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國產零部件主要用於自主品牌汽車,商務部數據顯示,外資控制了汽車零部件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國產零部件銷售收入僅佔全行業的20%-25%。


擁有外資背景的汽車零部件廠商佔整個行業的75%以上,在這些外資供應商中,獨資企業佔55%,中外合資企業佔45%,本土零部件主要應用於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佔有率低。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在汽車電子和發動機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領域,外資市場份額高達90%。其中,汽車的電噴系統、發動機管理系統、ABS和安全氣囊、自動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產量中,外資企業所佔比例分別是100%、100%和91%、69%。


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脫離整車企業並形成專業化零部件集團,正成為一種全球化趨勢。國際著名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幾乎都在中國建立了合資或獨資企業,引進技術合資企業已超過1000家。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News)每年都會公佈年底全球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百強排行榜,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說明:數據信息來源於《美國汽車新聞》


根據最新榜單,博世仍居首位,前十名中八家企業依然維持去年的排名,其中25家同比下滑,跌幅20%以上的達到6家,跌幅最大的是輝門和住友Riko(原東海橡膠),分別達到32.99%和31.57%;增幅20%以上的達到6家,其中2家超過70%,為美國杜邦交通&工業和美國Piston Group,分別達到74.01%和70.81%;9家新入榜單的企業。

延鋒汽車內飾去年配套收入達129.91億美元,同比增長15.56%。列在第71位的中信戴卡,比去年提升了6個名次,它也是最早進入榜單的中國企業之一。2019年中國共七家企業入榜,分別為延鋒、北京海納川、中信戴卡、德昌電機、敏實集團、五菱工業、安徽中鼎,其中安徽中鼎為新入榜企業。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中國自2009年就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卻給人們留下“大而不強”的印象,其根源在於我國汽車零部件的積弱。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曾經,傳祺GS8連續兩個月銷量破萬並超越漢蘭達、銳界。但是由於愛信變速箱供應不足,傳祺GS8減產至7000輛/月。除了變速箱之外,其他大多數零部件也都是外資企業更為領先,零部件供應鏈成為妨礙中國汽車尤其是自主品牌向上的桎梏。


國產汽車零部件到底發展怎樣?


雖然汽車零部件產業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整個行業仍存在著數量多、規模小、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行業整體發展依然落後於整車,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依然存在,自主品牌零部件企業面臨嚴峻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