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是要在深圳读书好还是在老家读书好?

一晌一晌亮晶晶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便浮现出这样的提问者画像:老家在外地,本人在深圳,可能老婆或老公也在深圳;


没有在深圳安家的打算(租房也算。一家人住在一起,正常工作、上学、过日子,就是安了家);


经常有回老家的想法,但一般不会付诸行动;不管在深圳呆了多少年,都认为这不是在生活。


而且提问者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是可以选择让小孩留在身边、在深圳读书的。也许会有一定压力,但并不是无法承受,所以才会纠结。


小孩在深圳读书好?还是在老家读书好?


毋庸置疑,当然是在深圳读书好!


抛开一线城市的各种优势不说,单是孩子不用做留守儿童这一条,就足够打败所有把孩子扔在老家的理由了。


但我并不想详细分析这两者的优劣,因为提问者并不是想要一个更好的选择。



他只是希望通过别人,来肯定自己的选择:让孩子回老家读书。用众人的赞同,消弥自己的愧疚,以及,说服反对的家人。


第一代打工群体的留守孩子,现在都已经长大了。


你去问问那些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去看看那些留守儿童的创伤,还有无法修复的亲子关系。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想了解这些,并不是难事。


若说第一代打工父母抛下孩子,是出于认知的匮乏和生活的逼迫,尚且情有可原;那第二代打工父母,再抛下孩子,就完全是出于自私,不可原谅。


以前我在城中村住的时候,认识了一位修鞋的大叔。


他一个人先来深圳。一开始,他在路边街角摆摊,和几个老乡挤一间出租屋。回去过完年后再来,就把老婆孩子都带出来了。


租了一个老旧的单间小门面,他在前面修鞋,老婆摆了一台缝纫机,帮人补衣服、改裤脚;


后面用帘子隔开,放了一张上下床、一张餐桌兼书桌;做饭就在外面屋檐下的台阶上。


就是这种情况,靠修鞋改衣为生,一家三口挤在一起,谈不上生活有多好。


但我仍然认为,这个孩子,比那些被留在老家的孩子幸福多了——即便某些留守的孩子,住在新修的大房子里,经常收到爸爸妈妈寄回来的玩具零食衣服,在物质上比他更丰盛。


我更敬佩这位爸爸,是条有担当的汉子。


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从城市到乡村,经济条件、水入水平,比起80年代初,都已是天壤之别。现在的打工环境,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扪心自问,现在还选择把孩子丢在老家的人,真的是因为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吗?

恐怕未必。


让孩子回老家读书,理由无非是:没钱、没时间、申请学位难。


“没钱”是没有底线的。说外面消费高,但自己在深圳,吃吃喝喝,买衣服买手机,什么都没有耽误,为什么要养自己的孩子时,就没钱了呢?



没时间,无非就是“挤”。挤打游戏、刷手机、追剧、逛街、睡觉的时间。


深圳的公办学校,积分入学。买不起房,社保年限、租房时长等等,都是加分项。


提前了解政策、早做准备,上公办的机率是很大的。万一没申请上,上民办学校,每年也有大几千块钱的补贴。


所以,究竟为什么要让孩子回老家读书?


就算确实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在深圳读书,那么,又为什么不能放弃打工、回老家去安家呢?


现在内地与沿海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年轻人选择留在家乡,不再外出打工。


常年在外地的人,真该回去好好重新认识一下自己的老家了,它早已不是你20年前的记忆中,穷困破败、挣钱艰难的样子。


说到底,还是怕带孩子的辛苦和不自由。放在老家,给点钱,万事不用管。


孩子若在身边,作业要辅导,生病要照顾,调皮捣蛋要管教,还要做饭洗衣带他玩,多了多少事!


