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发文,住房供大于求,为什么有些地方房价还在上涨?

新房视觉


这表明了:房地产市场里面住房的供应是大于需求的,其实这也说明了房价下降会成为大势所趋,而不是继续上涨。

那么为什么有些地方房价还在上涨呢?

其实央媒发文表示的住房供大于求是站在全国的角度,而每个城市的实际供需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广州的房地产市场和武汉的房地产市场就不一样,房地产市场也有很强的地域性,并不是统一的。

所以实际每个城市的供需关系依然不确定,既然如此,才会出现有些城市房价还在上涨。比如某些非常热门的城市,每年都会有众多的人净流入,造成强劲的购买需求,房价可能会上涨,即使不上涨,房价的支撑力也强,不容易下降。

即使有些地方房价上涨,实际上也只是微微上涨,上涨的幅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房价下跌的城市是继续增加的,新房房价下跌城市增加5个,二手房房价下跌城市增加7个,从数量上看,无疑是房价下跌巨多。

其实大家可以多去周围的房地产市场看看,就会发现目前房地产市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价无市。

高房价摆在那里,但是却非常难以成交,业主想要卖出去房子,必须比市场价格低才可以,要不然非常难以卖出去。

这就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带来的影响,其实也是不断让房价下降,避免房价进一步高涨产生更多的泡沫。

房价即使比较高,但是也略显“虚高”,房价里面是存在泡沫的,并不是真正值那么多钱,如今的房地产收益越来越低,房子卖不出去,租金收益率在3%左右,甚至不如理财,其实从房子上投资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

高房价下,不适合投资,几年之后,房价必跌。


理财鸭


近期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房产市场住房供大于求,甚至直接批评了某些城市只允许房价上涨不允许下跌的事实情况,引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份的公布数据来看,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仍然保持了8%左右的增速,除去地方不愿意降价的原因外,房产市场供过于求并不是全部现象,尤其对于大城市来说这种情况并不明显。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房产供过于求只是相对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对于每年人口大量流入的二线及以上城市来说

第一、二线及以上城市还是人口流入的主要场所,购房居住需求时刻存在,过剩只是相对概念。不可否认如今很多二线及以上城市过去很多年的房产建设很迅速,最多的一年房产销售面积达到数千万方,按照真正的流入人口来看也是供过于求。但是大家需要理解的是,因为房产本身的期房属性,销售面积并不能作为真正实际数据来计算,因为其根本就解决不了住房问题。一个最佳的数据就是每年的房屋交付面积才是实在的(房屋交付了才能真正解决住房问题),如果仅仅看每年的房屋交付面积与人口流入数量的话,我们会发现二线及以上城市的所谓房产供过于求的情况并不存在(或不明显)。以中部省会城市郑州为例,2018年房屋实际销售面积3712.1万平方米,实际竣工的只有1946.1万平方米(住宅1357.1万平方米)这就是数据差异。

第二、新房价格上涨是必然,与其他无关仅仅成本上升就决定了。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一般来说一套房屋的成本集中在土地、人工材料和销售宣传费用这三大块,基本上土地成本是固定的占据了30%以上,人工和材料费用这几年毫无疑问因为各种原因开始上涨,仅仅以水泥为例,从去年到现在价格普遍上涨100-150元/吨(部分区域价格上涨更多),再加上这几年处于房地产行业的横盘期,房企的宣传力度和销售压力也很大。你说这个时候房价能降?稍微下降或许是为了跑量、求生存,如果是大跌那么可以告诉你房屋质量绝对是会出问题的。说句实话,2019年下半年开始因为房屋质量问题被曝光的情况太多了,哪怕是融创、绿地等这样的一线房企也不能幸免。

我们一直期待房产市场回归真正的市场,但是目前来看还是一厢情愿

第一、房地产行业的保护政策没有彻底放开,高层表态到最后实行需要一个过程。央媒敢发声是好事,但是很多法律问题不解决、政策不改变期待房价出现下跌或者不涨是不现实的。

简单的一点,仅仅取消预售制度或者改革预售制度这条已经提出了不下5年,为何迟迟不敢实施?这中间的阻力之大,大家可想而知。就已经高速发展20多年的房地产行业来说,如果真的取消预售制度,估计80%的房企要玩完是必然的。

