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上說太極是萬物之源,你怎麼看?

易經小家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兩儀是能瞭解到得。太極是沒法看見也沒法想象得,所以是否為萬物之源,很難下定論。

相信萬物是來源於兩儀的,但太極怎麼生兩儀,如果有太極生兩儀,那麼現在所有物體就含有太極之氣。從這個角度也沒法找到證據。

如果說兩儀也一定有來源,那這個來源是太極,這是在一種假設理想狀態下存在解釋的。在推演八卦時,可以引用。但並不一定真實。


王真陽


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是這樣看的,太極本質屬陰陽,是天與地之合,天為公,地為母。萬物生長吸取的是天地的精華。所以,《易經》上說太極是萬物之源是對的。


浩瀚宇宙無限謎多,我們的祖先是很有智慧的,太極圖的形成是根據宇宙的形體而成的,地球、太陽系、各種星系等都圍繞著宇宙自公轉,可以說,浩瀚無垠的宇宙是圓形的,天地頭尾相交在宇宙間,你逐我趕,白天黑夜不停交替,春秋間隔,冬暖夏涼,四季輪迴。

在《易經》上講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句話,兩儀,即天地;四象,即春夏秋冬。因此,古人將方位、時辰、二十四節氣等附加太極圖上,就形成了太極八卦圖。

萬物生長靠天地之作和,上天有磁場,地下有地心引力。人為什麼上了太空會飛?因為沒有地心引力,失重;海市蜃樓您見過嗎?那是因為磁場波動將周邊的景像傳輸,偶遇海水水氣所造成的假象。所以,我們討論一些本質的問題要從科學出發,一些人云亦云的神話傳說,那畢竟還是傳說。

(好,感謝閱讀!我是詩驀1,原創回答首發頭條平臺,歡迎您來關注與評論!)


詩驀詩書畫


太極是華夏始祖先伏羲和女媧二人的交尾圖而謂之太極圖,因圖雙交合而成,或雙龍,雙蛇,雙魚,也就是兩個相交的圖號而成,是原始社會生殖崇拜的產物,以伏羲女媧雌雄交合逐漸悟出陰陽概念,以及陰陽同體,陰陽互動的思想理念。

太極是描述宇宙誕生的情景,天地未分,元氣混沌,是宙宇最原始的狀態謂之太極,太,指無邊無際。極,指盡頭極點,物及則變,以變之源無極形生太極。太空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一動一靜分陰分陽,兩儀既成天地定矣,伏羲從動靜陰陽研成先天八卦。

太極這個圖是最初見於易傳,也就是周文王開始仰觀天象,俯察地理沿用伏羲先天八卦分陰爻陽爻互動其中奧妙而成的六十四卦。如:一者玄也,玄者天地變化也,所以一生三其數成六之用也,故周易一卦六爻,易天也,分於地。乾坤相通,變化見矣。周易是華夏的一部精華之學,自古到今多少政治家,思想家都研究為用,引起外國學者研究,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誠心走天下2


《易經》上說太極是萬物之源,你怎麼看?

😇首先,我想回顧一下人類發現宇宙(當然包括地球)的科學歷史。在高度發達的自然科學的今天,想信絕大多數人類都會認同,太陽系的形成約45億年,銀河系的形成也有上百億年,整個宇宙的形成約900億年(這個數據可能還要日後科學家的最後論證)。而整個宇宙則是由物質(由肉眼看得見的明物質與看不見的暗物質)構成的。沒有了物質宇宙就不可能存在,宇宙物質的存在是硬道理,是不以人們的意識為轉移的。

👮其次,在人類在地球的發展史上,當智人從樹上下到地面生活的歷史,據最近考古學家得出的數據顯示,最多也只有7200萬年,而有文字記錄的也只有5000年曆史。而《易經》在中國的產生,也只是在中國的東周(春秋)時期,整個歷史也不過3000左右年。

