻擊艦在作戰使用上主要是搭載作戰武器裝備進行兩棲作戰,這是它的用途,並不需要它去防空,反艦,反潛,也不需要它衝鋒陷陣去拼殺,因此,兩棲攻擊艦上只安裝了用於自衛的簡單的武器裝備。也沒有高價值的雷達,通訊,武器彈藥等等設備,夠它指揮登陸作戰就行了,技術含量低於航母和驅逐艦。從結構防護上兩棲攻擊艦也不需要設計眾多的艙室,也不需要對彈藥庫,導彈發射平臺進行必要的裝甲防護,更不需要有複雜的作戰系統,因此,兩棲攻擊艦的結構材料沒有航母和驅逐艦那麼高的要求,結實就行了,少了高價值的設備和材料自然就價格低了,這很正常。


兩棲攻擊艦的噸造價比航母和驅逐艦低的主要原因除了結構還有使用方面,兩棲攻擊力雖然自身有一定的自衛能力並不是說作戰中它就能自保了,真沒這個本事。面對空中,海面,水下的立體進攻顯然是力不從心,因此,它要受航母艦載機,驅逐艦的保護才能完成任務。兩棲作戰時它不會直接衝到岸邊。而是在一定的安全距離處開始利用直升機,垂直起降戰鬥機,兩棲作戰船艇,作戰車輛實施登陸作戰。位置處於保護圈內,這也就使得兩棲攻擊艦的設備主要滿足兩棲作戰就夠了。製造的難度比航母和驅逐艦要小。


艦船的噸造價並不只有材料設備,還要考慮工時,設計,建造週期等等都考慮進去,這樣一來兩棲攻擊艦的噸造價自然是不能和航母以及驅逐艦比了,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民用貨輪能夠載重幾十萬噸,但它的噸造價就遠低於軍艦等裝備,就是這個道理。


兔哥42928


水面艦船造價不只在於體積,主要在於功能,功能決定造價,體積大小隻是一方面。

兩棲攻擊艦一般像輕型航母,當年英國的無敵級航母就是按照這個理念造出來的,英國的海洋之子兩棲攻擊艦是一棵樹上的兩個棗,模樣差不多,功能也有部分通用。世界上的兩棲攻擊艦通用噸位就是2萬噸,比如法國的西北風,日本的,韓國的,基本上都是這個理念。

世界上只有美國不同,兩棲攻擊艦被美國放大一倍,達到了4萬噸。美國航母也是這樣,歷史上只有美國過10萬噸,其他國家都是中型航母,輕型航母。美國航母也叫超級航母,其實兩兄弟店也可以叫超級兩棲攻擊艦,因為世界上只有美國是全球海軍。

至於神盾艦貴,是因為電子設備貴,武器貴,而個頭在於優質鋼材,那些能通過噸位差不多能算出來,而電子設備,系統是表面看不出來的。同樣的是盾艦,噸位不一樣,價格也能差幾倍。比如瑞典剛掉在水裡的盾艦,和美國的盾艦價格就不在一個數量級。

所以航空母艦,盾艦,以及兩棲攻擊艦,各有各的作用,沒有可比性,何必要比呢?何必每天比來比去呢?



大志遠思想空間


沒有安裝那麼多的昂貴的武器和電子設備,有些國家打造的兩棲艦,居然還以民用艦船標準來打造,看著十分便宜,價格非常誘人。據媒體爆料,韓國造的2萬噸級兩棲艦,5000萬美元一艘,菲律賓毫不猶豫就下了單,能省則省,對於第三世界國家來說,還貪圖個便宜。美國不一樣,軍用即軍用,從來不含糊,一艘4萬噸的“美國”號,高達30億美金,對於韓國外賣價格來說,差距不啻天壤。一貴貴在艦體結構複雜,水密隔艙多,結構件多使用複合材料,二貴貴在船體,大量使用裝甲鋼,三貴,武器系統和電子設備要多些。對比意大利今年新下水的“里亞斯特”號,滿排3.3萬噸,也只有區區11億美元,便宜了一半還多。歐洲的兩棲攻擊艦,建造標準都一樣,英國2萬噸的“海洋”號不到3億美金,沒用幾年賣給了巴西,售價不過1億美金。法國2.1萬的“西北風”級,賣給俄羅斯的價格不過6.7億美元。

