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讲课不咋的,学生成绩优异。同事课讲得好,学生成绩不咋的。为什么?

特辣阿婆说我


老师教学,不全在嘴巴。一你能否成为学生的偶像。二你是否能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提起来。三你是否在讲课中用简明的语言把知识讲到位,让孩子概念清楚深刻。四你是否能把内容讲成"故事。五若你是班主任是否能让孩子高兴团结。六你是否能以人格看得起你。如果做到了,你就会带出一邦好学生。当然,打铁还要自身硬。


岳风轻云淡


笔者来回答这个问题。我邻校一位女教师就是这样,学生成绩,年年考试全乡第一名,可是她的课讲的一般般。

  • 有一次中心校领导想推荐她讲公开示范课(因成绩总拿第一),她听说领导要来听课,吓得那天没上班请病假。公开课也没讲成。

笔者觉得这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

01、小学阶段,管理严学生成绩好。

在小学阶段,课讲得不咋的,成绩好是老师责心任强。严格管理学生了。那位年年考第一的女老师,下课都不回办公室,看着学生写作业。学生呢,只有上厕所可以去,下课都没有玩的时间。有一次,有个学生记忆差,“人”字不会写。她让学生站在教室后面背“人字,一撇一捺”。(这件事她的同事和家长都证实过)。呵呵,我的孩子不让她教,我怕她把孩子教“呆”了。

02、学生成绩优异,成绩不仅仅指考试那点基础知识。有时生源好也是部分原因。

考试不能代表学生获得知识的全部,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人们常说某某小学生成绩“优异”,笔者认为这是对成绩的“误解”。

03、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后来都怎样了?

我举那位女老师的例子,她教的“成绩优异”的学生上初中没有突出的,有的厌学缀学,有的没考上高中,也有的考上高中学习也吃力。而我的一位同事,女老师,课讲得好。但是她不严格管理学生,她班的成绩最好时能占中游。而学生升入初中却大放异彩。不少学生到初中都是尖子生,升入了重点高中。学生对她相当尊重,总念念不忘。

04、老师课讲得好,我指平时讲课(不是为领导听课特意做的一节课),学生受益。

讲课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去学,而不是在“严看死管”下机械学习。讲课好,再严格管理学生,成绩会更突出。

05、小学低年级总得双百的学生,也不能说“成绩优异”。

等到三年级往上,学生动脑思考去学习,这时学生学习更具主动性。如果成绩好,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保持住,将来孩子不会差。

06、如果是我的孩子选老师,我选讲课好的老师教。

讲课引人入胜,孩子终身受益。很多知识孩子听完课就记住了,孩子不会厌学。讲课好的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智力,而“讲课不咋的”的老师开发学生智力做得不好。“成绩优异”是靠严看死管“现得力”。

07、讲课好的教师,成绩不会太差;而“讲课不咋的”,学生成绩优异是暂时的,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

笔者是老师,也是家长。这个问题我和同事探讨过。大家的看法和我差不多,而领导喜欢“成绩好”的教师。

如果讲课好的老师,在管理学生上下点功夫,会更好;而“讲课不咋的”的老师更要下功夫把课讲好,这样两全齐美。都不会误人子弟。


在童心世界里塑造


我已经从教近二十年了,在工作中这样的老师真的不少,他们的表达能力一般,课堂也很是枯燥,可是考试成绩却不错,这说明一个问题,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完全由老师的教决定的,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学决定的。

讲一个真实的例子。08级的学生,隔壁班的语文老师因病请假了,一个月没来上课,结果月考这个班的语文考了第一。这不是讽刺,是真实的案例,也不是忽视语文老师的作用。之所以考得好是因为没有老师指望,学生下功夫多了,实践的多了成绩就好了。

讲课不咋地,学生成绩好的大致有这样的情况。

01|对学生关爱有加

大家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有的老师充分抓住了这一点,正确的处理了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这样学生就会特别信任老师,把老师当成朋友。这样学起这一科来就特别用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成绩也不会差。

02|大量占用学生时间

要想出成绩,学生必须有大量的训练,而要训练就必须有时间,学生总得学习时间是一定的,这科时间用的多了那科时间用的就少了。有的老师就抓住了这个特点,拼命的布置作业,严格的检查作业,学生被动的把时间用到了这一科上,考试成绩自然就很好。特别是一些提成绩比较容易的小科,比如:历史、地理、生物这样的科目。

那为什么有的老师讲课好但是成绩却不理想呢?

