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抗疫一線的隱形戰士

清潔區、緩衝區、半汙染區、汙染區,經過四道門,全身防護,才能進入阜陽市疾控中心核酸檢測實驗室,實驗室承擔著全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樣本的檢測任務。為了儘快明確傳染源,及時開展臨床救治,採取下一步防控措施,每一次檢測都是在同時間賽跑。

檢驗員王影每天與可能含有新型冠狀病毒的標本“親密接觸”,儘管有著很大的風險,但是在她看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堅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

王影今年26歲,在實驗室裡,同事都是和她差不多的90後,在父母眼中她們還是沒長大的孩子。這是王影走上工作崗位後,經歷最嚴重的一次疫情,心裡多少會有些擔心,但是穿上防護服,走進實驗室,感到的全是責任。

1月15日,王影和同事就開始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工作。與醫院醫護人員不同的是,她要穿著兩層防護服,戴上N95口罩,再扣上嚴絲合縫的護目鏡。

“剛穿上就出一身汗,每次從實驗室出來,衣服總是汗得透溼。”王影說,最危險的是核酸提取工作,在開蓋的過程中,病毒暴露,一旦操作不慎極易感染。實驗時間長了,護目鏡很容易因充斥水汽變得模糊,這會給實驗過程增添不小的難度。“這個時候不能用手擦拭,只能努力瞪大眼睛加倍專注。”疫情來臨後,王影和同事每天重複著收樣、檢測、送樣,工作連軸轉,最多一天檢測80多例,檢測到凌晨5點,然後再送樣,一直忙到早上7點。但是與身體上的疲憊相比,更讓她難過的是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拄著雙柺工作一個多星期

早上6點,市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科科長丁振濤就拄著柺杖來到辦公室。從大年三十接到任務,他已經拖著受傷的右腳,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忙碌了一個多星期。因為右腳受傷,領導原本安排他做一些簡單的文字工作。

因為此前一直從事急性傳染病防治工作,丁振濤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他立即向領導請戰,進入一線工作。他所在的流行病調查組,工作量很大,包括整理武漢返阜來阜人員交通信息,來阜後的行蹤軌跡,尋找疑似和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並對他們進行醫學觀察等。

“每天的工作從6點多開始,一直要忙到晚上12點左右,最晚的一次甚至持續到次日凌晨4點多。”丁振濤的妻子在市人民醫院護理部工作,疫情發生後,妻子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兩人從年三十開始至今沒有見過面,孩子由岳母照顧。

丁振濤說,雖然一線工作很辛苦,可他作為一名老黨員,這種時候就應該義不容辭站在一線。

42名黨員全部堅守一線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疾控中心42名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全部衝在一線。

市疾控中心主任胡允凱介紹,疫情防控任務下達之初,中心黨支部召開會議,安排部署防控工作,把人員分成流行病調查、病毒核酸檢測、公共衛生熱線應答、疫點消毒、防控物資儲備5個小組,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為市委、市政府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學決策支持和行動保障。

市疾控中心對所有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調查,安排專人一天2次對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溫,觀察情況,切斷傳播途徑;實驗室24小時不間斷進行核酸檢測;12320公共熱線24小時接聽群眾諮詢的問題,每天接聽電話在400人次左右;儲備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控物資。

記者 段華梅 通訊員 馬伯平 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