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聲 明

作為一名心血管疾病醫生,2003年有幸參加過“發熱門診”和北京朝陽醫院駐宣武醫院重症醫療隊的工作,那是我一生中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近來也參與醫院處理心血管疾病合併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肺炎患者的臨床醫療工作,因此,總想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建議點什麼。


交完班休息時就寫下了這個“預防策略”,希望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和基層心內科同行有點幫助。

本建議策略僅是一個前“非典”一線醫生和心血管疾病醫生個人層面有限經驗基礎上的建議,既不代表任何組織和機構,也與任何藥物生產廠家無關。

01 前 言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形勢日益嚴峻:

  • 從目前不斷實時更新的數據來看,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的死亡率為2%左右,但其傳播速度之快,勝於2003年的“SARS”。
  • 大量已經證實流感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季節性、災難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扳機。
  • 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同屬於高頻變異的RNA病毒,從目前有限的資料看,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的嚴重臨床事件,同樣主要集中在“老弱病殘”這些群體。稍前《新京報》報道在統計分析了這40例資料後,指出:有23例(57.5%)提及了既往病史,其中60.9%合併有高血壓、47.8%合併有糖尿病、21.7%有外科手術史。
  • 新型冠狀病毒同樣是一個嚴重的主要MACE的扳機,如果感染上,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群體水平上,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是防控的標準措施。

在個體水平上,沉穩、冷靜、理智、科學、嚴謹對待這次疫情並做好必要的自我預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好自己、家人和同事。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我國疾控中心、美國疾控中心和其它相關機構推薦的預防方案基礎上,根據自己在2003年“SARS”期間在發熱門診和重症醫療隊的經歷,以及近期個參與處理心血管疾病合併發熱和肺炎患者的臨床實踐,編輯了這版《心血管疾病患者新型冠狀病毒個人預防策略》,並隨疫情的發展和新的預防醫學、臨床醫學證據,與時俱進。

懇請各位同道多多指正,以為至愛親朋、同事和和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個人預防,“添一匹磚,加一塊瓦”。

02 預防原則

原則1:眾志成城。

包括高血壓在內,我國有近3億心血管疾病患者。新型冠狀病毒的嚴重併發症比較集中在“老弱病殘”身上,因此,這是一個暴露在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等危險下的群體。

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大家都自覺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好自己的家人和同事;大家同時一起都把自己保護好了,周圍患者就少了。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起共同努力,把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壓到最低。

原則2:“多、快、好、省”。

多:多洗手、勤洗手、正確帶好口罩(如果有)、正確的衣、食、住、行等多管齊下,讓這些預防措施產生協同作用。

快:疫情發展很快,我們採取的個體預防行動應該立即跟上,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立即行動,從最大程度上保護好自己。

好:這些措施也是應對傳染病的有效措施。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對“流感”是行之有效的。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同屬於高頻變異的RNA病毒,把這些措施類推、應用到新型冠狀病毒,是理所當然、毫無疑問的。

省:心血管疾病患者科學、嚴謹和沉穩做好個體的預防工作,並幫助家人、同事做好預防工作,花錢不多,能產生最佳的“費用-效益比”和最佳的“風險-得益比”。

03

預防方法

在“三高”達標、嚴格控制好基礎心血管疾病的基礎上,高度濃縮為:“勤洗手、戴口罩,衣食住行要注意、睡眠社交把握好,科學應對心態妙”。

鑑於以下三個事實:

  • 非常時期,醫用N95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難求的事實;
  • 缺氧對較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利的事實;
  • 接觸傳播和消化道同樣可以傳播的事實。

在現有的循證醫學數據支撐下,把防控策略中作用與正確帶好口罩作用接近的正確“勤洗手”放在口罩前。

1 勤洗手

洗手有多大作用?

接觸傳播,是流感和“SARS”的重要的傳播方式之一。哪怕是隻用肥皂水洗手,效果也很不錯。

有研究表明:正確的洗手方式,其預防流感的作用,與減少80%流感傳播的、正確佩戴的N95口罩接近——正確勤洗手可以減少70%的流感傳播,類推到新型冠狀病毒這一和流感一樣的高頻變異的RNA病毒,也應該產生好的效果。

什麼時候洗手?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非常時期,圖片來自於網絡)


怎麼正確洗手?