3》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出,宇宙物質的產生要比《易經》的產生起碼要早上百億年。如果說《易經》中說太極是萬物之源,這顯然是不科學的說法。任何正確的理論,必須建立在通過實踐得出的理論基礎之上,否則便是唯心的,必然會誤導人類的視聽,誤導人們走進錯誤的認知支途。

4》那究意太極又是什麼東東呢?為了更好地生存,人類總是在生產生活的自然環境過程中,不斷地觀察自然,探索自然,分析自然,總結自然,找出正確的自然規律去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小編認為,這就是人類(中華民族)在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創立的一個用於觀察,分析,探索,總結,指導人類生產生活的比較唯物的科學辯證的標準的哲學論文,它肯定不同於從唯心主義觀點出發的虛無主義(色就是空,空就是色)的無為的形而上學的哲學觀點。它從太極生兩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先二十四山……生生無息,就象自然界中一樣,有天地人三元,有日月星三光,有銀河宇宙,以至於宇宙外的宇宙無窮無盡。小偏認為這才是太極的真正要義真正精髓之所在,說什麼太極是萬物之源,顯然是不合科學的,是遍面對太極的錯誤認識。太極,只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早用於解釋自然的比較科學的標準理論而已。

🤓應該說,在工業革命的前期,由於科學還沒有發展,太極理論對於指導人類的生產生活的發展,曾經起過很大的積極作用,但隨著現代科學的迅猛發展,它的作用肯定會趨於式微,但它的要義與精髓依然還會存在,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科學文化引為自豪的至寶。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太極理論千萬別與宗教(神學)混為一談,否則它便會失去真正的科學意義。

🌺以上是小編對於太極認識的一管之見,歡迎更多有真知灼見的朋友們一起進行探索研究,以求得出更加標準優秀的答案。











鄧工280


現在有的人對《易經》依然不瞭解。中國祖先為什麼能夠知道宇宙的誕生與形成。我們的祖先為什麼在5000年前就知道‘陰陽’?河圖洛書隱藏了多少密碼?《易經》總結了多少天體物理知識?中國哲學為什麼能夠解釋世界?沒有形成宇宙天體的時候,宇宙是‘混沌’的,叫‘太素’。在‘氣’的作用下,形成了‘太極’。‘太極’在內部產生的能量形成了陰陽,物質的世界從此誕生。這就是‘無極而太極’生成的過程。陰陽動靜結合而生成萬物,老子說:有名萬物之始,無名萬物之母。用有名與無名解釋了萬物的屬性。

《易經》:‘天地定位,’天與地是原來用於人們研究物理定位的,沒有天地定位,我們沒有辦法分清楚上下,左右,前後等等。這些最實際的科學,總是被忽視。現代天體物理學,航空,航海,離開‘天地定位’,是什麼都做不了的。中國在黃帝時期為什麼能夠發明指南車?就是中國強大的文化產生的巨大作用。

《易經》裡面包含了許多現代科學需要解釋的理論,更包含了人文哲學,和未知科學領域的強大的支持現代科學研究。萊布尼茲發現《易經》二進位制原理髮明瞭手搖計算機。

在最近幾十年的科學發展,許多科學未知一定能夠從《易經》得到許多啟發和突破。


笑著看西方


首先確定幾個概念認知:《周易》=《易經》+《易傳》;《易經》=卦符+經文(卦爻辭);東方哲學,重在宏觀推演,西方哲學,重在微觀細化;東西方思維邏輯不在一個頻道上;我們的思維分析只侷限在東方對世界的認知上。

題目提到的“太極”是就《易經》而言,而《易經》文字部分並未明確提到“太極”,以及與《易經》相關的“陰陽”、“五行”之類名詞;但在《易傳》中則有明確的提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陰陽不測之謂神”。

《易傳》是對《易經》理解的解讀,有助於對《易經》整體的把握;經文是對卦爻的筮文指向,它後於卦符之後出現,它不是對哲學的闡述,而是卜筮的吉凶判辭,《易經》的哲學意義是其自然天生而與生俱來的,無法忽視。《易經》的原始是以卜筮吉凶為目的的形式出現的,正如《易傳》所說:“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聖人即伏羲;因卦設辭,用於卜筮,絲毫不影響其天生具備的哲理意義;可以說沒有《易傳》及辭文,卦符於今人而言,只能是不明其究的天書,永遠無法解讀!

