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土地打亂重分?國家知道農民的心聲,農民也要心中有數!

支持土地打亂重分?國家知道農民的心聲,農民也要心中有數


支持土地打亂重分?國家知道農民的心聲,農民也要心中有數!


在80年代後農民就已經來到了城市裡發展經濟,為了能夠讓一家人的生活質量提升,大家常年在城市裡工作,正是憑著汗水賺來了更多的收入。有了這筆積蓄,農民將房子建造起來,還買了智能家電,小車也不是稀罕物了。

過去很長時間裡,農民都會邊種地邊打工,農忙的時候抓緊回家忙活,農閒時再去往工地上,這樣經濟收入會更高。可在1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發現種地的成本太高,還不如直接在外地打工賺錢更多。

正因如此,土地荒廢的情況多了起來,國家也在積極的呼籲那些優秀青年走上農村中,發展農業產業。

為了能讓土地更好的流轉,國家在2013年就進行了土地的確權工作,到了2018年時大家也領到了新的證書。

為提升我國的農業產業化發展,國家緊接著給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土地承包期限繼續順延30年,也就是說在二輪承包到期後,土地並不會進行重分,依舊會保持原有的狀態。

只是部分農民卻不願意了,他們支持土地打亂重分,希望能夠重新申請土地。

這些人都是沒有分到土地的年輕人,他們可能20多歲了依舊沒有自己的土地,家裡幾口人也就一兩畝地,覺得特別不公平,憑什麼新增人口不能分地呢?

國家知道農民的心聲,可為了讓我國的農業加速進入國際中,為了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只能保持穩定不變的土地承包關係,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企業或個人進入農村中投資。

假如一家家庭農場承包了1000畝地,在其中從事果樹的生產、加工、銷售,他們自然需要有更長的租賃期限,一旦土地打亂重分,那前期投入的千萬資產可能就打水漂了。

為了解決土地和新增人口的矛盾,國家提出了“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原則,也就是說土地是以戶口為單位存在的,不管是新增人口還是已經分地的農民,在一個戶口內平均擁有土地的使用權,這樣新增人群依舊享有部分的土地紅利。

如果家庭人口多,那平均到每個人頭上並不是太多,如果家庭人口減少,那單位土地面積就會增加。

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均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如果無限的細分土地,那隻會讓農業備受打擊。因此,為了農業的強國之路,土地並不會打亂重分,農民要心中有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