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相对于《蜡笔小新》来说,《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缺少了什么?

火影的海贼梦


看起来都是幼儿动画,却没有相比的必要,当初制作的时候定位就不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动画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中规中矩的那种教育孩子的动画,而《蜡笔小新》则是趣味性动画,不止小孩子爱看,有些大人也爱看。

真要说类型相似的话,国产有一部《大耳朵图图》给人感觉是仿照着《蜡笔小新》制作的动画,很可惜仿的不到位。《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动画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什么角色留下了印象,唯一比较深的印象却让这部动画不够亲民,有一集中小头爸爸去公司开会,还见到市里的领导,我才知道小头爸爸是一个项目的总工程师。所以《蜡笔小新》中小新妈妈本质是为了省钱而总是做青椒肉丝这道菜,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是看不到的,很少会出现妥协生活的情节,小头爸爸的高收入高社会地位,使得在咱们这个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围裙妈妈却可以做全职主妇。

《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中的故事太注重于教育,要么是关于团结友爱同学的,要么是关于尊重长辈的,会发现大头儿子是个非常懂事非常聪明的小孩子。《蜡笔小新》中的小新则是个不懂事的捣蛋孩子,还总是不符合年龄的学成人调戏大姐姐。小新会犯一些正常5岁小孩会犯的错误,比如说他妈妈回到家里,小新跑到门口说她回来了,小新妈妈纠正说是你回来了。小新连你我他这人称代词怎么用都不会。小新妈妈让小新去买肉和菜,小新却在卖鱼的商店问了一通,最后还吐槽什么都不卖开什么店,给老板气的。等小新到了肉铺菜店,买什么倒是一路背下来记下来,可买多少根本不懂。店员说要么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小新倒好直接跑到家里去问妈妈咱们家电话是多少。

儿童作品也需要有水平才能做好,写童话的人也能是大师,从主角刻画上大头儿子给人感觉很虚无很远,小新却活灵活现。作者臼井仪人肯定是一个对儿童生活观察很细微的人。

实话说《蜡笔小新》这部日本动画线条非常简单,人物很抽象,完全不同于其他日漫的精致画风。它却比作画看起来更好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火爆到不知哪里去。除了主角之外,对于生活在小新周边的人,刻画的也很到位,人人都是有性格的,尽管有些人很搞怪,像黑道大哥的园长,两个总是斗气的老师,同学里流鼻涕的正南,总是耍帅的风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主角家庭外我能叫上名字的竟然是不存在的隔壁王叔叔。


黑鼠鼠


少了些规矩。大头儿子里必然是和谐的一家人,爸爸是和蔼的爸爸,妈妈是善良的妈妈,儿子是童真的儿子。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和谐家庭嘛。

但事实是如此吗?爸爸会不会偷看路边的美女,妈妈会不会拎起儿子一通乱揍,我儿子刚入幼儿园就知道他们班里演白雪公主那个女孩最漂亮了,现在的孩子真早熟啊。

蜡笔小新里的那个才是真的你。

不让孩子看蜡笔小新是对的,小孩最应该得到的就是阳光嘛,早早的种下一颗明亮的种子,让他觉得大头儿子里生活的很美好,是应该的。至于现实嘛,这个用不着我们教,等他骑着电瓶车,追着坐在宝马后座上流泪的女孩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在我们这样一个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依然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庭,爸爸就应该有爸爸的样子;妈妈也有妈妈的样子······

所以,如果蜡笔小新在中国,如果定位成儿童片,就一定会被这些规矩束缚,最终多出一部圆脸儿子和方脸爸爸而已。

所以说少了什么,那就是束缚吧。中国人不傻的,什么编不出来


动漫在身边


也许,光看一两集《蜡笔小新》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你会觉得这两部动画没什么区别。但是如果你有几百集《蜡笔小新》的观影集数,你就会发现,这两部动画,完全就不是一样东西。也许有些东西不会变,比如亲情,日常故事,搞笑的剧情。但是《蜡笔小新》是借助这些日常的东西,想要表现出社会上更加深层次的东西,作者本人就表示,《蜡笔小新》本来就不是画给小朋友看的,很多剧情只有大人能够品出味道,并且懂得其中的真谛。

我并没有任何贬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意思,只是从事实来说,《蜡笔小新》确实能够表达出更深刻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一个给儿童快乐和启发的“中国式动画片”。我个人认为《蜡笔小新》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最大的区别,在于两个国家当时对于动画这个行业的支持力度和容忍度。

