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幾千年了,為什麼20世紀才被發現?

飛宏


秦始皇陵像大部分的皇帝陵墓一樣,一直都在哪裡。作為全國權利最大的人,是不可能選擇秘密下葬的(少部分皇帝除外),而且皇陵的選址和建設一般都會提前好多年開始,除非皇帝暴斃,不然不可能人死了以後再去建造皇陵。而且皇陵一般比較完整,雖然墓室有可能被盜,但是地面上的陵一般不會遭到破壞。而且,中國有一個傳統,就是後朝一般是會保護前朝的帝陵的。



既然秦始皇陵一直在,而且保存的比較好,那麼也就無從說起20世紀被發現了!20世紀被發現的是秦始皇兵馬俑,是整個秦始皇陵墓的一小部分。兵馬俑只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雖然看起來規模宏大,但是和整個秦始皇陵比起來,真的不算什麼!所以,地宮到底有多麼的宏大,可能不是我們能想象的出來的!

其實,對於秦始皇陵來說,我們只知道了有兵馬俑,其他的我們什麼也不知道。我們對秦始皇陵的瞭解,只是史書上記載的,還有就是民間的傳說。至於“穿三泉”和“水銀、連弩”這樣的描述,到底有沒有,或許只有那一天把地宮打開,我們才清楚。



那麼,歷經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人去挖呢?

一、倫理上不允許

在我國古代——封建時期,是沒有考古這個說法的,挖墳這種事情是傷天害理的,所以不可能去名正言順的去挖掘,即使也有挖墳鞭屍這種情況發生,但那畢竟不是常態,也不被大眾接受。任何皇帝不能開這個頭,一是真的是有悖常倫,二是怕自己以後的陵墓也被盜,所以官方上是禁止的。



二、太冒險了

雖然秦始皇陵就在那,可是那畢竟是一座大山,地宮到底在哪裡,地宮有幾道門,門都向那個方向開,誰也不知道!更何況民間有那麼多的傳說,嚇都能嚇走一部分盜墓賊。況且盜這樣規模宏大的墓,工程也是巨大的,根本不是一天兩天完事的,除非兵荒馬亂,不然早就發現報官了。即使是兵荒馬亂時代,有那麼多黃帝陵、王爺領不去盜,為什麼非要冒著風險去幹一件並不保準的事呢?



三、技術不足

即使到了現代,有了考古學。挖墳這樣的事已經成了一門學問,但是我們仍然不會去發掘秦始皇陵,因為我們對陵墓太不瞭解,而且我們的技術也不夠,萬一唐突的挖掘了,裡邊的文物保護不當,那就是千古罪人了!畢竟,有了定陵的經驗教訓之後,我們對挖掘陵墓這件事上,更加的謹慎了。或許有一天,技術成熟了,我們可以看一看秦始皇陵地宮的宏偉把!但是華叔不希望看到!


華叔談談談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不敢挖?拿到衛星雲圖後,大家終於明白了

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進展,我們對於歷史的瞭解越來越深入。很多史書上找不到的資料,通過考古發掘都得到了有效的補充。所以,考古工作對於研究歷史,借鑑未來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而秦始皇陵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的帝王寢陵,為何至今沒有被挖掘過呢?當專家們拿到衛星雲圖後,很多人恍然大悟。

首先,秦始皇陵中機關重重。從秦朝滅亡到今天,很多人都打過秦始皇陵的主意,並付出了實際行動。但結果無一例外,他們都失敗了。作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皇帝,秦始皇豈會想不到死後有人盜他的墓?所以他讓工匠在陵墓中設置了暗弩、流沙層、連環翻板、水銀河等各式各樣的機關,只要有人進入,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其次,打開後現有技術無法保護文物。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事情,古墓打開後,墓中的文物一見空氣瞬間氧化。更有甚者,直接消失不見。考古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文物來了解過去的歷史,如果無法保護文物,那造成的損失將會更大。因此,當沒有萬全把握時,專家們不會也不敢輕易打開秦始皇陵。

最後,秦始皇陵的風水不能破。中國人在喪葬事宜上比較看重風水,如果祖墳選的好,那會福澤後世好幾輩。秦始皇繼位後就開始給自己選寢陵,歷時39年,才終於在驪山腳下找到了最佳的風水寶地。為了滿足風水寶地依山傍水的特徵,秦始皇還特地命人開鑿出了五處水源,俗稱“五爪金龍”。而當專家們拿到衛星拍攝的秦始皇陵俯拍圖時,巧合的發現從華工到嬌山這個地方,山脈的走勢就如同一條巨龍。秦始皇陵所在的位置,恰好就在巨龍的眼睛上。再加上國家考古的政策,一直都是不主動挖掘。所以秦始皇陵至今也沒有被挖掘。


送歷史個救生圈


秦始皇陵幾千年了,為什麼20世紀才被發現?