機比船高

兩棲攻擊艦是由海向陸之神器,凡有島嶼之爭,有海外領地,以海圖強者,莫不趨之若鶩,極力打造。作為立體對地打擊的工具,兩棲攻擊艦的意義在於立體二字,以空制地,自從它問世,改變的是一種全新作戰樣式。可以不再限於傷亡較大的既設灘頭陣地,直接向心突擊,動搖對方核心陣地,打擊其指揮設施,通信、交通和水電等節點,以其艦載戰鬥機實施制海,同時兼具對地攻擊,所以艦體遠在岸基打擊射程之外,艦體打造不再是重點,要在艦載機的性能高低。以“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來說,可以搭載20多架F-35B艦載機,每價要在1.3億美元以上,還有“魚鷹”、“種馬王”、“眼鏡蛇”、“海鷹”等幾十架,個頂個身價不菲,加在一起就海了去。

我們如何

據媒體披露,我們也在打造直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尹老爺子曾說滿排水在4.5萬噸,大致相當於“美國”級。我們還沒有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戰鬥機,以遼寧艦配合作戰就可以。如果要全新研製一款類似F-35B的戰鬥機,整條艦加上裝備,價格自然也就跟著漲上來。不是071型登陸艦所可比的。即便考慮到實際購買力要強一點,但一考慮艦載機因素,價格也會蠻高的。再說我們的造船不會使用民用標準建造,加上艦載機,50億美元恐怕難以打住。不過,國防建設不能算小帳,作戰裝備從來要使實用出發。


魂舞大漠


以美國為例,50年代開建的小鷹號常規動力航母造價只需2.75億,1961年建造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則暴漲到4.5億美元,到了1998年開建里根號尼米茲級航母時,價格已經飛昇到45億美元。進入新世紀,美國人最新的福特級航母下水服役,單艘價格直接飆到150億美元,如果以噸計算,福特級航母排水量約為10萬噸,每噸造價達到了15萬美元的天價!
(福特級航母入役儀式)

如果覺得航母已經是史上造價最貴的軍艦,那你就out了,美國的宙斯盾驅逐艦更貴!2012年美國重啟阿利伯克IIA生產線,每艘造價約18億美元,而阿利伯克級的滿載排水量不過9000噸,噸造價超過18萬美元!別驚訝,更貴的還在後頭!2016年服役的未來戰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單艘造價約45億美元,而朱姆沃爾特的滿載排水量不過1.4萬噸,噸造價高達32萬美元,形象一點描述,朱姆沃爾特驅逐艦上隨便摳下來一塊鐵,就能夠買一輛豪華寶馬奔馳跑車!你說貴不貴?


(朱姆沃爾特驅逐艦)

相對於航母和驅逐艦來說,兩棲攻擊艦那基本上就屬於山寨廉價品的存在了,全世界最便宜的兩棲攻擊艦是韓國大宇造船廠設計,印尼授權生產的望加錫級多用途投送艦,排水量約1萬噸,單艦造價僅僅5000萬美元,噸造價只需5千美元。
(望加錫級多用途投送艦)

全世界最貴的兩棲攻擊艦莫過於日本的出雲級,根據日本防衛省的數據,其造價約1200日元,摺合11億美元,出雲級滿載排水量2.4萬噸,噸造價約4.5萬美元,雖然比渣渣望加錫級足足高出近十倍,但是仍舊不到福特級航母的一半,比朱姆沃爾特就更是望塵莫及!
(日本出雲級兩棲攻擊艦)

那為什麼兩棲攻擊艦如此廉價,而航母和驅逐艦又如此天價呢?主要是由三者的定位造成的!兩棲攻擊艦主要是用於坦克和直升機運輸,進行兩棲登陸使用,所以只要留一個巨大的肚子和一塊麵積稍微大點的甲板就可以了。兩棲艦內部的各種電子設備和所配備的武器特別少,而且兩棲攻擊艦不需要起降固定翼飛機,對於艦體結構的強度和材料要求也相對更低,完全可以由民船改裝。韓國出售給印尼的望加錫級投送艦完全按照民船標準建造,最高航速只有可憐的18節,人員配置只有可憐的100人,武器則只安裝了一門76毫米艦炮和兩門25毫米速射炮,這樣的船能不便宜嗎?