下面是醫院的洗手方法,同樣也適合於在醫院外居家預防和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們。

  • 按照如下圖的“七步法”洗手,對醫護人員,要求嚴格,需要花40-60秒鐘;對普通正常人的要求要鬆些,可在20秒鐘內完成,但非常時期,建議多花點時間: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 醫院執行的“七步法”細解如下:


1) 掌心對掌心,一般人馬馬虎虎只做到這步。僅做到這一步,不到位。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2) 手心對手背,主要洗掉指縫間的髒東西。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3) 手心對手心,繼續洗掉指縫間的髒東西。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4) 半握拳旋轉,更加徹底。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5) 大拇指虎口處不能放過。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6) 手心各個關節處不能漏掉。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7) 手腕手背處逐一進行。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2 戴好口罩

總原則:

  • 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三高”被良好控制後、冠心病正確治療或血運重建(支架和搭橋)後,瓣膜病介入或外科矯正後,即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心血管疾病被控制後,建議需要時和一般人一樣帶口罩。
  • 對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基礎心血管疾病未被良好控制的人或患者,建議及時就醫,先控制好危險因素或基礎心血管疾病,儘量少外出,不建議帶口罩。

帶口罩有什麼效果?


  • 如果正確使用口罩,其家庭成員被診斷出流感的可能性降低80%。
  • 不要拘泥於N95和醫用外科口罩 ,N95和醫用外科口罩同等有效。2019年3月《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發表了一篇文章,比較了價格為1分錢的外科(或醫療)口罩,和另外一種價格約為1美元的N95,預防流感的效果。
  • 結果表明:在門診醫護人員中,N95組與醫用外科口罩組在實驗室確診的流感發病率方面沒有顯著差異。N95與醫用外科口罩預防流感的效果之間,沒有區別。使用的口罩類型之間(限於N95和醫用外科口罩)的差異是微不足道的。

什麼時候需要帶口罩?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非常時期,圖片來自於網絡)


如何正確帶口罩?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非常時期,圖片來自於網絡)


  • N95口罩的正確戴法: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非常時期,圖片來自於網絡)


  • 外科口罩的正確戴法:


首先分清楚正反面和上下方,按說明進行。一般原則:正面(藍色或深色面)向外;反面(白色或淺色面向內);有硬條或金屬條一端向上。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非常時期,圖片來自於網絡)


  • 然後: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非常時期,圖片來自於網絡)


何時更換口罩?


  • 沒有明確的數據支持。如果沒有特殊情況,N95兩天一換,醫用外科口罩連續帶滿4小時候後一換;
  • 口罩不是24小時都要帶的。居家如果沒有家庭成員從疫區回來,如果沒有家庭成員被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如果家庭成員沒有發熱、咳嗽等“上感”症狀等情況,沒有必要帶;
  • 外出特別是去人扎堆的地方,需要帶;
  • 最初設計口罩的目的,是為了讓醫護人員不要把前一個患者很可能的病原微生物,帶給下一個患者(當然也保護了醫護人員)。因此,如果近距離(1.5-2.0米)遭遇過發熱、咳嗽、打噴嚏的陌生人或同事,不能墨守成規考慮時間問題,有條件請儘快換,進家門前應換並正確處理掉。

3 衣食住行

衣:

以保暖為主。如果在路上、公交車上或者公共場合近距離(1.5-2米以內)接觸過咳嗽、打噴嚏的人,進門前請脫掉,從內面向外包裹,進門後直接仍進洗衣機,用熱水洗後放晾在陽臺上陽光能照射的地方。

食:

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可以預防病毒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這段時間可以在“清淡飲食”、“地中海飲食”基礎上適當向“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飲食靠近,這樣可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很好。

  • 一定一定要熟食——包括病毒在內的絕大多數病原微生物,100°C的高溫一段時間後,被滅活;
  • 至少在夏天來臨前暫時放棄“烏龜、王八、蛇、果子狸”等東西,特別是要放棄稀奇古怪的所謂“野生”美味,特別、特別是要放棄生吃的各種野生動物“刺身”;
  • 適當增加“兩條腿”中的雞、鴨、鵝肉。“一條腿”中的魚(1斤左右的魚不錯。大魚、特別是人工餵養的大魚和“洗澡大魚”,有可能體內沉積的重金屬、劣質抗生素和激素比較多)、雞蛋、牛奶、蔬菜都很好;
  • 營養品和維生素:對老弱病殘者和營養不良者,適當補充以增強自身免疫能力。邏輯上是可取的,但這是一個適量的、漫長的過程,不能指望短期內補充而增加對疾病、對冠狀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
  • 短期內突擊補充維生素,不可取——短期內脂溶性維生素量過大,會導致中毒;
  • 飲水充足,濃淡適宜的綠茶也很好。


住:

在保暖的前提下,必須有適當的通風。有條件請關閉“中央空調”設備,改用電暖設備。

行:

