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烙饃饊子響噹噹

愛上徐州的100個理由003:

烙饃饊子響噹噹

小愛叔小時候,鄉下的父母靠種幾畝薄田為生,在那個經濟相對落後的閉塞年代,也沒有其他副業收入,家裡生活特別困難。

對於烙饃卷饊子這樣的美食,小愛叔聽也沒聽見過,更甭說見過吃過了。直至來到徐州漂居打工之前,烙饃卷饊子在小愛叔的夢中還是一種暖心的念想。

小愛叔第一次吃到徐州最地道的烙饃卷饊子,是幫小區裡一位空巢老人劉阿姨往五樓的家裡搬煤球時。

搬完200多塊煤球,已到午飯時刻,劉阿姨過意不去非要留下小愛叔品嚐一下她老人親自烙的烙饃和炸的饊子。劉阿姨人老幾輩都是以賣烙饃饊子為生,也算是徐州本地正宗的家傳手藝人了。

劉阿姨家的烙饃是用木柴火燒著特製的三腳腿鐵鏊子烙成的,圓圓地像個鍋蓋,薄均而無糊斑,輕韌而不易碎,摸著比一張紙要厚點,看著對面能透個影物來。而饊子也是用純正的食用油烹炸的,根根如古人納鞋底用的麻繩,焦黃而不膩口,香脆而不易散,烙饃卷饊子再放上少許特製的鹽豆,吃起來味道特別美,很容易吊起人的胃口,更讓人看了大增食慾,吃了一次還想著下次。

小愛叔第二次,吃徐州烙饃卷饊子時,是在大酒店裡。朋友的媳婦生個大胖兒子,擺桌吃喜面,小愛叔隨了份子錢。烙饃卷饊子是作最後一道副食放在竹編饃筐裡送上來的,一小扎一紮的,排列整整齊齊,樣子特別美觀好看。

雖然酒足飽了,小愛叔還是有點饞,索性用筷子夾一紮烙饃卷饊子,放入嘴裡過把癮。香香脆脆的,又略帶幾粒鹽豆的鹹味,跟上次在劉阿姨吃的一樣的感覺,也是地道的徐州烙饃卷饊子的老味。換句話說,徐州的烙饃饊子響噹噹,特別地好吃。

還有一次過中秋節,單位每人發了一盒精美包裝的廠家機器批量生產的小饊子,也是一紮一紮的。小愛叔買了來烙饃和鹽豆,自己動手卷起來,裡除了鹽豆外,還放了少許炒熟的花生米。小愛嬸和孩子吃得比小愛叔還帶勁,巴巴嘴直說:真脆真香真好吃,比大餅卷菜要強上十倍。趕明個兒,你別上班了,擺攤賣烙卷饃饊子算了。”孩子還詼諧地給我制的烙饃卷饊子起個字名叫“好吃牌”烙饃卷饊子。

說起徐州烙饃卷饊子,在本地還有這麼幾段的傳說呢:

饃 (luǒ mō)是徐州方言的發音,其他地區稱之為單餅或薄餅。烙饃作為一種徐州特有的麵食,相傳起源於楚漢相爭時期。北宋時徐州抗金英雄趙立聚集群眾抗金時,地方百姓特製烙饃並捲上酥香而鬆脆的饊子,送與抗金英雄吃。故烙饃品種流傳至今,歷代不衰。在徐州地方曾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外軟裡酥餅卷饊,送與抗金英雄嘗。”清代順治年間,方文“客居彭門”時,在其《北道行》中這樣寫到徐州的烙饃:“白麵調水烙為餅,黃黍雜豆炊作粥。北方最少是粳米,南人只得隨風俗。”從這可以看出,烙饃這種民間的麵點食品不但歷史悠久,並且久有盛名。

而饊子的起源,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了。那時候,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義士介子推,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兩日)要禁火三天,於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麵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既是為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便是饊子的別稱。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名為《寒具》的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說的就是饊子的別稱。

新中國成立後,寒食節逐步與清明節融合在一天,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也早已遺失,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喜愛,時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時令食品。

徐州的蝴蝶饊子尤其盛名,外型美觀,形如蝴蝶,以其香脆、鹹談適中、饊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深受世人的喜愛。

不到長城非好漢,來徐州不吃烙饃卷饊子真遺憾。

徐州人有三愛:啥湯煎包、烙饃饊子、地鍋雞。啥湯煎包多為早餐主食,烙饃饊子是副餐配角,地鍋雞是友人相聚的招牌菜。但是因烙饃卷饊子的風味更獨特,在徐州人心中的位置,也越來越受推崇了。

現在,淘寶網上有很多家專賣徐州烙饃饊子的店鋪,徐州大街小巷隨處也可以買到烙饃饊子,可見人們對徐州烙饃饊子的喜歡,那是響噹噹的愛啊!

徐州:烙饃饊子響噹噹
徐州:烙饃饊子響噹噹
徐州:烙饃饊子響噹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