我还见过这样的人:他若是愿意回老家,养活一家老小、生活得体体面面,完全没有问题;


他若是愿意把老婆孩子接到身边,一家人在深圳生活,也没有问题。但他坚持一个人在外面打工,不回去,也不让老婆孩子来。


因为他习惯了一个人的潇洒自在,害怕改变,更害怕承担为人父母、照顾家庭的责任。


孩子在深圳读书,还是在老家读书,都好,关键是,爸爸妈妈要和他在一起。


有书知道


做为一位在深圳连续当了10余年班主任的老师,对你的这个问题真的深有感触。这两天,学生正在填中考志愿,不少学生的压力真的很大。在深圳,想要考上所谓四大名校,八大名校的难度,不亚于高中考上重本,考上知名学府的难度,考上公办高中也不容易,竞争,真的很激烈。

今天刚好带初三,这是我连续带的第六届初三学生,回想起来,真的令人感慨。身为一位班主任,我同情自己的学生,他们真的很累,而且似乎越来越累。当然,与此相对应的是,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减负和减压,真的很有很必要。

现在中考科目越来越多,从初二开始,学生参加地理生物会考(与中考录取挂钩),之后有英语听说中考,体育中考,理化生实验操作中考,最后的语数外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大考,加上体育模拟考,听说模拟考等,初三最后一学期,几乎都在“中考”,一个中考被分割成了几个中考,老师和学生的压力,当然会不断增加。我不知道内地的中考是什么样的,所以不敢妄下结论哪里的中学生更苦更累。不过,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可以抱怨几句,但得告诉孩子,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现在无处不充满竞争,今后还有高考,还有毕业找工作等等,都会面临竞争 ,所以逃避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勇敢地面对,同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心态,真的非常重要。虽然我心里也很同情学生,并且会适时地减轻一些学生的负担,但更多的时候,我也只能鼓励自己的学生,不要总是唉叹埋怨,要直面竞争,当别人奔跑的时候,我们不能闲庭信步。

压力,在哪里都会存在。我希望中考能简单一点,但事实上,中考科目可能还会不断增加,老师和学生的压力或还会加重,我们能怎么办?努力,才是硬道理!


途虫的百味人生


我们家娃两岁带来深圳,在宝安上的幼儿园。之后由于工作原因来到南山。刚来时没想过能上公立小学,因为我们没房,没户口,而且当时社保也没办。也没指望能上深圳的公立学校。后来看邻居家潮州的几个小孩都能上公立学校,各方打听之后,趁着儿子上大大班那年把所有规定的证件都办齐了,整整一年时间,我就提心吊胆,各种奔波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能上个公立学校。最后当时是录取上了。

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他所上的小学是九年制的,所以不担心初中能不能上。我现在担心的是高中到时能不能上到公立。说是深户和非深户上普通公立高中分数线差很多。孩子现在低年级成绩还不确定,目前是在班上前五。我们非深户,目前为了孩子上高中准备把我的户口迁到深圳,老公的不急,孩子可以随迁。但是我们没有房产,学历也不够,社保倒是有将近五年了。现在是准备积分入户,分数算下来按目前政策还差十分,唉不知道怎么办。虽然说离孩子上高中还有好几年,但是还是想早早做准备,不想让孩子回老家读,毕竟一直在深圳生活。朋友,生活圈子都在深圳,回去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我们自己做点小生意,现在也没打算过要回老家。

有没有朋友有快捷方式入户的可以私我


夜深369


我的小孩也是在深圳,从一出生就带来了深圳,数数也有八个年头了,带到三岁的时候就送去了幼儿园,幼儿园是只管中餐和午睡,早上七点送去,晚上六点去接,每天都是早上起来买早餐给她,然后就送去,学费是三千二百元,到了晚上下班才去接回来,每天就是这样,忙忙碌碌的,一晃幼儿园毕业了,学费不是最愁的事,在深圳这里,学位特别的紧张,而且也是要很多证件,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找学校真的很折腾人,后来再努力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所私立的学校,肯收,现在已经上二年级了,二年级的学费也是3200,而且每天晚上还要补导她,写作业,不管成绩学习好与否,最主要的是能够留在身边,能陪伴她长大,不想让她的童年,缺失父母的爱,想想这几年的时光下来光学费也花了好几万,

如果留在老家,没有人看管的话,也是不行的,因为让爷爷奶奶带,或者外婆外公,毕竟是隔辈的,思想和教育都不一样,最关键的还是,父母他们身体也不怎么好呢,还有一大堆的农活,要忙,他们自己本身也怕照顾不过来,所以自己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留在身边