古人對世界的認識,與西方從物質分子原子認識出發點不同,一下就抓住主體實質,認為世界萬物只有兩個基本元素,一分為二,合二為一,永遠是一個整體;這個組成世界萬物的兩個實質元素就是“陰陽”!太極就是陰陽一體的總括。“太極”一詞原出於《莊子 大宗師》:“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禺強得之,立乎北極”;文中“太極”、“六極”、“北極”都是空間方位詞,“太極”意指天之最高,“六極”意指地之最深,“北極”意指北之最遠盡頭。處於最高的“太極”囊括天下一切,無物不包,因此,“太極”成了說明《周易》與世界的基本範疇。在帛書《周易》的《繫辭》中為“大恆”,因避諱而改“恆”為“極”,並因此延續下來。當然,“太極”“陰陽”在《易傳》中出現,並不意味《易經》卦符中就不存在,就不是其範疇;這些詞語的產生絕不是憑空而來,它的依據就是卦符。

太極圖就是根據卦符陰- -陽—爻對立統一關係構思出來的,其圓象徵整體合一,陰陽魚形合抱,魚眼黑者為陰為闔,白者為陽為闢,陰魚闢眼寓意欲動,陽魚闔眼寓意歸靜,象徵動靜陰陽起伏在即,說明世界萬物始終處於動靜交合的狀態之中,靜則動,動則靜。太極圖正是對卦符純乾純坤的提煉而成。

卦以六位成,一三五為陽位,二四六為陰位,乾卦全陽,其陰位亦為陽佔,猶陽魚陰眼;坤卦全陰,其陽位亦為陰占,猶陰魚陽眼;如果將乾坤疊合,以坤陰視點觀之,陰位陽佔,正好構成下坎卦上離卦;如果以乾陽視點觀之,各居其位,正好構成下離卦上坎卦;二者互為對立,合為互可顛倒的綜卦,下坎上離為未濟卦,下離上坎為既濟卦(見下圖),靜動交合一體,正是太極圓圖的組合;而《周易》正是乾坤的開篇,既濟未濟的收尾,合為一個整體。這正是《易傳》所言“一陰一陽之謂道”;之:變化;即一陰一陽的變化,即為道。

世間萬物無一不變化,“生生之謂易”,不斷地循環往復就是變化,也就是《易經》說明世界萬物的實質,所以說,《易經 》包涵並揭示了世界萬物的生存道理,《易經》中有萬物。




正道行953554


《太極,中華智慧的一個符號,這種古老的智慧如何在這個時代應用?》

太極,儒釋道中醫共用的一個符號。

是中華智慧的奧妙顯現。

這種古老的智慧在這個時代,還是能夠廣大的應用。

我們現在用這個太極來觀察一下,看看我們當代全球文化時代的規律性的事物。



一、中華文化西方文化融合互補是一個太極的運化模式。

科學與宗教水火不容?然而信仰宗教的科學家可不少。這種現象我們不是用中華的智慧來觀察很難理解西方的這種現象。

西方的文化結構,宗教科學哲學三分。中華的文化系統,每一個文化系統都具備宗教性,科學性,哲學性,就是說中國的文化,宗教,科學,哲學三位一體。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西方的文化與中華的文化,有非常明顯的結果上的差異。

我們把兩種文化放在一起觀察就可以看到,這其實是一對陰陽的運化。

中華古老的文化智慧告訴我們:物物一太極。我們現在看到東方的文化與西方的文化,放在一起不就是一個太極運化模式麼?

