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為什麼還能免密支付?免密支付是否侵權?

林海2366829


銀行卡的免密支付功能是傳統銀行改變的必然結果,是大勢所趨。但免密支付是存在某些侵權的現象,也存在很多的弊端,甚至給消費者帶來很多經濟損失和不必要的麻煩。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微信、支付寶第三方支付等發展的如火如萘,搶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所以傳統的銀行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傳統銀行必須做出改變!於是銀行卡免密支付功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但是在方便的同時相對帶來了許多風險。

比如現在你開車出行,辦個銀行卡開通免密支付功能,你的停車費、過路費、甚至罰單等都直接免密支付被划走。從而讓你省了許多繁索的手續。當你乘坐公交、地鐵等可一刷就過。當你買火車票、飛機票時直接APP下單免密支付,即快又方便。如果你到超市購物買點生活用品,買個菜啥的也是超級方便直接一刷而過。再加上新科技刷臉和AR/AI新場景的運用,支付寶和微信和銀行聯合推出了更多場景的免密支付。這不得不說是人類歷史的一大進步。

大家都知道銀行卡的免密功能大多有設定在1000元以內免密授權,有的無設定,有的沒定會被用戶忽略掉,往往很多人都因為忽視這個功能不當回事。還有很多人被強制綁定這個功能,還有的無金額界限的免密支付或無需密碼強行扣款等等,所以就出現了很多銀行卡被嚴重盜刷的情況,讓用戶的用卡安全性受到考驗,但就這方面還沒有相應的措施出臺。



連日來,因在蘋果手機的賬戶設置中,被強制綁定免密支付功能,用戶的銀行卡、支付寶、微信遭遇盜刷事件頻頻發生。 儘管用戶提出眾多質疑,但蘋果末作出官方的說明。蘋果用戶連遭盜刷事件後,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為此“發聲”,指出蘋果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的“試圖通過欺詐性的退款申請試圖牟利的情況有所增加”、黑客原因、“撞庫”手段等,這些無法構成免責的理由,不應把自身存在的問題與試圖有欺詐性的情況混為一談,中央電視臺也曾多次報道這一侵權行為。

免密支付功能帶來的風險和安全性讓人不能忽視,許多網友稱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了,被免密支付不是被“套路”了就是被 “潛規則”了,甚至被侵權了都讓網友往往唏噓又無奈。

比如你要在官網APP上買火車票、買飛機票時無需授權密碼支付,直接手機驗證碼就支付了。還有許多綁定手機的會員付費、續費;小額免密二維碼支付;快捷支付免密直接划走;手機通迅類的套餐 ;貸款公司、保險、銀行直接強行劃扣款等都無需密碼操作。我們許多網友肯定都經歷這樣的事,在某網站註冊交了會員費忘了,結果沒成想第二月……第三……被連續免密扣款續費。

許多車友一族也是煩惱爆增,就因開通了免密卡,車停的好好的,卡上錢就沒了直接被盜刷,簡直是防不勝防。這類案件頻頻發生,不斷上升。

所以,雖然銀行卡的免密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捷,讓我們節省了許多的時間,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支付系統的一大飛躍,但其帶來的安全隱患是不容忽視的。除了監管部門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加大管控外。最主要的是消費者更要有強烈的安全意識,提高防範;還要多留心眼、多關注用卡細節、多設置付款手續功能謹慎用卡,遇到情況及時反饋給銀行或報警。做到安全支付安全用卡!


財金大仙


免密支付具有雙面性,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可小夥伴們知道銀行卡也有這個功能嗎?而且還是被默認開通的!!