其实早期中国的动画影响力是非常大的,《阿凡提》,《大闹天宫》。而其中敢于涉及政治和社会的动画也非常多。比如《黑猫警长》,《环保剑》,都是前中期中国动画敢于涉及政治,社会的代表。

而在之后,由于社会上对于动画的妖魔化,导致了中国动画界彻底的寂静。没有人再敢去创作那些大胆的作品,甚至连正常的动画都因为怕被社会上的人找到漏洞而大多放弃制作。相比之下,日本的动画制作就宽容了许多。由于很早之前就为整个行业定下了一定的规则,所以日本的动画创作者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题材,甚至于敢在动画里开着武装直升机直接对日本的标志性建筑东京铁塔进行扫射。

话题回到《蜡笔小新》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两部作品。《蜡笔小新》敢于将日本家庭中的各种琐碎矛盾直接的暴露出来,还不避讳常人避之不谈的“外遇”,“政治干部选举”等敏感题材。但是,光是暴露出来还不够,《蜡笔小新》不仅将这些问题暴露出来,而且还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也许是以小孩子小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但不得不说是这对于现实中这些存在的问题是莫大的讽刺。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只是给我们勾勒了一个美好的中国家庭,至于内涵,少之又少。


卡密动漫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蜡笔小新》两个动画片都是我们90后童年的记忆或回忆。给我们小时候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从表面上来看,主角都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每一集都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形式类似,但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故事的内容等等确是天差地别

1.关于理念问题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太注重于教育,主要的主题都是关于“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侧重于繁琐的说教,而且大头儿子也属于比较优秀的孩子。《蜡笔小新》却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喜欢调戏小姐姐,脑回路和普通小孩子不一样,侧重于搞笑。老少皆宜,让我们无论年纪大小,都能体验到动漫的快乐。

2.人物塑造

实话说《蜡笔小新》这部日本动画线条非常简单,人物很抽象,完全不同于其他日漫的精致画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看似画面更好,但是里面的人物缺少灵魂。蜡笔小新中除了主角之外,对于生活在周边的人,刻画的十分到位,人人都有不同性格,像黑道大哥的园长,两个总是斗气的老师,同学里流鼻涕的正南,总是耍帅的风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主角家庭外我能叫上名字的竟然是不存在的隔壁王叔叔。

3.社会意义

《大头儿子》完全属于家庭教育片,基本没有什么其他社会的映射,当然这个和天朝的环境的关系,在这里不继续开展了。

《蜡笔小新》不仅敢恶搞日本首相、里面各种穿越,各种想象力内容丰富的让人目不转睛。随便举个例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第五季中『神秘的新子』这部分 新子这个角色一共出现了四话 分别在1669话、1679话、1684话和1689话中出现 从1689话『最后的新子哦』中可以确定 新子就是5年后的小葵

因为5岁的小葵经常被妈妈骂很难过 所以回到过去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其实前面都是废话只是为了证明她是小葵】重点在这之前的1679话 小新的爸爸因为事业不顺很郁闷的一天 小葵穿越过来安慰他

未来的小葵和老爸玩得很开心 于是爸爸说那我送你个礼物做纪念吧 于是看到马路对面的...大概是扭蛋机的东西

就在他想要冲到对面去的时候被小葵拉住了

野原广志站起来的时候 新子已经消失了如果小葵没有穿越回来拉住爸爸 会发生什么呢 或许野原广志会因为车祸去世 或者残疾

未来的小葵在看见野原广志的时候问了这句话,然而在这四集中,小葵在见到妈妈 小新 小新的朋友们和园长的时候, 都没有询问对方的身份 ,而是直接认出来了 ,所以 可以推测 5岁的小葵不记得爸爸的样子 ,也就是说 野原广志可能在车祸中去世了。 而这时的小葵不到一岁 ,小新也才5岁,经历了失去父亲的童年,小葵和小新会变得怎么样呢 ?如果没有了完整的家庭, 蜡笔小新这部动画也就没有意义了吧,其实这部动画并不只是单纯地表达快乐 ,更多的是在人生的无奈和悲伤中找到的希望最后 ,希望大家都能像小新一样快乐地生活下去, 虽然做不到每天都干劲满满 ,但在遇到挫折时也能笑着面对。


狗叔看美女


大概是缺少生活的气息吧。

我并不是说《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不好,这个动画片很适合孩子观看,动画片里的生活是那么的美好,一切都是很快乐的样子,这个也很符合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但是这只是动画中的世界,是的,这是假的,现实并没有像动画中的那么一帆风顺。

