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孙柔嘉,为何成为了知识女性的时代悲歌?

在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中孙柔嘉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角色

,她是小说主人公方鸿渐的妻子。男主角方鸿渐和许多女性都有过交往。把孙柔嘉和其他的女孩子放在一起对比,孙柔嘉既没有鲍小姐风华美丽,也没有苏小姐那么优越的家世和学历。

和方鸿渐最爱的唐小姐相比她又没有那样的单纯善良。钱钟书先生在写作之处就说围城中的许多人物都是在生活中有原型的,只有孙柔嘉在生活中没有任何和她有相似之处的人,但仔细品味过后就发现她的性格特征好像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

《围城》:孙柔嘉,为何成为了知识女性的时代悲歌?

一、原生家庭的影响

孙柔嘉受过高等教育,虽然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但是遇事却很有主见。她与方鸿渐正好相反,方鸿渐是兴趣很广泛,却从无心得,她是兴趣极少却很有打算。"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出生于一个寻常的家庭,父亲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在报馆,而且她还有一个弟弟,所以在家里总是被父母忽视,她要靠自己争取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她的相貌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书中有很多描写她外貌的片段例如"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而非落落大方的都市少女模样。孙小姐虽然看起来很平常,但她也常常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在当时社会,接受新式教育的人要找的并非旧式太太,而是一个大大方同样接受了高等教育的,能成为自己的社会活动最好辅助的新式太太,抓住了社会新的婚姻气氛后,孙柔嘉的父亲让她去上了大学。

虽然孙柔嘉样貌很普通,但她很

注重打扮自己,小说中有写道"鸿渐瞧她脸黄眼肿,挂着哭的样子,问她需不需要洗脸,还没等孙柔嘉回答,方鸿渐就拿了一块没用过的新毛巾出来,打开了热水瓶的瓶塞,替她倒上了水。

《围城》:孙柔嘉,为何成为了知识女性的时代悲歌?

方鸿渐发现她洗完脸后打开了手提袋照着小镜子,仔细的擦着脸涂抹唇膏。方鸿渐惊诧于孙柔嘉随身携带如此齐全。后来方鸿渐将她的照片寄给了父母,方父方母显然很喜欢她的样子,"方父见了喜欢,方母也多次戴上做活的眼镜细看。"孙柔嘉努力的做到最好使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普通。

二、夫妻间的隔阂

1、貌合神离的夫妻关系

孙柔嘉初见方鸿渐,在船上偷听到鸿渐嘱赵辛楣到三闾大学要为她争取旅费,觉得他关心她,便一心认定方鸿渐是她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于是用心良苦、费尽心机,使尽了小女人的小手腕,终于如愿,但她苦心经营的一切却导致了她婚姻生活的不幸。

孙柔嘉就是一个小女人,她的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不公使她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人能够真心疼爱她。所以她愿意为心爱的人付出,为自己的小家也是

尽心尽力。因此她很顺利地就从一个新时代女性投入到家庭主妇的角色中,可惜她的丈夫难以从过去的状态中转变,方鸿渐始终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丈夫。

方鸿渐虽然也想对这一段婚姻负责,但可惜的是他难以融入婚姻生活中,而且方鸿渐自己心里明白,他并不是太爱孙柔嘉。所以,孙柔嘉是个挺可怜的女人,她用错了方法来追求幸福。

2、固执己见的个人性格

孙柔嘉是个现实的好女人,具备贤妻良母的素质,她也是接受过多年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并且她也是一位能够自立自强的新女性。但她最终的不幸,在于遇到了方鸿渐。简单来说她对待方鸿渐的方式,是她失败婚姻的根源。

《围城》:孙柔嘉,为何成为了知识女性的时代悲歌?

事实上,方鸿渐对她其实没有爱,所以在后来孙柔嘉与他的家庭成员引发的一系列矛盾,方鸿渐都不愿意站在她这一边,不肯为了她丢掉自己的面子。她们婚姻生活中不断出现矛盾以至关系破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双方家庭成员过多的干涉他们生活,并且方鸿渐一直不得志使他心中充满了自卑,生存的压力使他对亲近的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婚姻生活中总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而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基础,自然都不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

三、婚姻关系的复杂

1、夫妻间的过度干涉

小说中孙柔嘉性格在婚前婚后有极大的反差。在结婚之前,她是一个看起来很乖巧的人,给人感觉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有时默不作声,有时候故装好奇幼稚,在方鸿渐面前她摆出的完全是一副懵懵懂懂的样子。这使得方鸿渐对她产生了一种爱惜之心,想要保护这个柔弱的女孩。

但就是这样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为了与方鸿渐结婚,却也是步步为营,想方设法使方鸿渐产生了错觉,对自己渐渐产生爱意,她还在自己婚姻上大费周折。她与方鸿渐的订婚实际上是自己一手促成的。对于和方鸿渐回父母家的时间、掌控着方鸿渐的财务、干涉方鸿渐的工作发展等等,她极想方鸿渐在她的掌控之中

《围城》:孙柔嘉,为何成为了知识女性的时代悲歌?