第二、理性看待房产市场,刚需选择合适的城市比什么都重要。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四五线城市的房产破万了,要不要买?我的回答很直接,就是除去事业真的舍不得,离不开的情况,赶紧“逃离”这样的城市没有什么不好。就拿河南省内人口最多的地市周口来说,郑州外来购房人群中周口人都占据了至少33%的比例。趋利避害没有什么不好,有时候家乡情节不一定能拯救你现实的物质需求。

综上,央媒的表态使得不少民众拍手叫好,但是大家需要理性对待。毕竟房地产这座巨轮彻底停下来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已经看到的是经过1年多的密集调控(尤其是融资端的调控)不少城市的环比上涨幅度都在缩小,这就是好现象。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关注,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勇谈房产壹贰叁


住房整体供给大于需求,但是个别地方是供给不足

以全国来看,供给大于需求可能成立。但是单看每个地方,各有各的不同。

比如说北京上海的学区房,永远都是稀缺的,房价根本降不下来,因为刚性需求在那呢,怎么降?这不是说你能增加供给的问题,根本无法增加,反而需求是增加的,导致的结果就是价格不断上涨。

再比如,有些地方,新房比老房子贵很多,因为新房无论设计水平还是建造技术可能都提升了,而老房子年代久远,可能电梯都没有,这就导致大家对新房需求增加,而对老房子没太大兴趣。很多四五六线都是这样,剔除掉学区房的因素,新房比老房贵。

所以,房子的确很多,但是很多老房子其实是没什么市场的,无人问津,而新房则大家趋之若鹜,有些大建筑商,刚拿到地,打了个地基就开始预售,照样卖的非常好。

楼市也存在产业升级,新旧淘汰的问题。不能老拿存量说事,现在年轻人也不愿意住老破小,都要消费升级啊!

而老房子还没到拆迁的时候,这就造成了房子很多,而房价还在涨的局面。


赵冰峰财经


有的地方房价在涨,那是给你宣传出来或者是新房高价开盘虚假景象。真是情况二手房一直跌,二手房才是真正反应市场行为的。

一、房价涨那是开发商和炒房相关利益集团宣传出来的的,卖房肯定宣传涨,就算跌了也说在涨,否则他们房子买不了高价,那影响他们利益了。

二、房价涨,那是新房高价开盘虚假景象,包含要人摇和开盘就清盘也都有套路的。现在基本都是在跌,在涨就是新房开盘得多,然后高价开盘,至于真实可以卖掉喝不卖掉不重要,开盘可以请托、可以假借其他人身份虚假交易,可以借亲戚的、朋友的、员工的甚至虚构。这个刷单各行各业反正都有,这几年房地产用到了极致,特别用员工身份还可以银行贷款回笼资金。

三、真实情况是二手房挂牌量越来越高,价格都在跌,有的地区二手房只是新房一半价格,更有离谱的是二手房只是新房1/5,基本所有城市都有这种现象。2019大多数城市挂牌量翻了几倍,10万套以上二手房挂牌量的城市越来越多。


刘华银mark


前几日,一篇名为《机构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住宅将供大于求》的文章称2019年住宅供给量整体小于需求,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住宅将供大于求。

但实际上我国楼市早就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了,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目前居高不下的楼市空置率。此前国家电网曾通过电表运转对空置率进行统计,表明中国大中城市房屋空置率为11.9%,实际上空置率可能更高。

在国家及各地政府出台的多种房价调控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19年的房屋交易市场行情相比之前冷清了不少。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0月份房价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很多城市环比已经出现下跌,二手住宅销价下跌城市由9月的28个增加到35个,中介公司的二手房的成交量大大降低,挂牌卖房数量急剧增多,但是有购房需求的人却在减少。很多房东为了尽快脱手,都是在降价处理房屋。

调控的效应最明显的地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不但没降,甚至还在上涨,原因有二!