从几个人物来分析一下不同点吧。

大头儿子和小新

小新,追了这么多年的动漫,最皮的小孩应该就是他了。漫画里的他,有着成年人对于性的向往,又有着符合年龄的那种熊孩子的风格。就像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一样,上幼儿园的孩子你问他要不要结婚,生孩子,他们也能和你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又带着那个年龄所拥有的局限性:“听说亲嘴会怀孕的,你可要负责啊”。

这种矛盾的存在才是我们生活所应有的样子。

反观大头儿子就只剩下了孩子应该有的天真烂漫,偶尔的调皮捣蛋然后就很快的在父母的教育下老实了起来,没有异性的那种喜欢,没有熊孩子的那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所有的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这是大人最喜欢的别人家的孩子的范本,但这不是我们。是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大头儿子这般的小朋友,真的,可能是我见的人少,我所接触的小男孩,都是那种调皮但是又不坏,偶尔给你恶作剧,有的时候却又能把话说到你心坎里去的人。

小头爸爸和广志

广志爸爸应该就是我所熟悉的爸爸了。和我爸爸一样的抽烟喝酒,胡子拉碴,但又不失作为一个男人与父亲的责任与担当。喜欢在路上看美女,是的,我爸也是这样,但这又如何呢。男人不都是这样吗?偶尔和美伢会有争吵,到最后也都老实的低头认错了。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虽然广志一身的缺点,但是他工作努力,顾家又能稍微的照顾孩子,他和小新能玩到一起不就说明了这点吗?小时候,我也是最喜欢和我爸爸玩,因为有趣,因为总是能体会到很多平时妈妈不让玩的玩具或是游戏。

小头爸爸就可以称得上是好男人的典范了。不抽烟不喝酒,不会在马路上斜眼偷看美女,工作好,不用加班,赚的钱多,还不乱花钱。如果我的爸爸也有这么好的话,估计我妈做梦都能笑起来。可惜太过于理想化了。我觉得,为生活所奔波的男人,是做不到小头爸爸这样的,没有丝毫的个人爱好,全心的为家庭服务。

围裙妈妈和美伢

美伢就像是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年龄的大姐姐一样,虽然自己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但她每天仍然做一堆的面部护理,讨厌别人讨论他的年龄,讨厌广志看别的女生。像现实中的女生一样,喜欢追求品牌包包,但是又不过分。经常买打折的商品,很会砍价,喜欢让广志把眼睛放在自己身上,所以经常会发小脾气。这些所有的品格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在周围的女生身上看到过,很真实。

而围裙妈妈呢,则更多的像中国传统的好女人那样,勤俭持家。我妈妈身上有围裙妈妈所拥有的品格,但是正常的时候,她会更像美伢一样,因为在母亲这个身份的后面,她也是一个女人。正常女人,总会追求美丽,追求美好的事物。这点在围裙妈妈身上看不到,她更多的像是我们传统的对母亲的应有的固有印象的集合体。完美,将自己所有的都奉献给了这个家。

综上

不仅仅孩子看《蜡笔小新》成年人也看,追这部动漫额成年人何其多,但是成年人却很少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究其原因就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给孩子建造的一个乌托邦似的世界,孩子们在里面会玩的很快乐。这是他们希望的世界,没有繁重的作业,没有妈妈的唠叨,甚至没有爸爸的责骂。

但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世界,已经知道了世界的真相的我们,还能回到那个美好想象中的世界去吗?不能,我们更容易沉浸在和我们一样平凡的生活中去。

这就是为何现在我们感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总像是少了什么的原因,和小新相比,那个动画讲述的世界,离我们太过于遥远,缺乏生活的气息。


爱吃鸡蛋的小喔


大头儿子与蜡笔小新是居于两种方式定位下的动画片,这么一说或许你能明白?