非工作需要,儘量避免外出旅行出差。外出,一定要注意勤洗手。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心血管疾病被良好控制的人或患者,外出時人多的地方建議有口罩一定要帶好口罩。

4 睡眠社交

睡眠:

  • 長期睡眠不足或持續的睡眠剝奪是一種很嚴重的損傷健康方式;
  • 充足的睡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即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芝加哥大學一項研究表明:與每晚睡7.5-8.5小時的人相比,每晚睡4小時的人,對流感的抵抗力下降50%;
  • 一般成年人每天應該保證7-8小時的睡眠,老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也不應低於6小時;
  • 有比較重的睡眠障礙者,該、此時更應該找醫生幫助管理好睡眠及隨之而來的、可能的焦慮情緒。

社交

  • 斷絕無效的社交,少去人扎堆的地方。通過微信群,保持社交基礎上保持樂觀的心態;
  • 一定一定距離打噴嚏或者有明顯發熱、咽痛、留鼻涕患者1.5-2米以上;
  • 杜絕握手,實在需要表示“感情深”的時候,可按照下圖進行,而且距離還要遠點: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實用

(非常時期,圖片來自於網絡)


5 運動

  • 不主張、不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目前寒冷的天氣下進行所謂“運動”;
  • “生命就是運動”,也不主張心血管疾病患者整天足不出戶、呆在床上想些負能量的東西;
  • 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已被良好控制的人或患者,每週5次、每次30-45分鐘陽光下的有氧代謝運動是可取的。不拘泥於具體某種運動形式,如快步走、騎自行車、跳繩等都很好,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並增強肺功能,並使自己身心愉悅;
  • 由於我們的康復起步較晚,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大部分沒有在出院前通過心肺運動試驗拿到適合自己的、個體化的、科學的運動處方,在此只能給廣大心血管疾病朋友們一個大致的原則:“如果病情允許,一定要動,以自己的舒適度為主”。


6 樂觀的心態

  • 疫情來了,也許哪天至愛親朋或周圍的同事中的哪一個會被傳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此時,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根據最新的資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死亡率為2%以上。這病毒,感染力強,但大多數患的臨床過程輕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的嚴重臨床事件,相對集中在“老弱病殘”這些群體
  • 即使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這也是眾多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活躍的季節。如果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沉穩、理性對待,“要關注、不過度”,按照上述建議,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 “上感”季節,即使沒有流感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很多病原微生物都可以引起“上感”,如果沒有去過武漢、湖北等疫區,不必驚慌失措,可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對症藥物;
  • 有呼吸道症狀進行性發展並加重時,請及時就醫

7 藥物、疫苗、抗生素、抗病毒藥、免疫增強劑問題

  • 目前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異性藥物;
  • 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手段,但疫苗的開發難度極大:從研發到批量生產,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也許,新的疫苗研發出來批量生產後,也許就到了炎熱的夏天,病毒在體外的生存能力和傳播性已經很弱;也許新型冠狀病毒通過不斷變異後那時候已經和人類相適應,致病力和傳播力已經大大下降;也許,也可以像2003年的“SARS”一樣,“絕塵而去”;也許,極低極低極低概率上有可能,在人體進一步變異後,新型冠狀病毒更加兇險,此時疫苗可能會沒有用。——做好防護工作,敬畏大自然;
  • 抗生素: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對病毒沒有用。濫用抗生素,後果嚴重。在病毒感染情況下,此時人體對細菌的抵抗能力也降低,用不用點抗生素幫助抵抗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由醫生幫助決定,沒有必要預先購買抗生素;
  • 目前沒有過硬的證據表明那種抗病毒藥對新型冠狀病毒有用。人和人差異很大,媒體報道的“xxx抗病毒藥對新型冠狀病毒有好的作用”,只是個例水平的作用,沒有過硬的循證醫學證據。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藥物,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希望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治療和預防有效……
  • 看到了網上某些醫療隊出發前,給醫護人員打針的圖片,但沒有任何循證醫學證據證明干擾素、轉移因子等免疫增強劑這些東西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如果有,鍾南山等人為什麼沒有推薦?這些東西,在“上感”季節來臨前適度用點對老弱病殘可能是有幫助的,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們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帶來的後果有作用。

我們目前行之有效的個體預防措施,就是上面的1-7。

冷靜、理智、嚴肅、科學對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按照以上方案正確做好個體自我預防工作,保護好自己,也就是保護了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相信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51好心臟”-心臟康復產業研究院是心臟康復領域內服務平臺,致力於推動中國心臟康復產業發展,提供心臟康復前沿資訊傳播,心臟康復健康教育,心臟病患社群建設,心臟康復產業研究,心臟康復創新技術研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