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在今天,吴国是不是最强大?

叶尼塞河林海


众所周知,在现今的国内形势之中,南方人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是要高于大部分北方地区的,因为中国四大城市“北上广深”南方就占据了三个了,可以说南方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那么有些喜欢历史的朋友就要大开脑洞了:如果把三国时期的魏国、蜀国和吴国放在今天这片国土之上,那么吴国是不是就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呢?实际上,三大理由足以证明,即使放在今天,吴国依然不是三国之中最强的国家。

要想了解为什么吴国不是最强的国家,首先我们就需要来看一下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领土分布情况。首先,魏国占据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而蜀汉占据四川盆地和云南、贵州的一小部分领土,吴国则占有了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从领土面积上来说,魏国也是三国之中范围最多的国家,足足有300万平方公里,而吴国只有150万平方公里。

很显然,在三国之中,魏国的面积最大,因此更加擅长纵深防御打持久战,蜀国的诸葛亮六次攻打魏国都无功而返,很显然,就是因为诸葛亮和魏国耗不起,最后才落得秋风五丈原的命运。除此之外,战争也是对于资源消耗的一种考验,而魏国境内就有着大量的矿物资源,石油、煤炭等主要资源都分布在北方境内,相比之下虽然其他两国境内也有,但是却不足以支撑长期的战争。

其次,虽然从今天的经济形势来看,南方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尤其是广东等地更是名列前茅,但是经济实力强大并不意味着吴国就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北方征服南方似乎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隋灭陈、元灭南宋,而能够像朱元璋一样从南向北统一中国的情况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北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战争经验,即使有长江天险,北方人还是能够很轻松的越过长江的,而在和北方人的作战之中,南方人通常是被动消极防守的一方,因此最后总会被北方政权所征服。

除了应对魏国之外,位于吴国上游的蜀国也不是好惹的,毕竟蜀国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的水利设施,如果利用大坝来对吴国进行制裁的话,那么就会让吴国生不如死。而另外一方面,由于蜀国水军在上游,因此可以很方便的顺流而下攻击吴国,而吴国要想讨伐蜀国却需要逆流而上。很显然在地利方面,吴国也是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即使放在今天,吴国也依旧不能成为三国之中最为强大的国家。


完颜翠花


把三国拿到今天来说,仍是曹魏最强大,轮不到吴国。

如果把三国拿到今天来说,地理位置大概是这样的:蜀汉的地盘是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外加陕西的南部及重庆市。



曹魏的地盘大概是今天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内蒙古一部分、江苏省一半、安徽省一半、湖北一小部分、江西一小部分。

东吴的地盘大概是今天的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湖南省、湖北省大部分、江西省大部分、安徽省一半、江苏省一半。



东吴的地盘地处中国东南沿线,放到今天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正因为沿海,所以对外贸易发达,加工制造业发达,东吴GDP占了整个中国经济的44%,甚至一度超过了曹魏所有地区的GDP总和,曹魏地区放在今天GDP占了整个中国经济的41%。

但是,GDP高,经济发达就一定强大吗?



不一定。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东晋、南宋,东晋代表着华夏正统文明,结果还不是被北方蛮族吊打,南宋GDP占全世界的60%,结果呢?还不是被蒙古人灭亡。

现代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的GDP曾经是世界第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是日本最辉煌的时代,那个时候世界五百强,日本占了快三分之一了,日本大肆在美国投资,就连最强大的美国也差一点被日本买下来了。



结果呢,广场协议,日本经济,国力急剧直下,一度沦为失落的国家,整个国家一直在下滑,持续了近几十年。

在今天比强大,比的是综合实力。

如果东吴放到今天来说,综合实力不如曹魏。综合实力包括各项指标,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等,仅仅只有经济强,并不代表就一定强大。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来看,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是北方政权从北向南统一全国,很少有南方政权北伐成功而统一全国的,因为北方除了是政治中心,而且军事、科技、文化、政治能力,都比南方强。

南方也只有经济比较强,但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弱于北方,这个现象即使到了今天也是如此。



另外从国土面积、人口来说,也是曹魏领衔的北方强于东吴领衔的东南沿海地区,另外曹魏占据的地盘战略纵深也远远强于东吴的地盘。

所以三国到了今天,还是曹魏强。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吴国是不是最强大,只需和魏国进行对比

魏蜀吴三国,如果比拼综合实力或者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蜀国都将会是最先出局的那一个。

在三国当时来说,魏国之所以能形成对吴国的碾压优势,有赖于在土地面积、人口、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的全面占优。

当时魏国大约有500万人,吴国最多在300万左右,蜀国基本稳定在100万人上下。也就是说,蜀国、吴国的总人口即使加起来,也赶不上魏国。再加上当时的经济中心及手工业中心还都在北方,尚未开发过半的蜀吴两国的生产力水平严重低于魏国。

以上说的都是三国当时,那么假如各自的所辖区域不变,今天的话还会是魏国最强吗?