其一,国家统计的供求关系是个全国的平均数,分开来看,三四线城市的供求比一二线城市小,所以房价易涨难跌。而且一二线城市因为受到严厉调控,投机资金、开发商都跑到了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房价此前还处于估值洼地。所以,房价的持续上涨,除了真实刚需,还有更重要的土地价格和投机炒作两个因素共同推动。

其二,为了帮地方政府化解房地产去库存风险,发改委要求国开行把棚改土地作为抵押,向地方政府投放大量的棚改资金。地方政府拿到了棚改资金后直接发放给当地棚改户,而棚改户有了钱就去买房,于是推高了当地的房价。

尤其可见,全国城市的房价是分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国民需求还没有完全达到平衡。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达到10960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住宅投资80666亿元,住宅施工面积达598802万平方米。在需求已经趋向饱和的情况下,住房供应还在大量增加,难怪有机构预测2020年商品住宅将供大于求。如果楼市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环境下,房价肯定涨不起来。这对刚需而言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到时候买房还能慢慢挑选。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未来房价仍有上涨空间,现在楼市已经进入平稳期,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未来的房价走向趋势还是上涨为主。

综合考虑,我们预计未来房价会以稳定为主,大涨不可能,但会小幅度上涨。毕竟房子对中国人说来很重要这个观念短时期内是改不了的,更何况,还得考虑通货膨胀呢。


50计划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笔者认为住房供大于求,为什么有些地方房价还在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三点。

房产资源的不均等配置

“二八原则”是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定律。同样是干一件事,干得出色的总是那20%的少数人。这条规则在分析房价为什么不断上涨的问题中同样是适用。尽管房子总量已经是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如果房产资源过度的集中在一部分人手里的话,这种资源分配不均等的局面已经会存在,这就相当于房屋的供给中有很大一部分被人为地“冻结”了,去除这一“冻结”的部分,流通于市场的资本一下子减少了,甚至连供需平衡都达不到!

靠地产行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房价上涨的背后是地方财政的需要,这其实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出现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靠高房价不断刺激消费,并且拉动GDP增长的老路子在纠正的同时,不排除有些底线城市还在故技重施,这种“房价涨带动GDP”的模式是房价高企的背后推动力。

城市人口抢夺战的助力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一个地区房价不断上涨,预期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有直接关系。从2017年开始的城市人口争夺战,是对应城市房价高企的又一直接原因。最典型的就是西安的房价,两年内人口增长100多万,同时房价也翻了一番!


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未来越是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房价越坚挺!

笔者认为,以上三点是住房供大于求背景下,为什么有些地方房价还在上涨的主要原因。


懿财经


下图是人民网房产频道转发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机构预计2020年全国商品住宅将供大于求》,这篇文章是《经济参考报》发表后,人民网房产频道转发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两个事情,第一、是供求和房价的关系,第二、是2020年的供求状况。

1、供求和房价的关系

供求其实就是供需了,是经济规律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一个商品供过于求,那么价格是易跌难涨;反过来,如果供不应求,那么价格就是易涨难跌。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规律或者说道理。

房价作为居住的一种商品,同时具有商品的功能属性,也具有金融属性。那么房价就会受到两个供求关系的影响,第一个是房子数量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供不应求的时候,房价就会上涨,比如2016年2017年的 情况。如果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供过于求的时候,那么房价就会下跌,比如2014年左右的时候;

第二个就是房子的金融属性,也会受到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市场上的资金较多的时候,那么房价也是要上涨的,比如2015年年开始的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甚至降准,这些都是在增加市场的资金供应,那么房价就会上涨。而在2018年末以来,全国再次加强调控,利率上升,资金供应减少,那么房价上涨的趋势就被遏制了,房价甚至还下跌了。

