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俄羅斯:基督教與東正教的起源

在我國,宗教一直處於政權的制約之下,但在西方很長一段時間,在世俗政權的核心之外,還有一個獨立的宗教核心,這不禁會讓人好奇,這樣的雙核心社會是怎樣由來和形成的。在講述俄羅斯歷史前,不講述一下宗教,實在是一種缺失。

當今世界有許多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道教,東正教等,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在眾多宗教中,基督教是傳播最廣,信徒最多的一個。基督教來源於猶太教,猶太教產生於公元前2000年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猶太教最重要的教義是隻有一位神,即無形並且永恆的上帝,猶太教不歡迎外族信仰猶太教。基督教最初是猶太教的一個教派———拿撒勒派,這個教派產生於一世紀中葉的巴勒斯坦。由於羅馬帝國的擴張與統治,猶太教徒起初以彌賽亞降臨說作為思想武器進行反對羅馬的起義。羅馬征服耶路撒冷後,猶太教內部由於對羅馬統治的不同態度而分化成不同派別。拿撒勒等教派因反對處於猶太教正統地位的撒都該派和法力賽派,被斥為異端,後逐漸獨立並發展成基督教這種新宗教。

帶你瞭解俄羅斯:基督教與東正教的起源

基督教創始人基督,生於拿撒勒

早期的基督教受到羅馬皇帝的殘酷迫害和鎮壓,直到統治者意識到強力消滅基督教不現實。後來羅馬統治者開始大力扶持基督教,並於392年禁止其他宗教神祗,宣佈基督教為帝國唯一合法宗教,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雙方教會為爭奪教會的最高統治權不斷髮生衝突,最終基督教在1054年徹底分裂。東方教會標榜自己的“正統性”被稱為“正教”,西方教會則強調自己的“普世性”被稱為公教,又因西方教會中心在羅馬,所以稱羅馬公教或羅馬天主教。

帶你瞭解俄羅斯:基督教與東正教的起源

羅馬教皇國梵蒂岡

基督教興起於羅馬帝國衰敗之時,面對北方蠻族的入侵,羅馬帝國雖然在最終走向消亡,但基督教卻在精神上馴服了蠻族。對比中國,宗教一直處於政權控制下,這與羅馬帝國時期的政教關係相同。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政權由於蠻族的入侵而分裂,基督教憑藉信仰起到了統一思想的作用,並逐漸形成了完善的社會組織。但西方各國由於種族文化的不同與對立,缺乏進行政權統一的基礎,因而歐洲各國在傳統的政權組織之外,還有一個對立的精神或信仰組織。

直到15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和人文主義在歐洲興起,以及《聖經》的普及,動搖了教皇的絕對權威,經過鬥爭,不僅產生了新的教派,各國也逐漸建立了不受教皇管轄的,本民族的國家教會,各國教會又重新迴歸政權管轄,這些教派又稱為“新教”。

帶你瞭解俄羅斯:基督教與東正教的起源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創立路德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