這個問題要說明一下,秦始皇陵幾千年。可是到了70年代才發現並不奇怪。

在中國,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你知道它的發現者是誰,它是怎麼被發現的嗎?

1974年的春天,臨潼區鬧旱災,驪山腳下的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下河大隊西楊生產隊決定打一眼機井抗旱。楊志發、楊彥信、楊全義、楊新滿等幾農民輪流下井挖掘,3月29日,楊志發在井下挖土,其他人在井上提土。楊志發一钁頭挖下去,挖到了一個硬東西上。土塊落地,井壁露出一個黑東西,再挖,挖出了一個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井上幾個人看到運上來的一個殘俑頭,認為是不吉祥的預兆,都撒腿溜了。楊志發就將俑頭和陶片裝了兩個架子車,拉到縣裡,交給縣文化館。館長看過之後,判斷是個文物,立即收下並給了30元錢獎勵。就在縣文化館趙康民修復這批陶俑的時候,當時的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從北京返回陝西臨潼探親。一天,藺安穩來到文化館的文物修復室,見到趙康民修復好的陶俑,再聽趙康民對其價值的闡述,禁不住為之一震,隨即寫了一篇題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內參,向中央報告秦俑的出土和秦始皇陵的破壞情況,引起中央高度重視。當年7月17日,陝西省組織秦始皇陵秦俑考古隊進入該地區開始勘察和展開清理工作,後經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試掘,發現是座規模宏偉的大型兵馬俑坑(即一號俑坑),裡面埋藏著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約6000件。這一巨大的發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引起了轟動與震驚。1975年8月國務院決定建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古代秦皇陵被盜多次,大家基本知道在哪裡是陝西西安的臨潼縣驪山角下,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秦皇陵有這麼大的陪葬坑。出土的1號,2號,3號,坑現基本考古完畢,也探查出秦皇陵的入口處。但是目前是由於技術保存文物條件不成熟,所以不易開挖出來。


鬱金香137652766


秦始皇是誰?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不僅結束了中華民族長期分裂的狀態,也讓中華民族從此展開了輝煌而又燦爛的新的歷史篇章,那麼這位偉大的統治者死後為何墓穴被人發現卻始終不進行盜取,直到幾千年後的今天才被人們發現並挖掘呢?

第一、秦朝古墓設計錯綜複雜,很難進行有效的挖掘

據史料記載,當時秦朝時期兵力強盛,國庫充裕,又加之秦始皇橫掃六合統一了天下,超過了神話時期的三皇五帝,所以秦始皇為彰顯自己的功德,耗費巨資來修建自己的驪山陵墓,以便使自己在死後依舊能享受到生前的榮華富貴。

驪山陵墓耗費了36年時光,裡面財寶不計其數。秦皇為保證自己的墓穴安全致使墓穴內錯綜複雜、機關重重,同時周圍埋以數以十萬計的墓穴,很難進行有效的挖掘!直到現代隨著科技的進步,才對秦皇陵有了較為深入的挖掘考察!

第二、技術的落後,封建思想的束縛

中國的古代時期,由於人們思想的落後,無法用正常的方法來解釋一些科學現象,所以當時的人普遍堅信神鬼,他們相信世界萬物都是由鬼或神來操控的,挖人的墓穴就是打擾此地神鬼的長眠,會遭受報應的,所以古代很少有挖人墓穴的,以至於秦始皇陵在當時完整的保留下來,同樣的即使現代的科學技術也才對秦皇陵有了初步的的挖掘,可想而知就算那時有盜墓賊來挖掘秦始皇的驪山陵墓,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也很難對秦始皇陵進行有效的挖掘,所以驪山陵墓在如此的環境之下就算知道了具體位置也不會遭到有效挖掘破壞的!

