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英语定为中国官方第二语言,中国会不会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

植言职遇


全世界说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就是中国,孩子们从很小就被送到各种培训班学英语,而且很多机构还有外教。上学后,英语与数学、语文并列为中小学三大主科,这样的地位完全不次于官方第二语言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并没有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当我们冷静下来研究的时候,一切就变得清晰了。

推动文化传播的因素有几个?

1. 文化本身的魅力。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异彩分层。只要外国人进入到我们这种文化环境,就很容易被深深地吸引到。这就是目前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的重要因素。而且,从我国的历史上看,不论是北魏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还是元朝蒙古族统治中原,或者是清朝满洲人统治全国,其领导阶层都会被中华灿烂的文化所吸引,进而沿用汉族文化,这就是魅力。可以说,我国文化在这一点上,丝毫不用怀疑。

2. 本民族对文化的传承和喜爱程度。 近代以来,随着国外节日和风俗的传播,我国很多年轻一代已经对开始过洋节、穿洋服、说洋话,传统节日的氛围差了很多。每年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时,各大商场都在打折促销,人山人海。而传统节日中,除了春节在民间还有一定影响力之外,很多节日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虽然表面上还是买一些东西,但实际上感觉已经越来越弱。而且,韩国已经把我们的很多节日申遗了。这一点难道不是很讽刺吗?

3. 本民族对文化的发扬力度。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当下的经济条件下,变得不是那么地正确了。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要让传统文化变成老年人的代名词。很多时候,发扬传统文化的关键不在于硬要把文化灌输给别人,而是通过展示文化魅力而吸引他人。这一点,我觉得郭德纲做得挺好的。嘴里都是传统的东西,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进行传播。


分析完文化传播的因素之后,我们再回头看看题目中提到的因素。当我们把英语定位官方第二语言的时候,英语的重要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而语言本身是自带文化的。这样,不仅不能让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播,反而会让英语文化更加在年轻人一代的思维中根深蒂固。


所以,我认为:要想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推动汉语在全球的传播,让大家都来学汉语。这一点,你肯定同意吧?


思敏原著英语教研室


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对我们说过:“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英语课,其实我也不喜欢英语,但我们还不能不学,因为中国贫穷落后,需要学习别人的东西。我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强大起来的,那时候我们就不需要学外语了,因为那时候各国都会学汉语的!”

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自己要足够强大。


百善孝为先6200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应该是首先对汉语言文字进行推广才对啊!如果对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没有学习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得以传播?

英语作为我们国家的第一外语语种其根本的原因是英语在国际交往当中的“第一语种”的地位,这当然包括文化方面的国际交流,但是即使把英语当做“第一官方语言”也不会给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印度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但是印度的传统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极其有限。

在任何文化体系当中,语言文字都是这种文化的基本载体,没有了语言文字的基础,那么这种文化本身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英语本身并不能解决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文化得以传播和被广泛接受,最实质的因素是这种文化本身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影响。

英语之所以被国际公认为“第一语种”,是与英国在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分不开的,源自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让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工业文明”时代,而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借助其语言迅速的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除了英国的“殖民政策”之外,其文化的先进性更加重要。

作为越来越开放的中国来讲,除了本国的汉语,学习一门外语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首先要从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开始,我们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自信,何来传播?

可惜的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唱衰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过,并且随着开放不断的加大,尤其是在精英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甚至是自毁的趋势似乎是越来越大,精通英语的精英们似乎并不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醉心于西方文化的输入甚至是“植入”。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并非是简单的“输出”,况且“输出文化”这种事情并不是文化交流的目的。我们不一定要强求传播,一个先进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对于全人类都会有无法抗拒的魅力,其实更主要的这种文化能否造福本民族以及全人类。

当中国的实力和贡献让全人类瞩目并推崇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就会得到世界上最广泛的认可。

让世界了解中国,应该是从让世界愿意掌握汉语言文字开始,而不是所谓的“消灭汉字”或者“把英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


步武堂


只会让更多的人崇洋媚外,更多的中国文化失传,传播自身文化靠的是自身硬,让别人主动学习中文,不是你自己学习外语,你英文再好,老外不懂中文,照样不了解中国文化!


爱豆文娱


英语变官语,既出卖民族文化,又使翻译人群失业,


用户4690549271254


把英语作为中国的第二官方语言,我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就英语现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而言,基本上冠绝所有外语之上。做为一个悠久成熟,沉稳自信的泱泱大国,我们的文明有个很好的特质,那就是从不拒绝先进文明。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愚蠢地拒绝先进思想和优秀外来文明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勇敢地拥抱全球沟通世界后,事实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任何拒绝与世界先进文明融合的想法都是愚蠢的。所以,对于可以沟通世界的桥梁——语言。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任何有志于学习任何语言的决定在现代的中国都是被鼓励的,英语做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我们的汉语也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也会被许多各国人民学习的。


幽他一默415


语言仅是一种沟通工具,需要的人可以学,不需要的人学它何用???定为几种语言都是无任何意义。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大国的时候,人家必然会学习中文。把英语定为中国第二语言,这绝对是洋奴思维,决不可取!


L0A


这不仅没必要而且不合时宜。中文代表中国的文明与文化,搞个英语对中国教育分散很大的资源。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加西方不得不使用中文来满足中国的客户。世界上谁发展的先进谁的语言就会成为主导。中国在未来的三五十年影响力将成为世界主流,中文被接受的程度就迅速提高。本世界内中国完全有可能超越英文。


james1953


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不知道是哪位先生的提议,这是绝对不可以做的。汉语有其独特之处,是世界最伟大的语言之一。汉语的伟大之处有二,一是汉语是流传最久的文字,而是唯一把文字成为艺术的文字,就这两点是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可以比的。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个不妥之处,请大家多提建议,谢谢。


用户95373591698


中国文化传遍欧亚大陆,万国来朝时,还没有英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