2、2020年房子的供求关系

根据文中表示的易居的研究成果,2016年到2019年是供不应求的阶段,所以全国的房价才会持续上涨,但是这种供求关系在2019年将近达到了平衡,到2020年那么将会倾向于供过于求,根据供求关系,那么2020年的房价应该是平稳或者是下跌的。

既然2016年是供不应求,那么为什么在2014年和2015年还是要去库存呢?去库存说明房子多啊,供过于求啊?其实这是因为当时延续了之前的调控政策,导致一些刚需被限购了,所以看似库存很高,只是因为限购的原因,一旦限购放开了,那么这些真实的需求就会释放出来,自然就是供不应求了。

3、为什么当前有些城市的房价还在上涨?

这个问题笔者回答过多次,原因就在于2015年以来的房地产行情走势是分三个层次或者是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从一线城市开始的,时间是2015年到2017年,持续时间大概是2年左右;然后就传导到了二三线城市,时间是2016年到2018年,持续时间也是2年左右;第三个阶段是四五六线城市,时间是2017年到2019年;

所以才会看到,这两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在区间震荡了,2019年北京和广州的价格是在下跌的,但是某些县城的房价却在2019年大涨,这个主要是这轮行情的分阶段传导导致的,县城涨完后就是最后一波了,未来又是一个新时代。


壹号股权


央媒发文指出,我国住房供大于求,有每年900万套空置房,这和我昨天对高房价如何形成的解答,逻辑是相通的。说明房价的持续上涨,并非由真实刚需推动,而是由土地价格和投机炒作两个因素来推动。

房住供大于求,加上政策上的调控,楼市的拐点已至。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0月份房价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有些城市环比已经出现了下跌,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跌城市由9月的28城增至35城,调控的效应正在显现。

但同时还是有些地方的房价在上涨,甚至有部分城市环比和同比依然涨幅不错,这主要是不同地区的分化所致。以前大家都在炒房,是房都在涨,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加和土地供给紧张,涨得最多。但是现在来到三岔路,并不意味着所有房子都会跌,而是会出现分化。

在政策面上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制造业等行业,楼市没有了更多的增量资金,逐利的资鑫就会进行自我优化,寻找更有潜力的地方投资,那么人口持续流入、经济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地区,房价依然会继续上涨,而没有人口流入的城市,房价自然也涨不动了。


财经宋建文


住房供过于求,这个征兆已经出现了。

简单地看数据就可以知道,2018年全国新房销售达到17亿多平方米,相比2000年前后,一年销售面积1亿多平方米,增长了10多倍。也就是现在新房建设,真的数量庞大。

但这是 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是均衡发展。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城市是,人口流入城市,而另外一些城市,则是人口流出。

如果人口流入城市,新房供应数量不足,那么当地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么房价就会继续上升,这是正常的。

所以,总有一些城市,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因为在当地是属于供不应求 的的状态。这才是事实。

而如果人口流出城市,如果住房供应过量,那么房价就有极大压力。但有时候有的地方,是不愿意当地房价下跌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遏制房价下跌。

曾经有一个朋友,在一个4线城市开放房地产。当时因为短期内新房供过于求,导致房子卖不出去。这样就有极大压力。结果当地的有关部门一次召开全部地产商开会,明确要求不准降价。

全国范围内住房供过于求,并不是每一个地方房价都会下调。有一些城市房价依旧会保持强势,继续上涨。这个很正常。

正如前一段时间,波士财经多次分析说,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房价趋势会出现分化。


波士财经


涨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跌,人的本性买涨不买跌。那时候经济彻底跨了,想救都非常难,。再者地价非市中心一平二线城市已经到了6000到8000多一平方,建筑成本在2200-2500多一平方,还有绿化,配套,宣传,再加上人情世故房价已然到了1万到1万2之间了,这样大家心里就有个价位了吧!!二线城市市中心价格会远远高于这个价格!基建费用来源卖地是主要经济来源,没有这个来源基建基本就停止,城市建设也就停止了!在保证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也希望能降价,这样我也能买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