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林語堂說過,“吾覺得中國詩在中國代替了宗教的任務”

。的的確確,在太多數中國人的內心深處,詩的位置是無法撼動的,真可謂,西方有《聖經》,中國有《詩經》。

孔夫子雲:“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可見,在中國歷史上,人的成長教育與詩歌關係之密切。

甚至可以這樣說,詩歌,除了對於個人而言傳遞微妙感受、抒發性靈之情外,還在規範倫理、教化人性、慰藉人心方面,起到了與西方宗教近似的作用。

詩歌,教導了中國人一種人生觀,那就是如何看待宇宙、世界、自然、生活與同類的價值觀念,以及由此而衍生出來的仁愛、悲憫之情懷。

一、古人為什麼要學詩?

在《論語》中,記述孔子談詩的話至少有八段之多。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詩教”這一概念的人。《陽貨》(九)子曰: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學生們為什麼不學詩呢?學詩,可以培養聯想力,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養成合群性,可以學得諷刺方法;近則可以用詩中的道理事奉父母,遠則可以用詩中的道理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稱。”

孔子還說過,“不學詩,無以言”。這話現在聽起來,似乎說得有點極端,但在孔子所處的時代,卻是一點也沒有說錯。

首先,詩關乎風化。在春秋戰國時代,假如你不學《詩經》的話,你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那是一個講究“情動於中而發(言)於外”的年代。那時,學《詩經》可不是一種閒情逸致,而是生活的必需。打仗前,要誦詩以明志;敬酒,要歌詠以言情;哪怕是報國求官,也要用詩來委婉表達。

《列女傳》中就記載了管仲小妾的一段故事。

甯戚想求見齊桓公,但一介平民面見國君談何容易,只得先做家僕。一天,甯戚預先等在東門外,待齊桓公外出時,他擊打著牛角唱悲傷的歌兒。齊桓公詫異地派管仲去詢問一下,甯戚唱道:“浩浩乎白水!”管仲一頭霧水,一連想了五天,都沒有想明白甯戚在唱什麼。

管仲的妾小婧,看到管仲面有憂色,問明緣由後,笑著說:“人家已經說明白了啊,可惜您不知道哦,古有《白水》之詩。詩云:‘浩浩白水,鰷鰷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立,從我焉如。’甯戚這是想要當官報效國家啊!”。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那真是一個詩的美好時代,那時詩就是生活,而不是像我們今天,詩只是我們生活之外的藝術。古代帝王出遊時身邊帶著的人,交際或外交用的,全部都是《詩經》中的語言。

比如,在描述心靈困境時他們會說: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雅·小宛》);在信誓旦旦時他們會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邶風·擊鼓》);在思念時會他們說: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鄭風·子衿》);在恐懼時亦知: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鄭風·將仲子》)……其簡練,其凝重,千古傳誦。

其次,詩教針對的是人心的教化,禮教針對的是對人行為的教化。孔子終其一生,都極為重視詩教、禮教。詩教和禮教合二為一,就是“文質彬彬”,文是外表,質是內涵,表裡合一,敦厚從容,則是“彬彬”。

老祖宗們認為,學“禮”是學習如何管理我們的行為;學“詩”是學習如何管理我們的性情、管理我們的心靈,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管理好自己的性情、情感、性格、心態,不僅可以少得病,而且可以活得好,還能活得美。

通過學詩,可以擴大和培養自己的想象力,可以知道怎麼委婉地表達自己,可以知道怎麼恰如其分地抒情,這叫“興”。《詩經》有三種特定的表現手法:賦、比、興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賦”就是直抒胸臆,比如要表達“我愛你”這個概念,可以用一系列排比鋪墊:一月我愛你,二月我愛你,一年十二月,月月我愛你。這就是賦。

“比”,就是打比方,比方打得好不好,直接關係著最後的效果。學不好詩、語言表達不到位,也一樣會出問題。

最後是“興”。 “興”就是不直接說,先說別的事,然後由此景此事引發出自己的情感,或一種情愫。先有詩境,即生詩心。

“興”的大量運用,把《詩經》提到了一個很高的層面——雅緻、深沉、含蓄,深長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二、詩的演化,見證了上下五千年的繁華與落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關雎》中,一隻關雎,一座沙洲,一排荇菜,一個姑娘和一個男子,便輕易嗅到了愛情的滋味,如水詩韻。

《擊鼓》中,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縱然相離,永世不棄;《桃夭》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詩經》中生活的每一個片段,不加修飾,就能吟出動人樂章。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詩經》之後是《離騷》。蕙、蘭、芷、蘅在詩中搖曳招展,清香逸遠,像是美人眉梢的痣一點,並不張揚,卻已集結了千絲情萬縷思,讓人忍不住想採擷一朵,那怦怦的心跳,已洩露了心靈極力掩飾的秘密。

《離騷》之後是漢詩。劉邦吟一首《大風歌》,項羽便和一首《垓下歌》;一曲《上邪》,最能解為何愛到深處,唯有以死句讀;《孔雀東南飛》,劉蘭芝與焦仲卿分別之時,五里一徘徊,生不能相守,便相約黃泉,愛,從來都是這般攝人心魄。