我們按照這種太極圖來觀察,就會預感到,東方的文化與西方的文化融合了,就會產生一個新的人類文明層次。

這就是說東方的文化與西方的文化放在一起平衡的運化,就可能產生人類文明的質變。

按照中華天人相應的學說,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然後,我們把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放在一起,融合的觀察,就會看到在很多領域他們具有互補性。

西方的思維邏輯思維善於直線思維,但是東方的智慧善於直覺現量,這兩種思維可以放在一起運用。

西方的科學強調,客觀性的研究,中華的文化,強調首先開啟人的本有之光。這兩種認知的方法放在一起就會讓他們的長處發揮到極致,也能解決他們的弊端。

中華的智慧,善於開啟人的本性妙德,科學的方法善於獲得客觀規律。把兩者放在一起,那麼人類就能用智慧來把握科學。這樣就會讓科學的研究變得清淨安全。人類在研究外部的世界的時候,同時能夠淨化我們人本身。

西方人善於製造儀器來運用能量。中華的文化善於因我們人本身,來引用微妙的能量。東方文化,西方文化這種運用能量的方式放在一起,就能讓人類運用能量的層次會生成巨大的變化。

西方人研究人與天地宇宙萬物的規律,善於外化。中華的智慧,研究人與天地萬物的規律,善於迴歸自性。我們把這兩盅認知的方法放在一起,觀察就能瞭解東西方文化的各自奧妙。

我們用中華的這種融合的觀察,來觀察東西方文明,就能避免西方人那種西方末日焦慮症。

用中華智慧來觀察西方的文化,很快就能找到西方文化的根源。西方人看不清他們自己文化結構的奧妙。因為在很多領域,很多的研究他們不能完美。這是因為西方人的二元思維造成的。對立二邊方才放在一起才能形成整體。西方人把兩邊的事物各自各觀研究,只能見到局部,不能見到整體。西方人不能瞭解宗教與科學本是一個源頭。所以它們無法整合成一體。

我們丟掉古老的智慧,只能觀察西方文化的一些表象,在很多地方,我們對於西方的文化認識上都會產生錯誤。所以我們總是學不到西方文化的真正精髓。比方說,我們搞不清西方文化,科學與宗教的真正關係。

二、


如何迅速進入太極智慧之門。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中庸》中儒家的學問與佛法的方法。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一育焉。

譯文:喜怒哀樂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當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動的時候,心是寂然不動的,所以沒有(太過與不及)的弊病,這就叫做(中)。當七情六慾感應外境而發了出來,都能做到沒有太過與不及,沒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節,這就叫做(和)。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萬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有修養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順道體合道用的中與和兩種境界,那麼天地都會安居正位,萬物也都可以順遂生長。]

簡單的有一個圖表示就是太極圖啊。

心處在無極的狀態,寂然不動。

用此寂照事物,就能主動把握對立的雙方。

普通人的思維都是坐於一邊,執事物為我,執法有實在。所以就有七情的極端。心裡產生大波動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啊?

心安住於寂然之狀態,這叫:等持,也叫三摩地。我們的心處在這種狀態就會開啟我們內在的妙德本有之光。

所以原文:誠者,自誠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故時措之宜。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我們可以可以看到最重要的是讓心處在寂然不同的狀態。但是我們的心每天妄想不斷。如果我們要達到這樣的狀態是不是很難啊?