中國銀聯於2015年推出銀行卡小額免密免籤服務,銀聯卡持卡人在小額消費時無需輸入密碼或簽名即可實現支付。今年6月,銀聯等有關方面又將小額“雙免”功能的單筆消費限額從300元提升至1000元,引發輿論質疑。

在面對“默認開通侵害用戶知情選擇權”、“盜刷賠付有意設置門檻”等質疑聲時,銀聯方面認為,默認開通銀行卡小額“雙免”功能並不侵犯用戶自主權,提升單筆消費限額符合國際發展趨勢。

小額免密支付默認開通

在使用帶有“閃付”字樣的銀行卡消費時,收銀員不會核對消費者與卡主信息是否一致,也不會提示消費者正在使用“雙免”服務。

▲ 圖片來自中國銀聯官網介紹 ▲

很多人表示“為什麼沒有讓我輸密碼”

並明確表示這樣“十分不安全”

事實上,因為默認開啟了“閃付功能”

招致損失的案例屢見不鮮

7月14日,石家莊市民雷先生的手包被盜,隨後就不斷收到刷卡消費的短信通知。單筆消費最低200多元,最高500多元,共刷了13筆,都是利用了小額免密的閃付功能支付的。雷先生還表示,髮卡時,銀行並沒有告知這項功能,造成的損失不應該由我個人承擔。

同樣的,一位劉姓廈門市民表示“從辦卡到支付,沒有一個人跟我說銀行卡還可以不用密碼支付!”

而對於小額免密支付被“默認開通”

銀聯方面則是這樣回應的

2015年推出“雙免”服務時,曾在一些城市試點“授權開通”該服務,但是接到海量用戶投訴,絕大部分持卡人認為該功能應設為“默認開通”,而“授權開通”服務是銀聯的“不作為”,“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銀聯相關業務負責人還指出,“雙免”服務類似於銀行卡的ATM機取現或網上支付,是銀行卡的基本功能而非業務,並且該功能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和普通人的認知常識,因而無須在領卡合約中列出。

同時,銀聯對外宣稱,“雙免”服務雖然是默認開通,但是持卡人可以選擇關閉,因此充分保障了持卡人的知情選擇權。

有業內人士舉例:我去飯店點了碗番茄蛋湯,飯店沒經過我同意在湯裡撒了辣椒粉。然後告訴我如果不吃辣可以把它挑出來。這樣合理嗎?法律界人士認為替用戶默認開通“小額雙免”功能是侵害用戶的知情選擇權。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五條

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充分向持卡人披露相關信息,揭示業務風險,建立健全相應的投訴處理機制。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

“重要提示”應當在信用卡申請材料中以醒目方式列示,至少包括申請信用卡的基本條件、所需基本申請資料、計結息規則、年費/滯納金/超限費收取方式、閱讀領用合同(協議)並簽字的提示、申請人信息的安全保密提示、非法使用信用卡行為相關的法律責任和處理措施的提示、其他對申請人信用和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的內容等信息。

免密支付限額高於海外

銀聯認為,國際主要卡組織都開通了類似銀聯“小額雙免”服務的相關功能,並得到了行業實踐的廣泛認可,在國內推行的“小額雙免”服務也合情合理。

銀聯舉例,VISA卡公司推出基於IC卡的快速支付服務VEPS(Visa Easy Payment Service),已在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開通免密免籤服務,不僅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也包括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經濟欠發達國家,且免密限額隨著當地經濟發展逐步提升。目前新加坡免密限額約960元,香港、澳門地區免密限額約850元。

通過查詢VISA官網後發現,VEPS單筆支付限額最高為50美元(約合340元人民幣),且開通該功能必須得到用戶事前授權。

▲ 截圖來自VISA官網 ▲

盜刷損失可獲賠付,但有上限

輿論質疑的焦點,還集中在有關方面為盜刷制定的賠付門檻——掛失前72小時的盜刷損失可獲得賠付,每人每年賠付上限為3萬元。

銀聯表示,“小額雙免”服務擁有“五重安全保障”:第一,金融芯片卡具有高安全性;第二,特定商戶經過嚴格篩選;第三,交易額度風險可控;第四,交易數據配備智能風控技術;第五,損失交易有補償保障。

“我不明白‘認卡不認人’的安全邏輯在哪裡,為什麼不敢做出‘被盜刷多少就賠多少’的承諾?”一位支付行業的安全技術人員認為銀聯的此番表態有“避重就輕”的嫌疑。

根據銀聯2017年認證企業年會上發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國金融IC卡累計發行量達35.35億張。

究竟每個用戶名下有幾張銀行卡?