丽姐的周末VLOG


这个是我以前要考虑的问题,不过现在都解决了。我连带我和深圳的家一起打包回我们小县城了。

16年底回来,算算也一年半了。孩子3岁的时候在深圳没去上学,因为没有人给带,自己上班老公在家做外贸,时间上比较自由。本以为这样打算到小孩3岁半 就送去幼儿园,但是男人带孩子的过程简直无法想象。我一回到家孩子就抱着我的大腿不松手,其中的辛酸泪只有自己知道。后来尝试把孩子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了2个月(过年留家中),然后我们又回到深圳上班,期间日思夜想,时常忍不住莫名就哭了。再后来咬牙接回深圳,看到孩子第一刻,更是没压住心中欢喜的心情,毫无防备眼泪直淌。我泪的是,我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是看到了所有留守儿童那种眼神和城市孩子活泼好动的强烈对比。黑了,但胖了(家里吃的相对天然有营养);拘谨,变的不爱说话。那时,心里就有种无比的愧疚感。如果送去学校, 他一时半会根本无法融入,那时候刚来深圳还说着一口的家乡话。如果真的送到深圳上学,我们的负担也是相当的重,因为我们老家有一套月供房,深圳有月租,平常生活开支,一个月少说也得1W,深圳幼儿园1学期也至少1W。而我们,总共也才1W上下的收入。而且送小孩在深圳上学,还有个接送问题。思来想去,最终带孩子在深圳过了半年,年底决定回了我们小县城。

回来后,我们刚开始无法适应,因为没有人脉,没有资金。好在过完年,慢慢的有了好的小生意齐心合力的做着。现在想想,还是很庆幸回来了。至少,孩子在我们身边,看他成长,看他闹,我想这比我们挣多少钱都开心快乐!


农村玉小妹


小孩的教育问题使银多在深务工的父母。 一个头痛的问题

我也两个小孩在琛圳读书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一直是公立学校,大的初一,小的四年级,学习成绩也只能算中上。今年想转回老家去读,在外面读压力了。虽然是公立免费的,回老家也不用多少钱 。只是回去读的话小孩到了判逆心理时期,很容易学坏。在父母身体呢又好些,现在我也很纠结。读书有没有出息只 能靠他自己。我是希望读的好的话长大了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对社会有危害的 人。

在深圳教育的师资资源,硬,软件设施比内地要强些。如果回老家去读的话,其实我老家的教育也是可以的,像去年上北大,清华的除了省会长沙暂了四大高中,湖南师大附中,长郡中学,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以外就是,常德的石门一中,桃源一中了。桃一中录取的人数排名第六。在省内也是不错的啦。当然一个小县城不能跟外面的大城市比呦。这样只是显示老家的教育也是不错的。在外面呢课余的节目丰富些。压力也是不用说。








阿庆191448744


尽量创造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吧。

说两个例子。

朋友家的孩子,从出生到幼儿园都是跟父母待在一起的,一直是个很开朗的孩子。等上小学,夫妻俩觉得孩子以后还是得回去高考,早回去比晚回去好。所以从小学开始,孩子在老家上,他们夫妻俩留在城市工作。

尽管每天也通电话,周末尽量回去陪孩子,可是孩子的性格等方面变化非常大。

原来爱说爱笑,自从回去后就变的沉默,不爱说话,跟着老人很多想法也无法接通,玩也玩不到一起去,后来孩子只要回家就是玩手机,打游戏,对老人的话也经常无暇搭理,自立能力仿佛也变差了。(当然这也不排除老人替孩子做的多了。而且老人无法做到像父母那样在管理教育方面的张弛有度。)

第二个例子,一个孩子在2岁时被送回老家,整整一年,父母也是只能周末抽空回去,在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和关爱的年纪,父母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措施。可是当3岁多,把孩子接到身边时,孩子一方面极度没有安全感,一刻看不到妈妈,就会像被抛弃一样大哭;无论走到哪里,玩什么,一样要跟着妈妈一起,不敢松手,不敢放开玩。上幼儿园后,也不太会跟同学相处,人少时还稍能玩一下,人多了就会不知所措,总是很拘谨。