在孙柔嘉终于如愿结婚之后,却越来越对方鸿渐感到不满意,而且孙柔嘉的经济实力也要高于方鸿渐,小说中方鸿渐也会自嘲,嘲笑自己不受待见,连妻子也对自己爱答不理。而孙柔嘉从小受到的家庭影响和世俗观念,也在他们婚姻的破裂中推波助澜。

2、双方家庭的矛盾

当然,孙柔嘉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她从小是接受到良好教育的,在方家这种虽然家境一般但却保持着绅士气的保守大家庭里始终要受到长辈的挑剔亲戚之间的攀比,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最终导致孙柔嘉当初的温柔可爱一去不复返,只剩下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情禁锢着她,使她由知书达理变成了蛮不讲理。

也有人认为是孙柔嘉的一意孤行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结束,如果她能够稍微温柔一点、宽容一点,以方鸿渐优柔寡断的个性也不会是最后的结局,其实他们婚姻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孙柔嘉一个人的问题,方鸿渐的

优柔寡断也是导致他们之间出现裂缝的原因。孙柔嘉的悲剧其实可以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上来讲。

孙柔嘉其实一直局限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孙柔嘉是期望她的丈夫能够和她站在一起的,她所想所关心的不过是自己婚姻中的那些琐碎小事,至于社会、国家她似乎并不是那么关心。而方鸿渐则和孙柔嘉有本质上的不同,虽然他性格上优柔寡断,缺乏实际行动,但在《围城》的众多人物中是一个清醒的存在,他对自身的关照也比孙柔嘉要多得多。

《围城》:孙柔嘉,为何成为了知识女性的时代悲歌?

很多时候,他所想的东西十分抽象化,这也使思想较现实的孙柔嘉无法理解他的想法,更是难以融入他的世界。

例如,《围城》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方鸿渐和孙柔嘉关系的:想到一年前同船去内地,现在回来已是夫妻,两人都有些感慨时间之快,于是谈到两人在一起实属缘分,方鸿渐感慨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也同时乘这条船,以为这次和他们聚在一起是出于偶然。

她唯一的缺点在于分不开婚姻和事业的区别。这都源自于她的父母从小就不重视她,在这样不被重视的家庭中让她懂得没人会宠着她,她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想要的东西。

方鸿渐相当需要一个孙柔嘉一样果断的妻子来帮助他做出判断,才能改掉他本身遇事犹豫不决的性子。可是,他们的婚姻夹杂了很多别人的影响:方鸿渐生长在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从来都不理解儿子的父亲和低声下气的母亲以及时刻等着他们出问题的弟弟弟媳, 孙柔嘉当然无法接受这样的家庭。

而孙柔嘉的父母重男轻女的做法又使她从小与姑母十分亲近,可是方鸿渐无法忍受姑母对孙柔嘉的影响。所以在双方两个家庭的影响下,方鸿渐和孙柔嘉之间自然出现了隔阂,而他们间的貌合神离又在此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两人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直至无法恢复。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了两个家庭

总之,孙柔嘉虽然对自己的婚姻步步为营,但她终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逃不掉双方家庭的束缚,也无法解决丈夫与她的貌合神离。

《围城》:孙柔嘉,为何成为了知识女性的时代悲歌?

不得不承认,孙柔嘉确实是拥有新时代女性的勇敢。她不肯屈服于传统观念下的社会,用自己的力量主动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孙柔嘉的自我解放意识似乎并不那么强烈。但她在生活中所受到的消极的影响使得她的抗争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消极的意味,因为她越是奋力抗争,她就会在错误的人生选择里走得越远、陷得越深。所以她从始至终都摆脱不掉外界对她的影响,无法真正的走入方鸿渐的世界。

四、结语

孙柔嘉虽然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有自己的主见,但在遇见方鸿渐这样一个人时便显得不是那么合适,尤其是当孙柔嘉的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心理上的创伤以及方鸿渐家中传统的风气一起摧毁着她时,她就更加的孤立无援了。她拥有方鸿渐这样的丈夫是她的不幸,即使是新时代的女性,也无法摆脱人们已经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围城》

2、《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3、《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