第三、劉邦為使天下歸心保護自己的正統地位,以此保護秦皇陵墓

眾所周知,秦皇死後,天下便掀起了農民起義運動,劉邦與項羽約定誰先進入咸陽,誰便可以在關中成王,出乎意料的是鉅鹿之戰勝利後,先進去的卻是劉邦。

劉邦進入後便將秦始皇的陵墓保護的非常嚴密,在當時一直沒有被人發現,直到項羽闖入咸陽後,為尋找秦皇的財寶,不顧亞父范增的勸告,火燒了阿房宮,將大量的建築焚燬後,才發現了秦始皇陵,可是皇陵內機關重重,剛一進去便死傷慘重,無奈退出,後來楚漢爭霸劉邦勝利後,為了讓天下歸心,也為了與項羽的殘暴形成鮮明的對比,對秦皇陵更是賣力的保護著,在其後歷代統治者的保護下,秦皇陵漸漸消失在人們的眼中,直到後來1974才被一個農民發現這燦爛的文化隗寶!

這幾點都是導致秦皇陵發現卻沒有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我堅信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技術的進步,在這片神聖而又富饒的土地上,秦皇陵終有重見天日的一天。對此我們也更加應該保護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隗寶。


春朝青牛


秦始皇的身份相信大家都多多少少有所瞭解,傳說他的皇陵建造用了差不多39年的時間,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陪葬品更是多得數不勝數,所以說,秦始皇陵一直都被後人所惦記著。畢竟如果得到秦始皇陵裡面的金銀珠寶,那麼基本上就是富可敵國了。

據歷史的記載,當年項羽在進入咸陽以後,就曾經入過秦始皇陵,還曾經放過一把火,而根據秦始皇陵的一些出土文物當中發現,也確實有過被火燒的痕跡。

按照秦始皇的性格,對自己的陵墓建造肯定會非常上心,為了避免自己死後受人打擾,那麼皇陵的建造自然會堅固無比。所以對於後人來說,打不開秦始皇陵自然也很正常。而且這種說法也是被大眾認可最多的說法之一。

秦始皇陵距離現在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時間,也一直都被後世的人所惦記著,可為何直到近代才被大家發現呢?準確來說是在1974的時候大家才知道秦始皇的陵墓具體的位置是在哪裡。

那麼秦始皇陵是怎麼被發現呢?在1974年的時候有村民鑿井,但是沒想到卻挖出來一個陶製的人頭,當時可把村民給嚇壞了,後來有人壯著膽子繼續挖,沒想到挖出來更多的陶製人頭,最後就報給了當地的政府。

政府通過調查發現這些都是兵馬俑,隨後便找出了秦始皇陵的真正位置。不過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秦始皇陵就曾有過多次被盜墓的記錄,比如說項羽、赤眉軍、還有魏晉的時候、唐朝末期、以及黃巢等。

當年項羽是第一個進入秦始皇陵的人,相傳項羽的人在搬陪葬品的時候花了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真是不知道里面的金銀財寶究竟有多少啊。而且根據考古學家們所言,兵馬俑和俑坑都曾被破壞過,而且很有可能是被項羽或者是其他人惡意破壞的。

不過當年秦始皇陵建造的時候花費了那麼多年,那麼秦始皇陵的面積肯定不會小到哪裡去。除了墓室以外,還會有陵園、陪葬墓、俑坑等地方。雖然秦始皇陵曾多次被盜墓賊光顧,但是墓室卻被完好保存了。具體原因可能是因為古人技術有限,想找到墓室的具體位置有些難,再加上陵墓當中有非常多的水銀,如果沒有技術的話是很難過去的。

這些原因應該就是為什麼秦始皇陵距今已有很長時間了,不過卻還是保存的相對來說比較完好的原因吧。就算是科技發達的現在,考古學家們也不敢隨意開始挖掘,因為如果出事導致墓中東西受損的話,那麼這個責任誰都負擔不起。

現在雖然說已經知道秦始皇陵了,但是如果想要完全挖掘出來的話,那麼可能還需要等上很久的時間。當初建造的時候用了39年,但是如今想要挖掘,可能需要用兩個39年,三個39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還是非常期待陵墓全部挖掘後的樣子。


舊時樓臺月


秦始皇陵20世紀才被發現這個問題問的有些搞笑,自古人們都知道秦始皇陵的位置,因為封土堆特別大,且史書像史記等古籍中都有詳細的關於位置的記載,周邊百姓也都知道那是秦始皇陵。詳見下圖。

