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2020.2.3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的第1471天


hello everybody...... I am Sun ,your good friends (说人话)


好的。


这几天发现浏览量比较低,虽然本公子说的很有道理,可是读者反映文案风格太严肃啦......


于是这几天闭门思过,把严肃的道理说的轻松有趣,这是接下来要转变的方向。


毕竟....如果大家连看看都没的兴趣,那即使写的多么热血沸腾又有何用?


于是,本公子?......


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不多说。该上课啦~~~~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创业、奉献社会”里的正心。


正心,出自《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所以,正心的意思是?


1、谓使人心归向于正。


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原文: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选自《大学·修身先正心》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翻译: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读解: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


这样来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罢。


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2.拥有正义的心。


原是古代君子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


正心 :使自己的知、情、意与外界融合,也自然地会与自己面前的事物融合。这种心气也是《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的感应相符。


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三:《君子之道成长系统》的内涵


“正心”作为《君子之道成长系统》的第四个步骤,具有重要作用。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实际特点,发展出“正心”的步骤与新内涵。


正心的三个步骤


1:端正心态。(心力培养)

2:坚定信念。(信心培养)

3:持之以恒。(毅力培养)


当一个人经历过这三种培养,就能够有相对较好的正心能力,从而为接下来的“修身、齐家、创业、奉献社会”打下基础。



给今天的文章点个吧,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正心”的意思?


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我会一一回复的。



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正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