魏国VS吴国:经济、人口、科技、金融、教育、交通等

魏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南部、山西、河南、山东、湖北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等地;拥有京津冀核心经济引擎及中原城市群、山东沿海经济带、西安城市群等经济圈。

吴国大致包括今天的上海、浙江、江苏大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中南部、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名义上拥有长江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核心经济区,及海峡经济圈、武汉城市群、长湘潭经济圈等;

就经济而言,我们可以大致来个对标:吴国境内的广东、江苏、浙江三个GDP较高的大省,要强于山东、河南、湖北等魏国境内的GDP大省,而福建大致等同于河北湖南大致等同于湖北等,因此吴国要强于魏国;

就人口来说,虽然吴国境内可能要低于魏国境内,但人均GDP则可能要远高于魏国,这就很好地弥补了人口量方面的劣势。

从高等院校的质量、数量及教育水平来看,拥有上海、南京、武汉、杭州、广州、长沙等教育中心的吴国,可能也要比仅有北京、天津、西安等教育重镇的魏国要更强势一些。与此对应,教育水平与科研水平通常也成正比关系。

从金融来说,吴国境内的上海、深圳两大金融中心,在与北京、天津两大金融中心的对话中,也许也要稍占上风。

如果再考虑到当今世界处于海洋经济时代,拥有更长海岸线、更多天然良港的吴国,在交通、外向性经济等方面也会占有相当优势。

因此,综合来说,个人认为,如果放在今天,吴国可能要比魏国更具实力


司马砸光


关于这个问题,吴国表示:你特么在逗我?

虽然三国很热,所谓“关公战秦琼”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穿越都能成立,比如将三国移植到今天。

如果按照三国版图的古今对应,当时的魏国疆域囊括了朝鲜半岛北部、辽宁省中南部,河北省大部,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全部,江苏省、安徽省中北部,湖北省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大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南部以及中亚的一部分。

蜀国则占据着甘肃省陕西省南部,四川省、贵州省大部,重庆市、云南省全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缅甸北部;

而吴国则占据了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全部,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及越南北部。

今天的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尤其是广东省GDP更是雄踞全国第一。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吴国毫无疑问是三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政权。

但经济规模大从来不代表综合国力强,相反,因为吴国区位异常尴尬,吴国反而无法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南北方向上的人口素质差异也非常明显,这天然地决定了南方的吴国不如北方的魏国能打。

而这里的能打绝不仅仅局限于两国的大规模厮杀,战斗力最强大的作用在于:它所形成的泰山压顶般的压力,足以让南方的吴国喘不过气。

古往今来,即便经济重心难移,但中原王朝依然将都城定在北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北方始终是南方的屏障。如果没有北方对游牧民族的阻挡,南方分分钟被吊打。虽然南方的河网密布是北方旱鸭子名副其实的噩梦,但并不代表无解,毕竟蒙古人依靠汉人消灭了南宋。

所以,即便吴国的经济实力强大,但只要魏国或者其他北方强国泰山压顶的威胁始终存在,吴国就必然在疲于奔命中死无葬身之地。

相比之下,实力最弱的蜀国对吴国可谓人畜无害,但身在吴国上游,也是一个令吴国抓狂的存在,想想今日印度用上游河水对付巴基斯坦的下流操作,以及对我国上游水资源的无端指责,足以看出身在上游的诸多好处。

自古以来,因为长江支流众多、水量巨大但入海口单一,加上中段水流曲折,尤其是荆江段,这使得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

所以吴国除了被魏国压制,还要被蜀国卡脖子,更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实在算不上所谓的风水宝地。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东南沿海的崛起,根本前提是全国一盘棋,无论是人口的“孔雀东南飞”,还是资金的“大江东去”,都是基于一个统一的且具有强大工业体系的大国。如果三国局面维持更长时间,各国之间的人才和资金无法大规模流通,那么吴国的经济也势必无法长久,其欣欣向荣的局面也难以形成。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吴国都不会是最强大的国家。在三分天下的大格局下,魏国始终是最强大的存在。这不仅有位置的优势,更有发展积累的结果。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要分析国力强大,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几个方面综合考量。

从地域角度考虑,三国时魏国所占地域最广,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以及部分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吴国只占有今天的江苏(部分)、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越南等地。

