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戏说红尘》系列第5篇

今天我们来“另类”解读一个成语——孔武有力,纯粹脑洞大开为了一乐,希望国学大师和成语专家们看到后千万不要出来指责,红尘君这里先谢过了。


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这个成语出自于《诗经》,形容一个人强壮有力,不过既然是另类解读,自然不会这么简答,这其实是形容两个人——两个在山东影响力很大的名人,孔曰孔子,武曰武松,都很有力。

《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这两人一文一武,而且都是个中翘楚,影响力更是至今不衰,甚至已经成为了山东文化中的一部分,接下来红尘君就来分别介绍一下。

孔,孔夫子,儒教教主,万世师表

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鲁国和齐国都处于如今的山东省境内,所以山东也被称为“齐鲁大地”,这里面尤其是鲁国的文化传统对于山东文化影响甚深,所以山东省的简称都是“鲁”。


此外山东还有部分被唤作“东夷”的原住民,以及其余的一些小国,这些文化综合起来也就形成了如今的山东文化,当然了,齐鲁肯定为主,其余东夷土著和小国为辅。

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齐国的开国君主是姜尚姜子牙,也就是《封神演义》里面的那位分封诸神的姜太公,而在史实中也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最重要的助手,助文王强国,助武王伐纣,功劳最大,所以周朝建国后第一个被分在齐国,位列诸侯王之首。

历史上的姜尚是个非常聪明能干而且很有“功利心”之人——这里的功利心并非贬义词,而是指的卓越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所以导致齐国的主要文化也就是灵活多变,积极变革,富有变革和拓展精神,但某种程度上也有不注重宗法和传统的缺点。


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而鲁国正好相反,他们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虽然实际上去赴任的是他的儿子伯禽,而周公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呢——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守道德,敬文化。

而这也就成为了鲁国的文化传统,而孔子正是鲁国人,他的最大偶像就是周公,所以不仅完美的继承了这些思想,并把它们集大成,总结出了以“温良恭俭让”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并在后世逐渐演变为“三纲五常”等更为细化且严格的规则。

不过孔子虽然非常积极的想要“入世”救国,从而实现他施行仁政的目标,但奈何政治上却非常不如意,不仅在鲁国不受重用——只短时间的担任过司寇一职,在其他国家亦是如此,统治者们都尊重他的学问和修养,但又都不肯真的用他,所以他周游列国一圈后只能郁郁而归,专心的回国传授弟子,整理四书六经,并编撰鲁国的史书《春秋》。

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但是在孔子过世后,他的思想却逐渐开始被重视,并且在汉武帝时期被封为国教,也就是官方的教派——某种意义上后世封建王朝的大部分文官都可以看作是孔子的门生。

所以孔子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鲁国和后来的山东省,成为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名人,在《改变世界的100人》一书中,孔子位列世界第四,中国第一,就足以证明。

武,武松,豪爽仗义,快意恩仇

说完文的孔夫子,我们再来聊聊武的武松。

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重要角色,武二哥不是主角却胜似主角,在全书中占据笔墨最多,“武十回”绝非浪得虚名。

因此哪怕没有看过《水浒传》的人对他也不会陌生,甚至有人很可能不知道宋江,但却不会不知道武松,他的景阳冈打虎,狮子楼杀西,快活林打蒋,血溅鸳鸯楼等都已经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精彩段字,完全都是独立成章。

尤其在山东,武二哥的形象更是光芒万丈,山东快书一开口就是“浪里个浪,浪里个浪,闲言碎语不多讲,单表表山东好汉武二郎”有没有?

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而且武松并不只是能打,他对朋友的义气,只要是兄弟绝对愿意为你赴汤蹈火,以及对敌人的憎恶,哪怕拼尽一切也要手刃仇人的快意,甚至他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情和粗言粗语,都极大的满足了百姓对于“好汉”的向往,在山东甚至全国人民心目中,武松都是草根好汉的象征。

所以至今山东人都喜欢被称为“二哥”而不是其余地区习惯的“大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对武二哥的喜爱和崇拜。

红尘说

这就是红尘君对“孔武有力”这个成语的另类解释,在齐鲁大地上有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武松,他们对于这片土地的影响力都非常巨大,所以就叫孔武有力,怎么样,是不是很好记?

齐鲁大地,孔武有力——其实说的是山东的两位名人

顺便再多说一句,孔子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文弱书生,而武松也有斯文有礼的一面,如果仔细读了《论语》和《水浒传》的朋友,应该都能感受到,红尘就不赘述了。

当然了,这纯粹只是脑洞大开的戏言而已,只是让大家在如今“自我封闭隔离”的压抑和枯燥中找一点乐子,如果太较真那就比较无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