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三湯”可驅除,疫情期間更加要防感冒,看看中醫的方法

最近疫情期間,如何預防感冒,減輕感冒症狀?

有沒有切實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病人在感冒初期就進行合理的自我應對?

一則把病情及時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拖延加重,二則可為病人省去不少花費。

中醫認為,感冒主要是感受以風邪為主的外邪所致。一般來說,風邪兼夾時令之氣,常以風寒、風熱兩類為多見,其他暑、溼、燥等邪,亦能兼夾。冬季感冒又以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兩種最為多見,主要症狀應加以區別。

感冒“三湯”可驅除,疫情期間更加要防感冒,看看中醫的方法


下面是這兩種感冒的家庭簡易食療方法供大家參考,搭配上攻守相成,功能上祛邪扶正,如果及時按順序服用,可以做到“三湯下肚,感冒驅除”。

治療風寒感冒的三湯風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狀為頭沉或頭痛,怕冷,四肢痠痛發緊,身體發燒但無汗,同時伴有鼻塞,流清涕。

感冒“三湯”可驅除,疫情期間更加要防感冒,看看中醫的方法


患者自覺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對鏡還可自行觀察到舌苔薄白。食療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第一湯:“五神飲”(借鑑自《本草匯言》)

荊芥10克,蘇葉10克,茶葉6克,生薑10克,紅糖30克。

將荊芥、蘇葉、生薑切成粗末,與茶葉一同開水沖泡。沖泡一段時間後,與紅糖拌和,煮沸後趁熱服下,服後蓋被,如得汗不暢,1小時後可再服1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表寒、身痛重者,可適當配麻黃6克、桂枝9克,以加強辛溫散寒之力。

感冒“三湯”可驅除,疫情期間更加要防感冒,看看中醫的方法


第二湯:“雙白玉粥”(借鑑自《顏氏驗方》)

大白菜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幫),大蔥白20克,粳米50克,生薑10克。粳米加水熬粥,沸騰後加入切片的大白菜、切段的大蔥白和生薑,共煮至白菜、大蔥變軟,粥液黏稠時,起鍋加食鹽少許後食用。《神農本草經》稱蔥白髮散之力頗強,能發散風寒,和胃止痛。

感冒“三湯”可驅除,疫情期間更加要防感冒,看看中醫的方法


大白菜又名菘,《本草綱目》中稱能通利腸胃,補中止嗽,且營養素含量豐富。二者入粳米煮粥,即可促進出汗,驅散寒氣,又能調和胃氣,使發汗而不傷正氣,尤其適合老人服用。

第三湯:“豆腐火腿芥菜湯”

豆腐100克,精瘦火腿絲50克,芥菜30克,香菜20克,高湯1000克,生薑10克,胡椒末適量。

豆腐切塊或厚片,與火腿絲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高湯、生薑煮沸,起鍋前撒入胡椒粉、香菜末,用食鹽調味後趁熱服用。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還往往伴有食慾不振,胃寒口淡,在前兩湯基礎上,此湯用芥菜、香菜、生薑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補中和胃,增進食慾,進一步加快人體調動自我恢復功能。

感冒“三湯”可驅除,疫情期間更加要防感冒,看看中醫的方法


治療風熱感冒的三湯風熱感冒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

很多人在感冒後期同時出現上火的症狀,表現為發熱加重、頭脹痛、咽喉紅腫乾澀疼痛、鼻塞涕黃,咳嗽痰黏或黃,且口渴喜飲,怕風。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還有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第一湯:薄荷粥(選自《送餘錄》)

薄荷1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

薄荷煎取藥汁候涼,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汁及冰糖。稍溫即服,得汗最佳。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第二湯:桑菊薄荷飲

感冒“三湯”可驅除,疫情期間更加要防感冒,看看中醫的方法


桑葉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葉15克,蜂蜜少許。

以上幾味加適量水,煮沸,代茶頻服。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明目平肝;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症狀。有高血壓或頭痛、目齒目糊之患者也較為適宜。

第三湯:貝母沙參蒸雪梨

川貝母6克,雪梨1個,沙參10克,薄荷2克,冰糖適量。

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沙參、薄荷及冰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加水蒸熟,早晚分食,連吃數日。此湯潤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適用於老年人、兒童感冒後熱病傷陰引起咽乾咳嗽、肺熱痰黃,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症。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及時而恰當的處理可把感冒消滅在萌芽狀態,但對老年、嬰幼兒以及體弱患者,必須加以重視,防止發生傳變,或同時夾雜其他疾病。中醫講究辨證治療,對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用不同的藥物,對於老人和兒童等體質較弱的特殊人群,切莫自作主張,隨便吃藥。

感冒初發,一般只是侷限在上呼吸道,但延誤治療後就會向氣管、支氣管、甚至肺部發展,一旦合併有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情況,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聽從醫師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