(望加錫級多用途投送艦內部構造)

再看航母,航母分為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僅僅一個核動力裝置的造價就高達數億美元,常規動力航母所使用的高標準蒸汽輪機的造價也不會低。航母用鋼特別是甲板鋼都是屈服強度在500MPA以上的高強度鋼,這個成本同樣不菲。
(福特級航母鋼板切割)

除此之外,航母還需要配置彈射起飛、攔阻著艦、升降機裝置,作為艦隊核心旗艦,各種複雜的電子設備和信息化指揮系統也少不了,價格也是動輒上千萬美元。雖然航母只是艦載機起降平臺,但是各種近防炮和防空導彈依舊是標配,這些武器的價格依舊是貴的離譜。最後航母上還要長期生活數千人,各種生活設施,諸如淡水淨化設備、洗衣房、娛樂室等等哪樣不需要錢?航母造價高,一點都不奇怪!

而宙斯盾驅逐艦的貴主要就是因為武器貴,阿利伯克級配備的宙斯盾雷達系統和MK41垂直髮射系統,內部採購單價都超過一億美元。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配備的新型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的單發炮彈價格就高達70萬美元,連美軍都直呼用不起,用不起!而各類反艦、防空導彈就更是常人只能仰望的存在了,艦載標準2防空導彈單發150萬美元,戰斧對地巡航導彈約170萬美元,一發出去就是一輛法拉利頂級跑車。除此之外,還有拖拽式聲吶、燃氣輪機動力乃至於全電推進裝置,樣樣都是錢、錢、錢!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所言非虛!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導彈)


軍武吐槽君


這幾年,全球似乎掀起了一股建造中大型兩棲艦艇的熱潮。現在韓國的造船廠,居然敢以5000萬美元一艘的價格,對外推銷1.5到2萬噸級別的兩棲大艦,還吸引了不少的客戶。比如菲律賓海軍就買了一艘,還駕駛這艘船到處出訪。甚至連印尼都開始買來了此型艦的圖紙自己造。哪裡不明白再請韓國船廠幫忙。可誰都知道,目前在國際市場上,5000萬美元都很難買到一艘2萬噸級別的現代化滾裝船。而一艘1000噸級的正宗的輕型護衛艦也要價好幾億美元。韓國船廠為何敢如此低價攬生意呢?其實很簡單,第一是韓國船廠有補貼。屬於低於成本價傾銷搶生意。第二自然就是偷工減料,幾乎完全用民標生產軍艦,而且用料上能省則省。購買的國家或者買圖紙自己造的國家,也屬於先過了大艦癮再說,至於打仗?從頭到尾就沒想過打仗的事情。

其實不僅僅是韓國造船廠在帶壞風氣。就是過去一向被認為嚴謹務實的日本船廠,這個過去濃眉大眼的現在也墮落了。被吹上天的出雲、加賀等,被披露同樣大量使用民標和民用船舶的材料來製造。就這等水平了,還不乏有人追捧。說什麼出雲加賀落上F35B,就可以壓倒誰誰一頭。實際上當今全球,真正還在嚴格按照純粹軍標造軍艦的,也只有中美兩家。連法國造西北風都採用了一大半民標和民用艦船的材料。看看同樣是被撞擊,美國2艘神盾最多生活長期不能自理,而挪威的神盾護衛艦就直接成了潛水艇,就知道造艦偷工減料用民標,關鍵時候其實是既不省錢,更不省命。很多國家對兩棲大艦往往有一個誤解,認為不過就是一個刷著軍艦油漆和具備部分武裝的大型滾裝船。而最高檔的的兩攻也不過是一個可以降落直升機的更大的滾裝船。