關於秦始皇陵20世紀被發現只是說秦始皇陵陪葬兵馬俑的發現,因為它幾千年來一直埋於地下,因為一場意外偶然間才被發現。

秦始皇兵馬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的兵馬俑坑內。

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隊開赴發掘現場。隨後,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師生也前來支援,他們在965平方米的試掘方內清理出與真人真馬相仿的陶俑500餘件,陶馬24匹,木質戰車6乘和大批青銅兵器、車馬器。通過試掘和鑽探,一號兵馬俑坑總面積14260平方米,內含陶俑、陶馬約6000件。1978年,法國前總理希拉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蹟了。不看秦俑,不能算來過中國。”從此秦俑被世界譽為“八大奇蹟”目前已挖掘出3個俑坑。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早在1932年,西安臨潼嶽溝村民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的內外城間挖墓,就在地下一米深處發現一個跽坐俑,可惜沒多久這個跽坐俑不翼而飛。後來聽人說被一個古董商賣到上海,亦不可知。1948年,上焦村民在秦陵東外城取土,接連發現了兩個跪坐俑。有好事者說它是神,把它放到附近的一座廟宇供奉起來,取了個雅名“瓦盆爺”。這“瓦盆爺”雖未登上博物館的大雅之堂,但卻從埋入地下2000餘年的土坑中,一躍而成為地上廟宇裡的神,這才得以倖存。50年代初被臨潼縣文化館收藏。1957年,原文化部長鄭振鐸來陝西考察,看到這兩個跽坐俑後說:“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前,1956年(應為1948年)出土的一對大陶俑,乃是今日所知的唯一可信的秦代人物形象。”

後來,在兵馬俑驚人現世後,生活在周邊的一些長者紛紛回憶,自己原先也挖出過瓦人,只可惜當時並不認識啊。還有人將挖出的瓦人當成怪物,砸的粉碎。在許多的錯過之後,日子來到了1974年的西楊村,這一次,“奇蹟”終於沒有同我們失之交臂。

1974年3月,當喧鬧的春天又一次來到驪山腳下的時候,西楊村一年一度的打井工程開始了。這天,生產隊長楊培彥和副隊長楊文學,來到村子西南邊柿園一角的西崖畔上。他們一會兒望望驪山的峪口,一會兒又環顧周圍的地形。用钁頭在一塊長滿刺薊的地面上,畫了一個大圓圈,這是為了隊上打井所確定的井口位置。此時的他們,全然不知道這個不規則的圓圈,將意味著什麼!

第二天,以楊全義為組長的6個青壯年勞力,就在畫圓圈的地點開挖了。工程一開始挺順利的,可是想不到兩天之後就遇到了堅硬得像石頭一樣的土層;當挖到約3米左右的時候,又出現了一層厚厚的紅土。在3米深的土層下面突然出現紅土,這簡直不可思議。農民猜測說:“這莫不是先輩手裡的一個磚瓦窯吧?”不到一個星期,這口直徑為4米的大井就已深入地下近4米。當時,他們手中的那把钁頭離震驚世界的龐大軍陣,只有一步之遙了。歷史記住了這個日子——1974年3月29日,當楊志發的钁頭再輪下去又揚起來的瞬間,秦始皇陵兵馬俑軍陣的第一塊陶片出土了。同時,井下也有人發出驚呼“瓦盆爺”!擺在面前的是一個陶製人頭,形象恐怖。

當時的村民們還信守著祖祖輩輩的傳言,這還是些不祥之物嗎?

“西楊村挖出了瓦盆爺”的消息,在方圓村子不脛而走,人們紛紛前來圍觀。此時公社一個叫房樹民的水保員前來檢查打井,再仔細觀察了打井的現場後,房樹民叮囑說:“這個井暫時不能再打了。”

接到水保員的電話後,縣文化館的3位同志當即飛車趕來。有一個約40歲左右的,名叫趙康民,就是專管文物的。他仔細地查看了這些“瓦盆爺”後,果斷地說:“什麼瓦盆爺,很可能是國寶!”說著,他取出自己隨身帶來的一疊麻紙,細心地將比較完好的俑頭、俑身和俑腿全部包紮了起來,放上車子。然後囑咐幹部、社員,要他們用蘿篩將井口旁那堆混有陶俑碎片的紅土,全部篩過一遍,以便將每一塊碎片都收集起來,連同弩機箭鏃隨後一併送交縣文化館。

始而好奇、繼而高興的社員們,在送趙康民回縣的時候,禁不住紛紛問道:“這些玩藝是不是秦代的呢?”趙康民興奮地說:“現在還很難說。如果是秦代的話,那就是千金難買!”第二天,裝滿6架子車的陶俑碎片,到了臨潼縣文化館。於是,全世界所有博物館都罕見的第一批特大陶俑的修復工作,就在著名的驪山華清池旁這個小小的文化館陳列室的一角開始了。把一塊塊碎片找到一起,按照原來的茬口用樹脂膠又將它粘合起來,即使是姑娘的繡花也不能比它更細緻。這位年輕的考古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摸索著,細心地工作著,他要用自己的雙手把文物修復,待弄清個究竟後,再具文上報。就這樣,使得這個重大文物發現的消息,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還不為外間所知。