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学校的那些水平特别高的将要退休的老教师,他们对考点把我握准,讲课节奏把握也好,学生听课也容易把握住重点,但是他们的教学成绩往往不咋地。

主要原因就一点:没有精力了,抓不住学生了。他们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作业批阅的少了,检查的也不严格了,真真的成了一个“慈父”。学生用的时间少了,成绩很难提上去。

——

可见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好多因素组成的,老师起到的只是引导的作用,更多的决定因素还是在学生身上,所以,辛哥劝广大学子把精力更多的用在学习上,不要把自己的希望过多的寄托在别人身上。


辛哥物理


01

我儿子的数学老师老张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从我认识他的那一天起,就没见过他讲过一节公开课,因为他课讲得确实不咋地,一晃已经过去20年了。

他不是名师,但确是典型的实力派,连续教数学和当班主任,已经30多年了,老师和校长家孩子,都抢着往他的班级送。

今年他已经58了,尽管他一而再再而三要求,下来教副科,但是历届校长从来没有答应过!今年我儿子四年级,看来他得在这个班上退休了。


02

我讲课不咋地,但学生成绩优异。同事课讲得好,学生成绩不咋地。为什么?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

说明你的教学方法,已经达到无招胜有招、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这种情况在中小学很常见,我们学校也是这样,公开课讲得好的老师,成绩很烂!公开课讲得很烂的老师,成绩很好!

课讲得好的我就不多说了,我单讲讲课讲待不咋地,但学生成绩优异的事情。

造成这种情况,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为人务实,不喜欢花架子。

第二,

一开始就没打下好底,没被当年的领导撸出来,所以讲课就一直没“正型”。

第三,课虽然讲的不好,但是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上,能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方法科学有效。

第四,在管理学生和家长沟通上,应该是一个像李云龙一样的好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班风班纪还有学风,肯定很好,这样的学习环境肯定有利于学生成长。

第五,这样的老师都非常有教学经验和考学经验,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是必考题,对于老教师而言,经验就是财富,经验就是成绩!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样的话,伟人已经说过了,我想,在这个追求升学率的时代,你能让学生成绩优异,就足够一白遮百丑了,其他的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小马爸爸说教育


老师课讲得好,学生不一定成绩好,这是事实。我这一路走来,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早已对此现象不奇怪了。

这是因为:决定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因素很多。老师课讲得咋样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老师课讲得好,学生对知识易于接受,但是,知识的理解程度、深度,做题的灵活性还要依靠大量的练习。

我们学校每个年级都有11个班,每次考评,学生成绩好的并不一定是课讲得最棒的老师,比如,年级里面的贾老师,年龄有50岁了,课讲得超级棒,曾获过省优质课,但考试成绩出来,贾老师只占了中等,因为贾老师年龄大了,不那么好胜,而且也晋升高级职称了,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作业布置得也不多。而考试成绩是要考查孩子们的做题能力的,这得相当一部分的作业强化训练,孩子才能找到做题的感觉,甚至掌握了知识的规律。对于孩子来说,某一类的题只有通过动手练习,才会发现规律,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则可以加强认识,更加牢固地掌握某个知识点。比如数学当中的植树问题:

爷爷用同样的速度在林荫道上散步,他从第一棵树走到第八棵树用7分钟,当他走了12分钟时应到达第几棵树?如果路的两边从头到尾共栽了100棵树,来回一共需多少分钟?

植树问题是有规律的,两头都栽的情况下棵树比间隔数多1.

经过8棵树则有7个间隔,共用了7分钟那么每个间隔需1分钟.12分钟就有12个间隔,棵数比间隔数多一,所以应到达第13棵树.算式为:8-1=7棵 7÷7=1分钟 12×1+1=13棵 第二个问题:100棵树有99个间隔,由上题得知每个间隔一分,则有99分,式子为:(100-1)÷1=99分。

孩子在大量重复性的练习中会对规律性的知识掌握更牢固,光凭课堂上的新课讲解还远远达不到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

其次,严厉的老师成绩普遍比温和的老师成绩好。记得有一次我们年级考试成绩排名出来后,一个老师感叹道:这成绩排列就是老师的脾气排列呀!我听了,深以为然,组里有一个小姑娘,文凭不高,但脾气火爆,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如果不达标就会发飙,她班里学生都不敢违抗半点要求,这小姑娘的成绩超过了众多优秀的老教师。

因为老师要求严格,学生就对老师的要求不敢忤逆,作业认认真真完成,这样来看,训练的效果达到了,巩固的目的也达到了。

另外,老师严厉,孩子们的课堂纪律就好很多,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也会好,学习态度也会端正。你想想,如果老师上面讲,下面学生玩的玩、说话的说话,发呆的发呆,老师讲的再好也没有效果呀!