再然後,便是魏晉風骨了。曹操對酒當歌,阮籍詠懷,左思詠史,陶淵明飲酒詠菊,他們在詩中亦歌亦狂,後人在隻言片語中深深沉醉。

詩至盛唐。夢迴大唐,邂逅的盡是風流才子。初唐的王勃,盛唐的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元稹,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盡在詩歌中出盡了彩。

戰場之上的角鼓徵鳴,黃沙中的凜冽寒風,明月下的葡萄美酒,夜深後的聲聲蘆管,皆在唐詩中,開成一朵朵雍容華貴的牡丹。在詩的花園中,任誰都抵不過它的芳華。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唐詩豐腴、繁彩、渾雅。一首唐詩,是一幀小景,字字描摹,像是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畫,清靈靜逸。“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像是呢喃,輕易間便撩動了相思;“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無法安眠,念及的是多情紅顏。她們像是執拗的孩子,明知相思無益,依舊淚流滿面。

宋詩瘦硬、幽冷、透徹。一首宋詩,便是一個故事,淡淡的,淺淺的,初讀略覺酸澀,慢慢品咂,便深覺其中意味。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簡單卻深含哲理。

詩至元,始走下坡路,散曲應運而生。至清,古詩終完美謝幕。古詩中的美,靠著後人的想象,給漸漸久遠的它們,塗一塗婉媚的口紅。

現代詩,已不拘泥於格式,參差落錯,如同美人彈奏的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盤。徐志摩輕輕揮手,再別了康橋;林徽因是人間萬古四月天;席慕蓉盛裝站成一棵樹的姿勢,永遠守候在心上人必經的路旁。

三、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在當下,人們正經歷著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球化現代化的旋渦中,時代在飛速運轉的同時,人們精神的危機感,卻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更加強烈。原本就具有某種宗教功用的詩歌,此時恰好可以起到填補信仰情感真空的作用。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在我們這樣一個物質極大豐盛、溫飽基本不成問題的時代,精神的匱乏與需求愈顯突出,靈魂的引領與提升日趨急迫。而詩歌,能使我們超塵脫俗,境界高遠。因為,與其他各種文學樣式相比,惟有詩歌是超越性的,高於塵世的,那些由強烈飽滿的情愫所渲染而成的美妙絕倫意境,可以使我們靈魂出竅,暫時忘卻煩惱與痛苦;可以安慰我們破碎的心靈,讓我們撫平激烈拼搏競爭中碰觸的累累傷痕。

我國古代少年兒童的啟蒙讀本《三字經》中說:“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於是,出現了《唐詩三百首》、《千家詩》等為學童編注的詩歌優秀讀本,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來也會謅”的說法流傳至今。這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教育現象。

“詩教”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讓人的生活變得有詩意。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曾說:“人是詩意的棲息在大地之上。”當下,人們最缺少的,是一種有詩意的生活,一種有尊嚴的生活,一種洋溢著幸福感的生活。

而詩歌,具有救贖靈魂、反觀現實、正視自身、慰藉苦難心靈、成就真實自我的功能。擁有詩意的生活,我們在尋找家園感的路上,才不會走的太遠。詩詞歌賦,在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及當代的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根本上說,是由其巨大的思想價值及其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決定的。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詩教”應該傳承,應該發揚光大。因為,沒有別的方式可以取代詩歌的功能。詩歌是要經過反覆吟誦以至背誦才能品味的,是“快餐文化”、“網上瀏覽”無法達到的。讀者在深度閱讀及反覆吟誦之後,自己可以感悟到詩的妙處。而當讀者一旦領會到詩的妙處,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實際上就可以與作者共同參與詩篇的意境創作。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詞吟詠傳統深厚,源遠流長。21世紀的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令人目不暇接,當各種擋不住的誘惑撲面而來的時候,中國古典詩詞卻依然以其幽深雋永的意境美、九曲環回的情感美、抑揚頓挫的韻律美和無窮韻味,令國人蕩氣迴腸。

在繁忙的學習工作之餘,在緊張的旅途勞頓之中,感受詩詞的空靈蘊藉,體味詩人的喜怒哀樂和人生感悟,定然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於是,一種感觸油然而生——那是時光抹不去的足以穿透古今的“詩意”。這便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凝聚力。

古人為什麼要學詩?在當下還需要詩嗎?

每一個民族都是有詩歌傳統的,在這傳統裡,我們發現,“詩教”往往具有某種神聖的光環,往往能見出一個民族或個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態度,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或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價值取向,往往能給人以生活的信心、前進的勇氣,喚醒一種崇高或清潔的精神。

當代社會正處於大眾文化的消費時代,國人或沉醉於網絡傳播的粗淺娛樂文化,或傾心於西方的主張解構傳統的後現代文化,疏離甚至否定高雅厚重的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文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為此,我們應該勇敢地擔負起傳播與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重任,以經典浸潤人生,以“詩意”陶冶和潤滑生活,以心靈接納和傳承文明,共同守護民族的精神家園——這份足以感動人類和後世的珍貴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