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成都一个叫中和镇的地方吗?感觉怎么样?

途色川藏


它原是成都市双流区所辖的一个镇,二十年前那儿曾经是成都旁边非常有名的、与广东东莞一样的"色都",洗浴中心林立。现在那儿属于成都高新区,发展较滞后,保持着成都“上个世纪”的模样。老旧的建筑、拥堵的交通、在马路上“赛车”的火三轮,分分钟都让你有种穿越感。

在安置小区扎堆的中和,除了本地人口,更多的是在这里租房的软件园程序猿和新媒体文字搬运工们,因为相较于大源,这里租房价格更平易近人,相较于华阳,这里又是离繁华的城南生活更近的地方。

人气虽然不差,不过和高新其他地方比,这里的区域配套,目前看来也是相当尴尬,首当其冲的可能要算商业了。

一个曾在中和住了三年的朋友告诉如花,这边基本没有大型商业综合体,想要耍朋友看电影、给女朋友买点品牌衣服,只有滴滴到环球中心、奥克斯广场等商场才行。

虽然大型商业综合体不足,但这里的底商倒是挺成熟的,有足够多的烟火气。

最有烟火气息的,怕是要数锦华农贸商城了,日常生活中你所需的日杂用品、生鲜食品,这里几乎都有,讲实话,如花在里面逛的都有点不想走了,甚至在里面找到了小时候赶场的感觉。


跪射俑


印象中在上大学期间,和一个做沙发板材生意的朋友到中和镇推销过板材,那时候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反正感觉很破旧的小镇,好像一条街全是买沙发的,还很远,交通不便,2008年地震之后一个老乡在那边买了楠香山的房子(好像2千左右一平),2017年左右他又想在那边买房子,当时一问房价接近8.9千,很诧异,怎么那么贵。后来才知道中和属于高新区,有地铁6号线经过,发展较快。

后来慢慢才了解到,中和镇原来叫中和场,是成都市历史最悠久的老场镇之一,自古便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码头,它原来属于双流县,2006年撤销中和镇建制,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2010年中和街道划转成都高新区,划转以来,伴随高新区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拆迁,集中安置拆迁人口3万余人,交房2.4万套,243万平方米,现已形成新城、老城、农村“三区并存”的区域形态,街道幅员面积35.2平方公里,新城区域17.9平方公里,主要为新川科技园及其周边高品质住宅小区,是高新区南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旧城区域11.3平方公里,主要为老中和场镇区域,是落实拥江发展战略的重点提升区;城市规划区外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为成自泸一线以东,是乡村振兴的着力攻坚区。

2016年左右还在中和老城区那边学了一个月的驾校,感觉还是很旧,不过有很多小吃,还有一个大的批发市场,后来上下班坐公交,经过几次中和新城,感觉建设的确实很好,有很多高品质小区,还有建有占地约3000亩的成都中和湿地公园,感觉确实不错。貌似房价平均1万8左右。


蓉漂大龄青年


我在中和工作生活了11年。2007年从双流县城到中和镇,当时朋友开车送我过去,走到一个烂尾桥,过不去,然后绕道华阳,沿着乡村石子路,走了很久才到镇上。虽然在城边上,但与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小镇一样,就是一个乡场。老成仁路穿镇而过,大货车,大客车,小轿车,摩托车,三轮车,自行车,一片混乱。我在上下班途中曾三次被电动摩托和三轮撞倒,至今仍心有余悸。我退休后卖掉了中和的房子,搬到了温江乡下,但儿子的改善房仍买在了英伦城邦。

双流早就意识到,中和总有一天会划出去,一直不愿投入建设,2010年划归高新区管理。

划入高新区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原来只有一座修了近十年才建成的钢筋水泥桥(修好后用了不到十年又重建了),短短几年间中和老城区就有三座钢架桥与金融城和会展中心连通。老城区的改造,新区的规划建设同步进行。世界五百强已有几十家落户新川科技园,未来的新川科技园,就是一座实实在在的科技城,完全可以比肩现在的金融城。地铁6号线即将通车,1号线五根松站和广都站在新川科技园,加上红星路南延线,成自路,新成仁路从中和穿过,交通已十分便捷。万科,融创等开发的新盘已上2万。中和已无农田和沙发厂,十多平方公里土地已被全部征用,拆迁早已完成。中和的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户藉人口,除了大量金融城软件园会展中心的年轻人租住在中和,还有大量外地老人在中和带孙辈,以及经商,打工的外地人,人满为患,连小孩打预防针都要凌晨一两点排队,长年如此。每年都在新建学校,但仍满足不了需求。现在的中和己是一片建设的热土。