驚動中央

在這期間,一個在中國新聞社工作的、名叫藺安穩的記者,回到家鄉臨潼縣來探親。這樣,趙康民慘淡經營、不為外間所知的修復工作,進入了這個記者的視線。“啊,這麼重大的發現,為什麼不上報?”記者望著一個初步修理好了的鎧甲俑和兩個短褐俑問道。“連我自己還沒有完全弄清它,該怎麼上報?”年經的考古人員也不無道理。

6月24日,藺安穩探親假滿回京。第二天,這位記者便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寫了一份情況反映,交給了《人民日報》編輯部。這就是關於這個驚人發現的第一次內部的文字報道,記者不像考古人員那麼縝密、嚴謹,他根據自己直觀的判斷,徑直地題為《秦始皇陵出現的一批秦代武士陶俑》。

他寫道:“陝西省臨潼縣驪山腳下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批武士陶俑。陶俑體高1.68米,身穿軍服,手執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實形象塑造的。“秦始皇陵周圍以前曾出土過陶俑,但都是一些體積不大的跪俑,像這種真人一樣的立俑,還是第一次發現。特別珍貴的地方,在於這是一批武士。秦始皇用武力統一了中國,而秦代士兵的形象,史書上未有記載。這批武士陶俑是今年三四月間,當地公社社員打井時無意發現的。從出土情況推測,當時陶俑上面蓋有房屋。後來被項羽焚燒,房屋倒塌,埋藏了兩千多年。這批文物由臨潼縣文化館負責清理發掘,至今只清理了一部分,因為夏收,發掘工作中途停止了。……”

這則內部情況一經印發,毛主席、周總理以及中央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很快地得知這一重大消息。僅僅幾天工夫,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同志的親筆批示就到了國家文物局:“建議請文化局與陝西省委一商,迅速採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一重點文物。”

7月6日,國家文物局文管處的處長陳志德等,攜帶李先念副總理的重要批示直飛西安。到達西安後的第二天,陳志德等就由省文管會的同志陪同,來到了發掘現場。

經過小規模的開掘,又有一批武士俑屹立於土坑之中。專家們一到現場就驚異得不可名狀。儘管他們經常天南海北的奔波,對文物的見識與閱歷堪稱廣闊,但此刻當他們站在這些“陶俑巨人”面前的時候,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了。這次考察,正式確定了由陝西省委指派有發掘工作經驗的同志,組成考古工作隊,繼續對現場進行認真的清理和發掘。

根據這個決定,7月15日,由陝西省文管會、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秦俑考古隊,來到了西楊村。就從這一天起,國際考古史上壯麗的一頁揭開了。“第八奇蹟”秦俑正式發掘,震動了全球。

從此之後,兵馬俑便以其空前的規模迎接著來自全球的驚歎。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時空,去檢閱一支公元前二世紀整裝待發的古代軍隊的時候,誰能說不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奇蹟呢?而直到今日,它還在不斷創造著新的奇蹟。誰也不知道,秦陵兵馬俑的奇蹟什麼時候完全現世。


長安城不良人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開始於秦朝,結束於清朝。而創立中國的封建制度的便是秦始皇,當初的秦始皇憑藉秦國的強大而一統六國。自此一位千古一帝便由此誕生,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也順勢統一了語言文字和貨幣,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創造出了世界上的兩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和萬里長城 。

秦始皇覺得自己古往今來無人可比,所以自從他登基以來便為自己的身後之事開始著手準備。秦始皇陵便是他繼長城和兵馬俑之後的另一個奇蹟。據記載秦始皇的陵墓是他的丞相李斯根據秦始皇的生前所住之地,所用之物將其還原到了地下,也就是說秦始皇的陵墓可以很好的讓我們看到當年的歷史。


秦始皇陵為何兩千年後才被發現?