其實這種看法都是錯誤的。軍艦就是軍艦,民船和軍艦比,在絕大多數時代都差距的不是一點兩點。兩棲大艦隻能說比主戰驅護艦簡單,但是絕對比普通滾裝船複雜N倍。和主力驅護艦比較,兩棲艦船的雷達和火控很簡單,和驅護不是一個級別。兩棲大艦一般也不需要自身安裝大型的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同時很少安裝大口徑艦炮。因此兩棲艦艇不需要像驅護一樣,要考慮複雜的電磁兼容。另外大多數國家的海軍,也不把兩棲艦艇,編入海上主力驅護艦隊中。認為大多數時候,兩棲艦艇都不需要和對方的艦隊直接面對面的對射。因此導致兩棲艦艇的建造標準參差不齊。海軍大國除外,中小國家造兩棲艦艇,基本上就是造個空殼子。不論動力系統還是艦上配套的雷彈,都要求不高。不過兩棲艦艇現在的噸位越來越大,對大國來說,噸位造價雖然比神盾和航母都要低下。但是兩棲大艦的總造價,因為噸位巨大,可能還是比較貴。

按照慣常的說法:一艘小火車的價錢,可以採購4艘新青年;而一艘新青年的採購價格,又可以採購4艘小動物。一艘大山的價格,不會超過2艘新青年。以此類推,一艘4萬噸級新兩攻的價格,應該不會超過1.5艘小火車。這個價格,和真正的大型航母的價格顯然不是一個數量級。兩攻比航母簡單,除了噸位。在起降設施上,正規中大型航母,不管有沒有彈射器,起碼複雜的阻攔索都是有的,女王級那個異類除外。因此現在美國海軍都拿更多的兩攻當簡易航母用。





知了春秋


兩棲大艦隻能說比主戰驅護艦簡單,但是絕對比普通滾裝船複雜N倍。和主力驅護艦比較,兩棲艦船的雷達和火控很簡單,和驅護不是一個級別。兩棲大艦一般也不需要自身安裝大型的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同時很少安裝大口徑艦炮。因此兩棲艦艇不需要像驅護一樣,要考慮複雜的電磁兼容。另外大多數國家的海軍,也不把兩棲艦艇,編入海上主力驅護艦隊中。認為大多數時候,兩棲艦艇都不需要和對方的艦隊直接面對面的對射。因此導致兩棲艦艇的建造標準參差不齊。海軍大國除外,中小國家造兩棲艦艇,基本上就是造個空殼子。不論動力系統還是艦上配套的雷彈,都要求不高。不過兩棲艦艇現在的噸位越來越大,對大國來說,噸位造價雖然比神盾和航母都要低下。但是兩棲大艦的總造價,因為噸位巨大,可能還是比較貴。


兩攻比航母簡單,除了噸位。在起降設施上,正規中大型航母,不管有沒有彈射器,起碼複雜的阻攔索都是有的,女王級那個異類除外。因此現在美國海軍都拿更多的兩攻當簡易航母用。

一方面,雖然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一樣都能夠起降固定翼艦載戰鬥機。但是因為兩棲攻擊艦上一般沒有配備大型的彈射裝置,所以其載機大多是以垂直起降戰鬥機和直升機為主,因此其在出擊頻次和出擊強度方面和裝備大型彈射裝置的航空母艦當然不在一個頻次上。 其次,兩棲攻擊艦的艦艇後半段通常都是半開放式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空出足夠的塢倉來容納兩棲登陸部隊的裝備。這也就突出了兩棲攻擊艦的另一個重要屬性——兩棲登陸作戰! 因此,兩棲攻擊艦並不太適合高強度的作戰一線,大部分都是等航母清理完敵方的主要作戰力量之後,才登場為登陸部隊提供一定的防空和地面掩護作戰!


Warfare戰爭原形


現代軍艦的建造成本構成主要為 艦體 動力系統 武備系統(包括武器發射系統和雷達電子戰等相關係統)。艦體所佔的比例相比以前已經降低很多。兩棲攻擊艦的動力系統一般是柴油機,造價相對核動力和燃氣輪機低很多,艦體用料還一般屬於中等偏下水平。武備的話就很少了。像神盾艦光相控陣雷達造價就很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