大头儿子就其动画片而言算属于中国传统现代典型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亲、母亲、孩子各司其职

。围裙妈妈在很大程度上是负责于整个家务,承担着相夫教子的现代中国家庭主妇。大头爸爸则是一个忙于工作,在较少的时间与孩子玩耍,被围裙妈妈管着。小头儿子则是常常伴随其三个朋友进行玩耍,其玩耍地点多限于家、公园。

蜡笔小新中的小新是一个彻底介绍,在动画片中小新幼年与父母总是有相似的地方,这个家庭虽多有问题、可是在一家子氛围讨论起来的。

小新妈妈是一个爱美女性、不喜欢做家务、常常把家务以其善诱方式丢给小新、常常对小新发火可事过后总是一种家庭轻松的样子、小新对于这样的妈妈只能显示的无可奈何和倜傥。

小新爸爸则是一个现代父亲典型现象,但是我们的大头儿子则是美化了这一父亲现象、父亲总是在家人面前一副正装、修饰边幅。小新父亲则在动画多显示其主见 ,与妻子孩子关系处于一种微妙的感觉。

小新则是现代孩子期望的现象,虽其素质问题堪忧,可其能力只能说是一个顶级天才、虽在学习上马马虎虎。


沃沃佛



两部动画(也可以算上漫画)的相似程度很大,经济、教育、家庭关系上,以小见大大概能感到中日两国家庭各方面还是很接近的。家庭上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加一个幼儿园儿子;经济上,小头爸爸是桥梁工程师,有钱有闲整天陪儿子玩,小新爸爸相比之下有点矬,蜡笔小子作为成人漫画对野原广志的工作描写的比较多,只是个公司小组长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小头爸爸体面高薪自由,得陪客户陪领导喝酒唱歌,经济上要还房贷车贷,家里东西被小新砸了或者车子被美伢刮花了会泣不成声,不过小新家公司职员背景可以代表大部分日本家庭的情况,小头爸爸工作则是大部分中国家庭的理想状态,但也和现实差距不大,那个时代的房子问题没那么严重,生活水平差距也拉不开多少,大多数国人也是有共鸣的。
至于教育上实质上更相似了,只是两部故事的侧重不同,大头儿子就是带有教育意义的家庭动画,小头儿子不是纯粹只知读书的乖宝宝,而是个很活泼很好动有主见又懂事聪明会体谅理解别人的孩子,永远阳光快乐,表现为喜欢找事喜欢发问,爱撒娇也能听进去和理解大人的话。小头爸爸则是教育主力,支持孩子的奇思妙想,孩子出错时循循善诱,爱的教育,家庭主妇围裙妈妈则唱黑脸,走批评教育路线,大部分情况下要被小头爸爸折服。让小孩子在爱和知识里自由飞翔,这种设定在当时是挺先进的教育观念,应该说在这个时代都是,小孩子不用说,大人也能在动画中获得启示,调整自己的理念。
蜡笔小新也一样,小新聪明暖心,老妈唱黑脸老爸唱红脸,老爸和小新以及爷爷一起看高叉泳装美女泳池骑马大战,然后被美伢暴打。但毕竟是恶俗系成人喜剧,小新虽然无厘头好色但什么都懂,而其他人一般才是被教育的,小新最成熟最不需要教育。他的无厘头的光屁股外星人舞和cosplay、肆无忌惮地甩大象、勇敢搭讪性感大姐姐、没有胜负观没心没肺是成年男人的理想。
而美伢的脾气差暴力小气虚荣爱东家长西家短广志的爱意淫懦弱风间的装×松阪的脾气差暴力小气虚荣(怎么和美伢差不多)等等都是调侃对象,他们大都是因为与小新和其他小朋友们的相处而改变的。成人漫画的教育对象就是成人。至于后来小葵的加入是为了表现小新的有爱,漫画里比小新小的除了小白只有欺骗幼齿男结婚的美伢朋友的小宝宝,虽然小葵经常配小新跳拉丁舞但小新还是爱她。
总之来说从两部里表现出的中日家庭状况差不多,教育理念也差不多。倒是美国动画什么丽莎什么蒙娜什么飞哥与小佛,虽然是低龄动画,孩子却整天上天入地搞冒险顺便拯救世界,父母不是怪人就是阿卡林。辛普森一家反而靠谱些,也保守些,南外女内孩子添乱也懂事,接近蜡笔小新吧,但蜡笔小新是成人童话辛普森是现实主义。南方公园则没有一个正常人。

浪哥看书


《蜡笔小新》是日本著名的动漫,出名度不亚于《死神》、《火影忍者》、《海贼王》等热血动漫。该动漫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小孩子的想法总是那么奇特,可能他们不明事理,不懂大人世界的规则,这就使得孩子在大人眼中“行为怪异”。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讲述的是中国的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一家三口人热热闹闹,分工明确,就像想象中的那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大头儿子也在无忧无虑快乐的成长,适合12岁以下儿童观看。