抗日战争期间,南京金陵大学的一群师生,为了躲避战乱,到了中和,他们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了中和场当时的社会现状,风土人情。1947年一个美国人据此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和场的男人和女人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阅。

《礼记.中庸》中写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未来的中和,应该对得起它的名字。



特级在线


我就住在中和场街道办旁边,来成都十年了,中和的老城区除了房价靠着河对面的金融城水涨船高的涨了不少,别的并没有多大变化,倒是挨着华阳的新城区修了不少楼盘,当然放假也不低,属于高新去的地盘,总感觉中和就是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地方,跟金融城中间隔着一条府河,想去对面都得绕路,特别是去天府三街的那座桥,天天早上堵的你哟,多少人上班的必经之路,中和街上除了一个新修的易购广场,并没有什么大的购物中心,超市也就看着一个永辉超市和香榭购物。别的都是些小超市,当然基本的还是能买呢齐,的亏有个锦华菜市还能让人觉得买点蔬菜瓜果的方便,要不然真的体验不出什么宜居的感觉,而且中和的消费水平不低,


Mr先生969


在中和住了3年多了, 感觉挺好的,没有城中心的繁华,没有不夜街, 我住盛世嘉园,离高速口很近,上班交通是真不方便,早高峰开车堵的你怀疑人生,常年修路, 但是住着很踏实。 以前上班在东门大桥,这么远也没想过搬家。希望中和越来越好。


南充胡歌


简单说下吧,我是大概零几年读中和中学初中搬过来的,然后父母就在这里买了房子,我们从肖家河搬到这里,到现在都住了10多年了。才搬来的时候,到处是田坝,现在田坝很少了,而且中和也越扩越大,各大开发商都进来了,总有一天中和会比华阳好。


seyueden


什么叫沧海桑田?

中和镇短短20年的裂变,就是一个完全注释。

昔日的中和镇地盘一角,现在的高新区演艺中心。勒克儿 摄

中和镇,老成都人至今也叫它是中和场。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和场乃至与之毗邻的华阳,一直是成都吃货的美食天堂——中和场的土鳝鱼、华阳的跳水蛙,是当时成都有车一族周末邀三约四胡吃海喝的理由,没有之一。

昔日的中和镇地盘一角,现在的高新区交子金融科技中心。勒克儿 摄

那二年生,成都只有锦江、成华、武侯、青羊、金牛五城区,本土主流媒体华西都市报正在舆论引领“府南河大合唱”——环府南河一带正实施治污和前所未有的大拆迁,成都环城公路的元老一环路是最牛逼的公路,出了一环路,就是传说中的金温江银郫县广袤的农田,双流当时尚不入流,一环路出城向南,就只有一条成都—仁寿的成仁二级公路,高新区(南区)还只是四川省成都市共同圈出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了老成都人出城到中和场、华阳的“美食线路”——成仁路到中和或者华阳通过的区域。那时,这片区域两旁都是农田或者小土包。到了中和,车子必须拐进乡村路,七弯十八拐,才能找到那家土鳝鱼,而彼时华阳跳水蛙已经形成规模,沿着河边一条街,全是各种跳水蛙餐馆。

昔日的中和镇地盘一角,现在的高新区环球中心。勒克儿 摄

当时的中和场,场镇中心与当下一些偏远的乡镇没啥两样,镇子两旁店铺,很多都还是木头门板一块一块的过拼,对场上印象最深的就是匠铺很多,打造镰刀、锄头、剪刀的有好几家,挨着场口的接连好几家,家家门口都挂着冰铁皮(就是铝合金),屋里屋外都是加工厨具灶台、热水器排烟筒等家具的场地。当时中和还有赶场天,当地村民挑着自家蔬菜、瓜果沿街摆起,街上,不时有卖糖油果子、担担面的挑担一边吆喝一边飘过……