孩子安全感缺失会影响孩子很长时间,甚至是长大之后的方方面面。而孩子性格方面的改变更会影响他一生。

所以,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吧,孩子并不在乎吃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他更在乎的是跟父母在一起。


最好的答案


老家要看是什么地方,如果老家是十八线小县城,那教育资源跟深圳不可同日而语,肯定是再难也要咬紧牙关留在深圳,如果老家是在还过得去的二三线城市,那就回老家吧!

深圳这片热土,确实是有很多机会,但是外地人在这里生活有多大的压力,自己才知道!

深圳的很多学校都没有食堂,孩子如果在学校午托一个盒饭都是15-20元,饭还是送餐机构早上九点前就做好的!

去校外午托,一个月也是几百千把块,老家的学校基本都有食堂,一个月交二三百块钱,午饭就解决了!

一个学校的学生,贫富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家境一般的孩子,如果成绩不好,相貌也不出众,在学校是很难有朋友的!平时的活动什么的也很难有选上的机会!

公立学位也紧张,很难进!

读个书跟那啥一样!

老家一般你是本地人,本地户口,上公立学校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如果老家教育资源差,那就还是在深圳吧,毕竟深圳政府有钱,教育投入更多,各方面条件比老家肯定还是要好!

不是有一句玩笑话吗?反正以后毕业也是来深圳打工,不如一直都留在深圳!


小学生陪读家长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她很早就在深圳工作,后来回家生二胎,修养了一段时间,老公继续在深圳打拼。

今年,她的大宝正好读小学,在此之前一直是在老家读幼儿园的,二胎满月之后,她就带着婆婆和两个孩子来到了深圳。

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宝找学校,公立的进不了,就找私立,几千块一个学期谁说不心疼呢?但为了大宝能有个读书的地方,只得接受。

第二件事就是给自己找工作,生二宝之前,是辞职回老家的,再次出来就得换工作,在大城市养着两个孩子,压力大着呢。

另外,还有帮忙带二宝的婆婆,也要照顾好,各个方面都需要开销,两口子要累垮了,说要是在老家就会好很多。哎~

所以,你如果真的想把孩子接到深圳,就要做好各种准备。我们一定不要苦了孩子。


爱笑宝妈欧丹丹


我是80后,爸妈在我七岁时候就来深圳打工了,我和我弟跟着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爸妈一年回来看我们一次都难,记得最长的一次分隔四年才见面,我和我弟一直躲着不敢去见爸妈,那种滋味经历过的都能体会吧,五味杂陈,虽然年纪那么小,但是心里都很明白,幸运的是爷爷奶奶对我很好,特别是我的两个当老师的叔叔,对我心理影响很大,读初中和高中,一直跟着两个叔叔生活,叔叔就跟我亲爸一样,可以这么说,没有两个叔叔的教导,我和我弟肯定跟同龄的留守儿童一样,性格古怪孤僻(我们那里年轻人都去深圳打工,和我一样的留守儿童大把,能读好书的很少,很多都是混完初中就去深圳跟父母一起打工),虽然说同龄人那个时候早点出来打工,赚到钱的也有,但是能把生活过好的真不多,我的很多初中同学都是水深火热。虽然我毕业后也跟他们一样来深圳打工,但是感觉还是有一些区别,起码我三观都正,赚钱也相对轻松,日子还是过得滋润!今天看到这个话题,不由发表下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也有小孩,但无论多苦多累,我都不会让小孩和我们分开生活,现在我爸妈帮我带孩子,经常说这边消费这么高,小孩读幼儿园一年都要四万多,干脆带回去叔叔婶婶那里读书,也是区里最好的,而且有关系,反正我就一句话:你又想让我小孩跟我一样!并不是怪父母,我也明白那个时候来深圳读书不现实。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既然身为父母,就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即使生活再苦,我相信无论哪个小孩都会愿意跟父母一起去承受的,只是太小无法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