不过,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要从长远考虑,老师课讲得好,孩子学习有积极性,而且保持有旺盛的求知欲,积极思考的习惯,自我价值的肯定。这些都比短期内的成绩要重要。

比如,数学上的一些规律,有的老师就简单粗暴的要求孩子死记硬背,看到什么就用对应的方法,而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却一概忽略,但这些探索思考的过程才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不然,孩子思维僵化,学习力差,没有潜力。毕竟,孩子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老师课上得好,并不一定就决定了班级里学生考得好,因为学习成绩还和后期的强化训练有一定的关系;也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有关系。但是,从孩子的终生发展来说,教课好的老师更能带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力发展。

欢迎关注我,专注解答教育问题,力求给您有价值的教育建议,助力您解开教育困惑!


吉老师


哈哈,我怎么感觉你说的情况和我很像啊!😝

我上课普通话不是很标准,有时候不借助多谋体,学生都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特别是多音字有时候会出错,每当出错的时候,学生都会提醒说:“峰哥你又读错了,应该这样读”。

我字写得差,常和学生说,这点你们可不要学我啊,不然将来会吃亏的,对于这两点感觉很对不起学生的,所以现在一直在努力改进。


由于普通话不是很标准,有时候怕学生听得不是很标准,平时讲课的时候我往往把速度压慢,因为慢了就不容易出错了,字写得不是很好所以我上课借用多谋体比较多,这样学生听多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我和学生说何老师上课水平有限,你们得加倍努力学习才行,学生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这几年所上的班级成绩在同层次都一直排在前面,那些自认为上课上得好的老师,成绩往往一般。


其实影响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多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几方面都很重要。

作为一个老师,得在教学基本功上面花时间与精力,得让自己的优势突出,让自己的弱势弱化,减少弱势对学生学习不利的影响。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所起的作用相比于高年级来说要大很多,高年级学生学习主要还是看学生的主动性及老师的引领性。

我从事的是高年级的教学,我平时比较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想只要学生自己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自己能够努力自主的去学习,那么你的教学至少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技巧,要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些都很关键。

这位老师,

你讲课不咋的,学生成绩优秀,可能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方面做得很好,可能你上课很幽默,可能你更注重教学生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学习成绩好;

而你认为讲课好的老师,可能他们很会说,但是很少有说在点子上,所以成绩不怎么样!

我是“地理视角看教育”,分享知识、用心解答教育问题,如果您认为我说得还不错,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针对题主提出的问题:

我讲课不咋的,学生成绩优异。同事课讲得好,学生成绩不咋的。为什么?

我是一名职业院校的老师,我来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题主讲课不咋的,学生成绩优异。同事课讲得好,学生成绩不咋的。我个人觉得这种情况一般是出现在小学阶段,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上课只要严格要求,基本知识讲透,重复多练习,可以说教学方法的作用并不大,但是效果却很好,学生一般都会考出比较优异的成绩。相反,过于注重教学方法,学生成绩反而不太理想,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但是前者教学死板,只注重学生成绩,学生也是死记硬背,对今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后者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能动脑子、主动学习,看重的是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学生不同导致成绩差别明显

学生成绩的好坏,老师固然作用不小,但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一个班级内的学生如果底子好,素质高,不管什么样的老师去教,成绩也不会差不到哪里去。反之,如果一个的学生底子很差,再好的老师教,学习成绩也很难赶上生源好的班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领导上课首先会选择学生好的班级的原因。题主讲课不咋的,可能是运气比较好,教的比较好的班级,同事却教了比较差的班级。说句实在话,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比较普遍的,反正让谁上哪个班,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

三、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

老师如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学生也会喜欢老师所上的课程,对这门课下的功夫也最多,成绩自然也就很好。反之,如果学生厌恶某位老师,即便课讲的再好,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题主也有可能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平时关心、爱护学生,和蔼可亲,与学生关系处得比较好,虽然课讲得不是那么精彩,但是学生仍是用心去学习,所以成绩也很优异。