每人每年最高賠付3萬元的標準又是如何得出的?

這些問題目前都無從得知

對比支付寶和微信的賠付機制後發現,這兩項廣為消費者所使用的支付手段都沒有對每人每年賠付金額設置上限,也沒有設置“掛失前72小時內損失可賠”的障礙。

“持卡人沒有理由為‘默認開通’的風險埋單。”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吳韜認為,如用戶對盜刷無過錯,那麼因為盜刷所造成的損失應由銀聯和銀行無條件承擔。

銀聯聲稱,2017年“雙免”服務欺詐率僅為萬分之0.18,約為傳統銀行卡業務總體欺詐率的十分之一。

有網友“吐槽”,只要存在欺詐概率,就不應替用戶做主默認開通這項服務,更不應在賠付時刻意設置障礙。

至於是否有取消默認開通“雙免”服務的計劃?銀聯方面表示,暫時沒有此方面計劃。

如何關閉銀行卡雙免?

為了防止盜刷

要如何關閉銀行卡“雙免”服務呢?

1、在APP上自行關閉免密支付。

2、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告知銀行需要取消“小額免密免籤”這個功能。

3、去銀行網點,帶上身份證和信用卡,在櫃檯時告知銀行,要求關閉“小額免密免籤”的這項功能。


股勢至簡


銀聯將小額免密免籤支付業務的單筆限額,由300元提高到了1000元,這引起了一些人的擔心。那麼,銀聯小額免密免籤支付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它對持卡人有哪些影響呢?

銀聯即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它實現了各銀行間系統的互聯互通,進而使銀行卡得以跨銀行、跨地區和跨境使用。

銀聯小額免密免籤是中國銀聯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小額快速支付服務。當持卡人使用具有“閃付”功能的金融IC卡(包括借記卡和信用卡),在指定商戶進行一定金額(境內1000元人民幣,境外以當地限額為準)的交易時,只需將卡片靠近POS機等受理終端(的“閃付”感應區),“揮卡”即可完成支付。支付過程中既不需要輸入密碼,也無需簽名。

中國銀聯機構合作部助理總經理 鄭東東:像對結帳速度要求比較高的一些行業和場景裡面,比如像公交地鐵,還有一些像大型的連鎖超市,排隊比較多的,像加油站加油的時候,就(可)避免下車去簽單,交易速度就會大大提高。

據瞭解,銀聯卡免密免籤功能主要是用在一些小額度、高頻次等特別的消費場合。但這項旨在給持卡人消費帶來方便的舉措,近期,在消費者知情權和刷卡限額等方面,社會上有了一些質疑聲。業內專家也表示,銀聯小額支付免密免籤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多重措施控風險 盜刷核實可賠償

據瞭解,目前市面上所有支持“閃付”功能的信用IC卡和借記IC卡,均支持銀聯小額免密免籤服務。專家表示,銀行卡小額支付免密免籤也是國際上一種通行的做法。但既無需輸入密碼,又無需簽名,如何保證支付方式安全呢?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董希淼:小額免密免籤風險防控上採取了這麼三道的防線,第一,小額免密免籤它銀行卡都是芯片卡,相比傳統的磁條卡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強;第二道防線就是說只有那些經營規範、安全性高的商戶,優質的商戶才能被作為小額免密免籤的特約商戶;第三道防線就是即使發生盜刷,也進行賠付。

