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店小炸魚


牛角店小炸魚

東阿特產牛店炸魚,呈金黃色,外酥裡嫩,香脆可口,可放7天而不綿,聞名於魯西城鄉,深受當地群眾歡迎。牛店炸魚為牛店鎮西街常氏首創,至盡已有近百餘年的歷史。

牛角店張氏炸魚發源於牛角店鎮,為東阿縣地方名吃之一。牛角店炸魚以外酥裡嫩為一絕。一說牛角店炸魚從出鍋開始,在常溫情況下,能放一星期仍保持原味且酥勁不變。據傳,關東有一牛店籍人,回鄉探親,離鄉時帶上一包常氏炸魚,由於路途遙遠,7天才到家中,打開包品嚐炸魚,香酥如初。後來,這人重返故里,盛傳牛店炸魚奇特,"牛店炸魚放7天不綿"的美名由此傳開;又說牛角店炸魚從八仙桌子上掉到地面就能摔得粉碎。因此牛角店炸魚因裡嫩外酥、脆、香、可口而遠近聞名。而成為牛角店乃至東阿縣的一大名吃。凡是在牛角店出去的人什麼都會慢慢忘記,唯獨牛角店炸魚忘不了,每到逢年過節,總想方設法讓家鄉人給帶點牛店炸魚吃。


牛角店小炸魚

正宗的牛店炸魚製作工藝是:

第一步,先選上好的一寸左右的純淡水野生鰱魚,破腹取出五臟、颳去魚鱗,加適量碘鹽醃上待用;

第二步,取上好的小米麵適量,加水浸泡一晝夜,之後經石磨研磨成糊;

第三步,米麵磨糊加少量優質麵粉發酵;

第四部,把醃好的小鰱魚與泡好的米麵和好,以鰱魚上沾上一層米麵糊為好;同時,把適量的豆油、花生油、衛生油三種食用油倒入鐵鍋中加熱至八成開;

第五步,把沾滿米麵糊的鰱魚放入油鍋中,用文火炸六分鐘至十分鐘,根據火候和顏色撈出稍微一涼即可食用。這裡所說的火候很重要,過了,魚就糊了,欠了,魚就發皮,沒有酥勁。

牛角店炸魚的始創人為宋朝時尹氏,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早在30年代,炸魚技術傳給了常氏和張家張志新。常氏在繼承師法的基礎上,又實踐創新,技術不斷提高,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牛店"常氏炸魚","常氏炸魚"在當時達到了鼎盛時期,據說抗日戰爭時期,就連日本小鬼子都愛吃牛店炸魚,當時的漢奸走狗還拿牛店炸魚當特產送給日本人呢。

後來,因常家無人繼承而常家失傳,只有張家三代傳承至今。現牛店炸魚正宗的只有三家,但其真正的製作工藝面臨失傳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