四、领导评价同事课讲得好

老师课讲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领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确实有这样的老师,喜欢动脑子,花点子多,老是搞出一点与众不同的小名堂来,课堂气氛活跃,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常常获得好的成绩,这样的老师是很受领导喜欢的。但说句实在话,仅就学习成绩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真的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题主说:“我讲课不咋的,学生成绩优异。同事课讲得好,学生成绩不咋的。”我个人觉得怎么有点正话反说的意味呢?其实,我个人也反对把教学搞得花里胡哨的,踏踏实实地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就很好。但是现在教学折腾来折腾去,老师也无所适从了,感慨真的不会教学了。不过,只要领导喜欢就好。

结束语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对教学评价不要“唯分数”论,而应让孩子学会思考、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文会教学


我谈谈我的经验~作为一个入职不久的新教师~我上课也比较中规中矩~没有太多惊艳的地方~但是期末考试遥遥领先,需要强调一下前提是几个班的学生平均分班,学生情况相差不大~原因有三~第一,我是班主任,平时严格管理,但是到我上课时就表现的与班主任角色完全不同,尽量去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第二,注重抓基础,抓落实~课上强调的重点一定要考核~第三,作业量不多~但是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检查~


北大新世纪2019


“嘀”~知与行谈教育。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见过的老师很多很多,我来说下我的看法,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先从笔者的经历谈起

笔者读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讲课吧,说实话很一般。但是,我们班的同学就喜欢听她讲课,有啥问题经常找她请教,而老师也非常耐心,乐于给我们解答所有的疑惑。于是,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在年级里一直很靠前,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很多。

可能,这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吧!有的老师讲课对学生的胃口,学生愿意听,敢于问,时间长了,总会比那些讲课水平高但威严赫赫以致学生不敢亲近的老师带出来的成绩好。

笔者读高三的时候,新来一位化学老师,按理来说新来的化学老师一时半会学生很难接受,甚至会影响高三的复习进度。但是并没有,这位老师知道自己是新上任的高三老师,责任重大,所以讲课很卖力气,课下经常辅导学生,还抽时间调查自己的讲课情况,自我反馈。结果,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班的化学成绩年级第一,很多同学非常感谢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师。

因此,似乎可以总结出一点:老师自己认为自己讲的如何不是重点,关键是学生如何看待

生源质量也是一方面

笔者读高一的时候,带我们班数学课的老师是个男老师,他讲课有个很大的特点:自己啥题都能应付,但就是讲课效果很差,有时还能把自己绕进去。可以理解,他毕竟当时刚毕业不久

但是,我们班当时的数学成绩在数次考试中依然是很优异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那个班生源质量相对来说要好一些,所以能弥补老师讲课的不足,也就是“教学互补”

从笔者的这段经历又可看出:老师带出来的学生的成绩和生源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重点中学每年能有那么多考上名校的,不仅因为师资力量雄厚,更因为生源优秀。

结论

题主说自己讲课不咋的,但是学生成绩优异。这至少能说明学生都听题主的课了,否则全班都是自学的话也优异不了。学生能听课这是好的情况,证明题主有一定个人魅力或者生源相对优秀,这都是良好的一面。


讲课水平一般可以提高,讲课好的老师也是从讲课一般的时候过来的,这急不得,需要时间。自己继续努力完善吧!不要辜负学生。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如有补充,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知与行,专注小学、中学和大学问题的解答,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分享,专注英语教学。欢迎关注。


知与行的交汇


简单说几种原因,然后细聊一下吧。

1:你讲的确实还不错,只不过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知。作为年轻老师,还无法分辨出那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2:你接了一个很好的班,底子很好。随便教也能获得好成绩。

3:你讲的确实不好,但是课后功夫做的好。引导的好。


我就是一名讲课非常“不咋地”的老师。

但我的学生成绩就挺不错的。
但教学优秀是指的什么呢?
相信很多新老师都会对自己的教学水品充满自信。尤其最近几年,95后老师大量上岗,带着各种牛X的自信心进行课堂改革。然后在学期末对着自己班级级部倒数第一的成绩怀疑人生。
也有很多老师惴惴不安的带领班级考了个级部第一,照样怀疑人生。
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要从两个方面的变化考虑,一个是班级成绩,一个是个体成绩。
拿我自己做例子,我讲课水平还算过得去。不好说数一数二,但至少一定范围内还算小有名气。三天两头还有朋友来听一下我的课。
但是!这个学期,我们班的总体成绩在级部8个班里排第5。
因为我们班期末考试里有4个D,1个C,(不过没有B!) 其中考D的一个熊孩子只做了半面卷子,基础知识部分只扣了2分!那么我这应该算好还是不好呢?(后面有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很突兀的现象)
从优秀率来说,我们班全级部第一。从及格率来说,我们班级部倒数第一。班级成绩挺糟糕,但大部分学生的个体成绩挺牛X。
所以,我依然是很多新老师学习的对象!