按照中國銀聯目前的規定,小額免密免簽單筆支付限額1000元,一天最多隻能刷三筆。如果發生盜刷,72小時內,最高賠付金額可達3萬元。

也就是說,假使銀聯卡丟失發生盜刷,在三天72小時內,最多隻可能被盜刷9000塊錢,那麼銀聯的賠償完全能夠覆蓋持卡人的損失。

​中國銀行總行個人金融部借記卡團隊高級經理 安淑敏:對於使用小額免密免籤快速支付服務造成的盜刷損失,也可以向髮卡行申請資金補償,髮卡行會做一個調研取證 會將賠付申請遞交銀聯 ,銀聯核查後,補償資金一般會在一兩個工作日內返回到持卡人的指定賬戶。

免責聲明:文章中操作建議僅代表第三方觀點與本平臺無關,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據此交易,風險自擔。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黑馬飈高騎手


為什麼不能免密支付,免密支付作為銀行卡的一個功能存在,是否開通取決於用戶本身。至於免密支付是否侵權,這就要具體事務具體分析了。

如果是本人沒有開通免密支付這個功能,如果銀行是默認開通的,但在默認開通之前有讓用戶填寫確認或同意開通的協議,其實只要同意這個協議就相當於同意了免密支付。所以,如果認為免密支付存在風險,不管是銀行默認開通,還是已經開通,都可以到銀行櫃檯再次關閉的。

據網絡資料顯示,之前有因為免密支付問題引起過的糾紛,雖然最後都解決了,但的確是暴露了免密支付的一些缺點。但這些不是缺點的缺點,主要過錯方大多數不是銀行造成的,大多數都是用戶本身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誤操作,或個人洩露自身隱私資料造成的。

所以,不能單純的把免密支付定性為是否侵權,這要看我們是在什麼情況下開通的免密支付,自己是否知情,在支付的過程中是否存在漏洞或違規操作。而且,現在的大多數銀行在開通免密支付之前,都是有免密支付協議的,最最最著名的就是支付寶的支付協議,選擇銀行卡有限扣款,實際上在條款中就同意了免密支付協議,當然了我們可也以選擇用密碼支付,這是我們每個用戶的權益,沒必要山崗上線,一切都是自願的,


實體店老王


首先免密功能是持卡人自由選擇開通與否的。其實是小額免密。一般是300以內,有些銀行可以設置到1000以內。而且跟刷卡渠道也有關,小額免密一般只限於銀聯雲閃付交易。如果不喜歡免密功能可以致電髮卡行關閉的。


凱凱道來


免密支付是銀聯和一些連鎖商家簽訂的功能,所有銀聯卡都有這個功能,而且是默認出廠就自帶的。這個不是銀行開通的。你每張卡有每筆1000,每天3000的限額,如果想要關閉,就帶上身份證和卡去銀行關閉就可以了。如果有手機銀行也可以看看上面能不能關,也可以打銀行服務電話諮詢如何關閉這項功能。


成蹊妹妹


很多時候的小額支付每次都用密碼太繁瑣,而且有洩密的風險。不侵權,因為自己設定了日支出的上限,就算損失也不多,不按密碼盜刷幾乎不可能,為了方便,自己是願意的,談不上侵權


朵積錄


免密支付是銀行給持卡人的一種權利,默認開通,可以電話給髮卡行關閉此業務。小額免密是為了方便持卡人交易更快捷,也是銀聯為了和支付寶微信競爭的一個功能。


支付卡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銀行卡可以設置小額免密支付,這是為了方便持卡人在超市、酒店等小額消費時提供便利。其次,這裡的免密支付金額可以自己設置,最多1000元以內。免密支付需要自己去開通,並且同意部分免責條款的,這裡應該不會侵權,除非銀行卡丟失有可能被盜刷,前提是沒有及時掛失。以上是個人見解



挑戰者81


現在很多權利與義務都是電子簽了,也就是你開通這個功能的同時已經默認簽了。侵權不知道有沒有,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籤,不開通小額免密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