蜀国主要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汉中)等地发展。

论经济实力,三国时吴国在今天无疑是最强的。

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有两个位于三国时吴国境内;北上广深四个超一线大城市,有三个在吴国境内;通商口岸有一多半也在吴国境内。

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榜单上,华为投资、海航集团、苏宁控股占据前三位,都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境内,前十名中,除位于北京的京东、联想、国美占据三席外,其余七家皆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境内。

论政治实力,三国时的魏国在今天当属翘楚。

自从明、清定都北京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国家最高权利机构所在地,天子脚下皇城根上的京城,在三国时魏国境内。

最后看军事实力,经济再发达,也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才能一保平安。

三国时期,曹魏占据广大的中原地带,人口稠密,粮草充足,兵源不愁,人才济济,文臣武将众多,还一直念念不忘大一统。

地理位置决定了蜀汉的发展颇有局限性。五虎上将先后离世后,连出色的将领都很难找出,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感叹。虽有雄心壮志,但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做基础,发展仍会难以为继。

东吴依据天险固守基业,不缺人、缺粮、缺钱,但缺乏主动向外扩张的野心。仅是偏安一隅,日久难免懈怠,

失去不断创新的动力,总会有被赶超的一天

将三国放在今天进行综合实力比较,吴国和魏国可以两强对峙,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最后的强盛一定属于不满足现状,不断寻求突破和发展的一方。


文史今安在


如果三国放在今天,魏国依然是最强的。

中国现在一共有五大军区。

 

从地图上来看,魏国控制着完整的北部战区,大半中部战区和西部战区 ,小部分东部战区。蜀国控制西部战区成都部分和南部战区的一半吴国控制大部分东部战区和南部战区的一半,五个战区魏国占了3个,在军事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按照现在中国的GDP分布,南方占大约占6成,北方大约占4成。南方这6成还不都是吴国的,毕竟蜀国也属于南方地区,所以在经济总量上吴国比魏国强的有限。而且北方地区拥有大面积的产粮区,重工业发达,战争动员一开,大魏国爆个百万雄兵,飞机坦克跟不要钱的生产,以贸易和轻工业为主的吴国是没办法抵挡的。吴国引以为傲的长江天险也毫无用处,魏国在渤海湾里还有台航母呢。


中国经历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观念,所有人都认同以北京为中央的大一统国家,这比当年汉献帝的号召力还强!大魏国控制着中国政治中心,根正苗红,中央在手,天下我有。反观吴国虽然占领了中国做富庶的地区,就一个分裂中国的江南独立份子,成不了气候的。

中国自古以来,基本都是北方南下灭掉南方统一天下,唯独朱元璋成功了一次北伐,也是因为元朝自己内斗。吴国面对一个兵力强盛,工业发达,控制着中央的魏国,没戏了。德国经济上倒是比法国强,战端一开,三个德国捆一起都不够法国打的。



狗哥说奇葩


好多人说现代版的魏国强于吴国,我就呵呵了。魏国拿什么和吴国比?也就是初期军工强于吴国而已,因为有现成(好比如乌克兰,苏联解体有现成的军工),没有有经济的支撑,军工有用?吴国的经济可以买现成的,还可以发展军工。比人才,吴国比魏国超太多,比人口,魏国还是比不过。比军事人才,军队素质,从辛亥革命以后了解一下,现代战争都是南方人牛逼知道吗。不是古代冷兵器战争北方人人高马大有优势。综上,现代版三国,吴国吊打魏国!


福福0503


吴:我有长三角珠三角。

魏:我有沈飞。

汉:成飞。

吴:我有腾讯阿里。

魏:我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汉:西昌。

吴:我有双金融中心。

魏:我有双航母。

汉:天眼。

魏:蜀汉你有病吧,接话好玩?

汉:季汉。


艾玛侬lol


可能?也许吧。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其中魏国实力最强,吴国次之,蜀汉是最差的。吴国是孙权建立的国家,其疆土范围大概是在淮河以南,三峡以东的长江和珠江流域,当然还包括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和地处越南的交州,当时这些地方都很贫瘠,比不上魏国占据的北方诸州。

然而当年的穷地方,现在可是富得流油

吴国地处中国南方,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福建这些沿海地方,航海贸易会空前发达,单一个广东的GDP都比比得上荷兰了,简直就是中国的白菜心,与之相比魏国北方有俄罗斯,蜀国偏安一隅,困守四川,基本没得发展,吴国地理位置在现代真的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不需要吴国那么大的地盘,就后来五代十国的吴越国这么点地方,就全国最强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