很多老师都是“不咋地”的老师。

我绝对不是很多家长想象中那种出口成章,三句话里带出两句古文外加一句名人名言的老师。
相反,我是一个课堂上特别“不咋地”的老师。读课文?你们自己上来接龙读呗。 知识点?你们自己试着归纳呗。错题?你们自己总结呗。公开课?咱们事先串一下呗。
反正能交给学生做的事儿,我统统交给学生做。不能交给学生做的事儿,我尝试着交给学生做。
大方向规划好了以后,细节交给学生自己完善。最近这十年吧,我的班级大部分时间都是级部前1.2名。(这两年是“大部分时间”以外)
其实我想说,当一个老师学会放手的时候,孩子们也会自己找到出路!当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出路,那么老师自身讲的好还是不好,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如果学生自己没有找到学习的方向,那么就算这个老师再厉害,也是白搭的!

学生的优秀与教师/家庭/班级的优秀。

其实,学生成绩是否优异,我更倾向于根据学生自身进步来进行判断,而不是横向的对比。
虽然说当前社会的用人标准确实是横向对比,哪个公司也不会因为你自己进步幅度大就录取你。但是单纯的横向对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错误的判断。
因为横向对比比的是什么?是家庭,是班级,是老师,是家长。但是对于某一个人来说,自己的进步难道不是更重要么?
其实通过横向与纵向两方面的部分对比情况结合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
让我们用略微夸张的几种情况分别说一下吧。
低年级阶段。学生入学水平中等或者偏上。老师教的好,或者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低年级时,既没有试卷,有没有作业。家长很难准确的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实状况。老师虽然能够分辨出哪些孩子学习好,哪些孩子学习差,但是在试卷上却没有办法准确的区分出来。在这个阶段,哪怕是菜鸟老师,只要别太过分,那么期末考试的成绩基本都是会比较不错的。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题主所说的“明明自己不那么优秀,但是孩子成绩就是好。班级优秀率就是高。”的情况。
低年级阶段。学生入学水平差。老师教的好,或者一般。
这种情况下,其实也还不错。毕竟现阶段低年级的期末考试很少出现有甄别度的卷子。所以一般性的结局都是皆大欢喜。只不过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比较痛苦。因为“笨”的孩子其实是真实存在的。最真实的例子就是我现在的班,全校有5个孩子被校领导建议做随班就读,其中4个在我们班。我也是好面子,给家长说咱们没有必要给孩子一个与他人不同的标签(所以没有办理随班就读,他们的成绩参与班级排名。)。没成想除了这4个,班里还出现了3个特殊情况。拼死拼活才拖着这个班级没有成为级部下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班有几个级部前十根本就不重要了。因为无论这些优等生如何优秀,我们班一定会由于那几个不及格的孩子而无法成为级部第一。那么在这种班级当中,老师势必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保证班级的优秀率与及格率。
低年级阶段。学生入学水平差,或者一般。老师教的差。
最少见的一种情况吧。本身水品低的学生汇聚到一个班里就是小概率事件。加上老师水平差之后更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成绩差也就可以被理解了吧。
当然,上面是对于低年级新生来说。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存在入学水品的差异,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老师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们的应试成绩。但是能不能让学生重新建立学习习惯以及构建合理的知识储备,才是衡量一个老师优秀与否的关键。

课讲的不好,学生可以自己学。
学习习惯培养的不好,知识结构建立的不好,学生连自己学都会非常吃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确实会出现一些“课讲得一般(看上去),但是学生成绩很好的情况。”
但事实上,这种“讲课本”反倒成了一种辅助性质的技能。
能够“教给孩子如何学”才是一个老师最厉害的地方。
这就是引导的能力!
当然如果你接手了一个学习习惯已经养成的非常好的班级,那么即使你混日子,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在一年内下滑的太厉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老油子教师喜欢点名某些老师的班接着带的原因了。带起来轻松,顺着惯性都能出成绩。毕竟底子好。(只不过苦了孩子了。)
写的很快,也很零乱。但基本意思就是这样。

所以说,一方面你要看学生们的成绩是不是真的优异,另外一方面你也要看是不是你真的讲得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