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纳粹纷纷逃匿海外,为什么日本法西斯可以回到本土?

小生老刁


二战结束后,犯下了累累罪行的德国纳粹分子和日本法西斯分子大都得到了战胜国的审判。 不可否认的是,有许多的法西斯分子和纳粹分子逃过了审判。然而,德国纳粹分子和日本法西斯分子的逃亡方向却截然不同。德国的纳粹分子都纷纷逃匿海外,过的是隐姓埋名的生活;日本的法西斯分子却回到了日本本土,逃过了战胜国的审判,毫无廉耻地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侵略的对象不同,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对侵略对象造成的侵略危害不同,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所侵略对象的民族性格不同,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所侵略对象面临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侵略对象的力量不同,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所侵略对象与其本国的地理环境不同。

经过具体分析,我们所获得的日本法西斯分子逃回本土即德国纳粹分子逃匿海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所侵略的国家是不一样的。

日本法西斯主要侵略的是半殖半封的中国,德国纳粹分子侵略的是以法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和法国以及苏联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所以在二战结束以后对日本和德国侵略者的处理也就不一样。

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对所侵略国家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一样,但危害都是极其严重的,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一罢了。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虽然都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都造成了中国和苏联几千万人的死亡,都给所侵略国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都是中国和苏联处于亡国灭种的边缘。

既然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是以灭亡中国和苏联为目标,那么当中国和苏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以后必然会对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进行严厉的制裁。

苏联对德国的惩罚更严重一些,所以纳粹分子纷纷逃离海外;中国对日本的惩罚力度稍微轻一些,所以日本法西斯分子依然在国内逍遥生活。

第二,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所侵略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大不相同。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意味着对事情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

日本侵略的主要对象是中国,中国的民族文化是包容性的,中国的民族性格是宽仁和平的,因为中国所学习的一直是中正平和的儒家思想。可以说,宽容与包容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给中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伤害,中国在战后也对日本法西斯分子进行了审判,但是

中国中庸的思想却使许多日本法西斯分子惩罚太轻或逃过了惩罚。

德国侵略的是苏联,苏联所秉承的是丛林法则。在丛林法则下,胜利者获得一切,失败者失去一切,包括生命。所以,战败的德国受到苏联的严厉惩罚,战败后的德国纳粹分子也受到了极其严厉的惩罚。曾经追随希特勒的德国纳粹分子是深深的了解自己的文化核心的,所以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很多的纳粹分子逃匿到海外。

中庸之道不是对待战争分子的正确方式,极端的弱肉强食才是对待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势力的最好方法。

第三,日本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分子所侵略国家的综合力量的强弱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被日本侵略的中国综合力量弱,而被德国侵略的苏联综合力量强。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弱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战结束的时候,中国仍然是一个影响力上升但综合实力弱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苏联呢?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苏联可以对德国进行最严厉的惩罚,而中国却没有力量对日本进行最严厉的惩罚。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上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上升,中国甚至在战后成为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中国仍然没有摆脱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中国仍然受到其他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仍然缺乏力量。要知道,对敌人惩罚力度的强弱在于自己力量的强弱。

苏联战场也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苏联对二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急剧上升,苏联也成为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然而苏联与中国的不同在于苏联的综合国力的强大。在二战之前,斯大林已经把苏联发展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其工业实力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意味着苏联有惩罚德国的实力。

强大的力量才是有效的惩罚敌人的最好手段。

第四,二战后的中国所面临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是极其复杂的,复杂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影响了中国对日本法西斯的惩罚。苏联在二战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看似复杂实则简单,所以苏联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处置德国纳粹。

抗战结束以后,中国抗日战争状态结束,但中国却迅速地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虽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要求在战后实现和平与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一直想要内战和独裁。因此,中国人民不可避免的再一次陷入了战争状态。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内战之上,对战败的日本的审判和惩罚并没有投入太大精力,这必然会使中国对日本的惩罚有疏漏之处。

二战结束以后,国际格局迅速演变为两极格局,美国和苏联的对抗迅猛展开。在美苏的对抗和争霸中,日本成为了美国遏制苏联的前沿阵地。为了保留日本的力量对抗苏联,美国放宽了对日本法西斯分子的惩罚。日本法西斯分子虽然在战争中损害了列强在亚洲的利益,但

亚洲的利益并不是欧洲列强的核心利益,所以西方列强对日本法西斯的审判就没有那么严格。因此,日本法西斯分子仍然是留在国内。

德国虽然也是美国对抗并遏制苏联的前沿阵地,但美国不能像保存日本一样来完整的保留德国。一方面是苏联强大的陆军让美国挡无可挡,另一方面是德国纳粹损害了欧洲其他强国的核心利益。所以,苏联和美国都是赞成对德国纳粹进行严厉惩罚的,所以德国纳粹分子只好逃匿海外。

第五,法西斯日本和纳粹德国与所侵略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影响了对日本法西斯分子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惩罚。

日本是一个岛国,与中国大陆是隔着巨大的海洋的。中国要想对战败的日本进行惩罚,就必须有强大的海军或者借助其他国家强大的海军。然而,当时中国的海军力量并不强大;然而,海军强大的美国并不想对日本进行严厉的惩罚;所以,力量弱小且与日本有大海相隔的中国对日本法西斯的惩罚力度也就可想而知。

德国是欧洲大陆上的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岛国,这意味着苏联强大的陆军可以通过陆地直接攻入德国

。虽然苏联的海军也不强大,但苏联进攻德国并不需要海军。所以,当苏联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的一部分地区之后,就意味着德国将毫无疑问的受到苏联最严厉的惩罚。