曾經項羽立下誓言,哪位諸侯首先進入咸陽城中便可以自立為王,項羽覺得這個人一定就是自己,可出乎意料的是,第一個進去的人竟然是劉邦。劉邦進入咸陽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秦始皇的陵墓保護起來,在拉攏人心這方面劉邦是遠遠的勝過項羽的,所以當時秦始皇的陵墓被劉邦保護的很好,一直就成為一個秘密。

直到項羽闖入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秦始皇的陵墓並盜取其中的寶藏。從項羽火燒阿房宮到後來的他不顧范增的阻攔,調用三十萬士卒,從東到西,點火焚燒秦始皇陵,將大量的地面陵園建築全部燒燬。據說項羽率領三十萬人進入秦始皇陵,可是打開門便有無數的機關,他的手下死傷無數,使得項羽不得不放棄去尋找皇陵。

劉邦登基之後,為了讓天下歸心他對於秦始皇陵墓更是賣力的保護著,在劉邦的漢朝的呵護下也讓秦始皇陵逐漸的隱蔽起來,直到後來1974年,被一個農民工所發現。


司徒歷史


2000多年以來,秦始皇陵不是秘密,皇陵裡面的東西才是秘密。

所以,秦始皇陵的位置根本不是秘密,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就曾明確說:“九月,葬始皇酈山。”

酈道元《水經注》也說:“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可見,秦始皇陵墓就在驪山腳下,驪山,在今天陝西西安臨潼區的城南,離當時的秦都城咸陽近在咫尺。

而20世紀的1974年發現的,是兵馬俑。

1974年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秦始皇陵附近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泥人,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發現這是秦始皇陵墓中的兵馬俑。當年7月,考古工作者開始對陝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側的秦代兵馬俑坑進行發掘工作,兵馬俑開始重見天日。

改革開放後,隨著兵馬俑坑的不斷挖掘,面積越來越大,兵馬俑的數量越來越多,同時伴隨著旅遊熱的不斷升溫,來西安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驪山腳下的村民也越來越富,於是,當地迅速流傳一副對聯:“翻身不忘共產黨,致富全靠秦始皇。”

秦始皇陵的建設,有一個異常複雜的過程。

嬴政13歲繼承王位,39歲稱帝,在位37年。這37年,他一直在修建自己的陵墓,到死時有的工程甚至還沒完工,這從挖掘過的兵馬俑中,有的區域還未完工就知道。

秦始皇陵墓裡面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因為沒人進去過,不知道,但根據有關的文獻資料可知,秦始皇陵地宮周邊,全部是用文石堆砌,用銅汁澆灌的,地宮飾以珠玉、翡翠等。用夜明珠作日月,以水銀造江河,用鯨魚油點長明燈,用金銀製作成飛禽野獸。

可見,秦始皇陵墓是一座規劃雄偉、建築堅固、裝飾豪華的地下宮殿。不僅堅固宏偉,還機關重重。

秦始皇陵的墓道里,上下左右全是機關,到處是設置的暗箭,一旦有人進去,就會觸動機關,亂箭齊發,人還沒進去,就被亂箭射死了。

同時,修皇陵有很多秘密和機關,如果讓修建的人出去了,秘密就不成其為秘密了,機關就不成其為機關了,就可能讓人進得來,這給盜墓留下了隱患。

所以,秦始皇下葬後,為了防止那些工匠洩密,按照秦始皇當初的安排,墓一修完,便將所有進入地宮做工的工匠全部關閉在墓道中,封死出口,將他們和那些修建的秘密,全部埋葬在墓道里面了。

而這,也是秦始皇陵至今還很少遭到盜掘的原因所在。


帝國的臉譜


其實歷朝歷代皇帝只要有點心,都知道那是秦始皇陵,最少漢朝前期的皇帝肯定都是知道具體位置的,你這問題就不對,不是沒人知道,但是為什麼沒人挖呢,其實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是歷朝皇帝要維護身為皇帝的尊嚴, 敢攪天帝陵寢著天下諸朝共誅之,當代皇帝必誅之,皇帝的尊嚴是要後代皇帝維護的,所以有胸懷的皇帝是必須維護自己身為皇帝的尊嚴,

就像現在的大國總統,後面的總統是不願意清算前面總統的事情的,一旦開這個頭後面的總統很容易效仿來個清算前總統,至於小國就算了偷雞摸狗的陰謀小算計而已

總結就是小民沒能力挖,有點能力的又怕被誅,有能力又不怕的基本屬於諸侯一類的又不傻去挖,又不缺錢,招皇帝猜忌是好事嗎 ?,萬一自己開了不好的頭後面的人挖他的墓都算替天行道了

要是有喜歡帝王類網絡小說的,可以看看 長生不死 觀棋寫的 ,看看什麼叫帝王的胸懷,很多年前的一個小說 有閱歷成熟的人才看得懂,看完之後胸懷都會大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