通过对小新与大头儿子的比较,我发现大头儿子身上几乎就是每个父母想让孩子活成的样子,孩子应该是乖巧的,既然有时候会调皮,那就让他积极认错,这样既能起到教育观众的作用,又很好创作。而小新乖的一面和调皮的一面几乎是对等的,调皮起来让美伢气的牙痒痒的,乖的时候有很暖。


牵扯到很多现实问题,美伢买的都是打折促销的商品,这符合现实家庭妇女的形象,广志天天上班,周末就想在家安静的休息,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和现实挂钩。而大头儿子对中国的现实欠考虑,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火影的海贼梦


可能很多孩子的童年相比来说,《蜡笔小新》可能更记忆犹新一些。我也相信像我这样二十出头、又立马奔三的人而言,观看新之助的人比大头儿子要多。我个人认为,两部剧并不是谁比谁缺少了什么,而是对于每个年龄阶段的我们来说,缺少了什么?


首先,国家文化的不同。对于新之助,它的大象歌,还有经常的露屁屁,撩妹子,光明正大的穿妈妈的内衣,戴内裤,不分场合的脱光衣服,后期有了娜娜子和小爱的加入,又新添了纯真爱情的元素,妹妹小葵的出生,又似乎让观众觉得小葵喜欢帅哥喜欢闪亮亮的首饰,让人担心她的未来。而在大头儿子的这部剧里,确实能让我们童年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智慧,懂得分享,知道谦让等等,这些其实不难看出,都是在教我们一些道理,也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如果蜡笔小新在我们中国开播,可能结局会和《黑猫警长》一样了。对于我们的童年来说,两部剧什么都不缺,但是对于成年人而言,我觉得大头儿子缺少了一些教会我们的社会经验。


其实,家庭背景。

大头儿子家的家庭人员很简单,小时候看的时候在记忆里就只有妈妈和爸爸,妈妈是一个朴实,而且心地善良的女人,当然也是真正的一个启蒙老师的一员;小头儿子的角色,其实不瞒大家说,我梦想里的爸爸就是这样。童年里从不确实爸爸一角,不仅去哪都带着孩子,还从中教会很多的道理和人生真谛。(当然,那个时候根本什么都不懂。)大头儿子家就是中规中矩的,按时起床睡觉,看电视玩游戏都有时间规定有节律。

相比新之助家就不太一样了,虽然爸爸是个普通懂上班族,妈妈也和其他已婚女士一样,是个为了节省开销又比较抱怨生活的家庭主妇。他们家比较随便,怎么开心怎么来,说话也很直接明了,感觉每天都过的很充足,再加上没规没矩的秋天爷爷,还有五傻的日常生活。无疑这些其实很多都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只是《蜡笔小新》里确实也有夸大的痕迹。可能也是这样才会让我们脱离了童年、青春还依旧喜欢新之助的原因吧!


最后,生活反应。

大头儿子是教导我们怎么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这符合大多数中国动画的元素。相比之下缺少了我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现实。比如野原广志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晚上到家后的轻松和疲惫,不也证实了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模样吗?美伢生活的节省,可是当看到喜欢的衣服时又忘记了全部,买后又后悔,“打折”两个字真的感觉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当代女孩子的真实写照了。

新之助虽然只是个五岁小孩,但是他和老师、朋友、长辈、陌生人相处的方式,仔细看一看,其实也真的觉得很多时候比不上他。包括爱情。平时看见漂亮大姐姐的花心和各种撩,但是只有听到娜娜子姐姐,其他的真什么都不是了。对待妹妹小葵也一样,生活的吵闹、打斗、发脾气,危机关头两个人永远一条心。小白的存在也是,我们谁没有过大吵大闹的要宠物,得到之后谁又会真正的和它去玩耍?


所以相比来说,也许大头儿子在我眼里缺少的就是这些吧!两部剧都曾经是我们的童年,现在新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也依旧是很多小朋友的喜爱。只是已经不适合长大后的我们了。可是《蜡笔小新》还依旧可以在放松的时候观看。


HANhanhan


首先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我很少看,即使小时候也看的少,但是蜡笔小新定位的是较大人的动漫,里面的一些话语笑话我觉着也是适合少年二十几岁更甚者有三十几也在看,而不是五六岁 七八岁这样的看吧,而且里面的主要五个小孩子,性格上相较于中国现有的动漫什么的,大人气息或者人物鲜明的特点个性会更多引起大家平日里的共鸣 。我觉得这点也是咱们比较缺少的吧。因为咱们很多是给小孩子看的吧。所以如此。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没啥可比性因为感觉定位上不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