地理环境的不同意味着力量投送能力的不同,力量投送的多少意味着对战败国的惩罚力度如何。投送的力量强意味着严厉惩罚,投送的力量弱意味着较低的惩罚。

对德国纳粹分子和日本法西斯分子的惩罚力度决定了他们是逃匿海外还是隐藏在国内,而决定惩罚力度的最主要因素则是国家综合实力。要知道,意志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力量达到的程度。所以,鉴于历史的教训,我们应该不断的大力的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历史纬度


二战临近结束时,大批罪大恶极的德国纳粹军官,为了逃避国际军事审判,开始了大规模的集体潜逃。据资料显示,至少有接近1万名的纳粹战犯,潜逃到阿根廷、巴西等南美洲国家,甚至直到近几年,依然还有老纳粹战犯被抓捕的新闻报道。

但同为战败国的日本战犯却没有潜逃出国的行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军官的武士道精神一直是 这个民族的标签,军国主义的日本强调忠君爱国,不惜牺牲自我。而听命于国令,他们太过于相信国家,以至于迷失自我, 至今还有人相信日本天皇在战败后发出的“终战”,只是终止战争而不是战争失败。

二战结束,天皇宣布“终战”那一刻,一般分日本人甚至不相信,而另外一部分则哭泣,或直接切腹自尽,没有人跟违背天皇的命令。在中国为非作歹的日本人,那一刻是如此的好管理,这是出乎大家意料的。这一点上看,日本的团结和纪律还是值得借鉴的。

同时,对于日本战败,中美都采取宽松政策,这也是他们不潜逃的重要原因。


时光隧道2019


日本投降后,美国考虑到战后要利用日本阻止苏联南下太平洋,因此采取了怀柔手段,对日本的战后处置力度不大,仅仅把21名甲级战犯判处了绞刑,很多罪恶滔天的战犯都隐匿起来,躲过了清算。

日本法西斯主要人物都在本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原本打算本土决战的,但是美军的两颗原子弹,让日本天皇在4天内就果断选择了投降,很多战犯因此来不及逃跑。


毒刺剑客


造成这一种原因,有几方面:

形势不同

当时,德国被苏联打到了本土。以前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屠杀苏联的德国纳粹党人,只能逃向西德,或者流亡海外。可是,日本没有被达到本土,最多只是被轰炸。

当时,英美等同盟国为了抵御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对战败国日本也持着宽容的态度。。不仅免除了日本在战争中的赔款,也宽容处理战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法西斯战犯不愿意去逃亡国外,也愿意返回自己的国家。

文化的影响

在二战结束之后,大部分德国纳粹战犯选择失败之后抛妻弃子的逃亡,只是为了保全性命。

日本法西斯战犯为什么选择固执回自己的国家,那怕等自己是死亡,也还是由于日本文化使然!

很多人都把二战的日本战犯切腹自杀与从容赴死的精神,归结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认为是帝国主义式的爱国主义情怀。当然,日本帝国主义式的武士道精神,使日本人对自己国家都有一种深厚与无比匹敌的情感,让他们由衷热爱自己的国家,盲目听从天皇的安排与命令,这一种思想对控制日本战犯回国也有一定控制作用,但也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一种重要因素,就是日本文化在固守基础上的开放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日本是一个开放与积极进取的国家。如历史上学习唐朝搞“大化革新”,近代学习西方搞“明治维新”。日本人仿佛都是很难接受一切新事物,敢于挑战一些新东西,并且也会“弃旧迎新”,积极做出自我改变。实际上,日本的开放,也是有一种原则性的,那就是它在固守基础上的开放。

就拿当时日本人占领中国东北三省事例来说吧!当时,小日本殖民了东北三省,很固执想改变东北三省原有的中国文化,把日本文化殖入进去。如当时小日本在东北三省建立了大量的日式酒馆、日式餐厅和各种日式建筑物,想要把东北三省变为第二个日本国,借此同化“东北人”变为“日本人”。这一种观念,也是反映了日本人传统与保守的思想意识。

实际上,日本人从本质上,是不想融入,也不愿意融入别的国家文化之中。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别的文化迁就自己。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一样,借鉴别国文化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发展自己国家的文化,使别国文化也会跟着自己国家文化,有着同质性的改变。

因此,日本人如同中国乡土观念一样,在骨髓深处,都是不愿意离开本土的。即使回国之后灭临死亡的命运,也愿意从容赴死,愿意魂归故乡。


七彩飞扬


德国直到盟军(苏军)打到首都柏林都没有宣布投降,直到攻下首都后才匆匆宣布投降。故在战事末期不少高级军官潜逃(主要是南美)。

日本输了太平洋战争后,在美英联军准备攻占日本本土之前,天皇宣布投降(文字上为终战),之前收缩回防本土的军官们就没有外逃(再说崇武士道精神)。


光明嶺


因为有犹太人报复暗杀他们,所以在德国待不下去了,只得被迫外逃。而日本军人放下武器投降美苏后被允许回到日本反而更安全,因为美国保护了日本人。


duh23333


日本是个集体精神非常强大的国家,他们不会因为所谓的国际规则而去改变自己国家的形态


popotantan


德国战后对法西斯有深刻的反思和忏悔,总理能到大屠杀被害者墓前献花下跪。你能想象日本的领导人这样做吗?他们的极右派被麦克阿瑟包庇下来继续当官,对过去的罪行说一句“添麻烦了!”都很勉强!


周方851


有美军保护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