這就要有智慧的方法。

在這個地方,佛法,才有詳細的教法。

所以我們看到佛法到中國來,為什麼能夠立住腳跟?這就是說佛法裡面的智慧與儒家他們可以一脈貫通。

這也就是說儒家的思想看起來簡單,其實要達到至高的境界非常難。

但是,學到了佛法的智慧,就能迅速打開儒家之門的奧妙,我們也會觀察儒家的思想和佛教的智慧的方法,有相當多的共同之處。



三、太極:融合的超越的智慧法門

西方人還沒有真正明白人與神的真正關係。

西方人在最初的時候,他們感覺到宗教壓制了人性,西方人的啟蒙運動,開啟了人的理性。西方人的這種運動受到了中國孔子等思想的影響。但是西方人沒有了解到孔子的思想,是基於對人的究竟瞭解上建立的。

比方說儒家的學問中有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性就是神性嗎,這就是說儒家的學問是基於人的天命本有神性妙德,來建立的文化大系統。儒家的這種學問能夠讓普通的人從修身齊家開始,獲得了智慧來治國,平天下最後能夠達到參贊天地化育的聖人之境。

這就是說儒家的學問從始至終中沒有離開人的內在的神性天命妙德。

西方人雖然從孔子的學問中得到啟迪,但是他們沒有真正瞭解孔子學問的這個奧妙。所以西方人提倡理性,但是卻忘掉了人本具的神性。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西方人還沒有真正瞭解人的本質。

到今天西方人還沒有真正瞭解人的本質意識的本質,他們不會運用人的本具妙德,來了解人與天地宇宙萬物,來建立文化大系統。

這也就是說西方的文化從一個極端又走向了另一個階段。

忘記了人本具的妙德,這種認知天地宇宙萬物的規律的方法,很容易讓人迷失在客觀事物之中。

他們最初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但是到了科學的鼎盛的時期,忘記了這一條!人是萬物的尺度。科學的研究已經失去了人的智慧的主宰。這個表現就是西方人一方面要呼籲人類要警惕地球的危機,但是他們的研究好像不受控制只要有新奇的發明,不管危險都可以流傳世界。

這就是現代西方文明大量的外化異化帶來的末日危機的來源。

這就是西方人沒有超級的認知方法,西方人的思維永遠是二元對立的。

我們這個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看中華的智慧中能夠超越二元融合歸源這種思維的妙處首先能夠讓人的活動達到清淨安全。

融合歸源的思維,中國人用一張圖來表達就是聞名世界的!太極圖。

中國的文化中還有這種智慧的系統訓練方法存在。這就是禪宗的不二法門智慧。在《六祖壇經》列出了36對,佛說的經典《維摩詰經》中有32對。這都是離開兩邊進行超越能夠達到融合的智慧的方法。

我們現在打開這種古老的智慧,用這種方法來觀察現代的文化,具備了這種智慧,你的眼光就會變得非常的獨特,你就會具有極大的創造性。

這就是說西方的科學與中國的智慧不二。

這也就是說中國古老的智慧在這個時代必定大有妙用之處。



四、太極與量子:用太極觀察現在的西方文化。

西方的量子糾纏好先進。

但這是對於西方的文化,西方人的發現來說的。

用中國的文化來表達就是太極圖太極。太極圖真是交纏的現象。

陰陽是什麼呢?陰陽通過觀察表象事物,瞭解有形有象之性,這個性是什麼?這就是能量的存在。

能量是現代人的用詞,古代的人用另外的名詞來表達:見精、真性。當然他還可以有無數的表達,但是為了研究方便就單舉這一個詞。

宏觀的物質是有形的。微觀的粒子, 普通人沒法用自己的感官來觀察。但西方人也不知道用人,我們自己的感覺器官也能來觀察。

西方人他們用直覺,也能預感到無形世界的存在。對於這種預感,他們進行科學的預測,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實驗。

但是西方人沒法真正應用,能自己的直覺來認知。

這裡面真正的原因就是西方人缺少超級的認知方法。西方人沒法在本源與表象之間建立智慧的觀照體系。

西方人只能用儀器來進行能量物質的轉換。但是中華的文化覺悟到能量與物質的轉換,這是一種本有本存在本具的存在。瞭解自己的身心就能把握這種本來就有的規律。

西方人通過製造儀器來了解這能帶來客觀的變化。但是他沒法觀察自己無形的心念。無形的心念與無形的世界有關。這無形的世界就是西方人任務與趕到的96%沒法認識的宇宙暗物質存在。

