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這次考試成績不錯,我該怎麼獎勵他?

青衣姐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令家長意想不到的驚喜,也是需要獎勵的。我認為孩子有了進步更需要的是父母語言上的鼓勵,偶爾有點物質上的獎勵也是可以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就讓他懂得他是個學生了,學習是他的必修課,是他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情。告訴他人哪個年齡應該做什麼必須做什麼。考試取得好成績值得表揚和獎勵,這種獎勵表現在給孩子做點好吃的或者買本喜歡的書。如果像電視劇裡面那些劇情讓孩子自己提出獎勵的要求就不太合適了,懂事的孩子要求很合理,不懂事的孩子要求超出了父母的承受範圍。如果為了獎勵孩子父母給出了較價高的物質,是有可能促使孩子進一步的提高,孩子對獎勵也會有進一步的要求,那樣一般的家長早晚會滿足不了孩子的要求的,往壞了說有可能會誤導了孩子。所以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更需要的是語言和精神上的表揚和鼓勵,從小讓孩子有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是我教育孩子的心得,代表我個人的觀點。


糊糊塗塗大半輩子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家長,此刻,作為同樣是家長的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孩子有了進步,作為家長我們很開心,很自豪,想獎勵孩子。

但,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作為老師,我想如果你能把物質獎勵換成是口頭鼓勵,或者是一個擁抱最好。如果非要用物質來獎勵孩子,給孩子買一本書吧,千萬不要獎勵現金或者是高級的玩具等等。

這也是我的一點親身感受吧!

原來我的孩子考試考好了,我很開心,總是主動的用一些高級的玩具去吸引孩子,從此而一發不可收拾。慢慢地,孩子為了獲取更高級的玩具去學習去考試。孩子考試考差了,得不心愛的玩具會變得沮喪,再由沮喪變得越來越無所謂,玩具不再成為吸引他的目標。

由此,我深思,我的這種獎勵方式是錯誤的,成年人有時太功利,目標性太強,反而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對待學習也是一樣。

後來,我改變了方法。孩子考好了考差了我都是鼓勵,肯定,引導孩子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考差了考好了都要善於總結,善於觀察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並進行適時去調整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小雅老師課堂


姐,看信息你也是教育工作者,怎麼獎勵應該心中有數吧,哈哈,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是比較想回答一下的。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子裡閃現的第一個詞彙是“投其所好”。看看孩子是想要物質上的獎勵還是精神上的獎勵,咱們教育工作者一般是服務員於別人家的孩子時間多,忽略自己家的孩子時間更多。這就是往往教師子弟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姐也有陪伴孩子時間短的情況,那麼我覺得應該利用這個假期陪孩子多玩耍,她做一回主,聽她指揮一次,最好能摟著孩子飽飽睡一覺,感受母愛的溫暖。讓他感受到溫暖,對心理成長有好處,對語文寫作更有大用處,從小培養出細膩的感情,初中寫記敘文就是比別人先行一步!如果孩子在學校老師那裡受到“德育感召”的影響,那麼就陪孩子去去福利院,敬老院,去鄉下山村,獻獻愛心,從小培養一個善心,將來一旦成為某個領悟的佼佼者,就會造福一方,功德無量。其他的我就不贅述了,諸如此類的精神上的滿足就是最好的禮物。

如果孩子是想要物質上的獎勵,那就需要考慮一個問題,買的這個東西會對孩子產生什麼不良後果,比如他要買遊戲機,我認為應該大聲說“不”,畢竟打遊戲會上癮,三年級的孩子自控能力想必大家都知道,不是很強,一旦沾染上上癮的遊戲,很難自拔。其他的禮物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請儘量滿足。

再講一個我的親生經歷,我感覺姐可以借鑑一下。那就是“許願”。咱們可以在學期初就和孩子商量,如果考到多少分,考到第幾名,提高多少分,多少名,就獎勵一個什麼禮物。好像現在小學不讓排名,這個有些難搞。那會兒我要是考了雙百,我媽就給我買一輛自行車,我用了三年時間才得到了心愛的自行車,感覺這種“許願”真的很有動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姐帶去幫助。