昔日的中和镇地盘一角,现在的高新区会展中心。勒克儿 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中和场的一切开始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二环路、三环路、绕城高速的陆续建设和开通,老成仁路已成过去式,向南出城的快速通道一条条建成,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和场镇的老房子一栋栋消失,伴随而来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的崛地而起。当然,那些伴随着老成都人的土鳝鱼、跳水蛙,随着高新区建设的城乡一体化,也全部消失殆尽……

昔日的中和镇地盘一角,现在的高新区软件园一角。勒克儿 摄

老成都人不在去南边寻觅美食了,美食战场逐渐西移(温江一带)和东进(锦江区三圣乡),中和场,在高新区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只给老成都人留下一枚渐行渐远苍老的背影……


勒克儿


成都,是我故乡的省府。曾多次前往探亲,同时也去过那里,不过以前不叫这个名字,我去的时间叫中和场,正好去的当年改名叫现在这个名字中和镇。

给我的印象和感觉中和镇不错。首先它是一个老的古镇,文化底蕴浓厚,清代诗人李调元就曾在此过夜,著有《署夜宿中和场》为证。同时,它还是一个著名的水运码头,水资源十分丰富,给当地生物带来生机与活力。中和镇各方面条件很好,发展速度很快,是许多人向往的地方,纷纷前往定居,没有当地户口也不离开。无论是小区居民,街道小摊小贩,还是开豪做大生意老板,大都外来陌生面孔。常住人口是常住户籍人数的2.5倍,截止目前在20万人左右。

中和镇的地理位置很好。经华一路过桥即到天府三街,一号线北上到成都市中心仅仅10公里左右,西行10公里左右就是双流国际机场。周边5公里范围内休闲度假,旅游景点很多。比如锦城公园、桂溪生态公园、成都江滩公园、大源中央公园、会龙公园、南湖湿地公园、海昌极地公园、万安体育公园、白鹭湾湿地公园、三圣花乡旅游区,幸福梅林景区、天鹅湖环城生态园等等,按每天游玩一个公园,也得10天半月。

总之,中和镇给我的印象很深,感觉十分不错,旦有机会我将再次去看看那里的梅花,还有海滨花,吃吃那里鱼头和串串香,还有肥肠粉和麻羊肉饺子而且想自己做。


咱们的足迹


中和镇属于成都高新区,虽然在发展,但是和高新区的定位还有很大差距,在我这几年接触看来,基本属于城郊乡镇的既视感。首先说下交通,因为每天上下班都会走中和路过,修了一年多的主干道路还没修好,拥堵时长发生,包括在修地铁也影响出行,太多太多的拉人三轮车和电瓶车(且不守交通规则),再加上上班族共享单车,交通混乱得很。房价,这一两年得益于成都南边整体房价的抬升,起码是1万5了,但是周边没有大型的购物商场,买东西去红旗连锁、小超市,只能去天府四街的银泰城,居住体验不太好。在软件园上班的人大部分居住在中和,还有本地人,外来务工人员...未来要发展得很好,还有很长路要走。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Monster小胖


中和镇在天府二三街地图靠东边。

中和对于本地人来说那里属于郊区,而因为天府软件园的开发来说那边会聚集很多在软件园上班的人。

从旅游角度来说中和没有出色的景点。

但对于来成都旅游来说,吃是第一位,中和有比较多好吃且不贵的选择。比如雄起兔,鲜锅兔等等。

城镇面积比较小,前前后后也就几条几条街,逛的话一天就逛完了。

主要是方便软件园上班的人在这里居住。

没有特色的街道,没有出色的景点,更没有繁华的商业圈,整个小镇连个稍微大一点的超市都没有。只有一个小区自修的大型生活超市。

如果是来成都旅游可以选择半天时间到那里吃下特色川系江湖菜。但是如果是为了景点什么的,我个人觉得没有任何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