西方人能夠用直覺來預感到這種存在。但是他沒法真正開啟人的直覺本覺妙德妙能。

中華文化中這種智慧的方法,如果與科學放在一起,互為的觀察,為了很好的理解,我們可以稱為超級智慧的科學。

不要以為這是在傍科學的大腿。中國智慧的方法它本來就存在了幾千年。沒有科學早就存在了。我們現在為了把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放在一起平衡的觀察,才進行這種溝通。

西方的科學家們一直從中華的古老智慧中尋找方法,得到啟迪來進行科學研究。現在也是這樣啊。

但是我們很多中國人他會認為這是中華落後的文化要來傍科學的大腿。我們中國人不會從中華古老的智慧得到啟迪來進行現代的創造。

從中華的文化中得到啟迪,來進行現代的創造,這還是依於西方的科學。為什麼我們不能站在中華的道統智慧中來運用西方的科學呢?

站在中華固有的文化中來引用現代西方的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科學的成果,科學的知識。這效果是絕對不一樣的。

我們不能迷失在西方的科學知識之中,我們應該堅信:人是科學的主人,科學的研究應該帶上智慧的眼睛。



五、批判性思維與融合的思維。

我們以前學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叫:邏輯思維。現在我們又發現了西方人有一種思維方法叫:批判性的思維。

要學西方人的批判性思維,這個想法已經好多年了,但是我們現在的中國人為什麼學不會呢?

有很多原因,如:中國人最聽不得批判性的話。多年來,我們中國人對於批判兩個字已經非常敏感了。在中國人的潛意識批判就意味著打倒。現在我們如果用這種方法來,批判走他的語氣,被批判者他的心態,不可能產生對立的狀態。

阿諛奉承之風盛行,你批判性思維方式行得通嗎

批叛思維不能解決問題,象公牛二角,各有各道路理論,又無法兼容。

有一位網友說得好:

網友:用”批判性思維”不能解決教育問題。也不能解決實踐中的任何問題只能使問題更加混亂!為什麼呢?任何真實的事物的存在都必定是”多元混成的共同才能顯現出是事物來,多元混成必然有事有物還有其自主運行,運動的各相不同之間的相互糾纏著你推我拽運動在其中,故勞動創造者在生產實踐中才有”無我識必須要有共識”的思維引導之說!而人為力只是附加力來助推事情成為人勞而有所獲的勞動創造出財富的主流並不是人為力其主流是人類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進化成的智慧去借力生成的!而”批判性思維”是從”我識”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自我循環!任何一個人從我認為出發對同一件會有多少類我認為可能是誰也說不清道不白的事而有許多人都用我認為作為出發點會生成多少分歧?可能是誰也無法估算的事了!如若這些分歧不能取得共識有會怎麼樣?相互鬥爭應該是最有可能發生的幾率很大!進入了相互鬥爭還能真正地解決問題?過去的歷史事實存在證明會是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放到了一邊而去進行相互鬥爭而與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遠!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製造出更多更嚴重的問題來!其根源就是從一開始就是背離事實存在的唯心方式起步的!故我認為用”批判性思維”不是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位網友看到了批判性思維與中國人的思維習慣不一樣。