小馬老師二課堂


孩子上小學三年級了,這次考試成績不錯,我該怎麼獎勵他?對於你說的這個問題,我認為不需要獎勵他,只要做到大家心中有數就行了,何必搞得那麼隆重。對任何物質的東西和精神的東西,還是以平淡的態度一笑而之,這才是一個人對一些名利得失採取的正確態度。有一個平常心,有一個追求上進的決心,比什麼都重要!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孩子才上三年級,在某種角度看,孩子的學習成績根據教育部門的相關規定,都不應讓任何人知道的,因為這時侯孩子的大腦發育還沒有完善,不能進行一些競爭性的學習,如果過分從事競爭性的學習,會使許多學生患上許多精神疾病的,會摧毀一個孩子的人生的,就好比你讓10歲的孩子挑一百斤的擔子,可他至多隻能挑五十斤就足夠了,你讓他長時間挑一百斤的擔子會摧毀這個孩子的。美德等西方國家及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基礎教育都很輕鬆,1——4年級的學習成績是不予公佈的,學習輕鬆沒有過多作業,作業不記分,成績不公佈。可美德等國家的高等教育確獨佔鰲頭,取得很好的成績,美德兩國的諾貝爾獎是世界上獲得最多的兩個國家!這說明基礎教育一定要輕鬆,高中及高等教育應該嚴格要求每個孩子,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追求知識、追求理想,那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高端人才,當然我們更不要忽視每個孩子智商的高低,是確定每個孩子成績優秀與否的試金石,沒有一個優秀的遺傳基因,就是盡力了努力了,也不一定能獲得有效的效果!在這裡我們培養孩子還要特別做到:對每個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都能全面發展的方式,才能使孩子成人成才!



春之聲1953


獎勵可以有,但是也不能太寵著。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作為家長給她獎勵是可以給也可以不給的。學習本身就是孩子為了提升自己而學的,不能因為一次考好了,就給她過份的物質獎勵。有好多家長會許給孩子,你考好了我獎勵你什麼什麼,一次兩次,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為了禮物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學習去學習,所以因為考試成績好了就物質方面的獎勵不提倡。可以留著平時給孩子買。

二呢,換種獎勵方式,比如寒暑假後帶孩子去旅遊。三年級的孩子正式玩心重的時候,帶孩子去她喜歡的地方去遊玩,即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也可以鍛鍊身體,見識多了,知識面和格局也會慢慢擴大。

三,語言鼓勵,多讚美,在親人面前誇獎孩子。孩子會覺得很自豪,好好學習可以收貨別人的讚美和認可,這對孩子的自信心培養是很重要的。

四,一定要告訴孩子一次成績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保持,要品學兼優。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我女兒上小學二年級,每學期都是五好學生,我對她的獎勵就是帶她回老家,哈哈哈,火車票已買好,她開心的不得了。再者有些獎勵並不是非要在成績考好了才獎勵,有用的,必須要買的才給她買,她會很開心的。同時也要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這點特別重要。

總得來說呢,我個人覺得精神獎勵好於物質獎勵。


WALPWWJ


你好,我是不要憂傷,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你的問題,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家長1: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物資獎勵。我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是說對孩子的獎勵,最好是精神上的,如果是物質的獎勵,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努力學習是為了獲得獎勵,而使孩子忘記了學習所獲取快樂的本質和自己是真正的受益方。所以我不對孩子進行物資獎勵,現在孩子也適應了考得好沒有物資獎勵的事實,但是考得好,她會覺得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家長2:同意上面兩位家長的說法,在學校裡發的獎狀,孩子覺得是一種榮譽感,家長在家裡可以獎勵一些玩具,特別是期終考試。我們家的是攢到10元錢,實現他一個願望,包括買玩具,當然不能太貴(70元內都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掙,掉了的文具用品就用他掙的錢到我這來買,考試100分獎勵10元,95分獎勵5元,獎了現金就不能買玩具,二選一。10元是這樣得的:坐姿好2角,檢查認真全對3角,字跡工整1角,吃飯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1角等等,因為他很馬虎,所以在檢查方面獎勵得比較多,還是有效果的。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定的。

  家長3:可能是我平時對孩子在學校的考試分數僅僅只體現在要“知道”的層面,分數的多寡只體在“恩”的那聲的調調上,所以孩子不會意識到考試成績(分數)與物質的東西有什麼掛鉤。

  家長4: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可喜可賀的事情。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很多事情依賴父母。對他實施獎勵,很大程度上也是父母單方面的考量。樓主的孩子真的很直白,很可愛。我的孩子可不會這樣。對於他父母的獎勵或者禮品,還從沒有表達過失望。我還要審視一下,到底是一種依賴還是真的自己每次的禮物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送的恰如其分?