西方人的二元性思維,是西方人批判性思維的文化背景。這與他的辯證法,與他的分科學理論都相應。

但是中國人的文化背景不一樣。中國人的思維非常善於是融合的觀察。

舉個例子:比如明與暗有對立兩邊,也是一體兩面,當明白一體時,明是明,暗也還是暗,這是通常的思維觀察。

但,中華的方法:離開明暗,離開兩邊。就會顯現真性,用這個照了兩邊,這就統一起來了。

明與暗有對立一面,也是一體兩面,當明白一體時,明是明,暗也還是暗

評:離開明暗,離開兩邊。就會顯現真性,用這個照了兩邊,這就統一起來了。這樣就會把對立的雙方放在一起平衡的運化。

這是中國智慧的一個奧妙,至圓至頓,又至簡至易,非常簡單。

這有一個叫法:入不二門。用一個圖來表達:太極圖。

這種思維的方法能夠當下顯現真性,不斷提升自己的本性境界,亦也能夠開啟這種本性的妙覺功能,這是在開啟人的直覺思維。

這裡面有沒有邏輯呢?對於兩邊事物的觀察,這同樣是用邏輯的方法。這裡面能不能有批判性的思維呢?同樣也可以具有。

批判性思維的要點,就是“理性考察之後再決定”,“理性考察”才是開鎖的鑰匙,用在這裡面就是經理智觀照用本性本身心來體驗、了知、檢驗,從本性之空再起用,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內涵要遠比批判性思維來得豐富,因為他可以用自己的身心來檢驗,用自己的本性為標準來檢驗。

這是中華人幾千年的智慧思維傳統。這種思維的方法有檢驗真理的標準,就是我們的本清淨心,能把直覺與邏輯的方法結合起來,邏輯的方法能夠轉成智來運用。在每一個事物的當下,能夠超越兩邊站在一個新的層次來認知、把握、運化。在這個思維的當下,能夠獲得微妙能量來提供大腦思維。

這是中國人的幾千年智慧思維方法。西方人的思維方法,他怎麼變化都是隻能產生知識,因為它始終無法與自己的本性相關,沒法開啟人內在的妙德妙智。



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太極圖是古老的智慧圖式。這種智慧的特色在這個時代應用了,就是這個時代的智慧。

這種太極的智慧過去 ,僅用於儒家,道家,醫學,但是我們看到這種古老的智慧在這個時代引用,可以體現在現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圓拙


周易是一周天的變化,原來是個天文知識,是研究時間規律的,夏有《連山》商有《歸藏》周有《周易》。古人認為人事和天命是對應的,就把周天宇宙運行的規律用來解決人事。

《連山》和《歸藏》是周易的前身,《周易》是前倆哥們的集大成者。

說《周易》是萬物之源也不能說錯,就看你怎麼理解了。如果你當他是本預測的書,他就不是萬物之源;如果你當他是哲學書,他也不是萬物之源;如果你當他是一個記錄天體運行規律和地球上人類生活時間規律的書,他確實是萬物之源。

看下圖:

東方青龍七宿的龍角出來的時候,春天就來了!南方朱雀值日的時候就是夏至!等等,整個宇宙天體北半球能夠看得見的28星宿隨著天北極數萬年不停的又規律的旋轉,這是周易形成的基礎。

所以,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而已,是有前提的,失去了前提,單獨拿出來說就顯得很誇大。








終南高揚


太極在道家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而後形成萬物(宇宙)的本源。比較早使用“太極”概念的,有《莊子》和《易傳》,一般在宇宙論\t、方法論上用的太極概念。在中國的典籍中,《易》素來是作為窮盡天地奧秘的哲理書,對成卦過程的分析,根本說來,也是對天地開闢的概述。

太極生兩儀,便是由太極的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兩儀,即是天地,亦可是陰陽。

太極的概念經常與易學一起出現。道家易有自己的獨特體系,太極的概念是道家易的宇宙論、修養理論的重要基本概念 。

歸納起來就是《五運陰陽論》:

天地未判之時,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極。形象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形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質形已具,謂之太極。五氣漸變,謂之五運。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陰一陽,謂之兩儀。

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靈,道生智,玄生神。

故《太始天元冊》文曰:

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揔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鹹章。


青陽帝君


太極是萬物之理。理難道能夠脫離具體的事物而存在嗎?有其物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所以朱子說,理與氣,“本無論其先後”,理具而事應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