  家長5:我們家從來沒因為考試成績高低,實行過物資獎勵,一般都是口頭表揚或者親一下,兒子也從來沒提出過物資獎勵的要求。我只要口頭肯定和讚揚,他心裡就很滿足了!我感覺這也是一個習慣問題。有時候他也會說誰誰這次考了多少,他媽媽獎勵給他了一個什麼什麼,我都會笑笑說,你喜歡嗎?然後就跟他討論討論這個玩具,如果他真的很喜歡,我會在以後找別的機會再送給他,絕對避免讓他覺得是他該得的什麼獎勵。

  家長6:我個人的做法是:我們從不給孩子任何物質上的獎勵,但是我們非常注重精神上的引導。與一些人的看法不同,我們並不忌諱讓孩子瞭解我們對分數的看重,因為分數在我們看來的確很重要!不重要的話,幹嘛要考試?考完了還要評分?但是我們更看重的是分數背後反映出來的問題!一兩次的失誤正好可以反映出來哪裡的知識點掌握得還不牢固,走唯分數的極端容易把孩子搞得緊張兮兮的,累得要命,隨時可能崩潰;但完全漠視分數的作用,完全自我麻醉,不免走入另一個極端。事實上,沒有哪個班的學生對班上的排名不是心知肚明的。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何嘗對那些喜歡超越的同學不是一種動力?所以我的看法是:我們家長讓孩子懂得成績的重要性的這種思想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無需羞羞答答,刻意淡化;當然,更不能與之相反地掉進唯分數的泥潭,較好的做法應該是讓孩子保持合適的緊張程度。

  家長7:我個人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錯只是盡了學生的本分。就像老師要教課,工人要工作,這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沒有必要特別的獎勵。畢竟孩子學習不是為了獎勵。這會助長孩子對物質的要求,使孩子學習的目的出現偏差。我曾經明確的告訴孩子:好好學習是學生的義務和責任,就像爸爸媽媽培養你一樣也是家長的責任,我們只是各盡其職。既然做了這樣的事情就要把它做好,爸爸媽媽工作就應該努力,孩子學習也不能放鬆。學習是學生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為了獎勵或者別的什麼曲解了學習的意義和看法。

  家長8:我的做法是:物質獎勵方面是去書店買他想看的任何書或者獎勵看電影;精神方面是鼓勵,肯定他近段時間的努力,同時也肯定他近段時間的學習方法也不錯自己好好總結一下,下次會學得更好。媽媽很高興。

  家長9:我家丫頭所在的學校會根據每學期的綜合評定成績給與數額不等的獎學金,獎學金對孩子的吸引力很大,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試前,孩子自己會說,我要好好準備,爭取拿到獎學金。當她真的拿到獎學金時,我們給她開了一個銀行存摺,將獎學金存到她的存摺上,並告訴她,這錢是她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不要憂傷


記住一點,孩子的學習都是為了他自己的未來而在努力的,不是為了父母而是學習,知道這個大方向父母就知道該怎麼獎勵他了。比如,先跟他說,學習是給他自己學習的,父母為你的學習成績很煩驕傲,但是,不要驕傲哦,還要查證不缺,可以做點好吃的或者獎勵他一本書等等。


智慧的家長


孩子考了好成績,應該鼓勵,也應該獎勵。畢竟孩子通過認真努力,取得了好成績。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心願,但儘量避免以現金的形式。

更要避免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 只有學習成績好了,爸爸媽媽才高興,才滿意,才會對他(她)好,無形中就使孩子的學習動力,不怎麼單純,甚至會走了樣。

同時還要注意,在鼓勵和勉勵孩子的同時,要提醒和教育孩子,只要自己努力認真付出了,不要太刻意的注重成績的高低,因為很多時候,努力付出與收穫並不是一定成正比的。不管怎麼樣,都要正確面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哦!


濤濤131423681


物質獎勵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把“孩子自己渴望變得更好”的內在動機變成了“我為了得到獎勵才去做”的外在動機。

正確地愛孩子

我們在表達對孩子的愛時,常常會陷入一種誤區,以為給孩子好的物質就是愛孩子,殊不知,比起物質,心靈的鏈接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的愛是無條件的,而不是隻有表現好才能得到父母的愛。

合理地運用獎勵機制、及時地獎勵孩子

當孩子學習進步了,父母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對孩子行為的肯定,這個獎勵就是孩子行為的附屬品,而非孩子做事的目標。

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當孩子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後,他的內心是很舒暢的,這種沁人心脾的快樂是一種最高級的享受。

當一個孩子體味到這種快樂的時候,意味著他對學習的認識有了本質的提高,他的內在驅動力就會增強。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獎勵孩子一塊兒做遊戲、一塊兒遊玩、一塊兒看書、一塊兒看場電影、滿足孩子一個心願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